肺结核病的诊断及报告

合集下载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个人信息。

2. 临床症状:记录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

3. 体征:包括检查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4. 实验室检查:包括痰培养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简称TB)的结果。

痰培养是
目前最常用的结核诊断方法之一,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并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

5. 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X线胸片或者CT扫描来观察是否有肺部结核病灶的存在,以及病灶的大小和形态。

6.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结核病的诊断。

7.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治疗周期等。

8. 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复查病情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

总之,肺结核报告单是一份记录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等信息的文档,可以作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人体各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引起肺脏病变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1临床表现1.1 症状1.1.1 呼吸道症状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咳嗽、咳痰≥2周以及午后发热为最主要的肺结核可疑症状。

随着病变进展,病人可逐渐表现为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痰,当肺结核合并各种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脓痰等。

有时以咳血痰或咯血而发现肺结核,根据结核病变侵犯血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临床上可表现大、中、小量咯血或咳血色痰。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持续时间较长。

1.1.2 胸痛多表现为背部酸痛,与肺结核病变累及胸膜有关,当同时患有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患侧多有胸痛,在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多胸痛可消失,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在胸腔积液减少时胸痛可再发,这与胸膜粘连有关。

1.1.3 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食欲不振,女性病人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少数病人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或头痛等。

1.2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有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体重可略减轻。

如合并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干酪坏死物破入支气管阻塞气道或发生气管、支气管结核而出现气管或支气管的狭窄等,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可见呼吸三凹征,听诊可闻喘鸣音。

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延误诊治时间较长者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

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

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袭肺组织,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

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提高结核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实施了。

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是指通过设置统一的登记报告系统,对确诊结核病患者进行登记,并随时更新患者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监测疫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通报,加强结核病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的内容:1. 确诊结核病患者的登记- 医疗机构在诊断为结核病患者后应及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登记在结核病登记系统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 除基本信息外,还要记录患者的病史、病情、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详细信息,以便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测。

2. 结核病患者的分类与报告- 根据结核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传染性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类,如肺结核病例、肺外结核、首次发现结核病例、化疗失败病例等。

- 医疗机构在确定患者分类后,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要求,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按时更新患者的治疗情况。

3. 结核病患者的跟踪管理- 医疗机构应定期跟踪管理结核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记录在结核病登记系统中。

-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药物耐药情况的患者,医疗机构应积极指导患者加强治疗,并定期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4. 结核病疫情监测与分析- 卫生健康部门应定期对结核病患者的登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应对措施。

- 根据监测结果,卫生健康部门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结核病防控方案,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区域的监测与管理。

5. 结核病信息共享与报告- 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确保结核病患者的登记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肺结核自查报告范文

肺结核自查报告范文

肺结核自查报告范文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和体重下降等。

以下是一份肺结核自查报告,对于了解肺结核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一定的帮助。

一、病史询问1.个人基本信息的了解:2.病史询问:(1)是否曾经接触过患有肺结核的人?(2)是否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3)是否有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感?(4)是否有失眠、食欲降低等心理上的变化?二、体格检查1.一般表现:(1)面色是否潮红?(2)是否有消瘦、乏力等症状?(3)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正常?2.呼吸系统:(1)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症状?(2)听诊肺部是否有呼吸音减弱、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3)是否有胸闷、气短等表现?3.淋巴结:(1)是否有颈部、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4.全身其他系统的检查:(1)是否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2)是否有肝脾肿大等表现?三、辅助检查1.胸部X线片检查:(1)是否有肺部阴影或结节?(2)是否有肺尖或腔隙性结核等典型病灶?2.痰涂片检查:(1)是否有结核菌分枝杆菌?3.结核菌素试验:(1)是否有过敏原性反应?4.纵隔镜检查:(1)是否有肺部纵隔淋巴结肿大?四、传染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1)是否经常接触咳嗽或打喷嚏同时患者?(2)是否在密闭空间内与患者长时间接触?2.食物、饮水传播:(1)是否饮食中接触过未消毒的牛奶或水果等?3.血液传播:(1)是否接触过受污染的注射器等器械?五、防治措施1.个人防护:(1)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环境中;(2)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咳嗽或打喷嚏时;(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勤换洗衣物等。

2.就医诊断:(1)一旦出现肺结核的可能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护人员有无与肺结核患者接触史。

3.规范用药:(1)如果被诊断患有肺结核,在医生监护下按照规定时间和剂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不间断地进行全程治疗。

肺结核诊断及报告规范

肺结核诊断及报告规范
肺结核诊断及报告规范
框架
结核病综合防治服 务体系
结核病分类 肺结核诊断标准 疫情报告要求 常见问题解答
n
TB
u
> > > > >
u
u
Ø Ø Ø Ø Ø
u
• 修订标准与“原标准”的对 比
原标准
修订标准
肺结核范畴 :包括肺及胸膜
肺结核 :肺、气管、支气管树和胸膜
肺结核的诊断原则 :以细菌学检查为主
肺结核的诊断原则 :以病原学检查为主
结核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 •萋-尼氏染色显微镜检查 •固体培养基培养
结核病免疫学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
肺结核确诊依据 :细菌学、病理学

结核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 •增加了荧光染色显微镜检查 •增加了液体培养基培养检查方法 •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检查
结核病免疫学实验室检查 •增加 r -干扰素释放试验
肺结核确诊依据 :病原学、病理学
增加了儿童肺结核诊断要求
1
2
2
n n.Biblioteka . .. ..
.
.
. . .
.
.
. .
.
.
.
.
谢 谢!

肺结核的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一)诊断方法1.病史和症状体征(1)症状体征情况:肺结核患者的症状一般没有特异性,但明确症状的发展过程对结核病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体征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有限。

(2)诊断治疗过程:确定患者是新发现还是己发现病例。

不少肺结核患者首次就诊多在综合医院,且接受治疗,应记录首次诊断情况特别是痰排菌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量和时间、坚持规律用药情况等,这对将来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如果是复发患者,治疗史对判断耐药情况有参考意义。

(3)肺结核接触史:主要是家庭内接触史,对邻居、同事、宿舍等有无肺结核患者也应了解。

记录接触患者的病情、排菌情况、治疗方案和用药规律情况、接触时间、接触密切程度等。

2.影像学诊断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可以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特点等。

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诊断最常用的摄影方法是正、侧位胸片,常能将心影、肺门、血管、纵隔等遮掩的病变以及中叶和舌叶的病变显示清晰。

CT能提供横断面的图像,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蔽的病变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比普通胸片更早期显示微小的粟粒结节;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恶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

常用于对肺结核的诊断以及与其他胸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引导穿刺、引流和介入性治疗等。

3.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

每一个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肺部有异常阴影的患者都必须查痰。

(1)痰标本的收集:肺结核患者的排菌具有间断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传染性患者查一次痰也许查不出,所以要多次查痰。

菌阳患者1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80%阳性,2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90%阳性,3个痰标本涂片检查约95%阳性。

肺结核ct报告单

肺结核ct报告单

肺结核ct报告单是对肺结核病情进行检查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这份报告单包含了一系列的图像以及相关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制定治疗计划和监测疗效。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的内容,了解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理解。

第一部分:报告单概述通常采用医学术语描述肺部图像,内容包括影像学特点、病变部位、数量、大小和形态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病变的范围以及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病变特征解读肺结核CT影像的病变特征通常分为两类:活动性和非活动性。

活动性病变往往表现为多发结节状病灶、病灶边界模糊、肺叶实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等。

非活动性病变则通常表现为钙化灶、空洞、纤维化病变等。

病变特征的解读需要医生对肺结核的病理过程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第三部分:病变范围评估通过,医生可以评估病变在肺部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肺结核的病变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局灶性、弥漫性、节段性、全叶性等。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监测疗效非常重要。

第四部分:其他相关信息还可能包含其他相关信息,如支气管旁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进而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通过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报告单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医生通过报告单上所列的图像和信息,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然而,虽然提供了大量有关病变的信息,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有时可能会难以理解。

因此,在接受报告单时,患者和其家人应当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对报告单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此外,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治疗和监测,以提高疗效和预后。

总结起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报告单中的图像和信息的解读,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患者和其家人应与医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对报告单内容的充分理解,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监测。

肺结核诊断报告单

肺结核诊断报告单

肺结核诊断报告单
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年龄:45岁
•性别:男性
•住址:XX市XX区XX街道XX号
临床表现
•患者有持续咳嗽、胸闷、乏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
–血红蛋白正常
–血小板计数正常
•胸部X光片检查:
–双肺纹理增粗
–右上肺增多
–胸膜增厚
•痰液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诊断结果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胸部X光片检查和痰液检查,诊断患者为肺结核。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初始治疗方案:
•强直肠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持续治疗方案:
–强直肠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随访:
–患者每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和痰液检查,持续治疗6个月•家庭隔离:
–患者需在治疗期间进行家庭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注意事项
•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中断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家庭成员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以上为肺结核诊断报告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和痰液检查,确认了患者的诊断为肺结核,并制定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和随访方案。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并进行家庭隔离,以防止传染给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午后低热、消瘦、乏力等症状 5个单位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强阳性) 肺部病理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 以上符合1、2两项即可诊断,3—5项仅供诊断参

临床菌阴肺结核诊断要点
肺部有结核病变,直接痰涂片/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其 诊断要点为:
1.具有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 2.抗结核治疗有效。 3.临床可排除其它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4.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 5.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 6.结核菌素(PPD 5TU)皮肤试验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7.痰结核分枝杆菌PCR加探针检测阳性。 8.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
痰结核菌检查
是结核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是直接发现病原菌的诊断方法,比影象学、免疫学 等检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是确定、调整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 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可靠指标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包括: 胸部X线透视、胸部X线后前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 支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 的传染性疾病,几乎 与人类同时存பைடு நூலகம்。
结核病流行的环节
① 传染源,即结核杆菌传播的来源; ② 感染传播的途径; ③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所有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涂阳病人)
感染结核菌引起肺结核病
带菌食品(如:未煮沸的带菌牛奶)
存在肺部病变,诊断菌阴肺结核以1~5项为主要指标,6~8 项 为参考指标。
菌阴肺结核诊断的注意事项
1. 全面检查、分析,尽可能除外其它可能病 因,进行综合性诊断
2. 观察动态变化,进一步验证诊断的准确性 3. 诊断全过程中需贯穿鉴别诊断的原则 4. 拓宽思路、克服惯性思维
目前仍无一项实验室方法可以 替代医生对病人的全方位的观察、分 析、诊断与治疗。
1 、涂阳肺结核——凡符合下列之一的即 可诊断
三次涂片中有二次报告阳性
仅有一次报告阳性,但同时有培养阳性报告
仅有一次报告阳性,并且胸部X线片有明显活动性 结核病变
规划指南诊断标准
2、涂阴肺结核
初诊病人,三次痰涂片阴性 X 线胸片显示有明显活动性结核病变阴影 有咳嗽、咳痰、或有/无喀血(或血痰)胸痛、

核等
2、病变部位不典型:如中叶舌段、下叶结核
3、无反应性结核病:全身播散、病变发展迅速、结核菌素皮试
(—),结核病灶周围无或仅有轻度炎性肉芽肿性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结果对结 核病诊断价值不大,但阴性结果 对诊断非结核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规划指南诊断标准
传播途径
空 气
临床表现
症状 1、 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喀
血(或痰中带血)、胸痛。 2 、 结核中毒症状:发烧(午后低
热)、乏力、消瘦(体重减轻)、 食欲不振、月经失调。
临床表现
发热
37-80%
盗汗
63%
体重下降
85%
疲乏、无力 77%
超敏感症候群 10-20%
结核超敏感症候群: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结节性红斑; 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核性浆液膜炎等
位(或侧位)摄片、胸部荧光缩 影、胸部高电压摄影、胸部放大 摄影、胸部断层摄影、支气管造 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核磁共振扫描(MRI)等。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结果的判断受“同病 异影”与“异病同影”的干扰。
1、 可作为肺结核病人的筛查手段及 诊断依据之一。 2 、误差大、可靠性差。
不典型结核病
实验室诊断病例(分S+ 仅C+ 菌-)
(2)疑似肺结核(咳嗽、咳痰、有/无喀血、
血痰超过3周,胸部X线病变性质未定但不能排 除结核病,痰结核菌检查阴性)
发现与报告
(一)病人发现 1、综合医院的首诊医生要提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警觉性。 2、对于接诊的可疑症状者进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 3、不具备查痰条件的综合医院,直接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 防治)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管理。
痰结核菌检查
1、 痰涂片检查: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
简单、操作易行、短时间可以获得结果、误差小 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灵敏度低(一般阳性率在 20—30%之间)且受人为因素(如痰检人员缺乏 足够的检查时间来对镜下每一个视野进行彻底检 查)、痰中结核菌数量、检查痰次数及某些疾病 因素的影响。
通常新就诊的病人要进行连续3次(即3个痰 标本)痰标本检查。
肺结核诊断分类
二、根据治疗史来分类
初治肺结核:
(1)从未使用过抗结核药物的 (2)因结核病应用抗结核药物不超过1个月的
复治肺结核
因结核病已经使用抗结核药物在1个月(含1个 月)以上的
肺结核诊断分类
三、根据诊断情况来分类 (1)肺结核:
临床诊断病例(主要根据临床及X线,但未进 行痰结核菌检查)
1、胸部X线检查不能发现或不易发现: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早期

2)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包括隆凸下)(<1.0cm)

3)早期胸膜炎、心包炎(包括缩窄性心包炎)

4)隐蔽区结核病变:肺尖、胸膜下、心脏后、后肋膈窦、限局性

胸膜炎、脓胸、胸椎椎旁脓肿、胸水掩盖区等
5)支气管结核
6)肺外结核:肝、脾、腹腔、盆腔、骨关节、泌尿生殖系及脑结
引起肠道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是1882年郭霍(Robert Koch)从肺 结核病人痰标本中发现。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呈分支状生长, 营养要求比普通细菌 高,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经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后,可以抵抗盐酸酒精脱色, 故称此类细菌为--抗酸菌。
抗酸性是分枝杆菌的重要特征。其化学基础是分枝菌 属的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分枝菌酸。
临床表现
发热 粟粒性结核病
抗结核治疗后
37%-80% 87-100%
2-4周退热 (1-109天)
临床报告
有报告分析313例涂阳肺结核病人, 95.6%有咳嗽、咳痰,36.8%有喀血 (或血痰)36.7%有低热。
3183例肺结核病人分析,有咳嗽、 咳痰症状者其涂阳检出率是5%,无 症状者是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