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怎么办(课堂PPT)
地震来了你该怎么办PPT课件

安全经验分享
道格观察到地震中的自救要领:
7、千万不要走楼梯! 因为楼梯与建筑物摇晃的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
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 会受到重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 为地震而断裂,也会因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8、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
简单的说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
安全经验分享 地震来了,你该怎么办!
安全经验分享
经验推荐:美国最有经验救援家传授地震来临“活命三角”
道格·库普: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救援小组—美国国 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灾难部经理。
曾经和来自60多个不同国家成立的各种救援小组一起 工作,曾在875个倒塌 的建筑物里爬进爬出。在联合国灾 难减轻(UNX051—UNIENET)小组中担任了任期两年的专 家。从1985年至今,几乎参与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 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请记住地震 “救命三角”
谢谢大家!
SUCCESS
THANK YOU
2019/7/4
4、如晚上发生地震,而 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的 滚下床。床的周围便是一个 安全空间。
5、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 电视,不能迅速的逃离,那 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 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安全经验分享
道格观察到地震中的自救要领:
6、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 人在门口死亡! 这是怎么回事? 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 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 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 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样都会受 到致命伤害。
地震自救指南PPT课件

! 震自救知识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 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 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 开阔的地区躲避。
! 震自救知识
! 地震的提前预知
地光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 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PART 4 震自救知识
! 震自救知识
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 地震成因
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 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 地震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
PART 2 地震带来的破坏现象
! 地震带来的破坏现象
直接灾害 此生灾害
! 地震带来的破坏现象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 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 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 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 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自救指南
热 点
➢ 地震来了怎么办? ➢ 这些地震自救知识你必须知道!
自救 指南
目录
1. 地震成因 2. 地震带来的破坏现象 3. 地震的提前预知 4. 震自救知识
自救指南
PART 1 地震成因
主题班会《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PPTPPT

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地震。这是中国地震史中引 起海啸最大的一次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 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
地震的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
地 类。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 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
震 种: 知 1、构造地震
识
2、火山地震
知 多
3、塌陷地震 4、诱发地震 5、人工地震
少
第三章 地震防护知多少
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少 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 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主题班会《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PPT (共55 张PPT)
主题班会《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PPT (共55 张PPT)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地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 地震。
主题班会《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PPT (共55 张PPT)
地震烈度
地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
震 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 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知 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
识 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 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地震来了巧躲避ppt课件

总结词: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地面塌陷等直接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地震预警与避险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在地震发生后快速检测到地震波,并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信息。
在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应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如躲到桌子下、关闭火源和电源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详细描述
在等待地震结束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用双手护住头部和颈部,以减轻可能发生的撞击和伤害。
总结词
保持冷静,寻找坚固遮挡物躲避
总结词
远离窗户、玻璃、重物等危险物品
总结词
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头部和颈部
01
02
03
04
05
06
总结词
遵循老师指挥,有序撤离教室
详细描述
在撤离到室外后,应迅速找到空旷地带躲避,远离高楼大厦、大树、电线杆等易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
在地震后,尽快恢复基本的生活设施,如电力、供水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和救援组织需要协调资源,尽快恢复基础设施,以便灾区居民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灾后防疫
在地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需要全面规划。这包括重建房屋、学校、医院和其他重要的公共设施。此外,也需要重建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以便灾区能够恢复正常运转。
总结词
地震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成因、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
详细描述
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自然运动引起的,而人工地震则是由人类活动如地下核试验、水库蓄水等引起的。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则大于300公里。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容易发生地震。
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PPT

2、抓住震前十几秒钟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 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 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 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 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 望。
2021/3/10
18
•提问1:
•地震发生时在家里 你会样做?
2021/3/10
21
提问3: 地震发生时在商场你会怎样做?
2021/3/10
22
提问4: 地震发生时在车内你会怎样做?
2021/3/10
23
• 地震脱险后我们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 (1)食品:3天左右的干粮(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 (2)饮用水:平时用军用水壶或塑料瓶装满,并隔一段时间更换。
15
地震实在是太可
怕了!我们应如 何防震避震呢?
2021/3/10
16
、1、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 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 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2021/3/10
17
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 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 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7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2021/3/10
8
地震逃生图
2021/3/10
9
2021/3/10
10
2021/3/10
11
2021/3/10
12
2021/3/10
3
地震灾害与其诱发的其它灾害
建筑倒塌
《地震了怎么办》PPT课件大班健康

和不足,为后续的演练提供改进依据。
THANKS.
儿童在地震后更容易出现心理 问题,家长和社会应该给予更
多的关注和帮助。
避免过度保护
在关心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时, 也要避免过度保护,让他们逐 渐适应正常的生活。
鼓励积极参与
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地震后的恢 复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 力量和价值。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心理问题严重,需要及时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 括纵波和横波,面波主要包括瑞
利波和拉夫波。
地震的成因
01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块之间的 相互作用,包括板块间的碰撞、 俯冲和张裂。
02
当板块间的压力超过地壳岩石的 强度时,就会发生断裂,释放出 集聚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危害
地震常常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断裂 和各种设施的损坏。
心理治疗等。
防震减灾的宣传教
05
育与演练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地震基本知识
介绍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和预防措施, 提高幼儿对地震的认识。
避震方法
教授幼儿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避震,如寻 找安全区域、采取防护姿势等。
地震预警与应急信号
教导幼儿如何识别地震预警和应急信号,以 及在接收到信号后应采取的行动。
自救互救技能
教会幼儿在地震后如何自救和互救,包括寻 找被困人员、发出求救信号等。
防震减灾演练
制定演练计划
01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合大班的防震减灾演练计
划。
组织演练
02
按照计划组织幼儿进行防震减灾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避震和自救互救技能。
演练评估与总结
幼教中班安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

幼教中班安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教中班安全教材《生活小卫士》第四章《自然灾害我不怕》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在地震后的逃生技巧,降低灾害带来的伤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及地震后的逃生技巧。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课件、地震模拟视频、安全演练道具。
2. 学具:地震自救卡片、安全逃生图、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地震模拟视频,引发学生对地震的关注,提出问题:“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2. 新课导入: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原因和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如“躲桌子下”、“护住头部”等。
5.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地震自救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讲解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如“沿安全通道撤离”、“不乘坐电梯”等。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逃生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自救卡片制作。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制作地震自救卡片,内容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地震后的逃生技巧等。
2. 作业题目:绘制安全逃生图。
答案:学生结合家庭环境,绘制安全逃生图,标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法。
但在地震自救演练过程中,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演示课件

地震来了怎么办
授课人:路晓丽
招远市龙馨学校
9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地震发生前有什么预兆? 3.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哪些防 震准备? 4.地震来临我们该怎么做?
10
我们地球的表面叫地壳,地 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 皮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如果它运动的力气过猛,地壳上 的岩层经受不住力的冲击,就发 生断开,于是出现了地震。
1
2
3
4
5
6
7
中国历次大地震的死亡人数:
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7.2级,死亡人数: 0.8万人 1970年,云南海通大地震,7.7级,死亡人数: 1.56万 人 1973年,四川炉霍大地震,7.2级,死亡人数: 0.22万人 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7.3级,死亡人数: 0.13万人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7.6级,死亡人数: 24.2万人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8.0级,死亡人数: 6.9万人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7.1级,死亡人数: 0.2万人
15
清理杂物,让门口、 楼道畅通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 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 在安全的地方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 杂物拿下来
固定高大家具,防 止倾倒砸人;家具 物品摆放做到“重 在下、轻在上”
16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 震时藏身
加固睡床
准备好必 要的防震 物品
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17
提示: 1、利用搜集的资料或参考课本 40、41页的内容,小组内同学进 行学习,交流。 2、重点选定一. 处场景进行研究、 汇报,比如家里,学校,公共场所 等。 3、完成小组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