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5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 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 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 目标导航 2 课前自主预习 3 重难疑点探究 4 典型例题剖析
5 知识网络构建 6 课堂巩固训练 7 知能拓展阅读 8 课时作业
目标导航
• 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 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 2.气候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 3.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之间存在什 么关系?
• 4.结合教材P68图4.14分析图中农业生产模 式的优势。
• 5.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可以借鉴东北 农业发展的哪些经验?
• 参考答案
• 1.不相同。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 政区划上的黑、吉、辽三省,本章所讲的 东北地区是指我国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 区,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 围之外,还包括内蒙自治区的东部。
__化__肥______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 ___原__料_____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 牧的经济格局。
• (2)交通运输:_交__通_发__达____,对外联系方便。
• (3)人口密度:开发晚、密度低,农业经营 规模大,有利于发展__绿_色__农_业____和大农业。
• 二、农业布局特点
坚持__开_发__、_利__用_____与____治_理__、_保__护______相结 合,坚持__生_态__效_益____与___经_济__效_益___的统一。 • 3.治理目的:把东北地区建设成我国最大的 _绿__色_食__品____基地和高水平的__农_业__专__业_化__区_域_____。
• 1.区域划分依据:农业生产_自__然_条__件____的 差异,造成农业生产__方_式__不_同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35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35张PPT[可修改版ppt
农闲时间长,有利于进行: 农田基本建设、家庭副业、工商业、
文化事业等。
······Step 2:
确定农业发展方向 (扬长-培优)
二、扬长(培优)—— 建设商品粮基地
大规模 机械化 专业化
······Step 3:
考虑:区域内部差异 (农业多种经营)
三、农业布局特点
(一)依据:区域内部差异
讨论、完成 P.63 “思考”
给东北地区贴个“标签”
……
带着问题来看图……
以下所示的物产涉及到哪几种农业类型?
春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苹果梨
柞蚕茧
三河马
东北三宝——鹿茸
东北三宝——人参
东北三宝——貂皮
刚才看到的各种物产涉及到哪几种农业类型?
商品粮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 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林牧)
1、平原区——耕作业 2、山 区——林业和特产区 3、西 部——畜牧业
农 区——舍饲养畜业
······Step 4:
发展问题与积极响应 (可持续发展观)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出现的环境问题
P.67 第一段 (归纳)
(二)对策:各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1、平原区…… 2、西部草原区…… 3、山区……
④工业基础好,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格局。 ⑤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种植技术先进, 有利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⑥开发晚、地广人稀,生态环境好,有利于大 规模机械化生产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探究-思考(辩证地看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2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2张)

第69页“活动” 1.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等。
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 (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 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 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鱼塘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 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 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 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 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 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 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 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补充:一些农作物适应的自然条件 地图册P178
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分布在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 候区;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 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花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 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
的主导因素是:__热__量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精品课件
林业和特产区: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 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主要树种属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 林,特产有鹿茸、人参。
畜牧业区: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 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著名畜产品有三河马、三 河牛等。
-27-
2.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表格对比
-25-
东北地区略图
结合材料探究:根据自然条件在地域上的差异,东北地区形成哪 三大农业区域?三大农业区的布局条件和主要农产品有何不同?
-26-
提示:耕作农业区: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 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 一熟。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及甜菜、亚麻等经济作 物。
-14-
(2)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
地区
发展方向
平原区
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 求
西部草原 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
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多元开发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 加工业
-15-
课堂合作探究
-16-
问题导学
-17-
主题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气候是影响农作物品种、复种制度及产量的最重要的自 然条件。相比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东北的气候因热量条件较差, 在农业发展中似乎是一缺刻的影响,如果我们认识到它的特性,就 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农业生产。下面为“东北地区气温、 降水资料图”和温度带表格资料。
向。
探究要点
1.影响东北地区农业 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2.不同的农业生产区 域,发展方向有何不 同? 3.分析某区域农业开 发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什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共5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共53张PPT)

蒙古栎、白桦等
重要的羊、牛、 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 殊 分 布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 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 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 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 的黑龙江沿岸。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 最大的林区(图4.6)。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 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 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 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⑤辽南是重要的 苹果产区。 连活动
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 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 国内的良种。 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 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 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 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 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 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 规模化方向发展。
P64活动:2
•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 充足的地区。 •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 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⑵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 肥等生产资料;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 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气候:东北地 区大部分属于 温带湿润、半 湿润季风气候 区,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基 本可满足一年 一熟作物的需 求
完成P61思考题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 系? 点拨: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 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 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 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 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 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 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 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 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 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 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 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 情。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58张PPT)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 —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
人参、貂皮、乌拉草 人参、貂皮、鹿茸 红景天、林蛙、不老草
农业生 产区域
畜牧业 区
主要分布地 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及部分林 区草地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分布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一)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评价(利弊) (二)社会经济条件:从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
阅读课文P66-P68和P69的图4.10,了解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农业生产 主要分布地
区域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分布
平原地区,
耕作农 业区
包括松嫩平 原、三江平 原、辽河平

林业和 特产区
大、小兴安 岭和长白山 地区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 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ppt (共45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ppt (共45张PPT)

畜牧业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 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
南北向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异的主导因素是什 么?
海陆位置和地形
作 业 1 大本:知识点一、二 填空和对点训练 课堂作业 2 背记与理解 ①东北农业发展的条件评价(气候、地形、土壤) ②东北农业的分布 ③多坐标图的读法
2 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
农 业 发 展 方 向
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 加农牧民收入两大 主题,结合退耕还 林、还草工程的实 施,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 心,多元开发特色农 业产品;半山区实现 “立体开发”;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 品配套加工业
①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② 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益 ③ 加强农业技术应用
(2) 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①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 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农业生产规模大 ②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 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 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 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课堂练习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现有耕地面积3 800多万亩。2008年,垦区粮食种植面积3 450万 亩,粮食总产量284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60亿斤,商品率达 到91.5%垦区现代农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劳动生产率、农业 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农业标准化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黑龙江垦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垦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 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 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或划分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农作物 农业区 主要分布区 名称 玉米 耕作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小麦和大豆 水稻 林区 鹿茸、人参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苹果梨 柞蚕茧 分布 很普通,由南向北渐少 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辽河、松花江流域大型灌区及东 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大小安岭、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 延边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
小麦区 小麦区
比较美国玉米带与中国东北玉米带的异同?(生产条件与经营方式)
玉米带
相同点: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 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 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单 产都很高。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 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区 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 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差,单产 相对较低,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 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 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 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 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 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 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 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 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地形多样完整, 为农业的多种 经营提供条件
西部高原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优 质的草原牧场
中部和东 北部平原 面积广阔
适宜发展 种植业
适宜发展 林牧业
山地丘陵森 林资源丰富
(3)土壤
黑土,土层深厚,有机质 含量高,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的原因
①冲积平原,土层深厚 ②森林丰富,枯枝落叶 多 ③纬度高,热量低, 分解和淋溶作用弱
利: 自然条件: 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③土壤:黑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④水源: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基础:重要工业基地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 ②市场:全国商品粮基地,面向国内外市场; ③交通:交通发达,联系便利; ④科技:农业技术先进; ⑤政策:国家政策支持及东北亚合作; ⑥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 ⑦开发时间和生态环境:开发晚环境较好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⑧资源:土地类型多,特色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大农业。 弊: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特殊分布: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
合作探究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 件有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周 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 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 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 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进行农 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举一反三P62“活动”
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新疆 棉花生产基地
海南岛 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云南昆明 花卉种植业
•P62活动: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地理条 件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①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 ③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 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成本低、质量好,市场竞 争力强。
有利影响 气候对东北农业的影响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②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周 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③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④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墒情; ⑤漫长寒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第二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为例
农业
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 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 一产业。 • 种植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 • 渔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 是水产业。 • 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 • 畜牧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 地发展畜牧。
夏季温暖,雨热同期
对农业影响:有利:雨热同期, 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地区 北部 中部 南部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无霜期 100天 170天 220天
≥10℃的积温 <1600℃
1600℃—3400℃ 3400℃—4500℃
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从东南向西北内陆 递减。 年平均气温变化规 律:由南向北递减。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的位 置、范围 位置:位于我国 的东北部,所处 的纬度位置较高。 范围:包括黑龙 江省、吉林省、 辽宁省和内蒙古 自治区东部
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气候条件
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气候
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
不利影响
①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旱涝灾害; ②热量不足,种植的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③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④春秋两季易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⑤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2)地形
西部高原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 原牧场
中部和东 北部平原 广阔,面 积占全国 平原总面 积1∕3
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气气候候

土壤


地形
农 业 区 位

水源
因 素
市场
科技

会因
劳动力

利用、改造
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知识框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 ↓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4)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 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并为农产品提供 市场。
(5)交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利 于发展外 向型农业
(6)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 于大规模经营, 较好的生态环 境和资源条件 利于绿色农业 和大农业的发 展
评价东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①昆明附近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②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③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和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④政策支持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分布于平原地区,包括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2.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①南疆降水少,光照充足; ②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 ③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④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 ⑤中、东部经济发达,长绒棉市场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①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②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周围山地 环绕,森 林资源丰 富,木材 蓄积量占 全国总量 的31﹪.
(2)地形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地
西——大兴安岭 北——小兴安岭
东——长白山地
主要地形
南——辽河平原 平原 北——松嫩平原
东——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丰富, 为我国三大林区 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平原 之首
高原 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势平坦,降水 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