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一章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1、什么是细胞内液?什么是细胞外液?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包括哪些部分?2、写出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3、内环境怎样维持稳态实现的?4、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向各有哪些途径?5、人体内Na的来源和去向有哪些?排出有哪些特点?6、人体内K的来源和去向有哪些?排出有哪些特点?7、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别有哪些途径?8、当血糖升高时,怎样调节实现稳态?9、当血糖降低时,怎样调节实现稳态?10、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分别有哪些部位产生?功能各是什么?相互具有什么关系?11、正常的血糖浓度在什么范围?糖尿病的血糖浓度在什么范围?12、糖尿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13、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结构是什么?温度感受器分布在哪里?感受器包括哪两种?14、人处于寒冷环境下如何调节体温的?它的调节方式是什么?参与的激素有哪些?15、人处于炎热环境下如何调节体温的?第二节免疫16、免疫包括哪两种?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些结构?17、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些结构?18、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怎么形成的?19、抗原有哪些性质?20、抗体有什么细胞产生?成分是什么?分布在哪些部位?21、体液免疫的包括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变化?22、细胞免疫的包括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变化?23、淋巴因子的功能有哪些?24、什么是过敏反应?有什么特点?25、过敏反应的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分布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26、什么是自身免疫病?27、什么是免疫缺陷病?28、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哪些?第二章第一节光合作用29、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分为哪三步?30、第一步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31、叶绿素a的功能是什么?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具有什么作用?32、由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33、NADPH叫什么?具有什么作用?34、由活跃的化学能转换出稳定的化学能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35、哪些植物是C4植物?C4植物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哪些植物是C3植物?C3植物的结构有什么特点?36 、有机物在C4植物的那种细胞中产生?C3植物呢?37、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哪些?第二节生物固氮37、固氮微生物分为哪两类?38、根瘤菌的代谢类型是什么?与豆科植物是什么关系?具体解释相互关系?39、圆褐固氮菌的代谢类型是什么?具有什么功能?40、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细胞质遗传41、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呢?第二节基因的结构42、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具有哪两部分?非编码区的功能是什么?43、RNA聚合酶的位置,功能、成分。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体液——不论男性仍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问题探讨1.图1中是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二者生活环境的相似的地方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的地方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较,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固,如温度大体恒定等。
试探与讨论11.为何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一路组成人体内环境,大体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散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散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类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份有不同,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能够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能够从头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能够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二、内环境——有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_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什么是内环境?——分清“内外”1水为基础的物体。
还有离子)(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1/3):包括: 等体液中只有 才是内环境。
内环境(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是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
2、主要有三种内环境,是 、 、注意血浆和血液的区别。
脑脊液属于一种特殊的内环境。
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存在与外界相通的官腔内,二、体液关系:三、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无机物:气体: O 2, CO 2 等有机物:营养物质: 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等代谢废物: 尿素 尿酸 乳酸等特殊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组织胺血红蛋白、纤维素、呼吸酶、消化酶、转录翻译酶等细胞代谢的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四、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人体血浆中PH :7.35---7.45 渗透压: kPa 、正常的温度: 度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 。
PH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
CO 2+H 2 3 乳酸+Na 3 乳酸钠2 3五、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六、内环境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和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稳态的实现是: 、 、 共同调节, 、 、 、 四大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技术概述一、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者其组成部分,通过创新方法和技术,改变生物体的性状或产生新的生物产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以及工业生产。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古代传统生物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阶段、分子生物技术阶段、基因生物技术阶段。
二、生物科技的特点1.生物材料与生物系统是生物技术的基础。
2.生物技术是一种普遍的交叉学科。
3.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不断进步性。
4.生物技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生物伦理问题的出现。
三、生物技术的相关学科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
在实际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融合多种学科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第二章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一、生物学的主要特点解释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生物体是能够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开放系统。
3.遗传物质的变异是生物体进化的基础。
4.多级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功能的基础。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1.基因工程的概念最早由保罗·伯格提出。
2.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基因工程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分子克隆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代谢工程技术等阶段。
三、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1.蛋白质工程技术2.基因克隆技术3.代谢工程技术4.基因组学技术四、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特点1.基因组学研究对象是生物的整个基因组。
2.基因组学研究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方法。
3.基因组学研究通过比较重建生物进化树、分析生物的遗传变异。
第三章基因工程与产品生物技术一、基因克隆技术1.基因克隆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目的基因从某一种生物体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得受体生物体也能够表达出目的基因的性状。
2.基因克隆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载体的获得、受体细胞的转染、转化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等步骤。
二、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把外源基因引入到植物或动物细胞中,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整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概念1. 细胞的定义-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细胞质: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包含细胞器- 细胞器:细胞内的小器官,执行特定功能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生长和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长-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细菌-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动植物细胞2. 细胞的统一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遗传和代谢的基本机制- 细胞都通过蛋白质合成来执行生命活动3. 细胞的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细胞特化形成组织和器官三、细胞的分子基础1.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细胞的主要执行者,构成和功能多样性 - 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DNA和RNA- 糖类和脂类:能量储存和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2. 细胞的代谢途径- 糖酵解:无氧条件下的能量产生- 有氧呼吸:有氧条件下的能量产生-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过程3. 细胞信号传导- 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信号通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途径- 细胞应答:对信号分子的反应和调整四、细胞的分裂与增殖1. 细胞周期- 间期:细胞生长和DNA复制- 有丝分裂:细胞核的分裂- 胞质分裂:细胞质和细胞器的分配2. 细胞分裂的调控- 细胞周期蛋白: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蛋白质- 检查点:确保细胞周期正确进行的机制- 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生命周期的自然结束五、细胞与疾病1. 细胞的病理变化- 细胞损伤:外界因素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转化: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变- 细胞凋亡异常:导致疾病的细胞死亡过程2. 疾病的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修复或替换有缺陷的基因-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治疗疾病- 免疫细胞治疗:利用免疫系统细胞对抗疾病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调整和排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二戴氏教育集团教育科研中心
戴氏教育中高考冲刺中心
教学主管签字:
必修三第一节:内环境
一:知识点整理1:概念总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了解)体
2/3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核液,体液中约占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液体称为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三
1/3 部分,在体液中约占:与细胞外液等同内环境
2:四个概念相互之间关系:)细胞内液(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1/3)组织液
淋巴
注意:a:内环境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三部分,但并不是只有这三部分,还包括脑脊液等b:血液与血浆不是同一概念,血液包含血浆和里面的血细胞
3内环境三种成分功能理解
a 血浆:从呼吸系统吸收氧气,从消化道中小肠吸收被分解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
将从组织液中吸收吸的代谢废物如尿素,送给泌尿系统,将二氧化碳送给呼吸系统,将消化酶等送到消化系统
将血浆蛋白如抗体,将淋巴细胞运送到全身,抵抗疾病(免疫)
b 淋巴:将少量经毛细血管渗出的蛋白质和由小肠绒毛吸收的大部分脂肪运回血液(从组织液回收后运回血浆)
淋巴中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起到免疫作用
c 组织液与血浆进行双向物质交换,交换过程中,血浆中的物质除血细胞外,基本都会进入组织液。
与细胞进行双向物质交换,交换过程中,一些在细胞内起作用的物质,如胞内酶,不会进入组织液。
4:内环境之间流通关系
血浆
废物、CO2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
养料、O2注意流通关系中特点:1淋巴都是单向,且其作用是从组织液中回收蛋白质进入血浆2组织液都是双向
1
教育科研中心新高二戴氏教育集团
5血浆,组织液,淋巴的主要成分
血浆水
血浆蛋白如抗体,蛋白质
如钠离子、氯离子无机盐
如核苷酸,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尿素,脂质,氧气,二氧化碳,激素等血液运输的物质
因为三中成分是相互流通的,所以组织液,淋巴与血浆成分相似,但蛋白质含量较少。
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的不同: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内部的蛋白质,血浆蛋白是血注意:
浆中运输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6水,无机盐,甘油,脂肪酸,核苷酸,维生素,1 从消化道和呼吸系统吸收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如
葡萄糖,氨基酸)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经内环境排除(如二氧化碳,尿素)2细胞产生后经过内环境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物质(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3
7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na聚合酶等)1 细胞内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
2 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液体,如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如胃蛋白
酶,唾液淀粉酶3直接分泌到消化液或者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8组织水肿(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2)吸水造成水①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肿。
②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③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水分进入组织液。
④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注意:生理盐水为等渗透液,不会引起水肿。
体内细胞与外环境物质交换过程9
2
教育科研中心新高二戴氏教育集团
10 出入细胞层数分析
二、典型例题
)(1.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
3
教育科研中心戴氏教育集团
新高二
答案 D
解析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互相渗透。
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2.如图是体液各组成成分关系图解,据图回答(图中数字为该液体占体重的百分比):
(1)C、D液体可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和B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
(4)A液体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和消化道排出体外的。
答案 (1)细胞内液淋巴 (2)毛细血管壁 (3)自由扩散(渗透) (4)肾、汗腺、肺
解析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实现。
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方式实现的。
血浆中的水分排出体外的方式主要是排尿、出汗、呼气和排大便(消化液中的部分水分),由于题干中出现了消化道,从对称性考虑,所以应答:肾、汗腺、肺。
三:过手训练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2.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4
新高二戴氏教育集团教育科研中心
.血浆A.细胞内液 B 组织液C.淋巴 D.
3)
(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牛奶喝进胃中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B.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DC.注射胰岛素
)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内环境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A .代谢废物完全
由③过程排出B 层生物膜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4C.O2.所有生
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D :6
上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述为
) (
C 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 AA C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B、B.A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C、
D C.B、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B、C D.A、
) 7: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 A+Na B.氨基酸、纤维素、CO、22+.胃蛋白酶、Ca、脂肪、葡萄糖C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D
5.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1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C、D合称以上2()B ____________。
5
新高二戴氏教育集团教育科研中心
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
_______ 作用。
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
课后实战四: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细胞内液
D .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C.细胞外液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O、Na 、O B.HA.CO222 HO.血红蛋白、氧化酶 D 、尿素C.C6126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B.血液、体液和淋巴A.血浆、体液和体液
.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 (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A 组织液→淋巴→血浆B.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5和葡萄糖②血红蛋白、O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和甲状腺激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CO③氨基酸、
2.①③A.③④B C.①②D.②④
B、C、D.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6A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据图回体外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B①作用。
2)②的过程表示____________ (O2A体外内环境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D3()表示CO2②DC体外体外 6 文档已到结尾,仔细阅读满以后在买。
如果不全不要购买。
另外考试资料请去“学资学习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