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兵张嘎》读书阅读课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兵张嘎》读书阅读课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兵张嘎》读书阅读课

合作小贴士:
1.小组合作完成概念图
2.每人选择一个交流事例
3.小组汇报 4.补充
人物竞猜
1.黑不棱的粗大个儿,密丛丛嘴胡子楂,脸膛红紫,两 眼放光。 (老钟叔) 2.头上留个大偏分头,嘴上叼颗烟卷儿,白闪闪一 身丝绸裤褂,衣襟在风里飘得泼剌剌发响,把一 股股白烟丢在脑后。 (罗金宝) 3.炕桌后面,坐着一个瘦棱棱的小老头儿,盘腿卧 脚地靠着窗台,悠闲地摇着一把薄扇,仿佛在养 神哩。 (钱区队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虞凌英
聊人物塑造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 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 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 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 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 好像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那 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 啊!
聊精彩情节
聊环境描写
读写结合
人物特点 精彩情节 环境描写 外貌 动作 语言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正直、聪明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人性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人性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感。

4. 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兵张嘎》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 教学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兵张嘎》的作者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人性。

4. 情感教育: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拓展1. 课内外结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如《草莽英雄》、《敌后武工队》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感受小兵张嘎的英勇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拓展阅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2)学习小兵张嘎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感受小兵张嘎的英勇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小兵张嘎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朗读带,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情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了解。

2. 新课教授:(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2)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3)教师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 分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感人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各组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5. 小结与拓展:(2)鼓励学生阅读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课外书籍,拓展阅读面。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兵张嘎的英勇事迹的短文。

3. 收集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历史资料,下节课分享。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角色扮演的投入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短文质量和历史资料的收集情况。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教案第一章:《小兵张嘎》作品简介1.1 课文背景《小兵张嘎》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光耀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创作于1961年。

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张嘎的成长故事。

1.2 故事梗概张嘎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小男孩,他热爱祖国,立志要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

故事主要围绕张嘎参加八路军,成为一名小侦察员,以及他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张嘎逐渐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小战士。

1.3 教学目标了解《小兵张嘎》的作品背景及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张嘎的勇敢、聪明和爱国精神。

第二章:分析人物形象2.1 张嘎形象分析张嘎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他机智勇敢,聪明过人,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故事中,张嘎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始终坚定信念,最终成为一名英勇的小战士。

2.2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分析故事中其他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八路军战士、日本鬼子、汉奸等,了解不同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三章:品味语言特色3.1 课文语言特点《小兵张嘎》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趣,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2 学习修辞手法本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第四章:感悟故事主题4.1 主题探讨本课文的主题是英勇抗战,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艰苦斗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4.2 情感教育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悟张嘎等人物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第五章:拓展训练5.1 写作训练以“我心中的小英雄”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小英雄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2 口语交际训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场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兵张嘎》阅读欣赏课

《小兵张嘎》阅读欣赏课
1、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并了解关于小兵张嘎的故事。








4、着重强调:如“淀”的发音,读dian(4音)不读ding
“霎”的发音读sha(4yin)不读cha(4音)
指导“霎”的笔画安排。
5、通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读完全文,你能说说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7、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8、出示句子:小兵张嘎是一个()的孩子。
2、体味人物的形象的特点,在读课文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
3、绘声绘色的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小兵张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哪件事写得详细?哪件事写的简略?
2、哪件事写得最详细?
3、指名读1——5自然段、思考1——5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兵张嘎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算一算、张嘎要是活着,他现在多大了?你现在要是见到张嘎,你会问他些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
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懂事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让我们永远记住“小兵张嘎”这个名字,永远记住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永远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六:布置作业:
4、重点读6——1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出示句子:
(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还没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了!快准备饭啊!”指名读句子思考: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小兵张嘎的什么形象?
(2)齐读:边读边体会小兵张嘎的临危不乱、聪明机智。

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兵张嘎》

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兵张嘎》

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兵张嘎》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兵张嘎》这本书,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情节,熟悉主要人物形象。

3. 帮助学生理解小兵张嘎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兵张嘎的诞生》1. 让学生阅读第一章,了解小兵张嘎的诞生背景。

2. 分析嘎子这个名字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嘎子在家里排行老小,父母希望他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愿望。

3.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嘎子的父母给他取名为嘎子?这个寓意对嘎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第二章:《嘎子的童年》1. 让学生阅读第二章,了解嘎子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2. 分析嘎子童年时期的性格特点,如好奇心强、调皮捣蛋等。

3. 让学生思考:嘎子的童年经历对他的成长有哪些积极的影响?第三章:《嘎子参加八路军》1. 让学生阅读第三章,了解嘎子如何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

2. 分析嘎子参加八路军的动机,引导学生理解嘎子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3. 让学生思考:嘎子参加八路军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第四章:《嘎子的战斗经历》1. 让学生阅读第四章,了解嘎子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2. 分析嘎子战斗中的勇敢和机智,引导学生学习嘎子的战斗精神。

3. 让学生思考:嘎子的战斗经历对他的成长有哪些影响?第五章:《嘎子的胜利》1. 让学生阅读第五章,了解嘎子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2. 分析嘎子取得胜利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嘎子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

3. 让学生思考:从嘎子的胜利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人生哲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嘎子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嘎子的精神品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嘎子的精神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3.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嘎子的困境》1. 让学生阅读第六章,了解嘎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兵张嘎》,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小兵张嘎》节选部分。

2. 教学目标:阅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小兵张嘎》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主题,培养阅读策略和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小兵张嘎》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阅读进度和阅读策略的应用。

3.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拓展延伸:介绍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小兵张嘎》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人物形象:张嘎、老钟、老刘等情节概括:嘎子参军、嘎子遇险、嘎子复仇等作品主题:勇敢、智慧、爱国、成长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完成《小兵张嘎》全文阅读,做好阅读笔记。

3. 拓展作业: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了解了《小兵张嘎》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了作品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兵张嘎》的作者和作品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精彩情节
聊环境描写
读写结合
人物特点 精彩情节 环境描写 外貌 动作 语言
合作小贴士:
1.小组合作完成概念图
2.每人选择一个交流事例
3.小组汇报 4.补充
人物竞猜
1.黑不棱的粗大个儿,密丛丛嘴胡子楂,脸膛红紫,两 眼放光。 (老钟叔) 2.头上留个大偏分头,嘴上叼颗烟卷儿,白闪闪一 身丝绸裤褂,衣襟在风里飘得泼剌剌发响,把一 股股白烟丢在脑后。 (罗金宝) 3.炕桌后面,坐着一个瘦棱棱的小老头儿,盘腿卧 脚地靠着窗台,悠闲地摇着一把薄扇,仿佛在养 神哩。 (钱区队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虞凌英
聊人物塑造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 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 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 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 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 好像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那 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 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