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规范标准示范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仍以前例来说明,若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原值-净残值每年折旧额累计折旧年份尚可使用年限变动折旧率(元)(元)(元)1 5 9 800 5/15 3 266.7 3 266.72 4 9 800 4/15 2 613.3 5 8803 3 9 800 3/15 1 960 7 8404 2 9 800 2/15 1 306.7 9 146.75 1 9 800 1/15 653.3 9 800由上表可以看出,年数总和法所计算的折旧费随着年数的增加而逐渐递减,这样可以保持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均衡性和防止固定资产因无损耗而遭受的损失。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范本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范本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资产的计量和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范本,以便企业能够依据此范本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折旧制度。
一、制度概述1.1目的:为了合理计量和评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净值,保障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管理,不适用于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计量和评估。
二、折旧方法选择2.1固定资产应按照国家税务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折旧,通常可选择直线法、年金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2.2不同的固定资产可以选择适合其使用情况和磨损程度的折旧方法,但在使用中应保持一致性。
2.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轻易修改,如需变更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三、折旧期限确定3.1折旧期限应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报废价值确定,报废价值通常为该资产的残值。
3.2对于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可以参考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进行确定。
3.3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应遵循公正、合理、准确、可靠的原则,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四、折旧费用计算4.1固定资产的折旧应按照每年或每月的时间单位进行计算。
4.2折旧费用的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原价-报废价值)/折旧期限。
4.3折旧费用应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列示,并于每期末结转到利润表中,计入成本或费用。
五、固定资产检查和评估5.1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变动等情况。
5.2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并更新资产台账。
5.3固定资产的评估应参考行业公认的评估方法和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六、固定资产报废处理6.1对达到预定折旧期限的固定资产,应进行报废处理,书面报废申请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报备。
6.2报废固定资产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可以进行报废出售、报废报废或废弃利用等方式。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每年均相同:年数总和法的逐年减少。
8
2
4、注意点: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 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价值平均摊销, 即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
则: 第四、五年的折旧额=(88560-20000)÷2=34280(元)
34280 355720
54280
34280 390000
1
3、例题:
例:企业进囗一高新设备,原价为41万元,预计使用5年, 预计报废时净残值为20000元,要求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为该设备计提的各年折旧额。
解:年折旧率=(2÷5)×100%=40%
246000 147600 88560 53136
164000 164000 246000 98400 262400 147600 59040 321440 88560 35424 356864 53136 21254.4 378118.4 31881.6
2、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5
3、例题:
接前例,要求采用年数总和法为设备计提的各年折旧额。 解:年数总和=1+2+3+4+5=15
130000 130000 280000
390000
2/15 128000 8960015 64000 960000 40000
7
小 结:
1、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的前 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有利于加速企业的固定 资产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装备的提高。 2、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相比: (1)计算基数的确定方式不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申报填报说明及案例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1 / 12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1.本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的附表,适用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以及此后扩大行业范围)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查账征税的纳税人填报。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不填报本表。
3.本表主要任务:一是对税法上采取加速折旧,会计上未采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预缴环节对折旧额的会计与税法差异进行纳税调减。
本表预缴时不作纳税调增,纳税调整统一在汇算清缴处理。
二是对于税法、会计都采取加速折旧的,对纳税人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情况进行统计。
当税法折旧额小于会计折旧额(或正常折旧额)时,该项固定资产不再填写本表,当期数据按实际数额填报,年度内保留累计数。
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会计采取正常折旧方法,税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按税法规定折旧完毕的。
2 / 12(2)会计采取正常折旧方法,税法采取年数总和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方法的,税法折旧金额小于会计折旧金额的。
上述(1)、(2)情形,填写第8列、13列“会计折旧额”,第10列、15列“税收加速折旧额”,第11列、16列“纳税调整额”。
(3)会计和税法均采取加速折旧的,该类固定资产填报第9列、第14列“正常折旧额”,第10列、15列“税收加速折旧额”,第12列、17列“加速折旧优惠统计额”,当税法折旧金额小于按会计折旧金额时,不再填写本表。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行次填报根据固定资产类别填报相应数据列。
本表共13行,分为三大类项目:重要行业固定资产、其他行业研发设备、允许一次性扣除的固定资产。
1.第1行“一、重要行业固定资产”: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文件规定,对于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3 / 12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的,结合会计折旧政策,分不同情况填报纳税调减或者加速折旧优惠统计情况。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示例

元
借:管理费用 960
贷:累计折旧 960
2015年1-6月计提折旧额80×6=480元
借:管理费用 480
贷:累计折旧 480
2015 年 6 月 末 该 项 固 定 资 产 折 余 价 值 为
4800-960-480=3360元,于2015年7月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3360
贷:累计折旧 3360
2
解析:会计与税法处理一致
会计处理上在7月份将折余价值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税
收处理上在2015年第3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在税前
扣除。
(一)会计处理: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4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
贷:银行存款等
5616
2014年1-12月计提折旧,年折旧额=4800÷5÷12×12=960
1.会计上已经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因此以后各期无需 进行账务处理。
2.在填报季度报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时:
由于本期税收和会计上均不计提折旧,累计折旧不变, 因此在第12行中,本期数据均填报零,同时,为了简化处理, 当年以后季度申报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相关行次第4列、第6列、第7列、第14列、第15列、第17列 均与当年度第一次享受优惠填报数据保持一致。
本期 累计
本期 累计
本期 累计
(扣除)额 (扣除)额
行 次
项目
折旧 折旧
折旧 折旧
原
原
折旧 折旧
折旧 折旧
折旧 折旧
原
原
正
值 (扣 (扣 值 (扣 (扣 原值 (扣 (扣 值 (扣 (扣 值 (扣 (扣 原值 常 加速 正常 加速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会计准则嘿,今天咱们来聊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个话题,别一听到“折旧”就皱眉头,好像这是个复杂又枯燥的东西。
其实呢,这个话题跟你我身边的许多事情都能有点儿关联。
想象一下,你买了个新手机,拿到手的时候多么心潮澎湃,简直爱不释手!可时间一久,它就开始慢慢变慢,系统也卡顿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伤了,反正就不如以前那么流畅。
其实啊,这就像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个缩影。
你买的东西一开始是“新鲜出炉”,价值很高,等着用几年,就慢慢“折旧”了,价值降低了。
那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会问了:“加速折旧是啥意思啊?不是都一样折吗?”嗯,别急,往下听。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顾名思义,就是把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速度加快。
啥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公司买了一台机器,按照传统的折旧法,这台机器可能是5年内每年折旧一部分,结果到最后你发现,实际上,这台机器用不了那么久了,早早地就坏了。
你肯定就想:“咋办呢?得赶紧把它的价值给摊销掉。
”这时候,加速折旧就派上用场了。
你可以在前几年把这台机器的折旧金额多摊一点,后面几年就相对少摊一点,算是提前享受了“折旧”的优惠。
说起来,加速折旧的好处还是挺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
你想啊,刚开始花了大笔钱买了设备,虽然它用着挺不错,可是总不能老让企业把这笔大钱卡在账面上不动吧?加速折旧就能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回收一部分成本,简而言之,就是让企业在前几年把折旧金额搞得更多一点。
这样做啥好处呢?最直观的就是能减少企业的税负。
税负少了,企业的钱袋子就宽裕了,能有更多资金用来再投资、扩张业务。
是不是觉得这个办法挺聪明的?但说实话,这种折旧方法也不是适合所有企业的。
比如那些资金比较紧张的公司,可能刚开始就得选择普通的折旧方式,把成本平摊到几年中。
而且加速折旧虽然让你前期能省下不少税费,但后期你就可能少摊一些折旧,这会影响到你的账面利润,可能让你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所以说,使用加速折旧的公司,得权衡好自己的财务状况,别光看眼前的好处,长远的影响也得考虑清楚。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示例)

(实例采用最简单处理方法:1.税会一致;2.按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60%计算)
举例:A金属制品企业,2016年3月购进一台机器设备,原值10万元,不留残值。
企业采用缩
短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税会处理一致。
若按照一般规定分10年提折旧,每月折旧额=100000/10/12=833.33,每季折旧额
=833.33*3=2500
按照加速折旧分6年提折旧,每月折旧额=100000/6/12=1388.88,每季折旧额
=833.33*3=4166.67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附件1
A105081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备注:3月份购进固定资产,4月才开始计提折旧,例子中A105081表实为4-12月累计发生数)。
资产折旧方法、示例以及重要注意事项

【案例1】2018年6月,甲公司取得一办公楼,该办公楼价值2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则2018年该办公楼计提折旧额为多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月取得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所以2018年6月份取得的办公楼应于7-12月计提折旧,共计提6个月折旧。
1. **确定折旧方法**: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确保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2. **资产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分类,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每种资产可能有不同的折旧政策和年限。
3. **折旧年限**:合理估计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折旧年限。过长或过短的折旧年限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年折旧率为:2÷5=40%
第一年的折旧额=200×40%=80(万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200-80)×40%=48(万元)
第三年的折旧额=(200-80-48)×40%=28.8(万元)
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折旧额=(200-20-80-48-28.8)÷2=11.6(万元)
在实际的资产折旧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案例4】丁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取得一生产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生产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2018年折旧率=5÷(1+2+3+4+5)=1/3
折旧额=(200-20)×1/3=60(万元)
无论是会计上还是税法上都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不同,会计利润和纳税差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那么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申报示例原值5000元以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填报示例对于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在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时,建议采取税会一致的方式进行处理,即会计和税收上均采取一次性扣除的方式。
这样处理不涉及以后年度的纳税调整问题,相对来说简单便捷,更方便纳税人操作。
一、政策规定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示例示例一: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黑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13年12月3日购入一套办公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48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16元,确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4800元,折旧年限5年,假设预留残值为零。
该公司2015年前两个季度均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上也未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7月份决定自第3季度开始申报享受5000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解析:会计与税法处理一致会计处理上在7月份将折余价值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税收处理上在2015年第3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一)会计处理:购入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4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贷:银行存款等5616 2014年1-12月计提折旧,年折旧额=4800÷5÷12×12=960元借:管理费用960贷:累计折旧9602015年1-6月计提折旧额80×6=480元借:管理费用480贷:累计折旧4802015年6月末该项固定资产折余价值为4800-960-480=3360元,于2015年7月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3360贷:累计折旧3360(二)纳税申报对于会计与税法均加速折旧的,填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4列、第5列、第6列、第9列、第10列、第12列和第14列、第15列、第17列,据此统计优惠政策情况。
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4列填报原值即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4800元。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5列填报本期税收折旧(扣除)额,2015年第3季度将截至6月末的折余价值3360元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本期税收折旧额即为3360元。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6列填报税收累计折旧额,即自本年度1月1日至当月(季)度的累计折旧(扣除)额,1-6月份计提折旧480元,第3季度一次性计提折旧3360元,即2015年税收累计折旧额为3840元。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7列等于第12行第4列。
5.由于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在会计和税收上处理保持一致,因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9列和第14列需要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正常折旧额进行填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用直线法估算的月折旧额为4800÷5÷12=80元。
第9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当季度折旧额,2015年第3季度估算正常折旧额为80×3=240元。
第14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自本年度1月1日至当月(季)度的累计折旧(扣除)额,2015年第1季度至第3季度估算正常折旧额为80×9=720元。
6.按照表内逻辑关系计算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10列、第15列税收加速折旧额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12列、第17列加速折旧优惠统计额。
2015年第3季度《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填报情况如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2015年第3季度)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三)假设该企业当年以后各月份均未新购入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且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已经全部享受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1.会计上已经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因此以后各期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2.在填报季度报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时:由于本期税收和会计上均不计提折旧,累计折旧不变,因此在第12行中,本期数据均填报零,同时,为了简化处理,当年以后季度申报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相关行次第4列、第6列、第7列、第14列、第15列、第17列均与当年度第一次享受优惠填报数据保持一致。
2015年第4季度《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填报情况如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2015年第4季度)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四)年度汇算清缴的处理企业在进行当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在附表《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中反映本项资产享受税收优惠情况,在附表《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折旧情况。
1.附表《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中:第7列填报固定资产原值4800元。
第8列填报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当年度折旧(扣除)额,企业当期按税法计算折旧额为3840元。
第9列填报按税法规定计算的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自起始年度至本年度的累计折旧(扣除)额,该项资产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计折旧额为4800元。
由于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在会计和税收上处理保持一致,因此第12行第17列和第19列需要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折旧额填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用直线法估算的月折旧额为4800÷5÷12=80元。
第17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当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年估算正常折旧额为80×12=960元。
第19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自起始年度至本年度的累计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于2014年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估算其正常累计折旧额为80×24=1920元。
第16列、第18列、第20列根据各列次计算填报。
2.附表《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该项资产属于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家具,因此在附表A105080中在第4行“(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中填报相关数据。
第1列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计提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即该项资产账面原值4800元。
第2列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该项资产本年折旧额为3840元。
第3列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历年累计资产折旧、摊销额,由于企业本年度将该项固定资产在税前一次性扣除,因此累计折旧额即该项资产账面原值,为4800元。
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即该项资产账面原值4800元。
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一般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不含加速折旧部分,由于该项资产进行了加速折旧,因此本列不用填报。
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政策计算的折旧额,当期税收加速折旧额为3840元。
第7列数据“其中:2014年及以后年度新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额(填写A105081)”是从附表A105081中提取第一行“一、六大行业固定资产”的相关列次数据自动生成,不包括一次性扣除的相关加速折旧数据,因此享受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优惠的无需填报。
第8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历年累计资产折旧、摊销额,由于企业本年度将该项固定资产在税前一次性扣除,因此累计折旧额即该项资产账面原值,为4800元。
第9列纳税调整额根据表内逻辑关系计算为0元,即不进行纳税调整。
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2015年度)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5年度)(五)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年度的季度申报和年度申报中不再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或《A10508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示例二:新购进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黑海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8月购入一台电子仪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8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16元,确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4800元。
取得固定资产后,9月份该公司决定申报享受5000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解析:会计与税法处理一致会计处理上在9月份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税收处理上在2015年第3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一)会计处理购入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4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贷:银行存款等5616 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借:管理费用4800贷:累计折旧4800(二)纳税申报对于会计与税法均加速折旧的,填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4列、第5列、第6列、第9列、第10列、第12列和第14列、第15列、第17列,据此统计优惠政策情况。
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4列填报原值即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4800元。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5列填报本期税收折旧(扣除)额,2015年第3季度该项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为一次性税前扣除,即本期税收折旧额为4800元。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6列填报税收累计折旧额,2015年该项资产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固定资产在税前一次性扣除,即税收累计折旧额为4800元。
4.《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7列填报数额与第4列一致。
5.由于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在会计和税收上处理保持一致,因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第12行第9列和第14列需要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折旧额填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算月折旧额为133.33元(4800÷3÷12)。
第9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的当季度折旧额,该项资产为2015年8月购入,应从9月起估算折旧,2015年第三季估算正常折旧额133.33×1=133.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