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后植拉结筋的规范要求
拉结筋相关规定

拉接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235、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拉结筋,用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中,有不同的连接构造。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3砌体墙应釆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 配置2根直径6mm 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2)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2根直径6mm 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4)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竖向一般每500高设一道拉结筋。
也就是0.5米。
水平方向一般是砌体均分就可以了。
墙体拉结筋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根直径8mm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lOOO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
板跨大于4. 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 的间距用1根直径8mm的钢筋拉接,一端通过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块板间的板缝向下弯折,另一端伸入墙体内弯折。
抗震等级7度及以下地区,上述拉接筋不必与圈梁拉接;8、9度地区,除设上述拉接筋外,还应在板下圈梁中预埋钢筋与上述拉接筋相连。
拉结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类型的一种,把它砌到墙的里而,摆在砖层当中起连接砌体防止开裂的作用。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解析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解析一、工艺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施工时不进行拉结筋或其埋件的预埋,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采用“植筋法”进行拉结筋的后植入(锚固)施工,在墙体拉结筋位置钻孔、注胶柱(墙设计(验收位,设计无要求时,孔深按≥15d考虑,一般采用100mm,孔径按d+2~4mm控制,一般采用10mm。
钻孔时要使用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
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筋钻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则需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3)清孔。
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
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或手动、电动吹风机)配合进行。
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清孔,设计,,出(约10秒种)。
(5)注胶。
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具体方法。
一般液体状胶可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进行注胶操作。
拉动拉杆,将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吸入内囊,注胶时要注意排除钻孔内的空气,将注胶咀伸入钻好的植筋孔中约8cm左右,推动拉杆使胶料注入孔内,边推拉杆边向孔外拔灌浆器,直至灌浆器注胶咀抽出至离孔口1/3孔深(约3cm左右)时方可停止注胶,以植入拉结筋后胶液略有被挤出为度。
一次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注胶完成后,应把套筒、弹簧、拉杆用丙酮清洗干净,以利再用。
“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不需用灌浆器注胶,只需将泡好的植筋胶放入待植筋孔内,剂量多少以钢筋植入时微有溢出为准。
(6)植筋。
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
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缓缓插分种和1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脱籽棉球等。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

一、植筋技术规范一、引言近年来,植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和不规范的行为。
植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当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特别是某些植筋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发生直接联系,如果植筋过程处理不当,可能为工程留下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
本文意在通过整理植筋技术相关规范规定,来纠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某商住楼工程根据政府规划部门的意见,将原设计面向小区外侧的入口门厅拆除,将该工程的入口门厅重新调整到面向小区中庭一侧,根据工程实际现状,需要植筋新增11根框架柱;并对原有框架柱中的4根相关剪力墙进行植筋加固;在采光井处新增一块长跨6.9m、短跨4.5m的屋面板,屋面板采用与该工程现浇楼板配筋一样的冷轧扭钢筋,分别有一条短边和两条长边需要植筋;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钢筋也需植筋。
该植筋工程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内容如下:1、植筋工程的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为标准。
2、植筋规格、数量、钻孔深度如下:植筋规格(mm)φ8 φ18 φ22 φ25植筋数量(根) 366 116 48 106钻孔深度(mm) 120 270 330 3753、挑梁上部钢筋胶粘剂采用喜利得结构胶,其他部位钢筋胶粘剂采用国产A级胶。
钢筋植入后7日内严禁受到触动和干扰,并按结构胶说明书要求加强保养和围护。
4、钢筋植入固化10日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见证下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抗拔抽检,每种规格钢筋现场抗拔数量不得少于壹组,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连接和安装绑扎等后序工作。
5、现场检测抗拔力,当钢筋为Ⅲ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60MPa;当钢筋为Ⅱ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00MPa;当钢筋为Ⅰ级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210MPa。
二、植筋技术相关规范及规定该工程方案编制、植筋施工、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为标准,其实该标准对于“植筋技术”并无非常具体的规定,这个古老的规范已经被《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以下简称GB50367-2006)所替代, GB50367-2006第12章“植筋技术”对植筋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砌体拉结筋预留预埋方式

砌体拉结筋预留预埋⽅式
砌体拉结筋预留预埋⽅式
1、预留要求
本⼯程砌体拉结筋采取预留预埋⽅式,所有砌体填充墙均沿柱(剪⼒墙)⾼(与柱、剪⼒墙相交处)每隔500配置2φ6墙体拉筋。
当墙长度⼤于3m时,沿墙长度⽅向应设置构造柱.⽀承在悬臂梁或悬臂板上的墙体,墙端及外墙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间距不⼤于3m。
当墙体与框架柱紧贴时(如下图所⽰),框架柱位置应设GZ,并在框架柱(梁)内沿GZ⾼度⽅向设置2φ6@200,与GZ牢靠拉结。
在结构施⼯期间,⼀并将砌体结构中的拉结筋和构造柱的预留插筋翻样制作完成,以便于在结构施⼯期间预先留置出来。
当墙长度⼤于5m时,除设置构造柱外,墙顶与梁(板)应有拉结,见下图。
砌体拉结筋预留见下图:
墙⾼超过4m(100厚墙⾼度超过3m)时,在墙体半⾼处(⼀般结合门窗洞⼝上⽅过梁位置)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圈梁。
圈梁截⾯为墙厚×200,配纵筋412,箍筋φ6@200。
柱(或抗震墙)施⼯时预埋412与⽔平系梁纵筋连接。
圈梁遇过梁时,分别按截⾯、配筋较⼤者设置。
2、拉结筋预留⽅法
①砌体拉结筋预埋件加⼯、制作
180mm)
第⼀步拉结筋弯曲成型(每组2根)、φ16PVC套管1根(长度
拉结筋预埋件实拍照⽚②砌体拉结筋预埋
拉结筋埋设实拍照⽚
③砌体拉结筋凿出
第⼀步模板拆除根据外露的PVC 套管,将套管外露部分割除或凿碎
第⼆步将套管内的拉结筋掰出调整⾄垂直于柱或剪⼒墙墙⾯位置
④砌体拉结筋接长
砌体施⼯前,⽤电弧焊的⽅式将拉结筋接长,然后再进⾏砌体施⼯。
钢筋植筋技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钢筋植筋技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时间::2011-03-13 栏目: 钢筋与结构编辑: 建筑质检员点击: 18540 次标签: 植筋技术植筋要求现场施工中难免碰上需要植筋的时候,比如柱子钢筋漏掉了、二次结构没有预留钢筋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植筋处理。
植筋重点是植筋深度和植筋间距的问题,这个工地上有个模糊的概念,就是15d,但是这个是错误的。
应该套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植筋深度。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77页有专门讲“植筋技术”的一篇,对植筋的构造要求和植筋深度的计算有详细的说明。
当然,自己来算有点麻烦,网上有热心人做了这个小软件——“植筋锚固长度计算软件”。
就在附件里面。
=========================================================== 刚才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是别人讲植筋技术的论坛,哎,一看就是为了应付评职称发表的,有点水啊,不过还可以参考参考了。
[关键词] 植筋技术;非破损检验;破坏性检验赵刚(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引言近年来,植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和不规范的行为。
植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当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特别是某些植筋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发生直接联系,如果植筋过程处理不当,可能为工程留下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
本文意在通过整理植筋技术相关规范规定,来纠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某商住楼工程根据政府规划部门的意见,将原设计面向小区外侧的入口门厅拆除,将该工程的入口门厅重新调整到面向小区中庭一侧,根据工程实际现状,需要植筋新增11根框架柱;并对原有框架柱中的4根相关剪力墙进行植筋加固;在采光井处新增一块长跨6.9m、短跨4.5m的屋面板,屋面板采用与该工程现浇楼板配筋一样的冷轧扭钢筋,分别有一条短边和两条长边需要植筋;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钢筋也需植筋。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近年来,植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和不规范的行为。
植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当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特别是某些植筋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发生直接联系,如果植筋过程处理不当,可能为工程留下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
本文意在通过整理植筋技术相关规范规定,来纠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某商住楼工程根据政府规划部门的意见,将原设计面向小区外侧的入口门厅拆除,将该工程的入口门厅重新调整到面向小区中庭一侧。
根据工程实际现状,需要植筋新增11根框架柱,并对原有框架柱中的4根相关剪力墙进行植筋加固。
在采光井处新增一块长跨6.9m、短跨4.5m的屋面板,屋面板采用与该工程现浇楼板配筋一样的冷轧扭钢筋,分别有一条短边和两条长边需要植筋。
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钢筋也需植筋。
该植筋工程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内容如下:1、植筋工程的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为标准。
2、植筋规格、数量、钻孔深度如下:植筋规格(mm)| φ8 | φ18 | φ22 | φ25 |植筋数量(根) | 36 | 61 | 164 | 106 |钻孔深度(mm) | 120 | 270 | 330 | 375 |3、挑梁上部钢筋胶粘剂采用喜利得结构胶,其他部位钢筋胶粘剂采用国产A级胶。
钢筋植入后7日内严禁受到触动和干扰,并按结构胶说明书要求加强保养和围护。
4、钢筋植入固化10日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见证下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抗拔抽检,每种规格钢筋现场抗拔数量不得少于一组,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连接和安装绑扎等后序工作。
5、现场检测抗拔力,当钢筋为Ⅲ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60MPa;当钢筋为Ⅱ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300MPa;当钢筋为Ⅰ级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210MPa。
该工程方案的编制、植筋施工和检测验收都遵循《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标准。
框架结构填充墙预留拉结筋的施工

!框架结构填充墙预留拉结筋的施工
!经验交流"马熙富麻青山
图"拉结筋的制作按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墙体必须
用直径为#$$的钢筋拉结。
拉结筋从框架柱甩出,要
求沿框架柱柱身每间距%&&$$设一根。
框架柱中预留
拉结筋的设置是施工中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看起来
是小问题,但经常给工程带来不少麻烦和隐患。
近年来采用的设置预留拉结筋的方法很多,但多
不理想。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了预留
拉结筋的形状尺寸,现介绍我们采用的一种预留拉结
筋的形式。
"’
用#钢筋按图
"所示要求,先将墙拉结筋制作出来,待施工使用;
(’绑扎完钢筋骨架,
检查合格后,将拉结筋按图(所示要求绑扎好,要特别注意拉结筋底部要用单根((
号铁丝绑扎,不要绑扎过牢,以免凿拉结筋时费力;
)’绑扎好拉结筋,
检查无误后,方可支柱模板,浇筑混凝土。
*’柱的侧模拆除后,
用手锤、钢钎在其表面凿)+*$$即可把它凿出,
再拉直待砌筑填充墙砌块时使用。
按这种形式进行拉结筋施工,有效地控制了拉结
筋在柱中的位置,使用时能够很省力地凿出来,既避免
了凿出拉结筋的人工浪费,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拉结筋#,%&&钢模板此处用单根((号铁丝绑扎得不要过牢(%(%图(拉结筋预留示意图
柱子截面尺寸。
植筋技术规范植筋工艺及锚固长度(活动za)

一、植筋技术规范一、引言近年来,植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和不规范的行为。
植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当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特别是某些植筋工程与生命线工程发生直接联系,如果植筋过程处理不当,可能为工程留下影响结构安全的隐患。
本文意在通过整理植筋技术相关规范要求,来纠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某商住楼工程根据政府规划部门的意见,将原设计面向小区外侧的入口门厅拆除,将该工程的入口门厅重新调整到面向小区中庭一侧,根据工程实际现状,需要植筋新增根框架柱。
并对原有框架柱中的根相关剪力墙进行植筋加固。
在采光井处新增一块长跨、短跨的屋面板,屋面板采用与该工程现浇楼板配筋一样的冷轧扭钢筋,分别有一条短边和两条长边需要植筋。
新增的框架梁中部分钢筋也需植筋。
该植筋工程施工组织技术指导文件中部分文字内容如下:、植筋工程的技术指导文件编制、施工作业、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为标准。
、植筋规格、数量、钻孔深度如下:植筋规格()φφφφ植筋数量(根)钻孔深度()、挑梁上部钢筋胶粘剂采用喜利得结构胶,其他部位钢筋胶粘剂采用国产级胶。
钢筋植入后日内严禁受到触动和干扰,并按结构胶说明书要求加强保养和围护。
、钢筋植入固化日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见证下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抗拔抽检,每种规格钢筋现场抗拔数量不得少于壹组,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连接和安装绑扎等后序工作。
、现场检测抗拔力,当钢筋为Ⅲ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
当钢筋为Ⅱ级螺纹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
当钢筋为Ⅰ级钢时抗拔力要求必须≥。
二、植筋技术相关规范及要求该工程技术指导文件编制、植筋施工、检测验收均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为标准,其实该标准对于“植筋技术”并无非常具体的要求,这个古老的规范已经被《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所替代,-第章“植筋技术”对植筋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后植拉结筋的
管理要求
近年来植筋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公司很多在建工程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大都采用了后植拉结筋的方法,最近通过工程质量检查发现,植筋普遍存在质量通病,部分植筋完成后通过检查、试验发现有50%以上不符合要求,这将会造成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之间裂缝的产生。
一、问题分析
1、从拔出钢筋的状况和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
工程植筋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认为是墙体拉结筋,非主要结构构件,未要求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施工时未能按技术要领进行操作,造成植筋不满足设计要求,直接拔出。
2、钻孔深度未达到结构胶性能所需的锚固长度。
3、钻孔后未清扫干净,孔壁尚留有灰粉,影响孔壁与结构胶的粘结力。
4、施工中不是往孔内先注胶,后插筋,而是将结构胶抹在钢筋表面,再随便插入孔内,导致植筋孔内结构胶不密实而影响其粘结力。
5、植入孔内的钢筋未按规定时间养护,而已经砌筑墙体,致使已植钢筋松动,影响其粘结力。
二、管理要求
1、对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拉结筋优先采用预埋法留置,后植拉结筋应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施工前应根据砌体模数要求在需植筋部位做好标志,防止拉结筋折弯压入砖缝。
2、专业队伍施工中,要求项目部根据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详附件)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其植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植筋施工与填充墙砌筑时间应保证7天以上,且应留有的检验、检测和养护期。
3、专业队伍完成后,要求其进行采用拉拔仪自行检测,合格后再委托第三方检测。
4、项目部应做好墙体拉结筋的隐蔽验收记录(包括柱与墙拉结筋数量、长度、规格及设置情况)。
5、要加强对植筋工艺的严格检查,并认真执行集团公司《质量管理条例》,分公司应对所属工程的墙体拉结筋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凡在已砌筑填充墙时集团公司或分公司部位检查发现植筋不牢固,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按《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作相应处罚,直至整改完毕复验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6、此管理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