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计算例子

合集下载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特尔曼公式是最基本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之一,适用于剪切强度较高的土壤。

该公式的表达式为:q=cNc+q'Nq+0.5γBNγ其中,q表示地基承载力,c为土壤的黏聚力,Nc为局部基底系数,q'为有效应力,Nq为摩擦角系数,γ为土壤的重度,B为地基宽度,Nγ为非均匀系数。

特尔曼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现场勘测和室内试验得到。

除了特尔曼公式,还有一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裂纹不稳定公式(也称为裂纹开展公式)。

该公式适用于剪切强度较低的土壤。

裂纹不稳定公式的表达式为:q=Kc+0.5γBNγ其中,q表示地基承载力,Kc为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B为地基宽度,Nγ为非均匀系数。

裂纹不稳定公式中的参数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勘测来获取。

除了特尔曼公式和裂纹不稳定公式,还有其他一些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内摩擦角公式、实测角公式等。

这些公式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地基承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具体的地基承载力还需要通过试验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另外,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只能用于较简单的土体条件和工程要求。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土壤情况,需要采用更为精细的计算方法,如数值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评估地基承载能力的基础理论,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实际特性和复杂性,以及项目的实际要求,从而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地基的承载力是随负载增加而地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

常用单位KPa是评估基础稳定性的综合术语。

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一个实用术语,它有助于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不是土壤的基础特性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方法:(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常见地基承载力

常见地基承载力

常见地基承载力一、地基承载力的定义与意义1.1 定义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载荷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最大变形能力。

1.2 意义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以避免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和变形,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二、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2.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和实际观测数据,估算地基承载力。

经验法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和中低地震区。

2.2 规范法规范法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按照国家或地区相关建筑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

规范法考虑到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重要工程。

2.3 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通过土力学理论和力学原理,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

理论分析法考虑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建筑物的荷载特点,精度较高,适用于复杂或特殊情况下的计算。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影响因素3.1 土壤特性土壤的类型、密实度、水分含量、粘聚力等性质会直接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大小。

3.2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高低与地基承载力密切相关。

地下水位较高会降低地基承载力,因为水分会降低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土层厚度土层厚度越大,地基承载力越大。

因为较厚的土层可以分散建筑物的荷载,减小荷载对地基的影响。

3.4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的荷载包括自重、使用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和类型直接影响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结果。

四、地基承载力提高方法4.1 夯实土壤夯实土壤是一种常见的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4.2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和地基基础加固等。

4.3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增强和土壤改性等。

上海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上海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地基承载力计算(上海规范)
是否进行下卧层验算的判断
基础宽度b(m)=3b为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
持力层厚度(基础底面距软弱下卧层的距离)h1=0.5
持力层厚度与基础宽度的比值h1/b=0.166667
持力层土的参数
持力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1k(Kpa)=10
持力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1k=10
下卧层土的参数
下卧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2k(Kpa)=8
下卧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2k=8
选用的土的参数
地基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k(Kpa)=8
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k=8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λ=0.7
土的粘聚力的分项系数γc=2
土的内摩擦角的分项系数γΦ= 1.3
地基土的粘聚力设计值Cd(Kpa)= 2.8
土的内摩擦设计值Φd= 4.307692
基础埋置深度d(m)=1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KN/m3)=18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γ0=18
承载力系数Nr=0.07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承载力系数Nq= 2.5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承载力系数Nc= 6.49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
基础参数
条形基础为0,矩形基础为10
基础长度l(m)=2
基础形状系数ξr=1
基础形状系数ξq=1
基础形状系数ξc=1
地基承载力f dh=65.062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d= 1.2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1得到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d=78.0744
Φd查表4.2.3-2得到Φd查表4.2.3-2得到Φd查表4.2.3-2得到
Φd查表4.2.3-1得到。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基础承载力是指地基基础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能力。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则是用来计算单位面积基础的承载能力,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

对于均布荷载,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γ Nc Sc + γ Nq Sq + 0.5 γ Nγ Sγ。

其中,q为单位面积基础承载力,γ为土的重度,Nc、Nq、Nγ分别为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Sc、Sq、Sγ分别为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对于集中荷载,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p Nc Sc + p Nq Sq + 0.5 p Nγ Sγ。

其中,q为单位面积基础承载力,p为集中荷载,Nc、Nq、Nγ分别为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Sc、Sq、Sγ分别为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来确定土的承载力系数和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这些系数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察和试验,以确保计算出的基础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除了以上的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如基础的形式、深度、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基础承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基础承载力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荷载情况和基础形式等因素,以确保计算出的基础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总之,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8N-20为轻型触探仪公式,规范代用公式是R=(0.8×N-2)×9.8(其中,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N-轻型版触探锤击数)。

动力触权探分为轻型、重型以及超重型三个类型。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使用轻型和重型。

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轻型触探仪设备比较轻便,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

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

该方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其中,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x-重型触探锤击数)。

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里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现已演变为对发展的限制程度进行描述的最常用概念之一。

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本学科领域内。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水运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水运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水运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一、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适用于条形基础)1. 基本假设。

- 地基土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半无限体。

- 基础底面粗糙,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有摩擦力存在。

- 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地基土从基础两侧挤出并向上隆起,形成连续的滑动面。

2. 公式形式。

- 对于条形基础(宽度为b)在中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q_u计算公式为:- q_u=cN_c+γ D N_q+0.5γ bN_γ- 其中,c为地基土的粘聚力;γ为地基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γ');D为基础的埋置深度;N_c、N_q、N_γ为承载力系数,它们是土的内摩擦角φ的函数,可以通过查相关的承载力系数表得到。

二、汉森(Hansen)极限承载力公式(考虑了基础形状、倾斜荷载等多种因素)1. 公式形式。

- 对于矩形基础(长为l,宽为b),中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q_u 计算公式为:- q_u=cN_cs_cd_ci_c+qN_qs_qd_qi_q+0.5γ bN_γs_γd_γi_γ- 其中,s_c、s_q、s_γ为基础形状系数;d_c、d_q、d_γ为深度系数;i_c、i_q、i_γ为倾斜荷载系数,这些系数都有各自的计算公式,且N_c、N_q、N_γ同样是内摩擦角φ的函数。

三、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1. 安全系数法。

- 地基容许承载力[q]可由极限承载力q_u除以安全系数K得到,即[q]=frac{q_u}{K}。

- 一般情况下,对于永久性建筑物,安全系数K可取2 - 3;对于临时性建筑物,安全系数K可取1.5 - 2。

在水运工程中,根据具体的地基土性质(如砂土、粘性土等)、基础类型(条形、矩形等)、荷载情况(垂直、倾斜等)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轻、重型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轻、重型计算公式)

小桥涵xx力检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28)“小桥涵的地基检验可采用直观法或触探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

就我国在建高速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而言,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多给出了地基承载力要求,如圆管涵基底承载力要求100kpa、箱涵250kpa等等。

因此承建单位一般采用(动力)触探法对基底进行检验。

触探法可分为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适用范围又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检测人员是应该搞清楚的。

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及超重型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9.8(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x-重型触探锤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 计 者_____________
校 对 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资料
1.基础信息
基础长:l=4000mm
基础宽:b=4000mm
修正用基础埋深:d=1.50m
基础底标高:dbg=-2.00m

2.荷载信息
竖向荷载:Fk=1000.00kN
绕X轴弯矩:Mx=0.00kN·m
绕Y轴弯矩:My=0.00kN·m

3.计算参数
天然地面标高:bg=0.00m
地下水位标高:wbg=-4.00m
宽度修正系数:wxz=1
是否进行地震修正:是
单位面积基础覆土重:rh=2.00kPa
计算方法:GB50007-2002--综合法

4.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表格
参数 土层厚(m) 重度(KN/m3) 承载力标准值(kPa) 深度修正系

层1 5.00 18.00 150.00 1.00
层2 5.00 18.00 150.00 1.00
层3 5.00 18.00 150.00 1.00
层4 5.00 18.00 150.00 1.00
层5 5.00 18.00 150.00 1.00

二、计算结果
1.基础底板反力计算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k = A×p =16.0×2.0= 32.0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1.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根据5.2.2-1 :
Pk = = = 64.50 kPa
1.2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
x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 = 0.00m
x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 = 10.67m3
x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kmax = + = 64.50 + = 64.50 kPa
Pkmin = - = 64.50 - = 64.50 kPa
1.3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
y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 = 0.00m
y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 = 10.67m3
y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kmax = + = 64.50 + = 64.50 kPa
Pkmin = - = 64.50 - = 64.50 kPa

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浮重度

m
= = = 18.00

基底以下土层的重度为

= 18.00

b = 4.00
fa = fak + b (b-3) + dm (d-0.5)
= 150.00+1.00×18.00×(4.00-3)+1.00×18.00×(1.50-0.5)
= 186.00 kPa

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计算
查“抗震建筑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2.3, a = 1.30
faE = afa = 1.30×186.00 = 241.80 kPa

3.计算结果分析
Pk=64.50kPa, faE=186.00kPa
Pk≤faE
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
Pkmax=64.50kPa, 1.2faE=.2×186.00=223.20kPa
Pkmax≤1.2faE
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
Pkmax=64.50kPa, 1.2faE=1.2×186.00=223.20kPa
Pkmax≤1.2faE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