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功率计算线缆面积
LED显示屏功耗及电缆计算

关于显示屏功耗和线缆截面积的问题,本文专门整理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计算电器产品的耗电量,是以其电功率来计算,也就是这个电器每小时作了多少「功」,而这个功是由电流乘上电压所得。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功率计算一般负载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 即功率=电压×电流对于电感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即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而我们LED显示屏是通过开关电源变压使用的,属于电感性负载。
其开关电源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7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我们统一计算LED显示屏供电开关电源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LED显示屏驱动电压选用5V,驱动电流小于20mA,则屏体最大功率计算方法如下(以100平方米为依据):1、户外LED显示屏规格为:点间距为10mm,点密度为10000点/平方米,每个点(像素)由1红1绿1蓝3颗LED灯组成,扫描方式为1/4扫描。
2、每平方米显示屏功率计算:P= 10000(点)X 3 (颗)X 5(伏) X 0.02(安)X 1/4(扫描)=750(瓦)3、显示屏屏体整屏功耗: P= 750(瓦)X100(平方米)=75KW4、整屏功耗:因为电能相互间转换产品损耗,一般功率在理论计算值基础上加10%。
屏体间辅助设备(空调、风机、照明、功放等)也产生一定功耗此屏辅助设备功耗按实际量计算(我们计算下面公式暂时按照5KW计算)。
P= 75KW+7.5 KW +5KW =87.5KW因此,显示屏总功率为875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87500(瓦)÷220*0.8(cosф)=318(A)但是,一般工作情况下,显示屏发光二极管不可能同时长时间点亮,所以用户电源容量偏小时可以采用一个公用系数公式,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82500(瓦)*0.5+5000(瓦))÷220*0.8(cosф)=168(A)也就是说,这块屏总的电流值为168A。
功率算电流电源功率计算方法线缆电流计算

功率算电流电源功率计算方法线缆电流计算一、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 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①[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②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电缆直径和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

电缆直径和电线截面积电流对照表1、综述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其电阻计算公式: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P=V×AP-线损功率(瓦特) V-压降值(伏特) A-线电流(安培)2、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3、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10平方毫米以下乘以五>即: 2.5平方毫米铜芯线=<4平方毫米铝芯线×5>20安培=4400 瓦;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铝芯线×5>30安培=6600 瓦;6平方毫米铜芯线=<10平方毫米铝芯线×5>50安培=11000 瓦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其标准: 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还有非我国标准如:2.0铝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9A,铜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13.5A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相四线电线截面的计算公式

我们要找出三相四线电线的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线截面面积与其载流量之间的关系。
电线的截面面积(A)与其载流量(I)和允许的电压降(ΔV)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表示:
A = (I^2 × ΔV) / (V × ρ × K)
其中,
A 是电线的截面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mm^2)
I 是电线的载流量,单位是安培(A)
ΔV 是允许的电压降,单位是伏特(V)
V 是工作电压,单位是伏特(V)
ρ 是电线的电阻率,铜的电阻率约为17.2 × 10^-8 Ω·m
K 是电线的温升系数,对于铜线,K = 1。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怎样根据电线的载流量、允许的电压降和工作电压来计算电线的截面面积。
计算结果为:A = 71353065.54 mm^2
所以,三相四线电线的截面面积约为71353065.54 mm^2。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1.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阻率(ρ)x长度(L)/截面积(A)
其中,电阻率是材料的特性常数,反映了材料本身导电能力的大小。
2.电压降计算公式:
电压降(V)=电流(I)x电阻(R)
3.电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P)=电流(I)x电压(V)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到电功率值。
4.欧姆定律:
电流(I)=电压(V)/电阻(R)
5.线缆电流容量计算公式:
线缆电流容量=根号(绝缘电阻(Ri)/线缆电阻(Rc))xCuAxC
其中,Cu为电流系数,A为线缆截面积,C为电流裕度系数。
6.三相平衡负荷计算公式:
三相平衡负荷=单相容量/(3x平均功率因数x电压)
其中,单相容量为线缆的额定容量,电压为系统电压。
7.电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A=(KxPxL)/(ρxΔV)
其中,K为系数(取决于电流方式),P为功率,L为距离,ρ为电线电阻率,ΔV为允许的电压降。
8.斯克内指数公式:
ξ = (Σ (Vcc / Rc)) / (n - 1)
其中,ΣVcc为电源电压之和,n为放置在同一通道中的导线数目。
以上列举了一些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基本理论,但实际工程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计算还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环境温度、导线长度、导线材质等,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公式进行操作。
施工临时用电线缆计算公式

施工临时用电线缆计算公式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必不可少的,而临时用电线缆的选择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计算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施工临时用电线缆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施工临时用电线缆的选择。
在选择施工临时用电线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流负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确定需要承载的电流负载。
2. 线缆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布局和需要,确定线缆的长度。
3. 线缆类型,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如橡套软电缆、橡套硬电缆等。
4. 安全系数,考虑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选择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线缆。
二、施工临时用电线缆的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施工临时用电线缆的选择:1. 计算电流负载。
电流负载的计算公式为,电流负载 = 施工现场总用电设备的总功率 / 电压。
其中,施工现场总用电设备的总功率是指所有需要用电的设备的功率之和,电压一般为220V或380V。
2. 计算线缆长度。
线缆长度的计算公式为,线缆长度 = 施工现场布局长度 + 线缆敷设长度 + 备用长度。
其中,施工现场布局长度是指施工现场的实际长度,线缆敷设长度是指线缆从电源到用电设备的实际敷设长度,备用长度是指为了避免线缆拉伸过紧而预留的长度。
3. 计算线缆截面积。
线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线缆截面积 = 电流负载 / (导体电流载流量安全系数)。
其中,导体电流载流量是指线缆导体的最大承载电流,安全系数是为了确保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而设置的。
三、施工临时用电线缆的注意事项。
在计算施工临时用电线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计算准确,在计算电流负载、线缆长度和线缆截面积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免造成线缆选择不当。
2. 考虑安全因素,在选择线缆时,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选择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线缆。
3. 确保线缆质量,在选择线缆时,需要确保线缆的质量,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知道设备功率的时候计算所用线缆的线径的公式1

知道设备功率的时候计算所用线缆的线径的公式是???可以根据功率计算电流:根据电工经验公式:220V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额定功率(KW)*5 220V照明电路的额定电流是:额定功率(KW)*4.5 380V电动机额定电流是:额定功率(KW)*2铜线每平方的安全载流量为5——8A如果电流大于100A就可以按照楼上的口诀计算电线的横截面积。
根据功率算出电缆通过的电流大小在根据电流大小用以下规则选线就行了。
交流电力线指的是配电工程中的低压电力线。
一般选择的依据有以下四种:1) 按机械强度允许的导线最小截面选择2) 按允许温升来选择3)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4) 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通信中常用的主要是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一般应按照发热(温升)条件来选择。
因为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导线的绝缘就会随温度升高迅速老化和损坏,严重时会引发电气火灾。
===============================对于220V单相交流电1:I=P/220 〔P为所带设备功率〕2:电源线面积S=I/2.5(mm2)对于380V三相交流电1:I=P/(380*Γ3*功率因数)2:相线截面积S相=I/2.5(mm2)3:零线截面积S零=1.7×S相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 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线缆平方与功率大小的估算

线缆平方与功率大小的估算
线缆的平方数通常指的是线缆导体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线缆的平方数与功率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线缆的平方数越大,其能够承载的功率也就越大。
在交流电路中,线缆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线缆的导体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电导率。
根据线缆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和线缆的长度,可以计算出线缆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线缆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因此,线缆的平方数越大,其电阻就越小,能够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大,从而能够承载的功率也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线缆能够安全承载所需的功率,还需要考虑线缆的散热能力、线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线缆的承载能力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以确保线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会过热或发生故障。
以上是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线缆时,建议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根据功率计算电缆直径?[ 标签:功率电缆,计算,电缆] 燕回答:1 人气:2 解决时间:2009-09-27 12:52 满意答案1.5平方铜芯6.8 千瓦2.5平方铜芯9.1 千瓦4 平方铜芯12 千瓦6 平方铜芯15.7 千瓦10 平方铜芯21.4 千瓦16 平方铜芯30 千瓦25 平方铜芯39.4 千瓦35 平方铜芯48.5 千瓦50 平方铜芯61.4 千瓦70 平方铜芯75.7 千瓦95 平方铜芯92.8 千瓦120平方铜芯107.1千瓦提问人的追问2009-09-24 10:54 怎么计算的呢?回答人的补充2009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 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求电度表误差式中T——N转的标准时间s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注:如果计算出的数是正数,电度表决;负数,则是慢。
【例】某用户有一块750转/kW•h上电度表,配有150/5电流互感器,接有10kW的负载,现场测试60s圆盘转了5圈。
求电度表误差是多少?〔解〕①先求电度表转5圈时的标准秒数由公式(1),得T=72s②由公式(2)得出电度表误差ε=20%,快20%。
三、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丝选择方法(一)先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式中S——变压器容量kV AU——电压kV(二)高压熔丝=Ix(1.5~2.5)(2)(三)低压保险丝=低压额定电流(I)(3)(例)有一台50kV A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低压侧的额定电压0.4kV。
求高低压的额定电流各是多少A?高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熔丝?低压侧应选择多少A的保险丝?〔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高压电流I= 2.8 A②将数值代入公式(l),得低压电流I=72A③高压侧熔丝=2.8x(1.5~2.5)=4.2~7A可选择5A的熔丝。
④低压额定电流是72A,可选择80A的保险丝。
四、架空线路铝绞线的截面选择简捷公式(一)首先计算负荷矩M=kW.km(二)选用铝导线时,每kW•km可按4mm2估算,即;导线截面S =M•4mm2[例]某单位在离配电变压器800m处按一台10kW的电动机。
应选择多大截面的错绞线?〔解〕①先把m化成km,即800m=0.8km②计算负荷矩M= 10 x 0.8=8kW•km③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导线截面S= 8 x 4=32mm2,应选用35mm2的铝绞线。
五、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和拉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一)拉线坑与电杆的距离计算公式L=h•ctga(m)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技术规程规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在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注:Ctg45˚=1ctg30˚=1.732ctg60˚=0.577(二)使用楔型线夹扎上把,uT型线夹扎下把时拉线长度计算公式:L=h/sina十上下把绑扎长度——拉线棒露出地面的长度式中h——电杆高度(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ma——拉线与电杆的夹角注:Sin45˚=0.707,Sin30˚=0.5,Sin60˚=0.866。
[例]有一根终端杆打一条拉线,电杆在地面与拉线悬挂点间的高度是8m,电杆与拉线的夹角是45˚,拉线上把使用楔型线夹,下把使用uT型线夹,上下把绑扎长度lm,拉线棒露出地面lm.计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和拉线长度各为多少m?[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拉线坑与电杆间的距离L=8m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拉线长度L=11.3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缆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缆线径计算方法电线电缆的规格都是用横截面积表示的如1.5mm2 2.5mm2等,但是怎么估算里面铜线或铝线的直径呢,要是电缆进场,怎样检测线的粗细是否合格。
通常可以将导线的截面积除以导线股数,再除以3.14后开平方,其值乘以2就可以算出线径。
用千分尺检测线径大小按前面步骤反算就可以求出导线截面面积。
如1.5平方独股铜线线径1.38mm,计算(1.38/2)×(1.38/2)×3.14×1股=1.平方,这就是合格的国标线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相电知识1.1、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电知识2.1三相电负载的接法分为三角形接法和Y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Y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每相电压乘以每相电流再乘于3,即总功率=电流×电压(220V)×3(W=U×I×3)2.2 三相电电表三相电电表有机械表、普通电子表、磁卡电子表三种,一般规格为:1.5(6)、5(20)、10(40)、15(60)、20(80)、30(100) (电压3×380/220V~)。
注:电表的负荷,可通过选配不同变比的电感线圈以达到使用要求。
如:规格为3x1(2)A的电表配电感线圈使用,选电感线圈变比为1:50,则每相可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为100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电负载的接法分为三角形接法和Y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Y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