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属及其性质资料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金属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金属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移动。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快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4. 光泽性:金属具有光泽,反射光线,呈金属光泽。
5. 反应性: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通常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 熔点和沸点: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7. 密度: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
8. 颜色:金属具有特有的颜色,例如铜呈红色,铁呈灰色。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1. 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为紧密堆积结构或者密排层结构。
2.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金属可分为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六角密堆结构等。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 金属的酸度:金属氧化物通常呈碱性。
3. 金属的氧化还原性:金属和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4. 金属的水合物:金属和水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5. 金属的硫化物和氧化物:金属与非金属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
6. 金属的碱度:金属氢氧化物呈碱性,可与酸中和反应。
7. 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8. 金属的溶解度:金属可在酸溶液中溶解,生成金盐和氢气。
四、金属的提取1. 铁的提取:铁的主要矿石为赤铁矿、菱铁矿等,常用焦炭还原法提取。
2. 铝的提取:铝的主要矿石为矾土、铝土矿等,常用电解法提取。
3. 铜的提取:铜的主要矿石为黄铜矿、赤铜矿等,常用火法和湿法提取。
4. 锌的提取:锌的主要矿石为闪锌矿、菱锌矿等,常用焦炭还原法提取。
五、金属的合金1.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优良的性能。
2. 合金的种类:常见的合金有铜合金(青铜、黄铜)、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硬质合金等。
六、金属的应用1. 金属作为结构材料:金属在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中作为结构材料应用广泛。
九年级金属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金属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金属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九年级金属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是良导体,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可以传导电流。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跃迁和传递电子。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可以快速传导热量。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快速传递热能。
3.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并经受一定的拉伸和变形。
4. 压缩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压缩成更小的体积。
5. 光泽性: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即表面具有镜面反射能力。
6.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高,因为金属元素间存在较强的金属键。
二、金属的结构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紧密堆积。
金属晶格由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正离子形成了金属的整体结构,而自由电子则分布在晶体结构之间。
2. 金属键:金属内部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的电子云共享区域,称为金属键。
金属键的形成保持了金属的结构稳定性和金属特性。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的单质反应: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反应时,金属元素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
2.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其中,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较剧烈。
四、金属的腐蚀与保护1.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空气或水中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称为腐蚀。
腐蚀可以减少金属的强度和耐用性。
2. 金属的保护:采取措施保护金属,如涂漆、镀层、合金等,可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减缓腐蚀速度。
五、金属的应用1. 金属的机械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如钢铁、铜、铝等。
2. 金属的电子应用: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电线电缆等领域,如铜、铝等。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金属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金属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它们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九年级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特性金属元素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金属中的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形成自由电子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使用金属制作电线和散热器。
1.2 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拉长成细丝,也可以被锤打成薄片。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金属键很强,金属离子可以在金属键的作用下重新排列。
1.3 金属光泽金属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这是因为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和辐射光线。
2. 金属的原子结构金属中的原子结构与非金属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紧密堆积或者密排堆积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2.2 金属键金属中的原子通常失去外层的电子,形成阳离子,而这些电子则形成一个自由电子气。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吸引。
3. 金属的反应性金属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常常表现出一定的活泼性和反应性。
3.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铁的氧化物,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锈。
3.2 金属的酸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氢气。
例如,锌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氯化锌和氢气。
3.3 金属的碱性反应金属与碱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例如,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4. 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主要用途:4.1 金属铁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各个领域。
我们的锅碗瓢盆、汽车和桥梁等都离不开铁。
4.2 金属铝铝是一种轻便且耐腐蚀的金属,被广泛用于航空、交通、包装等领域。
初三化学金属及其性质资料-共8页

第五讲金属及其性质【知无巨细】知识点一: 常见的金属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二、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 三、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四、合金1、定义: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拓展:常见的合金1、金属材料2、金属的物理性质:(1)钢铁钢铁是铁与C、Si、Mn、P、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2)铝合金铝是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金属中含量最高的。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
3. 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熔点较高。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泼金属(如钾、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不活泼金属(如铜、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银。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3. 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三、常见金属的特性
1. 铝: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氧化。
2. 铁: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3. 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4. 金:金是极不活泼的金属,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工业中。
本文将介绍化学九年级金属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金属的特性、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制备以及常见金属元素和其应用等内容。
一、金属的特性金属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其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
首先,金属是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拉伸等方式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另外,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快速传导电流和热量。
此外,金属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晶体结构为紧密堆积。
二、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首先,金属通常具有金属光泽,呈现出光亮的表面。
其次,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良好的导体,在电路和热传导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使其在建筑、制造和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进行加工成各种形状。
三、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冶炼、电解和化学还原等方法。
冶炼是一种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的方法,通过高温熔炼的方式,将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
电解则是利用电解池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方法,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金属从电解质溶液中析出。
化学还原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的方法。
四、常见金属元素及应用1.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建筑、制造和交通等领域。
它的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2. 铜(Cu):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常用于电路和电器设备。
同时,铜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领域。
3. 铝(Al):铝具有轻质、导电、导热和耐腐蚀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包装等领域。
4. 锌(Zn):锌主要用于镀锌,以防止铁器生锈。
此外,锌还被用于制造电池、合金和防腐剂等。
5. 镁(Mg):镁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总结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总结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导热性:金属对热的传导表现出较高的能力,可以迅速传导热量。
3. 可塑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经过力的作用,改变形状而不易破裂。
4. 韧性:金属的韧性表示其抵抗断裂的能力,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断。
5. 光泽度:金属的光泽度高,可以反射光线。
6. 化学活性:金属的化学活性因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异,有些金属易于与氧气反应而被氧化,有些金属则不易被氧化。
二、金属元素周期表的分布1. 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部,包括1A到7A族元素的左侧以及过渡金属元素。
2. 金属元素的性质随着周期表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从左到右逐渐从碱金属转变为过渡金属,并在最后几个周期中逐渐以非金属元素收尾。
三、金属的常见反应1. 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2HCl + Zn → ZnCl2 + H2↑2. 与氧气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 + O2 → 2MgO3. 与非金属元素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可以形成金属化合物。
例如:2Na + Cl2 → 2NaCl四、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1. 金属氧化物是金属与氧气反应得到的产物。
2. 金属氧化物具有碱性,可以与酸进行中和反应。
3. 金属氧化物常用作催化剂、材料制备和陶瓷等方面。
例如:Fe2O3可用作催化剂;Al2O3可用作炼铝的原料。
五、常见金属及其应用1. 铁(Fe)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领域。
2. 铜(Cu)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作导线、电器和管道等。
3. 铝(Al)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汽车工业和包装材料等。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化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初三学生需要了解的金属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内容。
一、金属的性质:1. 密度大: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远大于非金属元素的密度。
2. 导电性好:金属能够传导电流,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3. 导热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迅速传导热量。
4. 延展性和塑性强:金属可被拉长和锻造成各种形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5. 良好的反射性:金属对光线具有良好的反射性。
6. 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常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
二、常见金属及其性质:1. 铁(Fe)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其性质如下:- 密度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 易于氧化,会生锈。
2. 铜(Cu)铜是一种延展性非常好的金属,常用于制作电线、电缆和导线等。
其性质如下:- 密度较大,导电性好,导热性良好;- 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容易被氧化,表面会形成铜绿。
3. 锌(Zn)锌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也是常见的金属之一。
其性质如下:- 密度适中,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 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可用于镀层和防腐处理;-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4. 铝(Al)铝是一种轻便的金属,也是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
其性质如下:- 密度较小,并具有较好的韧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 耐腐蚀,亮度较高。
三、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会生成离子化合物。
如金属钠与非金属氯反应生成氯化钠。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发生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盐和释放氢气。
如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3. 金属与水的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并生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
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四、金属的使用:1. 金属的利用和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用途包括制作建筑材料、电器、交通工具、容器、装饰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第五讲金属及其性质【知无巨细】常见的金属知识点一:纯金属(90多种)1、金属材料(几千种)合金(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金属的物理性质:2(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二、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三、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四、合金1、定义: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拓展:常见的合金页)8页(共1第(1)钢铁钢铁是铁与C、Si、Mn、P、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2)铝合金铝是分布较广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金属中含量最高的。
纯铝密度较低,为2.7 g/cm3,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仅次于Au、Ag、Cu),延展性好、塑性高,可进行各种机械加工。
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因而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但纯铝的强度低,只有通过合金化才能得到可作结构材料使用的各种铝合金。
例1: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都有导电性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D.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解析:A、铜、铁、金等物质不是银白色物质.故选项错误;B、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能导电.故选项正确;C、铜、金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D、通常情况下铜、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氧气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例2: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B.铁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排第二位,故A错;B、铁比较容易氧化,医疗器材课用不锈钢来制造,故B错;C、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产物是黑色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C错;D、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正确..D故选<举一反三>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陔心筒。
其中钢属于()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2. 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沪宁铁路丹阳段施工工地由于残留的铝粉爆炸造成严重伤亡事故。
下列关于铝粉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粉和铝块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都不同B.上述资料说明铝粉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C.铝粉在空气中爆炸的产物是氧化铝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页)8页(共2第,有金属光泽,大)。
例如,常温下它们都是____________(汞除外3.金属具有很多的共同的______________ 。
,熔点____________多数为电和热的______________,有延展性,密度____________赤铁矿样品,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g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2.0 4.的质量分数。
FeO3.0 g白色沉淀。
求赤铁矿样品中3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Ba)例1: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Y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Z>X>Y D.Z>Y>X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活泼性的认识,属于简单题。
只有Z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Z的活动性是最弱的;X、Y同时和稀盐酸反应,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说明Y的活动性比X 强。
答案选B。
例2: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0=ZnSO+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4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 B.金属M一定是Cu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置换反应的定义与金属的活泼性比较。
由于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活动性Zn>M,A故错误;由于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活动性Zn>M,M可能是Cu、Fe等,故B错误;该反应为金属单质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C正确;反应后溶液中增加的是锌元素的质量,减少的是M元素的质量,要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要比较Zn与M的相对原子质量,D错误。
例3: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
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HS0=MnSO+H↑ B.Mg+MnCl=MgCl+Mn 224242C.Fe+MnCl=MgCl+MnD.Mn+CuCl=MnCl+Cu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故相关金属2222解析:此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的活动性为Mg>Al> Mn>Zn>Fe>H>Cu。
锰在氢前,故A能发生;Mg>Mn,故B能发生;Mn>Fe,故C 不能发生;Mn>Cu,故D能发生。
页)8页(共3第<举一反三>1.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A.MgB.AlC.ZnD.Ag2.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和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Y析出。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A. Z、Y、XB. Y、Z、XC. Z、X、YD. Y、X、Z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CuSOB.Fe、Cu、HSO 424 4C.Fe、Cu、ZnSOD.Fe、Cu、KOH 44.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H↑ B.Fe+HSO(稀)=FeSO+H ↑ 2243242FeO D.2Fe+3CuSO=3Cu+Fe(SOC.2Fe+O) 34224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5.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t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C.01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D.0——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知识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1O 2O ====Fe3Fe + 4 32↑ + H+ 2、金属酸→盐2+ H Fe + 2HCl ==== FeCl2 2+ 盐“前换后,盐可溶”另一盐(条件:)→另一金属+ 、金属3 “湿法冶金”原理(4、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C 表达式:置换反应A +A BB C == + 反应类型的比较……A+B+化合反应……== AB …… == A+B+AB 分解反应……A+BC == AC+B 置换反应页)8页(共4第金属的冶炼:定义:金属从化合态转变成游离态的过程。
2)还原反应:氧化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C CO,3)常见的还原剂:H,2 4)金属冶炼实验如图:铁的冶炼高温 O3CO+Fe==2Fe+3CO2231).以下化学反应都是高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例0═2NaOH+H↑2Na+2HB..Fe+S==FeS A220═2HN0 D.3N00═HCl+HCl0 +NO+H.Cl+H C32222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解析: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故选:根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例2. 为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处时,酒精灯前必1)实验时,在点燃C(须先通一会儿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
,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以排除对下面实验的干扰。
)若实验时,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则(3 __________。
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4)若实验时观察到此题考查金属冶炼的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及其反应现象,并将实验用于物质的检验。
先通气体是为解析:B了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对实验产生的干扰;原气体中存在二氧化碳,所以必须用氢氧化钠将其除去;装置是用来检验原有二氧化碳是否已经吸收干净;处理一氧化碳尾气可以用酒精灯在装置末进行点燃,生成二装置中将氧化铜还原,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现C氧化碳排放;如果原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那么气体在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D象有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例3:已知镉(Cd)(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