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金属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金属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拥有优良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性。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从金属的性质、构造和反应等角度,总结九年级化学中与金属相关的知识。
一、金属的性质特点1. 导电性:金属存在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这也是铜、铝等金属常被用于电线、电路等应用的原因。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迅速传导温度。
这也是为什么锅、勺等厨具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以迅速传导热量,加快烹饪速度。
3.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在受力下发生塑性变形,即能够被锤打、拉伸,成为不同形状的制品。
比如铜管、铝箔等。
4. 光泽度:金属表面常常具有明亮的光泽度,这是因为光线在金属表面受到电子的散射而发生反射。
二、金属的构造和化学键金属的构造特点是离子实与自由电子之间的排列。
在金属中,离子实排列成密堆积的结构,而自由电子则在离子实之间游离。
这种排列方式形成了金属的金属键。
金属键具有以下特点:1. 强度大:金属键的强度很高,这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拉性能。
2. 电子活动性:金属结构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和导电。
3. 金属键的性质不均匀:金属键中,离子实的排列比较紧密,但是自由电子的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导致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三、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常常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当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金属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并与氧气中的氧离子结合,形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反应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氧化反应两种。
直接氧化反应是指金属直接与氧气反应,如2Na + O2 →2Na2O。
间接氧化反应是指金属首先与酸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盐,再与强碱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以下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NaCl + NaOH → Na2O + H2O值得注意的是,金属的活泼性与其氧化性能相关。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6页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6页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物理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结构。
金属通常是固体,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金属通常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酸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
如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铁锈;金属铜容易产生铜绿等。
金属通常很活泼,但有的金属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物质反应。
置换反应的根本特征: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金属常见化合价有:+1、+2、+3。
常见+1价金属有:Na+、K+、Ag+等;难点精讲铁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可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但铁锈结构很疏松,不能阻碍外界空气继续与氧气反应,所以最终可完全被腐蚀生成铁锈。
2、你能否由以下内容归纳出金的物理性质?资料:黄金在地球上分布较广,但稀少,自然界常以游离态存在,绝大部分金是从岩脉金和冲积金矿中提取的,素有“沙里淘金”之说。
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列第三位,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之一,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亦不变暗,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黄金无多大差异,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的是黄铜(铜锌合金,金黄色)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分析:金的物理性质是:金单质是金黄色金属,熔点为1064。
43℃,沸点为3080℃,第二节铁的冶炼合金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矿石中难以熔化的脉石,加入焦炭的目的是提供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原材料。
实验室中采用把尾气中的CO气体燃烧除去的方法。
工业生产上,则可以回收作为燃料,否则会造成很大浪费。
湿法炼铜在古代就已使用,其实质是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生铁和钢本质都是铁合金,区别主要是含碳量,含碳量越高,硬而脆,机械性能差,炼钢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提高合金韧性和可加工性。
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有很多良好的性能。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0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九年级金属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金属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金属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九年级金属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是良导体,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可以传导电流。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跃迁和传递电子。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可以快速传导热量。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快速传递热能。
3.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并经受一定的拉伸和变形。
4. 压缩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压缩成更小的体积。
5. 光泽性: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即表面具有镜面反射能力。
6.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高,因为金属元素间存在较强的金属键。
二、金属的结构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紧密堆积。
金属晶格由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正离子形成了金属的整体结构,而自由电子则分布在晶体结构之间。
2. 金属键:金属内部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的电子云共享区域,称为金属键。
金属键的形成保持了金属的结构稳定性和金属特性。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的单质反应: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反应时,金属元素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
2.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其中,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较剧烈。
四、金属的腐蚀与保护1.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空气或水中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称为腐蚀。
腐蚀可以减少金属的强度和耐用性。
2. 金属的保护:采取措施保护金属,如涂漆、镀层、合金等,可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减缓腐蚀速度。
五、金属的应用1. 金属的机械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如钢铁、铜、铝等。
2. 金属的电子应用: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电线电缆等领域,如铜、铝等。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化学金属是指那些在常温下呈固态的金属元素,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化学金属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一、金属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特性,我们可以将金属元素分为两大类: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
1. 活泼金属活泼金属指易于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反应的金属,常见的有钠(Na)、钾(K)、铝(Al)等。
它们具有较低的电离能和较高的活动性,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2. 不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指不容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的金属,常见的有铁(Fe)、铜(Cu)、铅(Pb)等。
它们的电离能较高,不容易与酸反应。
二、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1. 密度和硬度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例如金银铜等贵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可以用于制造饰品和货币。
2.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用于电线、电器以及散热器等产品的制造。
3. 延展性和塑性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制成薄片或拉丝,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
4. 阳离子性质金属元素常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们可以通过失去部分电子形成阳离子,并与阴离子形成金属盐。
5.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措施一些金属在空气或水中容易腐蚀,我们可以采取电镀、涂层等方法来保护金属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常见金属的特点和应用1. 钠(Na)钠是一种极活泼的金属,易于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由于其反应活性较高,钠广泛应用于制备合成洗涤剂等化学工业中。
2. 铝(Al)铝是一种轻便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3. 铁(Fe)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常用于制造建筑材料、车辆和机械等。
4. 铜(Cu)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金属,广泛应用于电线、电器以及制造装饰品等行业。
5. 锌(Zn)锌是一种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由于其良好的防腐性能,锌常用于制造镀锌铁皮等耐腐蚀产品。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金属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金属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它们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九年级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特性金属元素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因为金属中的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形成自由电子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使用金属制作电线和散热器。
1.2 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拉长成细丝,也可以被锤打成薄片。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金属键很强,金属离子可以在金属键的作用下重新排列。
1.3 金属光泽金属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这是因为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和辐射光线。
2. 金属的原子结构金属中的原子结构与非金属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紧密堆积或者密排堆积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2.2 金属键金属中的原子通常失去外层的电子,形成阳离子,而这些电子则形成一个自由电子气。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吸引。
3. 金属的反应性金属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常常表现出一定的活泼性和反应性。
3.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铁的氧化物,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锈。
3.2 金属的酸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氢气。
例如,锌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氯化锌和氢气。
3.3 金属的碱性反应金属与碱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例如,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4. 常见的金属及其用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及其主要用途:4.1 金属铁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各个领域。
我们的锅碗瓢盆、汽车和桥梁等都离不开铁。
4.2 金属铝铝是一种轻便且耐腐蚀的金属,被广泛用于航空、交通、包装等领域。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
1.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大,通常比非金属大。
2.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传导电流。
3. 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导热量。
4.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制成薄片或丝线。
5. 韧性: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下发生形变而不断裂。
6. 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
7. 反应性: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性,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二、金属的用途
1. 金属材料: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中,例如建筑、汽车、机械等领域。
2. 电器与电子设备:金属用作导线与电子元件的材料,能够帮助电流传导与电子信号传输。
3. 装饰材料:一些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可以用于装饰建筑或制作珠宝首饰。
4. 食品包装:某些金属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潮性能,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5. 药品与化妆品:金属可以作为医药和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特定的疗效或美容功效。
这些是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
3. 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熔点较高。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泼金属(如钾、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不活泼金属(如铜、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银。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3. 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三、常见金属的特性
1. 铝: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氧化。
2. 铁: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3. 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4. 金:金是极不活泼的金属,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金属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工业中。
本文将介绍化学九年级金属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金属的特性、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制备以及常见金属元素和其应用等内容。
一、金属的特性金属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其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来。
首先,金属是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拉伸等方式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另外,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快速传导电流和热量。
此外,金属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晶体结构为紧密堆积。
二、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首先,金属通常具有金属光泽,呈现出光亮的表面。
其次,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良好的导体,在电路和热传导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使其在建筑、制造和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可以进行加工成各种形状。
三、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冶炼、电解和化学还原等方法。
冶炼是一种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的方法,通过高温熔炼的方式,将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
电解则是利用电解池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方法,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金属从电解质溶液中析出。
化学还原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的方法。
四、常见金属元素及应用1.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建筑、制造和交通等领域。
它的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2. 铜(Cu):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常用于电路和电器设备。
同时,铜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领域。
3. 铝(Al):铝具有轻质、导电、导热和耐腐蚀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包装等领域。
4. 锌(Zn):锌主要用于镀锌,以防止铁器生锈。
此外,锌还被用于制造电池、合金和防腐剂等。
5. 镁(Mg):镁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金属【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盐 + H2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Na Al Fe Pb〔H〕H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
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