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和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练习(P113)1、(1)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个,两个均为正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均为反面.(2)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汇总,可以发现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次数最多,大约在50次左右,两个均为正面的次数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次数在25次左右. 由此可以估计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为0.50,出现两个均为正面的概率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概率均为0.25.2、略3、(1)例如:北京四月飞雪;某人花两元钱买福利彩票,中了特等奖;同时抛10枚硬币,10枚都正面朝上.(2)例如:在王府井大街问路时,碰到会说中文的人;去烤鸭店吃饭的顾客点烤鸭;在1~1000的自然数任选一个数,选到的数大于1.练习(P118)1、说明:例如,计算机键盘上各键盘的安排,公交线路及其各站点的安排,抽奖活动中各奖项的安排等,其中都用到了概率. 学生可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分析例子中蕴涵的概率思想.2、通过掷硬币或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这两种方法都是公平的. 而猜拳的方法不太公平,因为出拳有时间差,个人反应也不一样.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掷骰子一次得到2是一个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掷6次骰子就是做6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可能出现2也可能不出现2,所以6次试验中有可能一次2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次,2次,…,6次.练习(P121)1、0.72、0.6153、0.44、D5、B习题3.1 A组(P123)1、D.2、(1)0;(2)0.2;(3)1.3、(1)430.067645≈;(2)900.140645≈;(3)7010.891645-≈.4、略5、0.136、说明:本题是想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摸球游戏对先摸者和后摸者是公平的结论. 最好把全班同学的结果汇总,根据两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比较近,猜测在第一种情况下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10,在第二种下也为110. 第4次摸到红球的频率与第1次摸到红球的频率应该相差不远,因为不论哪种情况,第4次和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都是1 10.习题3.1 B组(P124)1、D.2、略. 说明:本题是为了学生根据实际数据作出一些推断. 一般我们假定每个人的生日在12个月中哪一个月是等可能的,这个假定是否成立,引导学生通过收集的数据作出初步的推断.3.2古典概率练习(P130)1、110. 2、17. 3、16.练习(P133)1、38,38.2、(1)113;(2)1213;(3)14;(4)313;(5)0;(6)213;(7)12;(8)1.说明:模拟的方法有两种.(1)把1~52个自然数分别与每张牌对应,再用计算机做模拟试验.(2)让计算机分两次产生两个随机数,第一次产生1~4的随机数,代表4个花色;第二次产生1~13的随机数,代表牌号.3、(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2)随机事件,概率为49;(3)必然事件,概率为1;(4)让计算机产生1~9的随机数,1~4代表白球,5~9代表黑球.4、(1)16;(2)略;(3)应该相差不大,但会有差异. 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随机的,但在200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次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所得的频率与概率相差不大.习题3.2 A组(P133)1、游戏1:取红球与取白球的概率都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游戏2: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3,异色的概率为23,因此规则是不公平的.游戏3: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2,异色的概率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2、第一位可以是1~9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第二位可以是0~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所以(1)190;(2)18919090-=;(3)9919010-=3、(1)0.52;(2)0.18.4、(1)12;(2)16;(3)56;(4)16.5、(1)25;(2)825.6、(1)920;(2)920;(3)12.习题3.2 B组(P134)1、(1)13;(2)14.2、(1)35;(2)310;(3)910.说明:(3)先计算该事件的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会比较简单.3、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概率模型. 首先要模拟每个人的出生月份,可用1,2,…,11,12表示月份,用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办法,随机产生1~12之间的随机数. 由于模拟的对象是一个有10个人的集体,故把连续产生的10个随机数作为一组模拟结果,可模拟产生100组这样的结果.②进行模拟试验. 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如使用Excel软件,可参看教科书125页的步骤,下图是模拟的结果:其中,A,B,C,D,E,F,G,H,I,J的每一行表示对一个10人集体的模拟结果. 这样的试验一共做了100次,所以共有100行,表示随机抽取了100个集体.③统计试验的结果. K,L,M,N列表示统计结果. 例如,第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表示这个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月. 本题的难点是统计每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的个数. 由于需要判断的条件态度,所以用K,L,M三列分三次完成统计.其中K列的公式为“=IF(OR(A1=B1,A1=C1,A1=D1,A1=E1,A1=F1,A1=G1,A1=H1,A1=I1,A1=J1,B1=C1,B1=D1,B1=E1,B1=F1,B1=G1,B1=H1,B1=I1,B1=J1,C1=D1,C1=E1,C1=F1,C1=G1,C1=H1,C1=I1,C1=J1,D1=E1,D1=F1,D1=G1,D1=H1,D1=I1,D1=J1),1,0)”,L列的公式为“=IF(OR(E1=F1,E1=G1,E1=H1,E1=I1,E1=J1,F1=G1,F1=H1,F1=I1,F1=J1,G1=H1,G1=I1,G1=J1,H1=I1,H1=J1,I1=J1),1,0)”,M列的公式为“=IF(OR(K1=1,L1=1),1,0)”,M列的值为1表示该行所代表的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N1表示100个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个数,其公式为“=SUM(M$1:M$100)”. N1除以100所得的结果0.98,就是用模拟方法计算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概率的估计值. 可以看出,这个估计值很接近1.3.3几何概率练习(P140)1、(1)1;(2)38.2、如果射到靶子上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那么大约有100个镖落在红色区域.说明:在实际投镖中,命中率可能不同,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又是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投掷飞镖、射击或射箭比赛中不会以一枪或一箭定输赢,而是取多次成绩的总和,这就是为了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习题3.3 A组(P142)1、(1)49;(2)13;(3)29;(4)23;(5)59.2、(1)126;(2)12;(3)326;(4)326;(5)12;(6)313.说明:(4)是指落在6,23,9三个相邻区域的情况,而不是编号为6,7,8,9,四个区域.3、(1)25; (2)115; (3)35. 说明:本题假设在任何时间到达路口是等可能的. 习题3.3 B 组(P142) 1、设甲到达的时间为x ,乙到达的时间为y ,则0,24x y <<. 若至少一般船在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则06y x <-<或06x y <-<,必须等待的概率为:22189711241616-=-=.2、D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145)1、56,16,23. 2、(1)0.548; (2)0.186; (3)0.266.3、(1)38; (2)14.4、(1)813; (2)726; (3)665. 5、分别计算两球均为白球的概率、均为红球的概率、均为黑球的概率,然后相加,得1223311166666636⨯⨯⨯++=⨯⨯⨯. 6、56. 说明:利用对立事件计算会比较简单.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146)1、第一步,先计算出现正面次数与反面次数相等的概率46328=. 第二步,利用对称性,即出现正面的次数多于反面次数的概率与出现反面的次数多于正面次数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出现正面的次数多于反面次数的概率为35(1)2816-÷=. 2、(1)是; (2)否; (3)否; (4)是.3、(1)45; (2)15; (3)25; (4)25. 说明:此题属于古典概型的一类“配对问题”,由于这里的数比较小,可以用列举法.4、参考教科书140页例4.。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李朝青编著 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李朝青编著   第三章作业答案

3.4 思考题与习题5.要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应采用哪些寻址方式?答: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可采用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部分的还可采用位寻址。

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只能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

6.在89C51片内RAM中,已知(30H)=38H,(38H)=40H,(40H)=48H, (48H)=90H。

请分析下面各是什么指令,说明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以及按顺序执行每条指令后的结果。

MOV A,40H ;A=48H,直接寻址MOV R0,A ;R0=48H,寄存器寻址MOV P1,#0F0H ;P1=F0H,立即寻址MOV @R0,30H ;(48H)=38H,直接寻址MOV DPTR,#3848H ;DPTR=3848H,立即寻址MOV 40H,38H ;(40H)=40H,直接寻址MOV R0,30H ;R0=38H,直接寻址MOV P0,R0 ;P0=38H,寄存器寻址MOV 18H,#30H ;(18H)=30H,立即寻址MOV A,@R0 ;A=40H,寄存器间接寻址MOV P2,P1 ;P2=F0H,寄存器寻址9.设R0的内容为32H,A的内容为48H,片内RAM的32H单元内容为80H,40H单元内容为08H。

请指出在执行下列程序段后上述各单元内容的变化。

MOV A,@R0 ;A=80HMOV @R0,40H ;(32H)=08HMOV 40H,A ;(40H)=80HMOV R0,#35H ;R0=35H答:R0=35H,A=80H,(32H)=08H,(40H)=80H。

16.已知(A)=83H,,(R0)=17H,,(17H)=34H。

请写出执行完下列程序段后A的内容。

ANL A,#17H ;A=03HORL 17H,A ;(17H)=34H∨03H=37HXRL A,@R0 ;A=03H⊕37H=34HCPL A ;A=CBH答:A=CBH17.使用位操作指令实现下列逻辑操作。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第三章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确定刚体的一般运动不需3n 个独立变量,有6个独立变量就够了.若刚体作定点转动,只要定出任一点相对定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就确定了,只需3个独立变量;确定作平面平行运动刚体的代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需一个独立变量,确定任一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需二个独立变量,共需三个独立变量;知道了定轴转动刚体绕转动轴的转角,刚体的位置也就定了,只需一个独立变量;刚体的平动可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其运动,故需三个独立变量。

答物体上各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物体上各质点所在点的重力加速度都相等,且方向彼此平行即重力场为均匀场,此时质心与重心重合。

事实上但物体的线度很大时各质点所在处g 的大小是严格相等,且各质点的重力都指向地心,不是彼此平行的,重心与质心不和。

答 当物体为均质时,几何中心与质心重合;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质心与重心重合;当物体为均质且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三者都重合。

答 主矢F 是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他完全取决于力系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故主矢不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改变,故而也称之为力系的主矢;简化中心的位置不同,各力对简化中心的位矢i r 也就不同则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也就不同,故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变,被称之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分别取O 和O '为简化中心,第i 个力i F 对O 和O '的位矢分别为i r 和i r ',则i r =i r '+O O ',故()()iiiiiiO FO O r F r M ⨯'-'=⨯'=∑∑'()∑∑⨯'-⨯'=ii ii i F O O F r ∑⨯'+=ii o F O O M即o o M M ≠'主矢不变,表明刚体的平动效应不变,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改变,表明力系的作用对刚体上不同点有不同的转动效应,但不改变整个刚体的转动规律或者说不影响刚体绕质心的转动。

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第七版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第七版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KOH,KMnO4,K2Cr2O7,KIO3,Na2S2O3?5H2O答: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 解:H2C2O4+2NaOH=Na2C2O4+2H2O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 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及作业一、思考题1、 试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控制梁的破坏形态。

2、 什么是有效截面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3、 梁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中通常如何选取?4、 梁中共有几种钢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5、 受弯构件计算中采用了几个基本假定,这些基本假定是什么?如何理解?6、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而言,为提高其受弯承载力,可采取的措施有多少种?其中最有效的是哪种?7、 何时采用双筋截面梁?双筋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双筋截面梁有少筋或超筋问题吗?如何在设计中进行控制?8、 T 形截面形成的原因?如何计算T 形截面最小配筋率,为什么? 9、 T 形截面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工程中何时采用T 形截面进行计算?10、翼缘在受拉区的T 形截面对承载力有无影响?工程中还有无应用价值?若有价值何时采用?二、作业题1、某办公楼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计算跨度m l 2.50 ,承受均布线荷载,其中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m kN /,永久荷载标准值为9.5m kN /(不包括梁的自重),拟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m kN /3。

试设计该构件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并选配钢筋.2、某办公楼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X450mm 2,计算跨度4。

5m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79kN/m (含自重).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采用HRB500级。

A 、试设计该梁?B 、若该梁已经配有HRB500级受压钢筋320,受拉钢筋需要多少?3、已知梁截面尺寸为b ×h =250×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级别为HRB335,受压区配有216钢筋,受拉区配有625钢筋,试求该梁能够承受的极限弯矩是多少?4、一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为HRB400,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试按以下三种弯矩设计值M ,分别设计纵向受拉钢筋面积。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最新第七版 分析化学第三章作业讲解学习

分析化学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

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①反应能定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反应进行得完全(>99.9%);②反应速率快;③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④共存物质不干扰反应或者有方法避免干扰。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表示方法有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

滴定度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

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

换算公式:T(A/B)=a/b*C(B)*M(A)/1000例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T(H2C2O4/NaOH)=1/2*C(NaOH)*M(H2C2O4)/1000g/ml=1/2*0.1000*90/1000g/ml=0.004500 g/ml习题1.已知浓硝酸的相对密度1.42,其中含HNO3约为70.0%,求其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3-1 简述传感器的定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的组成
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单元称为敏感元件,而转换元件是能够将感应到的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学物理量,电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整形、转换后送显示器显示,或记录,或处理,辅助电源负责传感器的电源供给。

但是并不是所有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有一部分传感器不需要起预变换作用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器件等。

3-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

它提供物联网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需要的原始
数据。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传感器按输入信号(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分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膺数字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四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等若干类。

3-3 什么是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
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功能:
⑴自补偿和计算,例如,温漂补偿;
⑵自诊断功能,例如,故障自诊断;
⑶复合敏感功能,单个传感器可测量多个参数,并可进行信息融
合;
⑷强大的通讯接口功能,可与外部交换信息;
⑸现场学习功能,量程可自适应调整;
⑹提供模拟和数字输出;
⑺数值处理功能;
⑻掉电保护功能。

3-4 简述MEMS概念,有何特点
答: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

MEMS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系统,其尺寸在几毫米乃至更小,其内部结构一般在微米甚至纳米量级。

MEMS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集成在一起,组成具有多功能的微型系统,被集成于大尺寸系统中,可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

MEMS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等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

3-5 简述传感器接口特点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传感器信号要由专门的接口电路(测量电路)才能输出,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要考虑处理如下问题:
⑴传感器输出信号比较微弱。

有的传感器输出电压仅有0.1μV,
这就要求接口电路必须有一定的放大能力;
(2) 传感器输出阻抗比较高。

这样会使传感器信号输入到测量电路时,产生较大的信号衰减,因此,接口电路要有一定的放大能力补偿信号衰减。

(3) 传感器输出信号动态范围很宽。

输出信号随着输入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接口能够处理非线性变换问题。

故此,传感器接口具有信号放大、衰减补偿及非线性转化等特点。

3-6 简要描述传感器与微机接口的一般结构
答:传感器与微机接口的一般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传感器与微机接口的一般结构
微机处于图3结构的核心位置,负责采集传感器信号(输入),经处理后输出给驱动器,完成对象控制。

对于微机来说,其输入通道的特点如下:
⑴输入通道的结构类型取决于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大小和类型;
⑵输入通道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号转换精度和实时性,后者为实时检测和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
⑶输入通道是一个模拟、数字信号混合的电路,常需利用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一般没有功率驱动要求;
⑷被测信号所在的现场可能存在各种电磁干扰,必须考虑各种抗干扰措施。

对于微机来说,其输出通道的特点如下:
⑴输出通道的结构取决于系统要求,其中的信号有数字量和模拟量两大类,要用到的转换器件主要是D/A转换器;
⑵微机输出信号的电平和功率都很小,而被控装置所要求的信号电平和功率往往比较大,因此在输出通道中要有功率放大,即输出驱动环节;
⑶输出通道连接被控装置的执行机构,各种电磁干扰会经通道串入微机系统,因此必须在输出通道中采取抗干扰措施(如光电隔离)。

3-7 什么是湿度,什么是露点
答:绝对湿度:是大气中水汽的密度,即单位大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常用大气的压强表示,符号为D,单位为 mmHg(毫米汞柱)。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或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压力之比。

露点:使大气中原来所含有的未饱和水汽变成饱和水汽所必须降低的温度值。

当未饱和水汽接触温度较低物体时,就会在这些物体表面凝
结成水滴(结露现象),对电子产品有害。

3-8 举例说明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答: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

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

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基于超声波特性研制的传感器称为“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例如:
(1)集装箱物位检测: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对集装箱状态进行探测。

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塑料熔体罐或塑料粒料室顶部,向集装箱内部发出声波时,就可以据此分析集装箱的状态,如满、空或半满等。

(2)超声波疾病诊断。

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遇到两层声阻抗不同的介质界面时,在该界面就产生反射回声。

每遇到一个反射面时,回声在示波器的屏幕上显示出来,依次确定病灶的位置及大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