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

合集下载

医院特殊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特殊用药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和药品管理人员。

三、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较强依赖性、滥用可能性较大的药品,包括:1. 麻醉药品:如吗啡、芬太尼等;2. 第一类精神药品:如大麻、可卡因等;3. 毒性药品:如氰化钾、硫酸等;4. 放射性药品:如放射性同位素等;5. 药物依赖性药品:如阿片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四、组织管理1. 成立特殊药品管理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保卫科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

2. 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由主管院长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协助实施。

3. 特殊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回收等环节均需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五、采购与验收1. 特殊药品的采购必须经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2. 采购的特殊药品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3. 药剂科对采购的特殊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六、储存与保管1. 特殊药品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柜中,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2. 储存柜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确保药品安全。

3. 特殊药品的储存环境应满足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温度、湿度等要求。

七、使用与调配1. 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经过专门培训。

2. 使用特殊药品时,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禁忌等进行用药。

3. 药剂科对特殊药品的调配实行实名制,并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信息。

4. 使用特殊药品的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药品的副作用、禁忌症等信息。

八、回收与销毁1. 使用后的特殊药品空瓶、空安瓿等应按规定回收,并由专人负责销毁。

2. 回收的特殊药品空瓶、空安瓿应核对批号、数量,并做好记录。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3篇)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3篇)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使用,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储存、管理、使用特殊药品的环节,包括选购、验收、储存、调拨、销售、使用和报废等。

第三条特殊药品:指有毒、剧毒、放射性、易制爆、腐蚀性等特殊性质的药品,以及对人体危害较大、使用量控制复杂或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合理、准确、便捷。

第五条特殊药品管理由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由医院董事会或行政领导负责人指定的药事管理员负责。

第二章储存第六条特殊药品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专用储藏室、独立储物间、防潮、防漏、防火。

第七条根据特殊药品的不同性质,储藏室内应设有专门的货架,分类存放特殊药品,不同类别的特殊药品应分区存放,禁止混存。

第八条储藏室应设置门禁系统,并设有合格的警报装置,确保安全。

第九条特殊药品储存室应定期进行温湿度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保留有关资料。

第十条药品储存室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

第三章管理第十一条特殊药品应根据其性质和使用量进行登记,建立特殊药品档案。

第十二条特殊药品档案应包括特殊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批准文号、生产厂家、购进日期、有效期限、储存要求、使用范围、使用人员等信息。

第十三条特殊药品的选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第十四条特殊药品的验收应有专人进行,对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限等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特殊药品的调拨应记录产生的原因、日期、药品名称、数量、接收人员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特殊药品的销售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销售的药品符合规定,销售记录应完整、准确,并留存相关资料。

第四章使用第十七条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证明,确保正确使用特殊药品。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引言特殊药品是指具有特殊性质和用途的药品,在药品管理中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滥用和误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本文将从特殊药品的定义、分类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探讨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具有一定特殊性质和治疗特定疾病的药品。

与普通药品相比,特殊药品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特殊药品包括但不限于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放射性药物等。

特殊药品的分类特殊药品根据其专门用途和特殊性质,可分为几类:1.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免疫调节剂: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

3.生物制剂: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如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细胞疗法等。

4.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药物,用于诊断或治疗肿瘤等疾病。

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 采购管理特殊药品的采购应按照合法途径进行,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

采购时应核实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采购记录。

2. 存储与配送管理特殊药品的存储要求严格,需要保持恒温、防潮、防光等条件。

特殊药品的配送应符合相应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药品的品质。

3. 使用管理特殊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

使用特殊药品的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药物治疗管理团队,负责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监测工作。

4. 质量控制特殊药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特殊药品,应严格执行药品质量标准,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设施和人员。

5. 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特殊药品使用期间,需要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报告。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语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滥用和误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1、为强化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特殊管理药品的进、存、使用行为,确保合法,根据《药品管理法》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村卫生室(所)、个体医疗机构严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

3、特殊管理药品必须从指定的有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凭印签卡购进。

4、应审核特殊管理药品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并索取相关证明资料,建立档案。

5、特殊管理药品应由双人验收至最小包装,验收合格后,做好验收记录。

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验收时必须检查其特定标识。

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用保险柜或专库储存,专库应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保险柜和专库双人双锁管理。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存放于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

7、特殊管理药品实行专人专帐管理。

做到帐、货、票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____年。

8、特殊管理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具有资格的执业医师给确需使用的患者开具。

9、对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审核,签署姓名,并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绝发药。

处方至少保存____年。

10、对过期、破损的特殊管理药品要登记造册,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在其监督下销毁,做好记录。

11、发生特殊管理药品被盗、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情形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公安、药监及卫生主管部门。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2)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重大疾病,药物效果好、安全性欠佳、副作用较大、应用要求特殊的药品。

由于其特殊性质,需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其合理应用和安全使用。

因此,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非常重要。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确保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用药权益。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 特殊管理药品: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国家重点监控的药品、基本药物、烈性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等。

2. 医疗机构: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3. 相关人员:指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临床医生、药师、护士等直接从事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人员。

三、管理要求1. 特殊管理药品采购a)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具备合法资质的药品供应商采购特殊管理药品。

b) 特殊管理药品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保证采购的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c) 采购特殊管理药品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采购档案,包括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药品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材料,以备查验和审计。

2. 特殊管理药品配送和储存a)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特殊管理药品的配送和储存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交叉污染。

b) 特殊管理药品应当单独存放,标示明确,与普通药品相隔离。

c) 特殊管理药品的储存环境应当符合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严禁超过药品规定的储存温度和湿度范围。

d) 特殊管理药品的配送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3. 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和使用a)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科学地使用特殊管理药品,遵循相关的药品使用指南和规范。

b) 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信息的完整、准确。

c)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记录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和使用情况,以备查验和监管。

4. 特殊管理药品的库存和报告a)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特殊管理药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及时更新药品的进销存记录。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1972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对《1961年
麻醉品单一公约》进行了修订。
22
公约及协定 •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 1971年联合国在维也纳签订了《1971年精神药物 公约》。 – 针对国际上精神药物滥用严重的情况,建议各国 对精神药物实行管制。
23
公约及协定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 》
• 需开展国际合作,以便协调有关行动
国际管制公约的宗旨:保证医疗需求,防止非法滥用
25
公约的基本要求
• 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 • 需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拿到药 • 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应加以控制 • 建立监督和颁发许可证制度 • 对它们的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应该建立估量和统计制度
• 限制它们的贸易
• 各国应向联合国的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 • 要求加强国家管理,向非法贩卖毒品斗争,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药物滥用
麻醉药品—— 实行特殊管理 的麻醉药品是指麻 醉性镇痛药,它具 有药物依赖性,所 以我们说要实行特 殊管理的麻醉药品 都是有依赖性的药 物。
9
麻醉药(或说麻醉剂) 是指具有麻醉作用 的麻醉剂,包括全身 麻醉和局部麻醉药, 虽有麻醉作用但不成 瘾,不产生依赖性。
如:利多卡因
基本概念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双重性质
40
弱阿片类药物:
– – – – – – 可待因; 曲马多普通和缓释剂型; 氨酚羟考酮复方制剂;
氨芬待因复方制剂(路盖克、博那痛、安度芬);
双克因(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 …….
41
目前国内临床用药日渐与发达国家接轨
• 控缓释片剂--- 美施康定、美菲康、奥施康定 • 镇痛泵技术--- 吗啡注射液、芬太尼系列、曲马多 • 透皮控释技术--- 多瑞吉(进口)、芬太克(国产 ) • 口腔、粘膜等新剂型---丁丙诺啡舌下片、吗啡栓 剂、吗啡口服液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4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4篇)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特殊药品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使用具有一定风险的药品,为了保障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使用范围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单位。

三、管理机构特殊药品的管理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四、特殊药品的分类和管理特殊药品分为以下四类:1. 麻醉药品:包括吗啡、氯胺酮等,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麻醉专业背景和技能,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和记录。

2. 禁忌药品:包括孕妇禁用、儿童禁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患者评估和禁忌情况确认。

3. 剧毒药品:包括放射性物质、金属汞等,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操作技能,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和记录。

4. 临床试验药品:包括新药试验和药物治疗性异常反应监测,使用需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试验计划和操作规范。

五、特殊药品的采购和配送特殊药品的采购和配送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药品采购资质,并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验收和入库。

六、特殊药品的存储和保管特殊药品的存储和保管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存储条件必须满足特殊药品的要求,药品保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药品保管资质,并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盘点。

七、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监测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前必须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和过敏史,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监测。

八、特殊药品的审批和上报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进行审批和上报,审批程序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上报内容和要求必须做到及时、准确。

九、特殊药品的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特殊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不良事件,必须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处理过程和效果等。

十、特殊药品的处置特殊药品的处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过期药品和剩余药品的处理,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处置。

十一、特殊药品的培训和教育特殊药品的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特殊药品的知识、使用技能和不良事件处理等。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是指一些具有特殊性质和特定用途的药品,因其特殊性需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专门管理。

这些药品通常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等。

本文将从管理流程、责任划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对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流程是非常严格的。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采购、存储、使用和销毁。

在采购环节,医疗机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购买特殊管理药品,并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在存储环节,医疗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相关要求,且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

在使用环节,医疗机构必须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在销毁环节,医疗机构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药品的废弃处理,以防止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其次,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责任划分是十分重要的。

在医疗机构内,通常会设立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委员会或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管理政策和监督执行情况。

医务人员是特殊管理药品的主要使用者,他们需要参加相关培训,了解特殊管理药品的特点和使用规范,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避免责任的模糊和缺失。

最后,医疗机构在管理特殊管理药品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特殊管理药品的安全使用。

其次,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储存设施,在存储区域设置专门的锁柜或保险箱,确保药品的安全保存。

此外,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特殊管理药品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并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测。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情况的管控,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定期进行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在药品销毁方面,医疗机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组织药品的废弃处理,并记录废弃药品的数量和处理情况,以确保药品不会再次流入非法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鉴卡》工作流程 印鉴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通报
省内定点批发企业
抄送 批发
市药监局 市公安局
市卫生局 申请
医疗机构
《印鉴卡》的校验、变更 印鉴卡》的校验、
《印鉴卡》有效期为三年。《印鉴卡》有效期满前三 印鉴卡》有效期为三年。 印鉴卡》有效期满前三 三年 医疗机构应当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 个月医疗机构应当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 个月医疗机构应当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 印鉴卡》中医疗机构名称、地址、 当《印鉴卡》中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法人 代表(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 )、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 代表(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药学部门负 责人、采购人员等项目发生变更时,医疗机构在变更 责人、采购人员等项目发生变更时,医疗机构在变更 发生之日起3日内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日内到 办理变更手续。 发生之日起 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机构变更申请之日起 收到医疗机构变更申请之日起5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机构变更申请之日起5日 完成《印鉴卡》变更手续, 内完成《印鉴卡》变更手续,并将变更情况抄送所在 地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 地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报省级卫生行 政部门。 政部门。 印鉴卡》样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卫生部统一制定, 《印鉴卡》样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省级卫生行政部 统一印制。 门统一印制。
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
衡阳市中心医院 颜滢
主要内容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 我国癌痛治疗的现状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法律、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
•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 能成瘾癖的药品。 •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 精神药品 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 录、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 神药品。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 部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的通知 》 国食药监安【2007】633号) (国食药监安 )
— 《条例》第1条
用的上 管得住
麻醉药品使用卡
2002年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管理 年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发放、 年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发放 2002年后由药监部门发放、管理 年后由药监部门发放、 年后由药监部门发放 2005年11月1日起,废除麻醉药品使用卡 年 月 日起 日起,
医师临床用药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医师临床用药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机构资质.《印鉴卡》
《关于医疗机构购买、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医疗机构购买、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问题的通知》
原麻醉药品专用卡自2005年11月1日起停止使用。 年 月 日起停止使用。 日起停止使用 原麻醉药品专用卡自
取得《印鉴卡》 取得《印鉴卡》的条件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有专职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 – 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 有保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法规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 规定(个别条款与07年 处方管理办法》不一致的, 规定(个别条款与 年《处方管理办法》不一致的,以后
者为准) 者为准)
卫生部
2005年11月14日
行 政 规 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 理规定 关于医疗机构购买、 关于医疗机构购买、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品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做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 关于做好麻醉药品、 关于做好麻醉药品 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通知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 通知 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管理规定 的通知 关于戒毒治疗中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 关规定的通知
•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三、申请《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有与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相关的诊疗科目 – 具有经过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的、专职从事麻醉药 具有经过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的 经过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的、 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 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 有保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
第三十九条 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 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对确需使用麻醉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 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 者,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在医疗机构就 诊的癌症疼痛患者和其他危重患者得不到麻醉 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药品时,患者或者其亲属 可以向执业医师提出申请。 可以向执业医师提出申请。具有麻醉药品和第 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认为要求合 理的, 理的,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所需麻醉药品或者 第一类精神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
中国和美国吗啡医用消耗量(公斤) 中国和美国吗啡医用消耗量(公斤)比较

2002
2003 13594 281 48.37
2004 14196 415 34.21
2005 16137 458 35.23
2006 17355 548 31.67
美国 12985 中国 253
倍数 51.32
(INCB2007年报告) INCB2007年报告)
国务院
2002年9月15日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行 政 规 章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 失效) 理规定 (失效)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国务院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总后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2005年11月1日
2002年1月21日
2005-11-14 2007年5月1日
*处方管理办法
《印鉴卡》的申请 印鉴卡》 •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 四、医疗机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办理 《印鉴卡》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印鉴卡》申请表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情况 及相关管理制度 –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衡量一个国家患者疼痛控制的好与否,以该国吗啡 消耗量及人均消耗量为标准。
影响麻醉药品使用的因素
1 怕麻醉药品 “成瘾” 成瘾” 2 怕药品的副作用-呼吸抑制 过度镇静 药品的副作用-呼吸抑制 3 认为癌痛是不可避免的 4 怕因管理不严造成流失犯错误
我国癌痛治疗的现状
1
多数地区 癌痛治疗处于 普及阶段
四、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
管理人员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第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分管负责人负责,医疗管理、 药学、护理、保卫等部门参加的麻醉、精神药品管 理机构,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 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 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承担
医师的处方资格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第三十八条 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 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Biblioteka 癌症及癌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全球 每年新发癌症人数 每年死于癌症人数 癌症伴有疼痛人数 1000万 600万 500万
中国 200万 200万 100万
我国癌症患者疼痛现状
癌痛发生率51-62% 30%重度疼痛 30%中度疼痛 40%轻度疼痛
中国麻醉药品消耗与国际差距有多大? 中国麻醉药品消耗与国际差距有多大?
2
普遍存在 止痛治疗不充 分现象
3
临床医师 对止痛药物了 解少,缺乏使 用经验
4
开始重视 个体化治疗, 但缺乏可供参 考的循证医学 证据
消除疼痛是病人的权利,是医生的责任 消除疼痛是病人的权利,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提出
“疼痛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样作为人体第五生命体征 ”
专 业
药学(中药学) 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
主任、副主任主管药师、药师、 主任、副主任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技术职务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机构资质.《印鉴卡》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 药品的, 药品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批准,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批准,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医疗 机构应当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 机构应当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 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二、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 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以下简 印鉴卡》),并凭 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 并凭《 称《印鉴卡》),并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 市范围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市范围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