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组合
202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排列(授课课件)》

数学广角——搭配(一)
第1课时 排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游戏导入
游戏:猜年龄。 提示一:老师的年龄是两位数。 提示二:由数字1和3组成。
老师的年龄是:31
探索新知 探究点 简单的排列问题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 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3.用下面的3张卡片组成两位数。
能组成( 4 )个大于80的两位数,分别是: ___________8_6_,____8_9_,___9_6_,___9_8_________ 辨析:三张卡片能组成6个两位数,大于80 的有4个。
当堂检测
4.明明家的电话号码是63493
,最后3个数是
探索新知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 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我有点儿乱,怎样才 能做到不重不漏呢?
按规律做就 不乱了。
12 31 23
探索新知
1. 交换位置法
1和2
1、2、3
1和3
2和3
12
21
13
可以组成6个不
31
同的两位数。
23
32
探索新知
2. 固定十位法
十位 1 2 3
个位 2或3 1或3 1或2
组成的两位数 12或13 21或23 31或32
能组成6个两位数。
探索新知
归纳总结:
解决摆数的问题,关键做到不重复不遗 漏,可以用列举的方法,先考虑高位,再考 虑低位,有顺序地依次排列,一一列举出所 有可能的数。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2组合第1课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讲义新人教A版选修2_3

第1课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知识点组合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01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知识点组合与组合数公式组合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合成一组”,表示与元素的顺序无关,排列与组合的相同点是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不同点是组合是“不管元素的顺序合成一组”,而排列是要求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因此区分某一问题是组合还是排列,关键是看取出的元素有无顺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性质1反映了组合数的对称性,在m >n2时,通常不直接计算C mn 而改为C n -m n ,对于性质2,C m n +1=C m n +C m -1n 要会正用、逆用、变形用.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从a ,b ,c 三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是C 23.( ) (2)从1,3,5,7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得C 24个积.( ) (3)1,2,3与3,2,1是同一个组合.( ) (4)C 35=5×4×3=60.( ) 答案 (1)× (2)√ (3)√ (4)×2.做一做(1)从6名学生中选出3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不同选法种数是________. (2)C 1820=________. (3)C 399+C 299=________.答案 (1)20 (2)190 (3)161700解析 (1)由组合数公式知C 36=6×5×43×2×1=20.(2)C 1820=C 220=20×192×1=190. (3)C 399+C 299=C 3100=100×99×983×2×1=161700.探究1 组合的有关概念 例1 给出下列问题:(1)从a ,b ,c ,d 四名学生中选2名学生完成一件工作,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a ,b ,c ,d 四名学生中选2名学生完成两件不同的工作,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a ,b ,c ,d 四支足球队之间进行单循环比赛,共需赛多少场? (4)a ,b ,c ,d 四支足球队争夺冠亚军,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5)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且命中的4枪均为2枪连中,不同的结果有多少种? (6)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且命中的4枪中恰有3枪连中,不同的结果有多少种? 在上述问题中,哪些是组合问题?哪些是排列问题?[解] (1)2名学生完成的是同一件工作,没有顺序,是组合问题. (2)2名学生完成两件不同的工作,有顺序,是排列问题.(3)单循环比赛要求每两支球队之间只打一场比赛,没有顺序,是组合问题. (4)冠亚军是有顺序的,是排列问题.(5)命中的4枪均为2枪连中,为相同的元素,没有顺序,是组合问题. (6)命中的4枪中恰有3枪连中,即连中3枪和单中1枪,有顺序,是排列问题. 拓展提升判断是否为组合问题,关键是判断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可以结合条件理解,也可以选择一个结果,交换这个结果中两个元素先后顺序,看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若无新变化,则是组合问题.总之,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若与顺序无关,则是组合问题.[跟踪训练1] 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1)从集合A ={-1,1,10,8,6,4}中任取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共有多少个? (2)从集合A ={-1,1,10,8,6,4}中任取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商共有多少个?(3)从a ,b ,c ,d 这四名同学中任取两名同学去参加某一活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4)四个人互发一个电子邮件,共写了多少个电子邮件?解 (1)从集合A 中取出两个数后,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其和不变.因此此问题,只与取出的元素有关,与元素的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从集合A 中取出两个数相除,若改变其分子、分母的位置,其结果就不同,因此其商的值与元素的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3)由于从4名同学中取出的两名同学参加的同一项活动,没有顺序,因此是组合问题. (4)四人互发电子邮件,由于发信人与收信人是有区别的,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 探究2 组合数及组合数性质的运用 例2 (1)计算:C 410-C 37·A 33; (2)已知1C m 5-1C m 6=710C m 7,求C m8;(3)求C 38-n3n +C 3n21+n 的值; (4)证明:m C m n =n C m -1n -1. [解] (1)原式=C 410-A 37=10×9×8×74×3×2×1-7×6×5=210-210=0.(2)原方程可化为m !(5-m )!5!-m !(6-m )!6!=7×(7-m )!m !10×7!,即m !(5-m )!5!-m !(6-m )(5-m )!6×5!=7×m !(7-m )(6-m )(5-m )!10×7×6×5!,∴1-6-m 6=(7-m )(6-m )60,即m 2-23m +42=0,解得m =2或21(不符合题意,舍去).∴C m 8=C 28=28.(3)∵⎩⎪⎨⎪⎧38-n ≤3n ,3n ≤21+n ,∴9.5≤n ≤10.5,∵n ∈N *,∴n =10, ∴C 38-n3n +C 3n21+n =C 2830+C 3031=30!28!·2!+31!30!·1!=466.(4)证明:m C mn =m ·n !m !(n -m )!=n ·(n -1)!(m -1)!(n -m )!=n ·(n -1)!(m -1)!(n -m )!=n C m -1n -1.拓展提升(1)像排列数公式一样,公式C mn=n (n -1)(n -2)…(n -m +1)m !一般用于计算;而公式C m n =n !m !(n -m )!及C mn =A mn A m m 一般用于证明、解方程(不等式)等.(2)在解决与组合数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隐含条件“m ≤n 且m ,n ∈N *”的运用.如本例(3).(3)要注意公式Am n =C m n A m m 的逆向运用,如本例(1)中可利用“C 37A 33=A 37”简化计算过程. (4)本例(4)所推导的结论“m C m n =n C m -1n -1”以及它的变形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公式,应熟练掌握.[跟踪训练2] (1)①求值:C 5-n n +C 9-nn +1;②求证:C mn =m +1n -mC m +1n . (2)计算:①C 58+C 98100·C 77; ②C 05+C 15+C 25+C 35+C 45+C 55; ③C n n +1·C n -1n .解 (1)①⎩⎪⎨⎪⎧5-n ≤n ,5-n ≥0,9-n ≤n +1,9-n ≥0,解得4≤n ≤5.又因为n ∈N *,所以n =4或n =5. 当n =4时,原式=C 14+C 55=5, 当n =5时,原式=C 05+C 46=16.②证明:因为C mn =n !m !(n -m )!,m +1n -m C m +1n =m +1(m +1)!·n !(n -m )(n -m -1)!=n !m !(n -m )!,所以C mn =m +1n -mC m +1n . (2)①原式=C 38+C 2100×1=8×7×63×2×1+100×992×1=56+4950=5006.②原式=2(C 05+C 15+C 25)=2(C 16+C 25)=2×⎝ ⎛⎭⎪⎫6+5×42×1=32. ③原式=C 1n +1·C 1n =(n +1)n =n 2+n . 探究3 简单的组合问题例3 现有10名教师,其中男教师6名,女教师4名. (1)从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从中选出2名男教师或2名女教师去外地学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从中选出男、女教师各2名去参加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 (1)从10名教师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的选法种数,就是从10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即有C 210=10×92×1=45种不同的选法. (2)可把问题分两类:第1类,选出2名男教师,有C 26种方法;第2类,选出2名女教师,有C 24种方法,即共有C 26+C 24=21种不同的选法.(3)从6名男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C 26种,从4名女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C 24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C 26·C 24=6×52×1×4×32×1=90种不同的选法. 拓展提升解简单的组合应用题时,首先要判断它是不是组合问题,组合问题与排列问题的根本区别在于:排列问题与取出的元素之间的顺序有关,而组合问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无关.其次要注意两个基本原理的运用,即分类与分步的灵活运用,在分类与分步时,一定要注意有无重复和遗漏.[跟踪训练3]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学校有12人通过了初试,学校要从中选出5人参加市级培训.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任意选5人;(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 (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 (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1人参加.解 (1)从中任取5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 512=792种不同的选法.(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则只需要从另外9人中选2人,是组合问题,共有C 29=36种不同的选法.(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则只需从另外的9人中选5人,共有C59=126种不同的选法.(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1人参加,可分两步:先从甲、乙、丙中选1人,有C13=3种选法;再从另外9人中选4人,有C49种选法.共有C13C49=378种不同的选法.1.下列问题不是组合问题的是 ( )A.10个朋友聚会,每两人握手一次,一共握手多少次?B.平面上有2015个不同的点,它们中任意三点不共线,连接任意两点可以构成多少条线段?C.集合{a1,a2,a3,…,a n}的含有三个元素的子集有多少个?D.从高三(19)班的54名学生中选出2名学生分别参加校庆晚会的独唱、独舞节目,有多少种选法?答案 D解析组合问题与次序无关,排列问题与次序有关,D项中,选出的2名学生,如甲、乙,其中“甲参加独唱、乙参加独舞”与“乙参加独唱、甲参加独舞”是两个不同的选法,因此是排列问题,不是组合问题,选D.2.若C 7n +1-C 7n =C 8n ,则n 等于( )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 C解析 C 7n +1=C 7n +C 8n =C 8n +1,∴n +1=7+8,n =14,故选C. 3.把三张游园票分给10个人中的3人,分法有 ( ) A .A 310种 B .C 310种 C .C 310A 310种 D .30种答案 B解析 三张票没区别,从10人中选3人即可,即C 310,故选B. 4.若C 4n >C 6n ,则n 的集合是________. 答案 {6,7,8,9} 解析 ∵C 4n >C 6n ,∴⎩⎪⎨⎪⎧C 4n >C 6n ,n ≥6⇒⎩⎪⎨⎪⎧n !4!(n -4)!>n !6!(n -6)!,n ≥6⇒⎩⎪⎨⎪⎧n 2-9n -10<0,n ≥6⇒⎩⎪⎨⎪⎧-1<n <10,n ≥6.∵n ∈N *,∴n =6,7,8,9. ∴n 的集合为{6,7,8,9}.5.在6名内科医生和4名外科医生中,现要组成5人医疗小组送医下乡,依下列条件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有3名内科医生和2名外科医生; (2)既有内科医生,又有外科医生.解 (1)先选内科医生有C 36种选法,再选外科医生有C 24种选法,故有C 36C 24=120种选派方法.(2)既有内科医生,又有外科医生,正面思考应包括四种情况,内科医生去1人,2人,3人,4人,有C 16C 44+C 26C 34+C 36C 24+C 46C 14=246种选派方法.若从反面考虑,则有C 510-C 56=246种选派方法.。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程世柱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数字卡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三、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
这部分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你们特别喜欢的动画人物。
瞧,它来了!(课件)看,它跑得这么快要领我们去哪呢?(课件)师:喜洋洋把我们带到了哪儿?生:哦!是数学广角(板书课题)师:这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着智慧和快乐的地方!愿意进去看看吗?(生:愿意)师:出发吧,我们随着小精灵一起进入智慧岛看看吧!师:哦!这个大门禁闭,原来是有密码的。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5篇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可是三只小动物只有两把伞,怎么办呢?▲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
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的数学城堡,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想要开锁就要找到开锁的密码。
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生略)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1[1].2.1排列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2-3)
![1[1].2.1排列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课件(人教A版选修2-3)](https://img.taocdn.com/s3/m/c0a71706844769eae009ed7a.png)
排列与组合
1.2.1 排 列
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课标要求】 1.了解排列、排列数的定义. 2.掌握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方法. 3.能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
【核心扫描】
1. 排列概念的理解.(难点) 2. 排列的简单应用.(重点) 3. 排列与排列数的区别.(易混点)
自学导引
1.排列的定义
【题后反思】
(1)题属于求排列数问题;(2)题不属于求
排列数问题,应注意它们的区别,区分的关键看“事件”是 否符合排列定义,排列的特点是先取后排,特点是序性.
【变式4】 用一颗骰子连掷三次,投掷出的数字顺序排成一个 三位数,此时: (1)各位数字互不相同的三位数有多少个? (2)可以排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3)恰好有两个相同数字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题型四
排列的简单应用
【例4】 (1)有5个不同的科研小课题,从中选3个由高二(3)班
的3个学习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每组一个课题,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有5个不同的科研课题,高二(3)班的3个学习兴趣小组 报名参加,每组限报一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审题指导 根据排列和计数原理的概念解题.
1 (3)性质:An=n!规定 A0=__,0!=1. n n
试 一 试 : 如 果 A m = 17×16×15×…×5×4 , 则 n = n ________,m=________.
提示
因为最大数为17,是17-4+1=14个数的积,
∴n=17,m=14.
名师点睛
1.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1)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 二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排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每一个排列不仅与选取的元素 有关,而且与这些元素的排列顺序有关,选取的元素不同
二年级下册数学《简单排列组合》课件(1) 冀教版

58
25
85
28
28
85
82
82
用3、7和0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 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 成几个两位数?
交换法
37 3 7 0 73
30 70
固定法
十位 个位
√√
37
370
0
7
3 0
林老师要从顾伊含、焦煜喆、雷顺
欣3个同学中选出1名班长和1名副班长, 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12 21 13 31 23 32
固定法
√√ √
123
十位 个位
1
2 3
12 13
2
1 3
21 23
3
1 2
31 32
老师要从以下3个同学中选出1名班 长和1名副班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大队长 副大队长
汤梓菲
朱博奥 方楷睿
交换法
123
12 21 13 31 23 32
固定法
√√ √
123
十位 个位
1
2 3
12 13
2
1 3
21 23
3
1 2
31 32
交换法
37 3 7 0 73
30 70
固定法
十位 个位
√√
37
370
0
7
3 0
从 3 、7 和 0 三张数字卡片任选两 张,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交换法
123
上课啦!
十位 个位
23 32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 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 成几个两位数?
123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1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a23a高二23数学

义及表示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mn 表示
全排列的概念
n个不同元素__全__部__(q_uá_nb_ù_)取_的出一个排列
阶乘的概念
把_n_·(_n_-__1_)_·…__·_2_·_1记作n!,读作:n的阶乘
Anm=___n_(_n_-__1_)…__(_n_-__m__+__1_) ____
2021/12/12
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跟踪训练] 1.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 (1)同宿舍4人,每两人互通一封信,问他们一共写了多少封信? (2)同宿舍4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问他们一共通了几次电话?
[解] (1)是一个排列问题,相当于从4个人中任取两个人,并且按顺序 排好.有多少个排列就有多少封信,共有A24=12封信.
题.
()
2021/12/12
第八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 (1)× 因为相同的两个排列不仅元素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 序也相同.
(2)√ 因为三名学生参赛的科目不同为不同的选法,每种选法与“顺 序”有关,属于排列问题.
(3)× 因为分组之后,各组与顺序无关,故不属于排列问题. (4)√ 因为任取的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底数不同、指数不同结果不 同.结果与顺序有关,故属于排列问题. (5)√ 因为纵、横坐标不同,表示不同的点,故属于排列问题.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排列的概念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_一__定_(_yī_dì_ng_)_的_顺排序成一列,叫 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相同排列的两个条件 (1)_元__素__(_yu相án s同ù) . (2)_顺__序__(s_hù相nxù同) . 思考:如何理解排列的定义?
简单的排列教案7篇

简单的排列教案7篇简单的排列教案篇1【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解决的知识。
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
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
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
在门口设置了,上有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