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北京798考察报告

北京798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北京798考察报告篇一: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精神的游走——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我去的时候798的人流不是很多,再去之前我也得知798的艺术家们大批的搬出,原因是,房租提高了,艺术家们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了,这里已经渐渐成了画廊和有钱人的地盘。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

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去的时候人流很少,几乎与以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当对艺术趋之若鹜的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对此大生兴趣并大举进入之后,最终导致该地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房价升高,艺术家不得不迁居到更便宜的地方。

现在的798已经成了画廊,商业为主的地方,而纯艺术的创作工作室已经变的越来越少。

有人指出:798的文化现象就像一场泡沫,一片兴盛之后就是一片衰亡!俨然,798已经成了商业化活动的地方,发布会,聚会,等等成了一个不安静的地方,一些慕名参观的人群涌入,艺术家成了被欣赏的动物,这些不安静的因素已经让绝大部分的艺术家变得不安分或者说比较厌烦,798已经俨然不像前几年那样艺术活动兴盛了,而是被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所笼罩,所侵占,艺术家在798要为了房租奔波,要为了生存奔波,要为了颜料费奔波,有的艺术家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钱!他们憎恨商业化,但是他们又离不开钱!没有钱他们将无处藏身,没有地方画画,甚至连颜料都买不起,在学校很早就听说艺术家在北京多如牛毛,在北京混的艺术家,只能靠卖画为生,如果卖出去就能改变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如果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张画,那么艺术家就得吃泡面,甚至靠朋友接济。

798雕塑调研报告

798雕塑调研报告

798雕塑调研报告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区,带动了中关村等创新产业的发展,也将艺术和设计带入了商业环境中。

而在798艺术区中,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给这里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为了了解798艺术区中的雕塑艺术现状以及其对区域文化和旅游业的影响,我进行了一次雕塑调研。

首先,798艺术区的雕塑作品种类多样、风格迥异,展示了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和创新精神。

在我所调研的范围内,我发现了许多材质各异的雕塑作品,包括金属、石材、木材等。

这些作品形态各异,有的是抽象的,有的是具象的,有的是独立的,有的是与建筑物结合的。

这种多样性给观者带来了不同的艺术体验,让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雕塑作品。

其次,798艺术区的雕塑艺术对区域文化和旅游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市的一个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而雕塑艺术恰好作为798艺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游客们所关注和欣赏的对象。

这些雕塑作品展示了798艺术区的艺术氛围和精神内涵,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文化品味。

同时,雕塑艺术也为游客们带来了一种与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尽管798艺术区的雕塑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我发现一些雕塑作品的维护和管理不够完善,存在着破损和缺失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作品本身的观赏效果,也减弱了整个艺术区的整体魅力。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雕塑作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这些艺术作品能够长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综上所述,798艺术区的雕塑艺术为这里的文化环境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推广和维护雕塑艺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持续的关注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798艺术区的雕塑艺术将会更加繁荣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体验。

学校组织去798参观的实践报告

学校组织去798参观的实践报告

学校组织去798参观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798参观的经历与收获1.项目背景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参观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增加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我校组织了一次去北京798艺术区参观的活动。

本次参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近距离感受和了解当代艺术的机会,拓宽视野,培养审美能力。

2.参观准备在参观前,我们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并给我们布置了一些探究题目,以促使我们在参观中积极思考和观察。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艺术品。

3.参观经过我们早上乘坐校车前往798艺术区,一到达那里,就被其独特的艺术氛围所吸引。

首先,我们参观了几个艺术画廊,欣赏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作品多样而丰富,有的抽象,有的现实,有的传统,有的前卫,展示了不同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一些艺术装置和雕塑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意义,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我们逐一观看每个作品,并尝试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涵和主题。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家当代艺术博物馆,了解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许多艺术家在这里开设了工作室,并以此为创作基地,形成了一个聚集艺术家的社区。

这个社区提供了艺术家们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4.收获与体会此外,通过参观与导游的交流,我了解到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身边的事物、社会问题以及对自然和人类的思考。

他们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引起观众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作为一个观众,不仅需要欣赏作品的视觉美,还需要从中寻找信息和启示。

最后,通过参观,我发现了自己对一些艺术形式和题材的偏好和兴趣。

而这种兴趣可以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因此,参观不仅是个人的艺术鉴赏之旅,更是对自己兴趣和职业追求的一次探索和启发。

北京798研究报告

北京798研究报告

北京798研究报告北京798研究报告(上)北京798艺术区,简称798,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中国最有名的当代艺术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798不仅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本营,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北京798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北京798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原军工厂和工业建筑,这使其成为艺术家们的理想创作场所。

1950年代初期,原国营751厂建成,成为中国最早的新中国原子能研究机构。

19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国营751厂逐渐停产。

随后,一些艺术家开始进驻这些废弃的厂房,并将其改造成工作室和展览空间。

这一过程为798艺术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798,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艺术社区。

如今,798拥有众多艺术工作室、画廊、展览馆以及艺术品店等。

每天,数以万计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涌入798,欣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里的艺术家们以自由、创新的精神,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情感。

与此同时,798也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产业企业和商户,如设计工作室、咖啡厅和创意小店等。

这种形式的艺术与商业结合,为798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北京798不仅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它的成功使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互动和交流。

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也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整体来看,北京798艺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象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798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798调查报告

798调查报告

798艺术区调查报告目录1.798艺术区店铺分布比例2.游客基本情况3.装修风格1.798艺术区店铺分布比例 图片来源:798艺术区官网 从除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艺术机构和餐饮类机构以及创意店铺是798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官网介绍,其中艺术机构包括艺术空间53家、画廊65家、工作室15家,合计133家;餐饮店铺合计13家;时尚店铺合计21家。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艺术机构的数量不到133家,而餐饮以及创意小店在798的比重逐渐上涨。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北京主要艺术区域调查报告》里有所说明,在后面游客分析里将会有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店铺类型艺术中心工作室、装修公司餐饮机构餐饮机构创意小店时尚店铺人流状况11月1日的百雅轩艺术中心《“艺缘”黄苗子郁风艺术展》现场相对于画廊内部,街道以及场外雕塑区域人流量较大展出现场 在11月1号(周二,天气阴,游客相对较少)在798调查过程中,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分布游客密度较大的地区是店铺和餐饮两个区域,画廊内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可能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讲,来到798只是感受艺术气息,画廊以及艺术中心里所展示的当代艺术作品也难以理解。

2.798游客基本情况游客年龄段情况游客职业统计游客收入统计游客受教育水平19-25岁之间的游客占了65.43%的比例26-35岁之间的游客占了23.45%的比例收入在1000元以下游客占了33.33%的比例收入在1000—3000元游客占了38.27%的比例学生占了游客比例的65.43%办公室职员占了游客比例的41.98%大学学历的游客占了86.42%的比例数据来源:问卷星调查报告是否专程来798来798时间专程来798的游客占了总量的75.31% 从上述统计表中也可以知道,为何很多画廊搬出了798,而原来的店面则转型为餐饮或者创意商店类型,主要原因是由于主流消费集中在前两点上,来798的绝大多数人是来参观以及感受艺术气息的,而画廊本身是不收门票,以买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长期下去,画廊则无法运营下去,进而转移到草场地或者其他地区。

工作报告-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

工作报告-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

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篇一:798艺术区调研报告艺术设计2班李佳鑫201920542101从不同设计角度欣赏感悟艺术,故在3月21日上午,我们一行人跟随老师,来到798艺术区进行“视觉传达”调研。

曾经显赫一时的798工厂,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战略工程“一五”计划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

1952年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属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在亚洲亦属罕见,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它的存在并不是城市规划的结果,而是众多艺术家自发行为的结果,它的出现又使定位为电子科技园的酒仙桥地区充满特殊的城市活力。

走进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有致,砖墙斑驳,管道纵横,墙壁上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

这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过时的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现在被称为798艺术区的地方,以前更多地被称为718联合厂,聚集了797、718、798、706等几个工厂的厂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关键元件、重要零部件就于此生产,因此这里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这里的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度难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混凝土柱子拆掉以后的痕迹,纹理清晰可见,不能不让人为它们的复兴感到高兴。

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就建筑的改造总是力图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很多雕塑作品具有与旧厂房建筑相似的冰冷感,加上未加工的粗石地面,很自然让人融入建筑与艺术作品的气氛中,从而达到“艺术表达信仰”的目的。

而随处可见的涂鸦,则表现了艺术家们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同时这种对环境的非建筑操作手法,更容易让游客融入艺术的氛围中。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

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史金松画廊;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doc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doc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篇一:798艺术区调研报告798艺术区调研报告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

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

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XX年。

XX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XX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

据XX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

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XX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届艺术节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

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

2018-798艺术区考察报告-word范文 (6页)

2018-798艺术区考察报告-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篇一: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精神的游走——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我去的时候798的人流不是很多,再去之前我也得知798的艺术家们大批的搬出,原因是,房租提高了,艺术家们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了,这里已经渐渐成了画廊和有钱人的地盘。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

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去的时候人流很少,几乎与以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当对艺术趋之若鹜的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对此大生兴趣并大举进入之后,最终导致该地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房价升高,艺术家不得不迁居到更便宜的地方。

现在的798已经成了画廊,商业为主的地方,而纯艺术的创作工作室已经变的越来越少。

有人指出:798的文化现象就像一场泡沫,一片兴盛之后就是一片衰亡!俨然,798已经成了商业化活动的地方,发布会,聚会,等等成了一个不安静的地方,一些慕名参观的人群涌入,艺术家成了被欣赏的动物,这些不安静的因素已经让绝大部分的艺术家变得不安分或者说比较厌烦,798已经俨然不像前几年那样艺术活动兴盛了,而是被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所笼罩,所侵占,艺术家在798要为了房租奔波,要为了生存奔波,要为了颜料费奔波,有的艺术家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钱!他们憎恨商业化,但是他们又离不开钱!没有钱他们将无处藏身,没有地方画画,甚至连颜料都买不起,在学校很早就听说艺术家在北京多如牛毛,在北京混的艺术家,只能靠卖画为生,如果卖出去就能改变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如果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张画,那么艺术家就得吃泡面,甚至靠朋友接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现实的旅行,一个精神的游历,艺术和艺术家,商业和生存总是存在着矛盾,798的命运,艺术家的命运,和我自己的命运。

这次去考察去了很多地方,但我对北京考察感触颇多,去了各个地方参观,美术馆,故宫,颐和园等,但对798感触最多,所以选798作为考察报告。

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我去的时候798的人流不是很多,去之前我也得知798的艺术家们大批的搬出,原因是,房租提高了,艺术家们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了,这里已经渐渐成了画廊和有钱人的地盘。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

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去的时候人流很少,几乎与以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当对艺术趋之若鹜的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对此大生兴趣并大举进入之后,最终导致该地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房价升高,艺术家不得不迁居到更便宜的地方。

现在的798已经成了画廊,商业为主的地方,而纯艺术的创作工作室已经变的越来越少。

有人指出:798的文化现象就像一场泡沫,一片兴盛之后就是一片衰亡!
俨然,798已经成了商业化活动的地方,发布会,聚会,等等成了一个不安静的地方,一些慕名参观的人群涌入,艺术家成了被欣赏的动物,这些不安静的因素已经让绝大部分的艺术家变得不安分或者说比较厌烦,798已经俨然不像前几年那样艺术活动兴盛了,而是被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所笼罩,所侵占,艺术家在798要为了房租奔波,要为了生存奔波,要为了颜料费奔波,有的艺术家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钱!他们憎恨商业化,但是他们又离不开钱!没有钱他们将无处藏身,没有地方画画,甚至连颜料都买不起,在学校很早就听说艺术家在北京多如牛毛,在北京混的艺术家,只能靠卖画为生,如果卖出去就能改变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如果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张画,那么艺术家就得吃泡面,甚至靠朋友接济。

社会的现实已经让喜爱艺术的画家走向没落,他们没有钱,不能为自己的作品宣传,很少有艺术家能和画廊签约使画廊为其出资包装和宣传,当然也有很多社会人士关注这些画家中的弱势群体,媒体也在关注他们,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

798艺术区和宋庄艺术区油画创作的相同点在大多商业性的倾向大一些,用纯写实来表现,用纯表现的东西去表现,一张画用纯绿色和白色或者用紫红色和白色,或者用黑色和白色,在我眼里,那些画中劈着大腿的美女和露着内衣的时尚女孩除了有商业化的符号之外,更纯粹的还是艺术家内心的挣扎,他们没有钱没有女人,他们想画画,他们想卖画,他们性幻想着一些风格迥异的美女,或
姿态撩人或裸体露出生殖器官,在这些画家的眼里,她们被表现的更纯粹了,色情是被中国人所禁止的所不能流出话柄的一个词语,中国人的生殖活动造就了13亿人口却不承认色情的东西,我认为色情不是贬义词,性生活的题材或者说性题材是大多数画家所表现的东西,他们用纯粹的艺术创作创造除了纯粹的画面效果,那种表情,那种姿态很纯粹。

在798里的艺术作品都是符号化的东西,除了色情画之外这里的艺术家大多不以现实主义为题材,他们用一种畸形的手法去表现红色符号,例如红卫兵等,再798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表现性的作品,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会现实和现实主义题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界限,在这里你感受不到现实的气氛,感受到的都是艺术家用一种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精神上超现实的东西。

798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北京的艺术标志,她是多变的,不规则的,甚至飘忽不定的,798随时都会走向衰落,或者798会永垂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