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考察报告
北京798研究报告

北京798研究报告北京798研究报告(上)北京798艺术区,简称798,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中国最有名的当代艺术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798不仅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本营,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北京798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北京798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原军工厂和工业建筑,这使其成为艺术家们的理想创作场所。
1950年代初期,原国营751厂建成,成为中国最早的新中国原子能研究机构。
19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国营751厂逐渐停产。
随后,一些艺术家开始进驻这些废弃的厂房,并将其改造成工作室和展览空间。
这一过程为798艺术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798,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艺术社区。
如今,798拥有众多艺术工作室、画廊、展览馆以及艺术品店等。
每天,数以万计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涌入798,欣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里的艺术家们以自由、创新的精神,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情感。
与此同时,798也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产业企业和商户,如设计工作室、咖啡厅和创意小店等。
这种形式的艺术与商业结合,为798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北京798不仅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它的成功使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互动和交流。
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也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整体来看,北京798艺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象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798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798调查报告

798艺术区调查报告目录1.798艺术区店铺分布比例2.游客基本情况3.装修风格1.798艺术区店铺分布比例 图片来源:798艺术区官网 从除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艺术机构和餐饮类机构以及创意店铺是798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官网介绍,其中艺术机构包括艺术空间53家、画廊65家、工作室15家,合计133家;餐饮店铺合计13家;时尚店铺合计21家。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艺术机构的数量不到133家,而餐饮以及创意小店在798的比重逐渐上涨。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北京主要艺术区域调查报告》里有所说明,在后面游客分析里将会有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店铺类型艺术中心工作室、装修公司餐饮机构餐饮机构创意小店时尚店铺人流状况11月1日的百雅轩艺术中心《“艺缘”黄苗子郁风艺术展》现场相对于画廊内部,街道以及场外雕塑区域人流量较大展出现场 在11月1号(周二,天气阴,游客相对较少)在798调查过程中,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分布游客密度较大的地区是店铺和餐饮两个区域,画廊内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可能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讲,来到798只是感受艺术气息,画廊以及艺术中心里所展示的当代艺术作品也难以理解。
2.798游客基本情况游客年龄段情况游客职业统计游客收入统计游客受教育水平19-25岁之间的游客占了65.43%的比例26-35岁之间的游客占了23.45%的比例收入在1000元以下游客占了33.33%的比例收入在1000—3000元游客占了38.27%的比例学生占了游客比例的65.43%办公室职员占了游客比例的41.98%大学学历的游客占了86.42%的比例数据来源:问卷星调查报告是否专程来798来798时间专程来798的游客占了总量的75.31% 从上述统计表中也可以知道,为何很多画廊搬出了798,而原来的店面则转型为餐饮或者创意商店类型,主要原因是由于主流消费集中在前两点上,来798的绝大多数人是来参观以及感受艺术气息的,而画廊本身是不收门票,以买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长期下去,画廊则无法运营下去,进而转移到草场地或者其他地区。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doc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篇一:798艺术区调研报告798艺术区调研报告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
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
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XX年。
XX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XX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
据XX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
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XX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届艺术节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
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调查报告:798艺术区我们团队最近进行了一项关于北京798艺术区的调查。
该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798艺术区的认知度、对其评价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共有200名参与者完成了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参与者(65%)表示对798艺术区有所了解,对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这可能是因为798艺术区已经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的重要地标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游客等人群。
就参与者对798艺术区的评价而言,大多数人(75%)认为798艺术区是一个独特魅力的艺术聚集地,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他们对798艺术区的建筑风格、展览和活动的多样性、艺术氛围等方面表示赞赏。
一些参与者还提到了798艺术区对北京市的文化发展和旅游业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询问了参与者对798艺术区未来发展的期望。
其中,大多数人(60%)希望798艺术区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更多的艺术展览和活动。
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艺术家、创作者加入到798艺术区,并展示他们的作品给更多的人欣赏。
此外,还有人希望798艺术区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机会。
然而,也有少部分参与者对798艺术区的商业化问题提出了一些担忧。
他们认为,商业化可能会导致原创艺术的流失,使艺术区变得过于商业化和商业气息过重。
他们希望798艺术区能够保持独立和纯粹的艺术氛围,坚持艺术创作的原汁原味。
综上所述,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大多数人对798艺术区持积极评价,并希望其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
然而,也需要重视对于商业化的问题,以确保798艺术区能够保持原创性和纯粹性。
我们相信,798艺术区将继续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的瑰宝,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
《798调研报告》
一、简介
798艺术区是北京的一个著名艺术聚集地,吸引着数以千计的
游客、学生和艺术爱好者。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艺术家及企业的需求,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内容
1. 艺术区发展现状:我们对798艺术区的规模、景观、设施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了许多亮点和潜在的发展机会。
2. 艺术家和企业的需求:我们采访了多位艺术家和企业经营者,了解他们对于艺术区发展的期望和建议,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展望未来:我们对798艺术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研结果
1. 发展现状:798艺术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是
吸引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重要因素。
但在旅游高峰期,游客密集导致景区设施短板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
2. 艺术家和企业需求:艺术家们期望能够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同时企业希望提高品牌曝光度和销售效率,艺术与商业需求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3. 展望未来:针对现有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同时,鼓励艺术家和企业合作,推动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发展。
四、结语
本次调研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未来798艺术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游客和艺术家的需求满足。
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够为798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北京798艺术区考察报告

北京798艺术区考察报告一、北京798艺术区概况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21世纪初, 为配合大山子地区的规划改造,718联合厂所在的七星集团将部分产业迁出,并将闲置厂房出租。
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
798艺术区涵盖了包括原798厂、706厂、797厂、707厂、718厂在内的区域,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目前,798艺术区入驻文化艺术类机构近300家,形成了雕塑、绘画、摄影等独立艺术工作室,画廊、艺术书店、时装店、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精品家居设计、餐饮、酒吧等各种文化艺术空间汇集的聚集区,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集散地,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区之一。
二、北京798艺术区现状分析(一)优势分析1、区域经济优势。
北京作为首都,其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全球化平台等提现出强大的优势和集聚力,为798艺术区等文化艺术类产业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发展基础。
2、人才资源保障。
北京高校资源众多,中央美术学院、人大徐悲鸿艺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等培养了大量优秀艺术类人才,全国各地艺术人才也怀揣梦想来到北京,为798艺术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
3、独特艺术风格。
798艺术区包豪斯学派的建筑风格,工业遗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工业遗产的保存和现代艺术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4、集群效应明显。
798艺术区形成后,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不断集聚,周边已形成十余个文化艺术园区,文化艺术产业链分布基本完善,为艺术家创作及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特有发展模式。
798艺术区已形成一套特有的发展模式:艺术家→自发聚集→展览活动→关注→画廊画商进入→影响力→展览馆的出现→艺术活动→大量游客→服务业→影响力→提升品质→社会功能。
798艺术区调查报告

798艺术区调查报告一、调查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二、小组成员:三.调查目的:对798艺术区的包豪斯建筑进行探究四、调查经过:2019年11月2日星期六,又是一个雾霾的天气。
早上八点,我在老师的带队下,伴随着汽车发动的响声,坐着校车,前往目的地——798艺术区。
大约10点到达目的,而后在此处观察大约3小时后,便踏上了归程。
五、调查内容:1、北京季节画廊北京季节画廊是首家由新加坡投资人在中国经营的画廊,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区内。
画廊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占地约764平米。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前苏联援建、东德设计建造的这些厂房,是亚洲地区绝无仅有的彻底体现包豪斯建筑风格的范例。
高大的水泥架构从严谨中渗透出浪漫,复式排列的玻璃钢框天窗挥写着强烈的现代意识。
而五十年沧桑巨变,无疑增加了其厚重的历史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片地区开始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已入驻了一些国际知名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俱乐部、设计公司、出版公司、餐饮业和其它文化机构。
从2000年以来,新加坡艺术季节画廊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并成功地举办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展览,如绘画、综合媒介、摄影、装置、雕塑、影像等。
北京季节于2003年初建立,旨在推广中国和东南亚的当代和实验艺术,支持艺术创作,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和与海外交流的平台,从而架起与世界其他地区沟通的艺术彩虹。
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关注艺术、支持艺术、发展艺术!2、感叹号艺术空间感叹号艺术空间于2008年筹建于北京798艺术区,由国内外数名顶级投资大师、著名收藏家共同投资成立,主创者有着三十多年的艺术品投资收藏史。
藏品中以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玉良、赵无极、吴冠中等国内一线大师作品居多。
坚持“高品质,新模式”与国内外许多重要艺术机构、拍卖机构保持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
感叹号艺术空间展厅面积近千平方米,每年为国际国内一流艺术家承办30场顶级展览,与世界300家博物馆,1000多家艺术机构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北京798研究报告

北京798研究报告北京798艺术区研究报告北京798艺术区是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区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地标。
本报告将从798艺术区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影响力和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历史背景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占地面积超过600,000平方米。
它的前身是原国营798厂,是中国最早引进德国技术建设的“摩托车修理厂”。
2002年,由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工厂面临倒闭的命运。
然而,时任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等领导决定将798厂区打造成一个艺术发展基地,并于当年正式成立了798艺术区。
二、发展现状自成立以来,北京798艺术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于一体的重要文化聚集地。
艺术区内现有艺术画廊、工作室、设计公司、创意产业及相关机构500余家。
这里汇聚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工作者和创意人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创意产业集群。
三、影响力北京798艺术区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它成为中国艺术家展示作品和交流的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参与其中。
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展览、设计展示和文化活动在这里举办,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北京798艺术区也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四、未来展望北京798艺术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艺术区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保护,保持艺术区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活力。
同时,应继续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和文化项目入驻。
此外,艺术区应积极拓展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和商业区的合作,形成艺术、旅游、商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
总结:北京798艺术区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繁荣的艺术文化活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艺术区之一。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还对周边区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北京798考察报告篇一: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精神的游走——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我去的时候798的人流不是很多,再去之前我也得知798的艺术家们大批的搬出,原因是,房租提高了,艺术家们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了,这里已经渐渐成了画廊和有钱人的地盘。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
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去的时候人流很少,几乎与以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当对艺术趋之若鹜的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对此大生兴趣并大举进入之后,最终导致该地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房价升高,艺术家不得不迁居到更便宜的地方。
现在的798已经成了画廊,商业为主的地方,而纯艺术的创作工作室已经变的越来越少。
有人指出:798的文化现象就像一场泡沫,一片兴盛之后就是一片衰亡!俨然,798已经成了商业化活动的地方,发布会,聚会,等等成了一个不安静的地方,一些慕名参观的人群涌入,艺术家成了被欣赏的动物,这些不安静的因素已经让绝大部分的艺术家变得不安分或者说比较厌烦,798已经俨然不像前几年那样艺术活动兴盛了,而是被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所笼罩,所侵占,艺术家在798要为了房租奔波,要为了生存奔波,要为了颜料费奔波,有的艺术家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钱!他们憎恨商业化,但是他们又离不开钱!没有钱他们将无处藏身,没有地方画画,甚至连颜料都买不起,在学校很早就听说艺术家在北京多如牛毛,在北京混的艺术家,只能靠卖画为生,如果卖出去就能改变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如果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张画,那么艺术家就得吃泡面,甚至靠朋友接济。
有些已经有着独立并且成熟的艺术作品,他们尚且生活拮据,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学生呢?社会的现实已经让喜爱艺术的画家走向没落,他们没有钱,不能为自己的作品宣传,很少有艺术家能和画廊签约使画廊为其出资包装和宣传,当然也有很多社会人士关注这些画家中的弱势群体,媒体也在关注他们,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前两天潘鲁生院长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关注宋庄艺术家在济南东方美术馆展览的一批宋庄画家的作品,用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学者的身份和一个教育家的身份来关注他们,一些策展人也不遗余力的为一些画家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798艺术区和宋庄艺术区油画创作的相同点在大多商业性的倾向大一些,用纯写实来表现,用纯表现的东西去表现,一张画用纯绿色和白色或者用紫红色和白色,或者用黑色和白色,在我眼里,那些画中劈着大腿的美女和露着内衣的时尚女孩除了有商业化的符号之外,更纯粹的还是艺术家内心的挣扎,他们没有钱没有女人,他们想画画,他们想卖画,他们性幻想着一些风格迥异的美女,或姿态撩人或裸体露出生殖器官,在这些画家的眼里,她们被表现的更纯粹了,色情是被中国人所禁止的所不能流出话柄的一个词语,中国人的生殖活动造就了13亿人口却不承认色情的东西,我认为色情不是贬义词,性生活的题材或者说性题材是大多数画家所表现的东西,他们用纯粹的艺术创作创造除了纯粹的画面效果,那种表情,那种姿态很纯粹。
在798里的艺术作品都是符号化的东西,除了色情画之外这里的艺术家大多不以现实主义为题材,他们用一种畸形的手法去表现红色符号,例如红卫兵等,再798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表现性的作品,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会和社会现实和现实主义题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界限,在这里你感受不到现实的气氛,感受到的都是艺术家用一种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精神上超现实的东西。
这次北京考察感触颇多,去了各个地方参观,美术馆,故宫,宋庄艺术去等,对798感触最多,所以选798作为考察报告。
的确宋庄的画家要比798的多,在宋庄也欣赏了不少好画,但是798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北京的艺术标志,她是多变的,不规则的,甚至飘忽不定的,798随时都会走向衰落,或者798会永垂不朽。
孙希振20XX.09.14篇二:北京写生考察报告北京写生考察报告艺术设计学院09艺术设计写生实习报告六月盛夏,我们告别校园,向大自然出发,寻找设计创意。
6月4日,在汽车的鸣笛声中,我们挥手美丽的校园,向写生目的地—北京出发。
今年已经是大三了,本次写生是考察实习,是对前期的理论学习的考察总结,也是对后期设计学习寻求灵感。
而作为本次写生目的地的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在这里中西合璧,也是这两种文化的救济碰撞,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听、熟悉各种新鲜事物,这也是我们设计专业必须经历的,这有多看多练才能在设计领域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做出好的设计。
所以,北京之行,势在必行。
在来北京之前,对北京有两种印象:一种是古老沧桑的历史古城,很沉稳,很有历史的韵味,一砖一瓦都流入出岁月的气息,一事一物都带着时间的痕迹;另一种是从北京奥运成功后,向世人展示的现代的一面,那动人的韵律,时尚的光影,人们脸上带着那种满足的笑容,彰显出了这座现代都市的魅力。
历史的悠久让北京在历史名城中占了一席之地,现代新奇的建筑,也让北京在世界现代城市之林站住了脚跟,现在的背景在包含了中西文化,今古文化后,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独特的北京。
这两种印象让我对此次写生之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随着火车的缓缓前进,我们离北京越来越近,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
下午我们来到北京虽然我已经来到这座城市好多次,但我好像根本没了解也没去好好的观察它,下午午茶的时间,我们再也无法安奈住自己的好奇信,就和朋友去亲身体验下自己不了解的北京,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去希尔顿酒店,但是我们还是辗转反侧的来到王府井,王府井的繁华,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以及人来人往的外国人都说明了这个城市的真正的国际化,室内店铺的装修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代表的时尚,高贵,超越,在中小城市以及我们内心看不到的许多东西。
在北京随处可见的设计新鲜元素积极的冲击着我们的大脑,也是我们汲取设计“营养”的时候了。
第二天,我们就按计划来到西单的中国银行总部,我们很欣慰能看到贝聿铭这样伟大的设计师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
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不禁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第一次说是以旅游的目的来到这里以点也不虚晃,第二次应该是参观的心态来到这里,这次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每次来总能感觉很强的艺术气息在侵袭我的细胞,他总部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向我们展示,设计的思维、灵感,有声无声的触发着我们的灵魂。
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
这些和市面上的不一样,总有些新奇的创意。
给你无尽创作的灵感,顺着大门走进来细心品味着身边的小创意,不知不觉来到798的艺术中心是目前园区内最大的锯齿形厂房,高空间、大柱距的建筑架构完整保留了兴建之初的德国包豪斯式艺术风格,传达出注重实际、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
展览空间独特的灰色拱形天花板最高处达8.6米,搭配北向而倾斜的条形天窗,保证了一天中室内采光的均匀、恒定,这也是包豪斯式锯齿厂房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空间内保留了日渐斑驳的巨大朱红色标语及废弃的设施和仪器,使历史与艺术在这里凝聚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为艺术、意中艺术工作室等。
看他们通过厂房改造的一个又一个创意,是在叫人惊叹~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中国古典建筑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
作为中古智慧结晶的建筑,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实体。
从里面学习到很多关于中式设计的知识,为以后能在中式设计方面有所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二:北京写生报告学生实习报告书实习名称实习地址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考察实习北京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07级1班张稷赵擂20XX年10月28日北京写生报告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07艺术设计写生实习报告十月金秋,我们告别校园,向大自然出生,寻找设计创意。
10月14日,在汽车的鸣笛声中,我们挥手美丽的校园,向写生目的地—北京出发。
今年已经是大三了,本次写生是考察实习,是对前期的理论学习的考察总结,也是对后期设计学习寻求灵感。
而作为本次写生目的地的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在这里中西合璧,也是这两种文化的救济碰撞,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听、熟悉各种新鲜事物,这也是我们设计专业必须经历的,这有多看多练才能在设计领域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做出好的设计。
所以,北京之行,势在必行。
在来北京之前,对北京有两种印象:一种是古老沧桑的历史古城,很沉稳,很有历史的韵味,一砖一瓦都流入出岁月的气息,一事一物都带着时间的痕迹;另一种是从北京申奥成功后,向世人展示的现代的一面,那动人的韵律,时尚的光影,人们脸上带着那种满足的笑容,彰显出了这座现代都市的魅力。
历史的悠久让北京在历史名城中占了一席之地,现代新奇的建筑,也让北京在世界现代城市之林站住了脚跟,现在的背景在包含了中西文化,今古文化后,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独特的北京。
这两种印象让我对此次写生之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14号晚,随着火车的缓缓前进,我们离北京越来越近,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一夜无眠。
早上我们已到达了“亚洲第一大战”——北京西站。
前期有建筑设计的学习,对此还是有一点的了解的,北京西站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
站房摩天楼高90米,呈“品”字形,下面几座西式和上面中式的风格相互呼应相互融合,有种独特的味道。
站房主楼框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天桥钢结构承载天桥钢梁加楼顶亭结,该结构由四榀主桁架组成,保证能安全稳固的维护天桥的质量,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
当时也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建设盲目求大导致了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