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起动方式的比较及选择

合集下载

电动机的启动与控制方法

电动机的启动与控制方法

电动机的启动与控制方法电动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动力设备,它的启动和控制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动机启动和控制方法,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直接启动方法直接启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电动机启动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电源直接连接到电动机绕组,使电动机获得足够的起动转矩,从而实现启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操作方便,适用于小型、中型电动机。

但是直接启动会引起电网电压的瞬间下降,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冲击负荷,因此不适合对电动机有起动要求的大型设备。

二、星三角启动方法星三角启动是一种经典的电动机启动方法,它通过在启动过程中分两步改变电动机绕组的连接方式来减小启动时的起动电流。

首先将电动机的绕组接成星形,使其电流较大。

待电动机达到一定的转速后,再将其绕组接成三角形,使电流减小至额定运行电流,实现正常运行。

星三角启动方法适用于电动机容量较大的情况,可以减小启动时的电网冲击。

三、自耦变压器启动方法自耦变压器启动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降低启动电流的方法。

它通过自耦变压器改变电动机绕组的电压,从而降低启动时的起动电流。

在启动阶段,自耦变压器先以较低的电压供电,待电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再切换回额定电压。

自耦变压器启动方法具有启动电流小、启动过程平稳的优点,适用于起动电流较大、对电网负荷影响较大的电动机。

四、变频启动方法变频启动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动机供电频率来实现启动和控制的方法。

它利用变频器将电源频率转变为电动机所需的频率,可以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变频启动方法具有调速范围广、启动平稳、控制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启动平稳性和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梯、风机等。

五、软启动方法软启动是一种通过控制器逐步增加电动机的起动电压来实现启动的方法。

它可以在启动过程中逐渐提高电压,减小启动时的冲击电流,从而保护电动机和电力系统。

软启动方法适用于电动机启动时起动电流较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如大型压缩机、水泵等设备。

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方法

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方法

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方法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驱动设备,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电动机的正常运行中,启动与停止是关键的控制环节,本文将介绍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方法。

一、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方法1. 直接启动法直接启动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电动机启动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电动机直接与电源相连,一旦通电即可启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负载较小、启动电流较小的场合,但对于大功率电动机来说,直接启动法的启动电流会非常大,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2. 降压启动法降压启动法是为了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保护电网和电动机,降低电动机启动时的初始电流。

通过在启动过程中,通过降低电源电压,降低电动机绕组上的电流,减少启动冲击。

降压启动法一般采用自动降压器、自耦启动器等装置进行控制。

3. 减压启动法减压启动法通过在启动过程中,通过连续降低电源电压,在电动机轴上带动机械负载逐渐增加扭矩。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负载起始时需要大扭矩的场合,如压缩机、离心机等。

减压启动法可以通过调整减压器的运行方式和参数来实现,实现电动机启动的平稳过程。

4. 电阻启动法电阻启动法是通过在电动机绕组中串入电阻来减小启动时的启动电流。

在启动过程中,逐步减少串入电阻,使得电动机扭矩逐渐增加,实现平稳启动。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功率较大、起动负载较重的电动机,如卷板机、矿山提升机等。

二、电动机的停止控制方法1. 制动停止法制动停止法是通过对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矩,使其停止旋转。

制动力矩可以通过电机本身的刹车装置,如机械刹车、电磁刹车等实现。

制动停止法适用于电动机需要迅速停止的场合,如紧急停机或安全要求较高的设备。

2. 转子短路法转子短路法是通过将电动机绕组的转子短路,使其产生电磁制动转矩,从而停止转动。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既需要停止又需要有较大制动转矩的场合,如起动轻负载、高速运行的电动机。

3. 变频器减速法变频器减速法是通过变频器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逐渐降低转速直至停止。

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与起动装置选择

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与起动装置选择

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与起动装置选择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在电动机运行前,需要选择适当的启动方式和起动装置来确保电动机能够有效、安全地启动。

本文将探讨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以及起动装置的选择。

一、电动机的启动方式1. 直接起动方式直接起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启动方式。

它的原理是将电源直接接入电动机,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关来启动和停止电动机。

直接起动适用于小型电动机或对起动时间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这种方式简单可靠,成本低,但对电源的冲击较大,容易引起电网电压的瞬间下降。

2. 限流起动方式限流起动方式通过限制电动机的电流来达到缓慢启动的目的。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启动电阻,通过逐步减小电阻的方式来限制电流增长的速度,从而使电动机实现缓慢启动。

限流起动方式适用于启动负载较重或对电源冲击要求较高的电动机。

3. 自耦变压器起动方式自耦变压器起动方式是通过自耦变压器来降低电源电压,从而使电动机实现缓慢启动。

使用自耦变压器能够减小启动时电动机对电源的冲击,提高起动过程的平稳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起动大功率电动机或对启动冲击要求较低的场合。

4. 频率变换器起动方式频率变换器起动方式是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频率变换器将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中间环节将其转换为对应频率的交流电供给电动机。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电动机启动的平稳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二、起动装置的选择1. 起动电阻器起动电阻器主要用于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减少启动时对电源的冲击。

它适用于小型电动机或起动冲击要求较高的电动机。

起动电阻器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电阻来控制启动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缓慢启动的效果。

2. 软起动器软起动器是一种智能化的起动装置,它通过电子元件来实现对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

软起动器具有启动过程的平稳性好、启动电流小、调速性能好等优点。

它适用于对电动机起动和停止过程要求较高的场合。

3. 磁力启动器磁力启动器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来实现对电动机启动和停止的装置。

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

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

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低压电工2016-07-10 06:08原创作者:晓月池塘基础知识/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常见电动机启动方式有以下几种:1.全压直接启动;2.自耦减压起动;3.Y-Δ起动;4.软起动器;5.变频器启动。

目前软启动器和变频器启动为市场发展的潮流。

当然也不是必须要使用软启动器和变频器启动,以成本和适用性为主要参考,下面简要介绍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

1全压直接起动:图一在电网容量和负载两方面都允许全压直接起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全压直接起动。

主要用于小功率电动机的起动,从节约电能的角度考虑,大于11kw的电动机不宜用此方法。

直接启动的优点是所需设备少,启动方式简单,成本低。

电动机直接启动的电流是正常运行的5倍左右,经常启动的电动机,提供电源的线路或变压器容量应大于电动机容量的5倍以上不经常启动的电动机,向电动机提供电源的线路或变压器容量应大于电动机容量的3倍以上。

这一要求对于小容量的电动机容易实现,所以小容量的电动机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启动的,不需要降压启动。

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来说,一方面是提供电源的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很难满足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条件,另一方面强大的启动电流冲击电网和电动机,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对电网稳定运行不利,所以大容量的电动机和不能直接启动的电动机都要采用降压启动。

2自耦减压起动:图二图三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多抽头减压,既能适应不同负载起动的需要,又能得到更大的起动转矩,是一种经常被用来起动较大容量电动机的减压起动方式。

它的最大优点是起动转矩较大,当其绕组抽头在80%处时,起动转矩可达直接起动时的64%,启动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65%,其启动电流为全压启动电流的42%,启动转矩为全压启动转矩的4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人工操作控制,也可以用交流接触器自动控制,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适合所有的空载、轻载启动异步电动机使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是人工操作要配置比较贵的自偶变压器箱(自偶补偿器箱),自动控制要配置自偶变压器、交流接触器等启动设备和元件。

电动机的5种启动方式(图文)

电动机的5种启动方式(图文)
变频器能完成实现电机的软起软停,所以在相对负载较大的 场合,Y-Δ、自耦减压启动或软启动都比不上变频器。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组网通讯 变频器本身可以通过自身集成的或扩展的通讯口实现 网络监控。软起还能做一些监控,但要实现电机的实时监控,也 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不能比拟的。 维护方面 由于Y-Δ、自耦减压启动本身就比较简单,自然维护 起来也最简单。我其实很反对使用软起,如果不选择变频器,肯 定会直接选择Y-Δ或自耦减压启动。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价格问题自然是变频器最贵,Y-Δ、自耦减压启动相对便宜。对于 投入较小的项目,经济性就会成为首选; 可控问题 Y-Δ、自耦减压启动简单,但仅仅只是启动。但在自动化程度高的 场合,估计就会使用得较少,甚至软起也少。而通过变频器调控 电机,包括转速、电压等就远不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能比拟的。 所以变频器在大型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就是首选了。
这是利用了可控硅的移相调压 原理来实现电动机的调压起动,主 要用于电动机的起动控制,起动效 果好但成本较高。因使用了可控硅 元件,可控硅工作时谐波干扰较大, 对电网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电网的波动也会影响可控 硅元件的导通,特别是同一电网中 有多台可控硅设备时。因此可控硅 元件的故障率较高,因为涉及到电 力电子技术,因此对维护技术人员 的要求也较高适用于无载或者轻载起动的场合。并且同任何别的减压 起动器相比较,其结构最简单,价格也最便宜。
除此之外,星三角起动方式还有一个优点,即当负载较轻时, 可以让电动机在星形接法下运行。此时,额定转矩与负载可以匹 配,这样能使电动机的效率有所提高,并因之节约了电力消耗。
软启动,变频器,减压启动综合分析
组网通讯 变频器本身可以通过自身集成的或扩展的通讯口实现 网络监控。软起还能做一些监控,但要实现电机的实时监控,也 是减压启动、软启动所不能比拟的。 维护方面 由于Y-Δ、自耦减压启动本身就比较简单,自然维护 起来也最简单。我其实很反对使用软起,如果不选择变频器,肯 定会直接选择Y-Δ或自耦减压启动。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类型,其启动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启动方法。

1. 直接启动法直接启动法是最简单和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启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电源直接连接到电动机的电枢和电枢绕组中,从而使电动机产生转矩,实现启动。

该方法适用于小功率的电动机,特别是要求启动时间较短且转矩较小的场合。

2. 电阻启动法电阻启动法是在直接启动法的基础上增加起动电阻,通过起动电阻的调节来改变电动机的转矩和启动电流。

这样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小对电源和电动机的冲击,同时延长电动机的寿命。

在启动时,起动电阻接入电枢回路,随着电动机转速的逐渐上升,逐渐减小起动电阻的接入量,直到全压法。

3. 电压变频启动法电压变频启动法是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动机启动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变频器将电源的固定电压和频率转换为可调的电压和频率,以实现电动机的平稳启动。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功率的电动机,并且可以实现起动转矩平稳调节,避免启动过程中的冲击和电动机的热保护。

4. 惰性启动法惰性启动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动机绕组接入方式,在启动时降低电枢电源电压减小电枢回路电阻,从而减小电动机启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转矩。

该方法适用于对启动电流要求较小的场合,能够有效降低起动对电源和电动机的影响。

5. 自耦变压器启动法自耦变压器启动法是通过将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与电动机连接,自耦变压器提供起动能时,使电动机实现先低压起动,再逐渐升压,从而保护电动机免受起动过程的冲击。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动机,能够提供较稳定的起动性能和较小的启动电流。

总的来说,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多种,根据实际需求和电动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启动方法非常重要。

不同的启动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启动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启动效果和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有直接启动法、自耦变压器启动法、星三角启动法、电阻启动法、变频启动法等。

1. 直接启动法
直接启动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电动机启动方法。

即将电动机直接连接到电源,通过闭合启动电机的电源开关来完成启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起动转矩小、机械负载较小的电动机。

2. 自耦变压器启动法
自耦变压器启动法是使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电动机启动时的电压,以减小启动电流并提高电动机的转矩。

自耦变压器启动法适用于起动转矩较大、起动时需限制电流的电动机。

3. 星三角启动法
星三角启动法是将电动机启动时的绕组连接方式从星型切换到三角形,以降低启动时的电流,减小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的影响。

星三角启动法适用于起动转矩较大的电动机。

4. 电阻启动法
电阻启动法是通过在电动机绕组中串联电阻,降低电动机的起动电压,以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和起动转矩,保护电动机和负载设备。

适用于起动转矩较大、负载设
备对起动电流敏感的电动机。

5. 变频启动法
变频启动法是通过变频器来调整电源频率,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来改变电动机的转矩和起动特性。

变频启动法适用于需要控制电动机启动转矩和速度的场合,如需要在启动过程中缓慢加速和平稳运行的电动机。

总结来说,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有直接启动法、自耦变压器启动法、星三角启动法、电阻启动法和变频启动法。

不同的启动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动机起动特性和负载要求。

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和负载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启动方法,以保障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负载设备的安全运行。

常用电机起动方式

常用电机起动方式

国家规定,在电源系统许可时,除了消防系统的电机不受限制以外,其他用途的电机7.5KW 及以上都需降压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或自耦变压器降压),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控制,通常10kw及以上才会采用降压启动。

电动机直接起动多为小容量电动机所采用,较大容量的电动机在其额定容量不超过变压器容量的20%~30%时也可直接起动。

但是以上这些原则也不是决对不变的,要根据运行现场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20千瓦以下的电机可采用直接起动。

起动方式有三相闸刀开关.转换开关.铁壳开关.磁力启动器《电磁开关》.空气开关等等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的选择和比较1、直接启动直接启动的优点是所需设备少,启动方式简单,成本低。

电动机直接启动的电流是正常运行的5倍左右,理论上来说,只要向电动机提供电源的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大于电动机容量的5倍以上的,都可以直接启动。

这一要求对于小容量的电动机容易实现,所以小容量的电动机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启动的,不需要降压启动。

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来说,一方面是提供电源的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很难满足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条件,另一方面强大的启动电流冲击电网和电动机,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对电网不利,所以大容量的电动机和不能直接启动的电动机都要采用降压启动。

直接启动可以用胶木开关、铁壳开关、空气开关(断路器)等实现电动机的近距离操作、点动控制,速度控制、正反转控制等,也可以用限位开关、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实现电动机的远距离操作、点动控制、速度控制、正反转控制、自动控制等。

2、用自偶变压器降压启动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及启动转矩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比例降低,相同的启动电流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大的启动转。

如启动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65%,其启动电流为全压启动电流的42%,启动转矩为全压启动转矩的4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人工操作控制,也可以用交流接触器自动控制,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适合所有的空载、轻载启动异步电动机使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起动方式的比较及选择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水泵与风机常采用笼型感应电动机拖动,恰当的选择其起动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分为全压起动、降压起动、变频起动等,现对各种起动方式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以利选择。

1 全压起动1.1 全压起动的优点及允许全压起动的条件全压起动是最好的起动方式之一,它是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额定电压起动,因此也称为直接起动。

全压起动具有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起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投资省、设备故障率低等优点。

为了能够利用这些优点,目前设计制造的笼型感应电动机都按全压起动时的冲击力矩与发热条件来考虑其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

所以,只要被拖动的设备能够承受全压起动的冲击力矩,起动引起的压降不超过允许值,就应该选择全压起动的方式。

有人误认为降压起动比全压起动好,将15kW~75kW的电动机未经计算就采用了降压起动方式,因而降低了起动转矩,延长了起动时间,使电动机发热更加严重,且设备复杂,投资增加,这是一个误区,应当引起重视。

尤其是消防泵等应急设备希望起动快,故障少,凡能采用全压起动者,均不应采用降压起动。

全压起动的缺点是起动电流大,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如果电动机的功率较大,达到可与为其供电的变压器容量相比拟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将会引起配电系统的电压显著下降,影响接在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条供电线路上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计规范中,对电动机起动引起配电系统的压降有明确规定。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0.2.1.1条规定:“交流电动机起动时,其端子上的计算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90%,电动机不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85%。

(2)电动机不与照明或其他对电压波动敏感的负荷合用变压器,且不频繁起动时,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

(3)当电动机由单独的变压器供电时,其允许值应按机械要求的起动转矩确定。

对于低压电动机,还应保证接触器线圈的电压不低于释放电压。

”对于自设变压器的高压用户,较容易满足上述电压波动值的限制,很可能允许全压起动,需要注意的是,《规范》中规定的电压是电动机端子上的计算电压,其真正目的却是为了限制电动机起动时配电系统的电压降,以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

过去曾规定“电源母线”电压波动值,由于“母线”的含义对于多级配电系统来说,其位置不太明确,不易掌握。

现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既易满足配电系统的要求,又顾及到了相同条件下的其他电动机。

《规范》规定电动机端子上的计算电压,实际上是配电系统电压的参考点。

随着配电变压器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占变压器额定电流的比例越来越小,电动机起动时引起的压降也越来越小,采用全压起动的电动机也就越来越多。

1.2 电动机起动时的压降及允许全压起动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控制电动机起动时配电系统的压降,需要进行压降的分析与计算。

如果电动机的电源是从变电所低压柜以专线放射式引来,电动机起动引起配电系统的压降就接近变压器出线端的压降,而影响此压降的主要因素是变压器的内阻抗,其表现形式是变压器的阻抗电压百分数μk%。

根据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变压器容量及其阻抗电压百分数,可以估算电动机起动时配电系统的压降,以便预估电动机是否可以全压起动,可按下式估算:ΔUSt =((Kmst*Pm+Pa)/Stn) Uk%ΔUSt——电动机起动时配电系统的压降百分数;Kmst——电动机起动电流倍数(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Pm——电动机额定功率(kW);Pa——变压器带的其他负荷(kW);Stn——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μk%——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数。

以上称作估算,是因为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如母线及开关上的压降等,而且将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混算,有误差,但误差很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假设Kmst=7,Pa=0.7Stn,μk%=4.5,代入并移项得Pm/Stn=(Ust-3.15)/31.5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将电动机端子上的计算电压推算到母线上,又顾及变压器电动机组的起动方式,再设ΔUst=7、10、12、15、30,代入计算结果如下:配电系统压降百分数 7 10 12 15 30电动机额定功率/变压器额定容量 0.122 0.217 0.281 0.376 0.852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不同变压器容量允许全压起动的最大电动机功率,并考虑到母线及开关上的压降等因素,6(10)/0.4kV变压器允许全压起动的笼型感应电动机最大的功率如下:变压器供电的其他负荷及功率因数起动时的电压降供电变压器的容量Stn(KVA)100 125 160 180 200 250 315 400 500 560 630 750 800 1000起动笼型感应电动机的最大功率Pm(KW)Sa=0.5Stncos=0.710 22 30 30 37 37 55 75 90 110 115 135 155 180 21515 30 37 55 55 75 90 100 155 185 185 225 240 260 28020 37 55 75 75 90 100 155 185 225 260 280 320 340 400Sa=0.6Stncos=0.810 18.5 22 30 30 37 55 75 90 110 115 135 135 155 18515 30 30 55 55 75 90 100 155 185 185 225 240 260 280电源允许直接起动的笼型电动机最大功率(KW),小容量发电厂每1KVA发电机容量为0.1-0.12KW ,变电所经常起动时,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20%。

偶尔起动时,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30%。

根据有关的数据,可以看出允许全压起动的笼型感应电动机的最大功率。

如果电源容量不够大,不允许全压起动,则要改选更大容量的变压器或采用降压起动。

1.3 由城市低压电网供电的电动机允许全压起动的最大功率如果电动机的电源是与其他负荷共用一条线路,树干式配电引来,需要考虑电动机起动时的压降对其他负荷的影响,进行压降计算,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要加大供电线路的截面或采用降压起动。

由城市低压电网供电的电动机大多都属于这种情况,但因电源线路的情况难以了解,不易计算,所以《规范》第10.2.1.5条规定:“由城市低压网络直接受电的场合,电动机允许全电压起动的容量应与地区供电部门的规定相协调。

如当地供电部门对允许笼型感应电动机全压起动容量无明确规定时,可按下述条件确定:(1)由公用低压电网供电时,容量在11kW及以下者,可全压起动;(2)由居住小区变电所低压配电装置供电时,容量在15kW及以下者可以全压起动。

”2 降压起动当电动机全压起动将引起配电系统的压降过大,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规范不允许采用全压起动时,可采用降压起动。

根据电动机起动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正比的关系,采用降低电动机端电压的办法来减小起动电流,从而减小配电系统的压降,简称降压起动。

降压起动的方法较多,有星三角换接、自耦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电动机组、延边三角形换接、串电抗器或电阻器降压等。

对于中小型电动机,采用星三角换接或自耦变压器降压的较多。

2.1 串电抗器降压起动因为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与端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在降低电动机端子电压的同时,更显著地降低了它的起动转矩。

若电动机的电压(电流)下降到原来的1/c时,起动转矩便下降到原来的1/c 2。

在电动机定子回路中串入电抗器降压起动的方法就是如此。

虽然起动电流有所减小,但其起动转矩小得更多,使起动时间延长,电动机发热更严重。

如果被拖动的负载阻转矩较大,甚至会起动不起来,所以这种方法不够好,建议在低压系统中尽量少采用。

2.2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是将其原边接供电电源,副边(即原边的一部分)接到电动机定子绕组上,待电动机起动到转速基本稳定时,再切除自耦变压器,将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接接入供电电源,电动机在全电压运转。

这种起动方法对电动机本身来说,降低了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起动电流,仍符合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这个规律。

假若自耦变压器的抽头变比为1∶2,则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电流都降到全压起动的一半,起动转矩降低到全压起动的1/4。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此时配电线路中的电流(即自耦变压器原边的电流)比电动机中的电流(即自耦变压器副边的电流)又小了一半,这样配电线路中的电流也下降到全压起动的1/4,即这种起动方式显著地降低了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和压降。

一般来说,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电动机的端子电压下降到额定电压的K倍时(K为自耦变压器抽头变比,其值小于1),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与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均下降到额定电压时的K2倍。

可见,在起动转矩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比电抗器降压更有效的减小了配电线路的电流和压降。

2.3 星三角换接降压起动星三角换接起动是先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起动,待电动机转速基本稳定时,再换接成三角形转入正常运行。

星形连接同三角形连接相比,电动机绕组的端子电压和绕组中的电流降低到1/√3,电动机的转矩降低到( 1/√3)2,即1/3。

电动机星形连接时,绕组中的电流即配电系统中的电流。

三角形连接时,电动机绕组中的电流是相电流,而配电系统中的电流是线电流,相电流是线电流的1/√3。

这样,电动机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相比,其起动电流对配电系统而言下降了。

所以,电动机星三角换接的起动方式,其端子电压、绕组中的电流、电动机的转矩、配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降),四者的大小关系均相当于1∶3的自耦变压器降压的起动方式,只是这个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自耦变压器可以换接抽头来改变其变化,从而可以根据配电系统中的压降限制及负载的转矩要求,选择自耦变压器与电动机连接的抽头,比星三角换接灵活。

3 其他起动方式3.1 变频起动变频起动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用逐步提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供电频率来提高电动机的速度。

这种起动方式也降低了电动机的端子电压和起动电流。

因为变频调速改变了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保持了电动机的硬机械特性,与其他起动方式相比,起动电流小而起动转矩大,对设备无冲击力矩,对电网无冲击电流,既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又有最理想的起动特性。

但是,这种起动方式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在不需要变频调速的场合,如无特殊要求,只是为了得到良好的起动特性而装设变频设备是不合适的。

只有在变频调速系统中,才采用变频起动。

近年来,在采用变频调速的恒压供水系统、变风量系统中,其水泵、风机都是变频起动的。

4 各种起动方式的比较笼型感应电动机各种起动方式的特点如下:综上所述,在选择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式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