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专题 审题 千古文章意为本,字斟句酌明真意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提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提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提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

《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内静谧祥和的氛围中参悟出禅意。

示例2: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

《枕石》中的钟馨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

《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馨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

示例3: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

《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

《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感觉月华如水荡涤胸怀,淡然自适。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听袅袅钟磬音,参悟禅意。

【解析】【分析】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

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运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

《枕石》写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竹里馆》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题破山寺后禅院》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故答案为:示例1: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代的一些文人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不屑于和一群功利之徒为伍,转而求田问舍....,寄情山水,过着惬意逍遥的隐居生活。

②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其危害程度不堪设想....。

③师心自用....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悲剧,因为它使人相信自己是尽菩尽美的,不愿接受他人意见,从而阻碍了自身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

④教师在教育中碰到棘手问题时,不要求全责备....孩子的顽劣,而要追根溯源,看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否统一协调。

⑤他喜欢封闭自己的内心,常常独来独往、卓尔不群....,不愿意和同学们接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⑥原本典雅文气、清丽脱俗的漱玉泉,却因部分游客投币祈福,导致泉眼遍布各种钱币,成为赤裸裸的俗气“钱眼”,犹如焚琴煮鹤....般大煞风景。

A. ①⑤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答案】B【解析】①望文生义,求田问舍: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含贬义。

这里误以为种田筑舍;②正确,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符合语境;③正确,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符合语境;④不合语法,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⑤不合语境,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不合群;⑥正确,焚琴煮鹤:把琴当作燃料烧了去煮白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

符合语境;故选:B。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配套K12】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15 写作(含解析)

【配套K12】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15 写作(含解析)

专题15 写作易错点1 议论文写作——中心突出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错因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文字简明清晰,没太多干扰信息。

题目的关键词是用材料所给的两三句名言为基础,发表下对中国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化育后世的感触和思考。

这就界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作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分析深刻。

分析不深刻,重点不突出就会被视为二类作文,而如果行文不合材料要求,或脱离材料则会被视为三类作文。

【参考例文】扫除腻粉呈风骨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

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

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

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理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徒有虚表?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

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精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精

核心题点精练一文言疑难实词词义推断方法的综合使用核心题点精练一文言疑难实词词义推断方法的综合使用文言实词犹如搭积木中的块块积木,它不仅是建筑的材料,更是构建骨架的本身。

同时,文言实词为核心考点,其余所有的断句、翻译、文意、赏析等均以它为基础。

考试中,命题者既考查考生实词的积累,更考查对那些疑难实词的推断能力。

对于疑难实词含义的推断,是实词辨析题和翻译题最重要的题点。

怎么推断?要使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又是如何综合使用的?这些都是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常用推断方法温习1.请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倾斜(2)断绝粮食(3)丰收(4)顽皮2.请用对称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选拔(2)活着(3)多余(4)风气毁坏3.请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三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 模块三 第32练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三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 模块三 第32练

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______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______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______的诱惑。

A.顺应坚不可摧形形色色B.顺应牢不可破形形色色C.顺遂坚不可摧应有尽有D.顺遂牢不可破应有尽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为我国美食食品材料及制作工具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

B.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C.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基因工程作为新兴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将带动其他生物新技术。

D.校庆活动期间,我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出现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音乐之所以能使人长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有益于人们增加青春活力,延年益寿。

①它们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②分泌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③另外,乐曲的节奏也能刺激胃肠蠕动,加大肺活量④其奥秘在于优美悦耳的乐声能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⑤促进新陈代谢⑥如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A.③②④①⑤⑥B.④②⑥①⑤③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3)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2018年陕西中考语文真题

2018年陕西中考语文真题

2018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星宿.(xiù) 伫.立(chù) 慰藉.(jí) 退避三舍.(shè)B.拂.晓(fú) 收敛.(liǎn) 自诩.(yǔ) 期期艾.艾(ài)C.揩.油(kāi) 裨.益(bì)明眸.(móu) 鞭辟.入里(pì)D.蓦.然(mù) 旌.旗(jīnɡ) 媲.美(bì) 面面相觑.(x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2),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4),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5)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6),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孟子·富贵不能淫》)(8)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冰心《纸船》)(9)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10),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全国Ⅰ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江苏2018年高考学科基地秘卷语文卷六

江苏2018年高考学科基地秘卷语文卷六

2018江苏高考学科基地秘卷(六)语文第I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中▲了对人类基本境况的观察和思考,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现在社会上___▲的风气和网络媒介的强势对于阅读经典的确造成了巨大冲击,我认为是很可悲的。

不过,事实上,经典作品仍在▲地出版,证明它们仍拥有基本的读者群,火种仍在传承,绝不会熄灭。

A.汇聚迫不及待源源不断B.凝聚急功近利源源不断C.凝聚迫不及待源源不断D.汇聚急功近利层出不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出动轰—6K飞机赴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进行巡航。

这表明中国空军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直至不再被侵犯。

B.新城小区自去年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后,小区居民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小区环境也更加整洁美观了。

C.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决定设立的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D.国家网信办牵头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了网络空间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下列诗句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D.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

B.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

C.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

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D.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