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黑色的香蕉》含反思.doc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反思黑色的香蕉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反思黑色的香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黑色的香蕉”。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掌握简单的食物保鲜方法,并培养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香蕉变黑的原因,了解食物保鲜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香蕉变黑的原因及其保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小刀、盘子、保鲜膜、实验记录表。
学具:每组一份香蕉、小刀、盘子、保鲜膜、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根新鲜的香蕉和一根变黑的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为什么香蕉会变黑呢?(2)引导学生讨论,香蕉变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 例题讲解(1)讲解香蕉变黑的原因:香蕉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气体,促使香蕉自身变黑;香蕉受到挤压、摩擦等外界因素,也会导致局部变黑。
(2)介绍食物保鲜方法:采用保鲜膜包裹香蕉,减少与空气接触,延缓香蕉变黑。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保鲜膜包裹香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包裹,观察并记录香蕉变黑的速度。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黑色的香蕉2. 内容:(1)香蕉变黑的原因(2)食物保鲜方法(3)实验结果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食物变化,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香蕉变黑的原因和食物保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食物的保鲜方法,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2024年中班下学期科学黑色的香蕉教案

2024年中班下学期科学黑色的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下学期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黑色的香蕉”。
通过本章内容,我们将带领孩子们探索香蕉变黑的现象,了解食物的氧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并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发现香蕉变黑的原因,并将这一现象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鲜的香蕉、水果刀、盘子、碘酒、维生素C片、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香蕉、实验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们观察桌上的香蕉,引导他们描述香蕉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香蕉为什么变黑吗?”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香蕉变黑的原因,即氧化作用。
演示实验:将切开的香蕉一半涂上碘酒,一半放入维生素C 片中,观察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实验,观察香蕉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强调氧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如苹果、土豆等。
5.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香蕉,标注氧化作用、碘酒、维生素C等关键词。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果,记录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答案:孩子们需要记录水果的颜色、硬度、味道等变化,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孩子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能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其他类似的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反思黑色的香蕉

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反思黑色的香蕉背景在某中班下学期的科学课教学中,老师准备了一堂关于香蕉的课程,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香蕉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及如何挑选香蕉。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使用了黑色的香蕉作为例子,却发现孩子们对于黑色的香蕉很感兴趣,纷纷表示从未见过这样的香蕉。
于是,老师开始对此进行反思。
反思问题1.科学课中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2.老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否及时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分析1.某中班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城市孩子,他们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对于种植和农业生产的了解比较有限,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孩子们能够关联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2.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老师应该考虑到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要确保教材内容严谨、准确,和孩子们的年龄相适应。
应该从课程借鉴、教育资源中寻找合适的教材,多加斟酌,确保课程与教材紧密结合。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因此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应该及时予以回应和解答,引导孩子们正确思考问题,并充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解决方法1.为了将课程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老师在选择教材和前期准备阶段,应该查看、调研通过项目课题和现实生活中学习、工作的方式,开设亲近自然的课程,让孩子们体会自然的美丽。
2.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该严格审查教材内容,确保准确、严谨,授课内容与孩子们的年龄相适应,同时深入了解教育资源和教育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发现新的课程创新和实践方式。
此外,老师还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等。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和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在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认识水平。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材,对应章节为《生活中的科学》。
详细内容包括:探讨香蕉变黑的原因,了解食物的保存方法,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香蕉变黑的原因,理解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掌握食物保存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透明塑料袋、盐、黑纸、计时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新鲜的香蕉和一根变黑的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为什么香蕉会变黑呢?”2. 例题讲解(1)介绍香蕉的结构,引导幼儿了解香蕉的组成部分。
(2)讲解香蕉变黑的原因,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防止香蕉变黑。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种防止香蕉变黑的方法。
(2)每组分享自己的方法,全班讨论哪种方法最有效。
4.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如何用透明塑料袋、盐和黑纸保存香蕉。
(2)幼儿动手实践,每组用自己想出的方法保存香蕉。
(2)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程《黑色的香蕉》2. 内容:香蕉结构:果皮、果肉、果蒂香蕉变黑原因:氧化、微生物、温度防止香蕉变黑的方法:隔绝空气、降低温度、使用保鲜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和家人一起探讨,还有哪些食物容易变黑,并找出防止它们变黑的方法。
(2)用画笔记录下你实践保存香蕉的过程。
2. 答案:(1)例如:苹果、梨等水果也容易变黑,可以通过涂抹柠檬汁、放入冰箱等方法进行保存。
(2)见幼儿实践操作的画纸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香蕉变黑原因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保存香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黑色的香蕉》。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认识食物的氧化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基本结构,知道香蕉变黑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认识食物的氧化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根新鲜的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其外观、颜色、气味等特征。
(2)教师将香蕉切成两半,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内部结构。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问:“为什么香蕉放久了会变黑?”引导幼儿思考、表达。
(2)教师用放大镜观察香蕉切面,解释香蕉变黑的原因是氧化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实验记录表,让幼儿记录香蕉切面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香蕉变黑的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香蕉变化现象。
5. 作业设计(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记录下哪种水果容易变黑,并思考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黑色的香蕉》2. 板书内容:香蕉的结构:皮、果肉、果核香蕉变黑的原因:氧化现象预防香蕉变黑的方法:密封保存、避免碰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果,记录下哪种水果容易变黑,并思考原因。
2. 答案示例:苹果容易变黑,原因是苹果切开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否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认识食物的氧化现象。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食物,了解它们的保存方法,预防食物变质。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班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黑色的香蕉”。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香蕉变黑的原因,了解食物的氧化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食物的氧化现象,理解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色香蕉、新鲜香蕉、水果刀、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黑色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香蕉为什么会变黑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新鲜香蕉进行实验,演示香蕉氧化变黑的过程。
讲解食物氧化原理,让幼儿了解香蕉变黑的原因。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
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锻炼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止食物氧化,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黑色的香蕉2. 内容:香蕉为什么会变黑?食物氧化现象防止食物氧化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氧化现象。
2. 答案示例:苹果、梨等水果切开后为什么会变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香蕉变黑的原因,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氧化现象,并进行记录,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寻找防止食物氧化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黑色的香蕉》。
通过观察香蕉变色的现象,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氧化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变色的原因,知道食物氧化现象;2.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香蕉变色的原因,掌握氧化现象;2.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保鲜膜、计时器;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发好奇心;(2)出示香蕉,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它会变成黑色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切开香蕉,观察氧化过程;(2)用保鲜膜包裹香蕉,观察变色速度;(3)讲解氧化现象,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香蕉变色过程;(2)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变色原因。
(2)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其他食物的氧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黑色的香蕉》2. 板书内容:a. 香蕉变色的原因:氧化b. 实验过程:观察、记录、讨论c. 氧化现象:食物、生活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其他食物的氧化过程,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香蕉变色的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氧化现象,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参与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过程中香蕉变色的观察和记录;2. 氧化现象的讲解,确保幼儿能够理解;3. 作业设计,使幼儿能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探究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黑色的香蕉》科学知识点1.氧气和水的作用2.香蕉的成熟过程3.黑色香蕉的形成原因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氧气和水的作用,认识香蕉成熟的过程。
2.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黄色香蕉2个,黑色香蕉2个,发酵袋4个。
2.盐水、苏打水、清水、纸巾各一份。
3.教师准备一个多媒体投影仪或者幼儿科学书籍。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先过渡一下上一个活动,例如让幼儿说说昨天拿到什么好东西之类的。
然后向幼儿们展示两个黄色的香蕉和两个黑色的香蕉,提问:“这两个颜色的香蕉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自由发言。
第二步: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的过程然后,老师将一个黑色的香蕉放入发酵袋,一份盐水、一份苏打水和一份清水,老师询问幼儿们这三种液体对黑色香蕉的影响,可以请幼儿们先写下自己的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将黑色香蕉放入发酵袋内,分别注入盐水、苏打水和纯净水。
接着,将发酵袋封口,放到较温暖的地方,等待24小时后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记录:在经过24小时后,我们发现加入盐水的黑色香蕉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香蕉表面的黑色变得更深了,果肉也出现了明显的黑色斑点。
而加入苏打水的黑色香蕉的表面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黄色斑点。
而加入清水的黑色香蕉外表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
让幼儿观察各组实验结果的差异,可以让他们自己分析出加盐水让香蕉变黑的原因是什么,再引导幼儿们说出香蕉需要氧气和水才能变成熟的事实。
第三步:教授知识点1.氧气和水的作用通过实验让幼儿们认识到香蕉的成熟需要氧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条件,引出成熟的作用机理。
2.香蕉的成熟过程简要介绍香蕉成熟过程中的变化,从颜色到味道等各个方面。
3.黑色香蕉的形成原因讲解黑色香蕉的形成原因,分析出过分成熟和病原的因素。
第四步:小结通过上述实验和知识讲解,让幼儿们认识到香蕉成熟的过程以及黑色香蕉的形成原因,并引导幼儿们了解氧气和水的作用。
利用霓虹灯像样板食品店那样摆放香蕉,让幼儿们模拟“选购”环节,这样能够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黑色香蕉的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黑色的香蕉》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2.幼儿能认真清楚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能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对香蕉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香蕉为什么要变黑
教学难点:香蕉变黑的观察时间长
活动准备
1.一些新鲜的香蕉,一个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
2. 实验准备:3根香蕉,3个纸盘 ,切蛋糕的塑料刀。
活动过程
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今天曹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件礼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幼
儿猜不出可以让几个幼儿上来摸一摸)
2.我们现在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喔,原来是香蕉,看看有多
少香蕉?(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过程二:游戏香蕉变变变
1.教师给幼儿分香蕉,边分边说:给你一根香蕉。
提问:你有几根香蕉?(1根)
2.教师小结:原有的许多香蕉被分成了一根一根的。
过程三:香蕉变魔术
教师引导:我们的香蕉娃娃还会变魔术呢!
(1) 将香蕉朝下放,引导幼儿想象:香蕉像什么?(月亮、彩
虹、小桥)
(2) 将香蕉朝上放:香蕉像什么?(小虫、小船、小床)
(3) 香蕉竖着放:香蕉像什么?引导幼儿拿起香蕉用动作模仿。
(手枪、电话、小刀等)
(4) 幼儿模仿香蕉弯弯的样子。
2.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呀!能把香蕉变成
过程四:实验观察
1.教师出示剥开了很久的一根香蕉,满怀疑惑地问道:小朋友
你们知道这根香蕉为什么变成了黑色吗?
幼儿摇头很疑惑。
2.教师模仿科学小精灵说:我们做个实验吧,看看究竟怎么回
事呢?
3.教师给幼儿演示实验
(1) 剥开一根香蕉放在一个纸盘里。
(2) 用塑料刀将香蕉切成4段。
(3) 把香蕉放在一边,观察它的变化。
(4) 过2-3小时后,再剥开第二根香蕉放在一纸盘里,也用塑
料刀切成4段。让幼儿观察两个盘里的香蕉颜色是否一样。
(5) 放学时再让幼儿观察全部的香蕉会有哪些变化。(会发现
每块香蕉的外表都会慢慢变黑)
4.幼儿观察完后,教师总结: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香蕉
皮,空气就会和香蕉接触,于是香蕉就变黑了。
(此活动需要时间来观察,教师操作后可安排适当时间让幼儿观
察)
教学反思
1. 此项活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观察其变化情况,我们要注意掌
握好时间,把时间安排合理,还要把握知识的连续性。
2. 我在游戏过程中,引导了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动作模仿香蕉的
弯弯样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3. 幼儿们积极参与游戏,在玩中学到了香蕉为什么会变黑的原
因,
小百科: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
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
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
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