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膏剂的制作
煎膏剂的制作

B 1.表皮细胞 2.草酸钙针晶束 3.纤维4.导管
5.糊化淀粉粒团块 6.薄壁细胞
A.白及
B.混淆品白及
图1 粉末显微特征图
白及: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肇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孑L沟明
由于滋补膏剂的药材一般价格较高,如果直接煎取药汁,难免 煎煮不透而造成浪费。因此我院对某些药材如枫斗、人参、西洋参、 藏红花等直接冲人煎取的药汁作收膏用。根据本院实际,用50 g打 粉机粉碎藏红花、虫草等药材,再加入120目筛过滤备用。用300 g 打粉机粉碎西洋参、枫斗等药材,同样以120目筛过滤,并备有切
但性状、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鉴别白及及其混淆品,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白及;混淆品;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09)16—0078—01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 燥块茎。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外观性状与正品白及相似的混 淆品。为了安全、有效用药,笔者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面 对白及及其混淆品进行了比较研究。 1仪器与试药
(收稿日期:2009—04—16:修回日期:2009—06—22)
Hale Waihona Puke 贵重药材则慢慢加入其粉末,同时不断搅拌冲人使其完全溶于药 液),将浸泡后的胶放入锅内。注意放入胶后应不停地向同一方向 搅拌,并不时搅拌锅底以防锅底结块,待胶体溶解后用不锈钢网筛 捞去浮末,当膏液渐浓时应减小火力.并加快搅拌频率,不让其结 块。当煎膏剂煎煮到挂旗时应将煎膏剂快速倒人事先经过洗净、烘 干等程序的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加盖密封。 2.3 收膏处理
中成药颗粒熬制膏方的方法

中成药颗粒熬制膏方的方法
制作中成药颗粒膏方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备料:根据处方准备相应品种、剂量的中药配方颗粒、辅料(糖、蜂蜜、阿胶等)。
将中药配方颗粒放置瓷锅或不锈钢锅中混匀。
2. 浸泡:在冷水中浸泡1~2个小时,最少20分钟以上,通过充分的浸泡可以使药物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3. 煎药:使用自来水,水量要没过药材表面1~3厘米,也可以根据药材的
吸水量适当增加。
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
4. 浓缩:将煎好的药液进行过滤,然后进行浓缩。
具体方法是将药液倒入锅中,用小火慢慢加热,同时用铲子不断搅拌,防止药液粘锅。
当药液变得粘稠时,可以逐渐减少水量,直到药液变成膏状。
5.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糖、蜂蜜、阿胶等,搅拌均匀。
6. 装瓶:将熬制好的膏方装入干净、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处方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作膏方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此外,制作膏方的用料和制作过程也需注意卫生和质量,以确保膏方的质量和安全性。
煎膏剂名词解释

煎膏剂名词解释
煎膏剂是指经过煎熬而制成的药物,是传统中药制剂的一种,也被称为“煎熬剂”或“熬膏”。
药物和药熬料(如根、药材等)经过多次制备过程后,形成“煎膏剂”,其质地、成分及服用方法均有所不同。
煎膏剂是中药制剂中最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制备过程来调节药效和改善药性,其含有的中药成分可以增强其功效,使药物的作用更加明显,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制备煎膏剂的工艺,首先将药物和药熬料以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水和炼制剂,并按特定加热温度加热一段时间,形成糊状物,经过凝固、切块处理后即成为煎膏剂,或称煎膏体。
煎膏剂表面的膜状润滑物,可使药物的吸收更容易,更易于溶解,令其在动脉血液中更快溶解,从而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
煎膏剂的使用也很方便,直接口服或外用,通常采用每日1次或每日2次,一次量多少应按医师指示,传统规定每次量应不超过20克。
综上所述,煎膏剂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制剂,制备过程及其使用方法都十分简便,可调节药效和改善药性,并且可增强功效,是常用药物的必备制剂方式之一。
煎膏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随着中药学的发展,煎膏剂的制作方法也不断改进,今天,煎膏剂在临床药物应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煎膏剂有利于加快药物的吸收和溶解,特别是对对药物吸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
但是,由于煎膏剂较厚重,不易吞服,服药者应认真遵守用药说明,认真服用,并在更换疗程前向医生确认用药具体细节,以免误服。
总之,煎膏剂是传统中药制剂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质地和成分,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也与其他制剂有着较大区别。
煎膏剂制备有许多注意事项,在使用上也应当严格按照用药说明和医生的指示,方可获得最佳疗效。
中药熬膏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膏的正确方法熬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煎剂方法,它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正确的熬膏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药熬膏的正确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齐全的材料和器具。
熬膏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中药饮片、蜂蜜或炖膏剂、清水等,器具有煎药壶、筷子、铁勺或塑料勺、蜂蜜瓶等。
在选择中药饮片时,应确保其质量可靠,最好是经过正规生产和鉴定的。
而炖膏剂和蜂蜜则可以根据需要采购。
第二步是将适量的中药饮片粉碎。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在煎煮前需要粉碎,这样有利于有效提取药物成分。
粉碎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研磨机或者绞肉机碾磨,也可以用研磨杵和研钵研磨。
粉碎后的中药饮片颗粒大小要均匀,不能过粗或过细,以便后续步骤中的药物煎煮。
第三步是加水煮药。
将粉碎的中药饮片加入煎药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水的用量通常以药材的性质和煎剂要求为准。
水的加热可以使用电、气、火等方式,但不同的加热方式会影响到煮药的温度和效果。
一般来说,电煮方式温度稳定可控,适合煮一些温性药物;气煮方式煎药温度高,适合煮一些寒性药物;而火煮方式温度相对较低,适合煮一些辛温类药物。
第四步是煮药的时间掌握。
中药熬膏的时间一般要根据药材的煎剂要求来确定,不同的药材和煎剂需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药材加水后煮沸时会有大部分的有效成分溶出,此时需要将药材煮沸一段时间,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提取出来。
然后控制火候,继续煮煎至浓糊状。
煮药过程中应掌握火候,避免煮沸的时间过长或过短,过长可能会导致药性或药效丧失,过短则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
第五步是准备蜂蜜或炖膏剂。
当中药煎煮至浓糊状时,可以将其从火上拿下,稍作冷却。
此时可以根据需要将蜂蜜直接倒入中药糊中,或将熔化的炖膏剂倒入中药糊中。
蜂蜜可以增加中药的口感和稠度,而炖膏剂则可以增加中药的黏附性和粘度。
最后一步是倒入容器保存。
熬膏时,我们可以使用铁勺或塑料勺将煎煮好的中药膏从煎药壶中舀出,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肺热咳喘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下面是中药熬膏方的制作过程:
材料:
-中草药
-纯净水
-砂锅(或不锈钢锅)
-滤网
-蜂蜜(或冰糖)
步骤:
1. 将需要的中草药按比例配好,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2. 将浸泡好的中草药放入砂锅内,加入足够的纯净水,水量大约是中药的3-4倍。
3. 开火将砂锅内的药材煮沸后,调小火煨熬2-3小时,期间需要不时搅拌,防止药材粘在锅底或者煮干。
水分逐渐减少,煮到剩下原来的1/3到1/2左右即可,具体看药方。
4. 待药液变得浓稠时,关火,并让药液冷却至温热状态。
5. 使用滤网将药渣过滤出来,取出汁液。
6. 将汁液倒回砂锅中,开小火慢慢加热,期间不断搅拌,直到液体变得黏稠,但不粘锅底即可。
7. 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冰糖进行调味,搅拌均匀后可以熬制成糊状或者浓稠的膏剂。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煮沸过久或者煮干,影响药效。
2. 熬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搅拌,防止药材粘底或者煮干。
3. 中草药的选择和比例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药方搭配合理。
在进行制作前最好请教医生或者中药师。
4. 制作好的熬膏方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污染或者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益母草煎膏制备ppt

1、 量取益母草50g,加 水500ml,煮40min,过 滤,滤渣加水300ml,煮 30min,合并煎液,于电 驴上加热浓缩到10ml,代 用。
2、称取12.5g红糖,于蒸发皿上炒糖,勤 翻,炒至全熔,色转棕褐色,至发泡及微 有青白色烟发生即可。
草完 的 益 注 煎全 蒸 母 意 膏, 发 草 火 。收 皿 浓 候 膏中缩, 。,倒火 即搅入力 得拌带减 到至有小 益融炼, 母合糖将
15药学6班药物制剂ppt
制作人:黄霄 、邓明航 学号: 42 、 51
益母草煎膏的制备
【处方】 益母草 红糖
50g 12.5g
Hale Waihona Puke 制法1. 量取益母草50g,加水500ml,煮40min,过滤, 滤渣加水300ml,煮30min,合并煎液,于电驴上 加热浓缩到10ml,代用。 2. 称取12.5g红糖,于蒸发皿上炒糖,勤翻,炒至全 熔,色转棕褐色,至发泡及微有青白色烟发生即 可。 3. 注意火候,火力减小,将益母草浓缩倒入带有炼 糖的蒸发皿中,搅拌至融合完全,收膏。即得到 益母草煎膏。
0183煎膏剂(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

0183 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煎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饮片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清膏。
二、如需加入饮片原粉,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加入细粉。
三、清膏按规定量加入炼蜜或糖(或转化糖)收膏;若需加饮片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四、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
五、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相对密度】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通则0601)测定,按下式计算,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式中W1为比重瓶内供试品溶液的重量,g;
W2为比重瓶内水的重量,g;
凡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不检查相对密度。
【不溶物】取供试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使溶化,放置3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细粉前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细粉。
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
【装量】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检查,应符合规定。
- 1 -。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3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煎膏剂
系指益母草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 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也称膏滋。
一般采用煎煮法制备。 益母草煎膏剂制备时可以采用敞口式煎煮锅或多功能提取罐 提取,提取液可以采用敞口式煎煮锅进行浓缩,也可以采用 真空浓缩罐进行浓缩。
注:受热易变质及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中药不宜制成煎膏。
4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精品课程配套电子教案
中药制剂技术
1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项目任务
制备“益母草煎膏”
2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独立进行前期准备。 2.能独立进行原料药的前处理。 3.能独立进行煎膏剂的制。 4.能独立使用比重瓶,检测煎膏剂的相对密度。 5.能独立进行各种生产文件的记录和汇总。
过程与方法目标
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药材煎煮
浓缩
炼糖(炼蜜)
收膏
分装
5
项目七 煎膏剂生产
浸煎膏剂的质量控制
煎膏剂常用质量检查项目:
外观: 相对密度: 不溶物: 微生物限度:
以上项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