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 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四仪: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四仪: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包容制情绪、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八礼: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7 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八礼四仪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具体规范: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具体规范: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

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2。

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3。

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

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2。

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

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四、待人之礼1。

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

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

不乱按电梯的按钮.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

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2.不乱写乱画“到此一游”等。

3。

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不触摸文物。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一)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待人之礼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制度,主要用于重要的官方仪式和仪容接待场合。

其具体内容如下:
八礼:
1. 拜地礼:行进至主位前,先躬身拜地。

2. 起立礼:主位表示座敬,宾位请起身接受。

3. 右拜礼:主位容让宾位,表示尊敬。

4. 左拜礼:宾位即主位表示容让,也表示尊敬。

5. 再拜礼:宾位表示再拜以示谢意。

6. 示敬礼:主位示意起身,双手合十向宾位拜鞠。

7. 退位礼:宾位即将或离席,主位示意起身。

8. 再拜礼:宾位离席前再次拜谢主位。

四仪:
1. 见礼:宾员到达,行进至主位前行三揖九叩礼。

2. 敬礼:主位坐定后,宾员行接受礼。

宾员行揖四回,九叩已后,主位答礼。

3. 起身礼:敬礼后,宾员起身。

主位示意入座,宾员回应后再次坐下。

4. 辞礼:宾员离席辞别时,主位礼送,示意起身,致辞,再次拜别。

这些礼仪的具体操作方式和要求,根据不同场合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它们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尊崇、敬意和谦逊之风尚。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教育内容八礼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6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二)《中小学生守则》2015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教育内容。

附2:八礼的具体规范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说”,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为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矩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