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一企一档'档案整理内容

“一企一档'档案整理内容

“一企一档'档案整理内容————————————————————————————————作者: ————————————————————————————————日期:ﻩ鄂尔多斯市“一企一档”档案整理内容一、表格表格名称表1 企业基本情况表表2 企业执行“环评”、“三同时”情况表表3 企业污染防治及总量控制情况表表4 环保部门对企业监督管理情况表表5企业环境管理情况表二、资料目录(一)表1企业基本情况表支撑材料目录编号支撑材料名称企业发展概况1)企业发展概况(文字说明)2)工商营业执照及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立项报告和批复3)企业建设立项报告4)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立项的批复标识厂区平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等方框示意图5)企业总平面示意图(含污水管网图)6)企业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点位示意图7)企业物料平衡图8)企业水平衡图企业环保投资9)企业环保投资明细表10)企业环保投资财务报表(二)表2企业执行“环评”、“三同时”情况表支撑材料目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资料11)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申请表1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13)评审专家组意见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评估报告16)环保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意见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资料17)企业建设项目环保设计方案18)企业建设项目环保设计备案申请(2007年9月1日后实施的建设项目)19)企业建设项目环保设计备案回执(2007年9月1日后实施的建设项目)20)企业建设项目开工报告21)企业建设项目试运行申请表22)企业建设项目试运行批复23)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24)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25)环保部门对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环保部门网站载屏)26)环保部门对企业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批复文件(三)表3企业污染防治及总量控制情况表支撑材料目录企业环保设施(装置)设计、建设资料27)企业XX污染物治理设计方案28)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位置图29)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工艺流程图30)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建设相关合同31)企业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验收报告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情况32)企业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验收现场监察记录单(新建企业排污口已规范的,提供说明材料)33)企业规范化排污口及标志牌照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及综合利用34)XXXX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帐35)XXXX年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表36)XXXX年工业固体废物委托处理协议37)XXXX年工业固体废物委托处理接收方的证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38)危险废物应急预案39)XXXX年工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40)XXXX年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台帐41)企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委托协议42)危险废物接收方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经营许可证书43)XXXX年固体危险废物转移许可证44)XXXX年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打印盖章)45)企业危险废物自行处理设施环保部门批准文件(自行处理时适用)46)企业危险废物暂存点符合国家规定的说明47)XXXX年放射性废物(废源)处置情况明细表48)企业放射性废物(废源)处置委托协议书49)企业放射性废物(废源)安全收贮证明书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情况50)市、区政府部门下达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文件51)企业执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专家评审意见52)企业执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53)市、区环保部门下达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文件54)企业执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专家评审意见55)环保部门拟批准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公示(环保部门网站载屏)56)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企业污染排放情况57)企业监测计划及落实情况58)企业日常自行监测的监测报告(表)企业总量控制情况59)企业XXXX年环境统计报表60)环保部门下达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指许可证排放量、部分企业应填报主要污染物减排量)61)环保部门污染物总量核定文件62)企业水、电、天然气、油(不含车用油)和煤炭使用明细表63)供水部门开具的水费发票(存企业财务部门备查)64)电力部门开具的电费发票(存企业财务部门备查)65)供气部门开具的天然气费发票(存企业财务部门备查)66)供油部门开具的油费发票(不含车用油)(存企业财务部门备查)67)煤炭购买发票(存企业财务部门备查)68)购煤合同书及煤质检测报告(四)表4环保部门对企业监督管理情况表支撑材料目录排污许可证管理69)排污许可证申报表(含申报监测报告,如有辐射源,还需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报表)70)环保部门核发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含临时许可证,如有辐射源,还应提供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污染物排放申报、排污费征收71)企业排污费缴纳明细表72)企业污染物排放申报表(排放污染物月变更申报表)73)环保部门排污核定通知书74)环保部门排污费缴纳通知单75)企业排污费缴费收据(复印件)企业限期治理情况76)环保行政部门下达企业污染限期治理的通知77)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整改报告78)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试运行申请79)环保行政部门同意试运行的批复80)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式验收申请81)环保部门污染治理设施验收监测报告82)环保行政部门同意污染治理设施正式验收的批复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的监察、监测83)环保监察部门现场监察记录84)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结果信访投诉、环保行政处罚85)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违法的改正通知书86)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违法的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87)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违法的行政处罚告知书88)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五)表5企业环境管理情况表支撑材料目录企业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培训和管理制度89)企业环境保护机构设置文件90)企业环境保护机构人员定岗、定员文件91)企业环境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情况说明92)企业各类污染防治管理制度93)企业通过ISO14000等环保体系认证的证书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资质94)企业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文件和证书95)企业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定的文件和证书96)企业环境监测仪器强制检定证书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自检报告97)企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报告98)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明细表99)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帐(含辅助材料领用记录等,定期收集备查)100) 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结果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实施淘汰、技改和关停计划明细及落实情况101) 市政府关停本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文件102) 区政府关停本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文件103) 企业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计划104) 企业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情况报告企业环境信息公开105) 企业环境保护公示栏照片106) 企业环境保护监督栏照片107) 企业网站中环保信息截屏资料企业防范环境突发事故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08)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09)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专家评审意见110)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11)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112)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图片113)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影像光盘114) 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记录和报告企业领导及环保工作人员,要了解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

一企一档安全管理制度

一企一档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部门、岗位及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一企一档”是指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资料、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档案。

第二章建档要求第四条企业应设立专人负责“一企一档”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规范。

第五条“一企一档”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性质、规模、法定代表人、主要生产产品、主要生产设备等;2.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岗位责任制等;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4.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结果等;5.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计划、隐患排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6. 事故调查处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意见等;7. 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投入资金、投入项目等;8.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计划、检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9. 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资料。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六条“一企一档”档案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1. 分类存放:按照档案内容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使用;2. 标识清晰:档案封面应标明企业名称、档案类别、档案编号等信息;3. 规范归档: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4. 定期整理:定期对“一企一档”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准确性;5. 保密管理:对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员工隐私的档案,应加强保密管理。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七条企业应定期对“一企一档”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或隐患未及时整改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最新一企一档整理档案的要求

最新一企一档整理档案的要求

附件:《工业企业“一企一档”资料整编要求》“一企一档”是企业环保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要高度重视环保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按档案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及时整理归档,并报送各级环保部门。

一、工业企业资料整编内容(一)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及经济发展概况;2、年度工业污染源普查表;3、年度排污申报登记表;4、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年检情况);5、主要污染物(要注明污染物种类、年度排放量、何种工艺产生等)及污染治理情况(废水、废气、噪声要分别列明,可参考本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治理方案等内容编写);6、企业环保工作年度总结;7、企业生产经营、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有无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施情况;8、淘汰、技改或关停计划及其落实情况;9、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10、企业厂区平面图,需反映企业厂区及周边情况,并标注主要污染源位置(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物排放口位置、雨水口位置、雨水、污水管线等。

(二)建设项目资料应包括企业建设以来的每个项目,主要内容有: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及批复(包括新、改、扩建项目);2、试生产申请及批复文件;3、环保三同时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申请、竣工监测验收报告、验收意见,下达给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等);4、环保设施设计、施工资料。

(三)日常环保工作开展情况1、企业环保制度⑴企业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网络图;⑵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⑶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情况;⑷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培训情况;⑸企业制定的环保管理制度;⑹污染治理设施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⑺自动化监控设备操作规程;⑻适用于本企业的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及相关政策性文件汇编。

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污水处理量、药剂使用量、用电量、主要用电设备及用电负荷、设施运行情况、进出口污染物浓度监测情况等);⑵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废气处理量、药剂使用量、用电量、主要用电设备及用电负荷、设施运行情况、进出口污染物浓度监测情况等);统计报表的表格形式由企业根据自身环保设施情况自行制定,一般按月度统计,汇总出整年度情况,建立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台帐。

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企业内部文件资料的归档、保管与使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追溯性。

该制度遵循合法、真实、完整、保密的原则,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二、档案分类与归档1. 档案分类:根据内容性质和管理需要,将档案分为财务档案、人事档案、合同档案、技术档案等类别。

2. 归档要求:所有文件资料应当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并按照既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

三、档案整理与编号1. 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确保内容的清晰和易检索性。

2. 每份档案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管理和追踪。

编号规则需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四、档案存储与保护1. 实体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内,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潮、防火。

2. 电子档案应备份至少两份,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安全设备或地点,以防数据丢失。

五、档案借阅与使用1. 借阅档案需经过审批,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查阅档案。

2. 借阅时需填写借阅登记表,注明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相关信息。

3. 借阅者应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涂改、撕毁或私自复制。

六、档案的销毁与转移1. 对于过期或不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销毁。

2. 重要档案如需转移至外部机构保管,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专业机构,并签订保密协议。

七、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维护。

2. 企业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

3. 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附则本档案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管理制度

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管理制度

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管理制度一、概述档案管理制度是企业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规范。

企业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成果的记录和反应,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制定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和监督等环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真实、准确,保护企业档案资料的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1、实行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2、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3、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鉴定、整理、归档、利用和管理制度,确保档案收集及处理过程真实、完整、准确。

4、严格遵守档案的保密规定,确保档案资料的机密性、安全性。

5、建立健全的档案编制、查询、借阅和销毁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合法收集、使用、借阅、销毁。

(二)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1、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和职责。

2、明确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及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制定完善的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责任和工作考核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档案收集、鉴定和整理1、明确档案收集的范围、方式、内容和主体,确保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2、健全档案鉴定和评估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建立档案整理的程序和方法,确保档案的有序和系统性。

(四)档案归档和利用1、制定档案归档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档案的整理、归档、储存和保护的规范。

2、明确档案利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确保档案资料的使用权合法、有序、规范。

3、加强档案利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档案资料的保密和安全。

(五)档案管理的服务保障1、建立档案管理的维护和保障机制,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新一企一档整理档案的要求

最新一企一档整理档案的要求

最新一企一档整理档案的要求附件:《工业企业“一企一档”资料整编要求》“一企一档”是企业环保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要高度重视环保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按档案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及时整理归档,并报送各级环保部门。

一、工业企业资料整编内容(一)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及经济发展概况;2、年度工业污染源普查表;3、年度排污申报登记表;4、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年检情况);5、主要污染物(要注明污染物种类、年度排放量、何种工艺产生等)及污染治理情况(废水、废气、噪声要分别列明,可参考本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治理方案等内容编写);6、企业环保工作年度总结;7、企业生产经营、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有无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施情况;8、淘汰、技改或关停计划及其落实情况;9、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10、企业厂区平面图,需反映企业厂区及周边情况,并标注主要污染源位置(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物排放口位置、雨水口位置、雨水、污水管线等。

(二)建设项目资料应包括企业建设以来的每个项目,主要内容有: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及批复(包括新、改、扩建项目);2、试生产申请及批复文件;3、环保三同时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申请、竣工监测验收报告、验收意见,下达给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等);4、环保设施设计、施工资料。

(三)日常环保工作开展情况1、企业环保制度⑴企业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网络图;⑵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⑶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情况;⑷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培训情况;⑸企业制定的环保管理制度;⑹污染治理设施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⑺自动化监控设备操作规程;⑻适用于本企业的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及相关政策性文件汇编。

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污水处理量、药剂使用量、用电量、主要用电设备及用电负荷、设施运行情况、进出口污染物浓度监测情况等);⑵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废气处理量、药剂使用量、用电量、主要用电设备及用电负荷、设施运行情况、进出口污染物浓度监测情况等);统计报表的表格形式由企业根据自身环保设施情况自行制定,一般按月度统计,汇总出整年度情况,建立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台帐。

山东省安全生产集中执法检查“一企一册”档案管理制度

山东省安全生产集中执法检查“一企一册”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条 《问题整改登记台账》(表 3)用于登记问题整改 的执法处置意见、整改期限、企业整改责任人员、应急部门整改 复查人员,确保每项问题整改有措施、有期限、有责任人。
第八条 《拟立案处罚案件登记台账》(表 4)用于登记处 罚案件是否立案调查。对于不予立案处罚的,要明确不予立案处 罚的原因和理由,明确批准不予立案处罚的决策人员。违法行为 一经立案,无确切理由不得不予处罚。
不予立案处罚的原因一般包括违法事实认定错误、关键证据 不足、违法行为轻微且企业积极配合整改等,其他不予处罚的原 因要详细说明。
第九条 《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调度表》(表 5)用于调度问 题整改情况。本表只调度之前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对之前已经 完成整改的问题不再重复调度,但要对本次调度完成整改的问题
-2-
××市应急局(盖章)
-5-
企业名称 成立时间 主要产品 主要原料 装置概况 法定代表人 安全管理 机构名称
-6-
一、企业基本情况表(表 1)
所属行业
企业地址 企业人数
企业规模
联系电话
主要负责人
安全管理 人员数量
专职: 人 兼职: 人
安全管理 机构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所属 序
如实登记。本表每次调度情况都要存入“一企一册”整改档案。 各市应急局对问题整改情况的调度方式包括电话调度和现
场复查两种方式。对执法文书整改期限届满或者企业提前申请复 查的问题,必须采取现场复查方式,依法履行复查程序;对尚未 达到执法文书整改期限的问题,可以采取电话调度方式。
第十条 《立案处罚案件进展情况调度表》(表 6)用于调 度立案处罚案件办理情况。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如实填写,直至罚 款全部收缴。涉及加处罚款的,在“其他决定”栏中明确加处罚 款金额。已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要在“办理进度”栏说明 情况,可予以结案不再报送情况。本表每次调度情况都要存入“一 企一册”整改档案。

工厂一人一册档案管理制度

工厂一人一册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厂内部员工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员工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三条员工档案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并完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负责员工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3. 对员工档案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5. 建立档案查阅制度,规范档案查阅流程。

第三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员工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2. 教育背景档案:包括学历、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等。

3. 工作经历档案:包括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工作单位、岗位、工作业绩等。

4. 职称评定档案:包括职称评定时间、评定机构、评定结果等。

5. 奖惩档案:包括获得的各种奖励、处罚等。

6. 健康状况档案:包括体检报告、疾病史等。

7. 其他相关档案:如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

第四章档案管理流程第五条员工档案管理流程如下:1. 员工入职时,由人力资源部收集并整理相关档案资料,建立档案。

2. 员工在职期间,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档案信息,确保档案的准确性。

3. 员工离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整理离职员工的档案,并妥善保管。

第五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员工档案应按照保密等级进行分类保管,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员工档案的查阅,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严格按照查阅流程进行。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泄露、损毁、伪造、篡改员工档案。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九条对认真履行档案管理职责,取得显著成绩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遗失、损坏、泄露等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芜市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全市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痕迹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建立执法检查闭环机制,确保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违法行为整改落实到位,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督促市级及以上各类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和违法行为的整改落实及执法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一企一册”整改档案坚持依托执法程序、健全责任链条、定期调度通报、闭环销号管控、动态更新管理原则。

第四条“一企一册”整改档案由区(功能区)安监局负责建立。

市安监局负责监督指导,镇(街)安监办负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一企一册”整改档案式样见附件
1 。

第五条每次市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结束后,市安监局将对各区“一企一册”整改档案建立情况实行“周调度、月通报”。

调度内容包括各受检企业问题整改销号总体数据(见附件2 )、所有受检企业“一企一册”整改档案。

通报内容包括问题整改销号总体情况、督导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等。

市局调度采取电子邮件发送加盖公章及签字扫描件的方式。

第一次调度时间一般为整个检查活动结束后的第7 天,另有通知要求的,以通知要求为准。

第一次调度情况时,各区应报送《XX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统计表》、所有受检企业的《“一企
一册”整改档案》(封面、表1- 表7 )。

第二次及之后的情
况调度,各区应报送《XX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统计表》、未完全整改销号企业《“一企一册”整改档案》(表5- 表7)的最新调度情况。

第六条《问题现场移交表》(表2)由检查组在检查当日现场填写,当场确认问题、当场明确执法处置意见,经检查人员和陪同人员双方签字确认后正式移交。

检查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依据,依据要具体到条、款、项、目。

法律法规规章对有关问题仅作概括性要求的,必须要明确有关标准依据。

每项问题都要进行编号,作为问题整改过程中的“标识符”,每个问题都有唯一的编号,直至问题整改完成,予以登记销号。

第七条《问题整改登记台账》(表3)用于登记问题整改的执法处置意见、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员、整改复查人员,确保每项问题整改有措施、有期限、有责任人。

第八条《拟立案处罚案件登记台账》(表4)用于登记处罚案件是否立案调查。

对于不予立案处罚的,要明确不予立案处罚的原因和理由,明确批准不予立案处罚的决策人员。

违法行为一旦立案,原则上不再允许不予处罚。

不予立案处罚的原因一般包括违法事实认定错误、关键证据不足、违法行
为轻微且企业积极配合整改等,其他不予处罚的原因要详细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