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④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⑦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和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湿地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
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③当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近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水滩。
湖泊,不单是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水生植物的乐园。
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悬浮、飘摆于水面上;深水湖区,墨绿色的绸缎般的波浪时起时伏,那些生长于水中的水草繁杂而茂盛。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五、对比阅读
【甲】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2年第11期,有删改)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母亲“脚不沾地地忙碌”及做鞋手艺是为了引出油灯与父亲的故事。
B.选文以“油灯”为线索,串起了儿时乡村的人、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记忆。
C.“我”穿上新棉裤“腿上暖暖的,心里却酸酸的”,说明了母爱“暖”,生活“酸”。
(选自“澎湃新闻”2022年10月14日,有删改)
材料三:
你现在的大脑还是以前那个大脑吗?所以也会一直都是吗?并非如此。人类的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能够适应各种极端情况。比如有一些失明的人,他们的听力会显著提升。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大脑调动了补偿机制,用视觉皮层和其他资源来处理听觉。而一些人在切除一半大脑后,生活依然过得很好,这是因为剩下的那一半大脑,会开始调动海马体中一种叫齿状回的部分,适应新的环境,一些神经元也会更新,恢复大脑的正常运转。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六句)①,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③,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④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⑤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⑥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⑦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颔联和颈联。
,。
,。
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一场春雨过后,冬日的xiāo索、落寞被dí荡已尽,山野脱下了灰黄色的瘦衣,换上了宽松多彩的新装。
毫不偏私的大自然,把万千生灵的意愿和梦想都聚集在它的宽阔的胸襟里。
苦菜儿用葱翠肥嫩的茎叶,最先拖起了金黄色的小花,来报答春雨的涵濡。
车前子、蒲公英、白玉兰、锦带花、马兰草承受了春阳的温慰,也在溪边、河畔、地堰、路旁,争先恐后地拱芽抽叶。
就连老巷墙下冥顽的石头上的苔藓,也泛出了淡淡的绿意。
杏树刚刚卸下洁白的素妆,胭红的桃花又扑棱棱地挂满了枝头……(选自2013年11月《散文选刊·李存葆散文特辑〈听雨〉》)【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āo()索 dí()荡胭()红【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涵濡”的意思是,“冥顽”的“顽”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
2.综合性学习2011年5月1日起,“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危险驾驶罪”已被列入刑法,为了让大家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一次以“杜绝酒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请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qǐ()丽芭蕉()镌()刻(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4)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
2.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张峪铭①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②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
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入了梦乡。
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万物。
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③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
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妖娆(rǎo)襁褓(qǎng)骈进(pián)唐雎(jū)B.承蜩(tiào) 枘凿(luì) 鸿鹄(hú) 白频(píng)C.风骚(sāo)休浸(jìng) 扶掖(yè) 乐毅(yuè)D.佝偻(gōu)舴艋(zé) 亵渎(xiè) 缟素(gǎo)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惟余莽莽(无边无际)俱往矣(都)略输文采(差、失)B.断章取义(截取)亵渎(轻慢,不敬)垂手(伸手)C.阴晦(阴沉昏暗)无端(无缘无故)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D.孜孜不倦(勤勉)不言而喻(明白)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找出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诗,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都是诗歌;从形式上看,有古体诗、近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在三要素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主要的要素。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而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的作家。
其中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父,《巴黎圣母院》就是他的作品。
二、默写古诗文默写。
①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安徽省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月考检测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窈窕淑女,______ 。
(《关雎》)②______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③______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烽火连三月,______ 。
(杜甫《春望》)⑤斯是陋室,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⑦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但愿人长久,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_ 。
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沿江两岸崖壁夹峙.,峰挨峭挤,仿佛触手可及又分外遥远。
山涯缓坡处修簧密林,绿影婆suō,五彩山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相互辉映,喷吐着诱人的芳香。
江水纯净柔和,空明透亮,似琼浆似玉脂。
浅滩处水底水草纤毫毕露,游鱼成群优哉自如。
成群的白鹭围着欢叫,上下翻飞,擦着波光疾掠而过,陪你前行,蓝天、白云、青山、绿叶、红花在波光掩映间勾勒着各自的生命图案。
江风吹来,微波掀动,景色变幻,千色参差.,细细观赏,真是趣味无穷,令人如痴如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婆suō ______ 崖壁夹峙.______ 参差.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
(3)“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
根据语段语境,“竞相绽放”中“竞”的意思是______ 。
A.强盛 B.趋 C.争辩 D.争着(4)语段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 、______ 的修辞手法。
3.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T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安徽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 .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书写 (共1题;共2分)2. (2分) (2016八下·莆田期中) 语言运用。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汉子注音。
夜lán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lán________夜________人静彻夜不寐三、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2016·滨州模拟) 默写。
①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________ , ________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②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________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④________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⑤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 , 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⑦《<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②,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⑦,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二、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9分)逗留在大山的巍峨壮美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海,走过去,将是另一番浩hàn壮阔的景致;逗留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漠,走过去,广袤无垠的沙海更震摄我们的心灵;逗留在,我们就会,走过去,。
汪国真说过,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选择逗留,拥有了一时的风景;而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才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人生中最大的美丽;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奋斗不息;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把祭品献给了追求的祭坛!人生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意志和志向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羁()绊浩hàn()【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广袤无垠”的意思是。
(2分)【4】请你结合语境,为画线处补写一个优美的句子:(3分)三、名著导读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4分)【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8分)1. (11分)(2020·涡阳模拟)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祥子要重打鼓另开张,照旧去努力自强,今天战胜了刘四,永远战胜刘四;刘四的zǔ zhòu适足以教祥子更成功,更有希望。
一口恶气吐出,祥子从此永远吸着新鲜的空气。
看看自己的手脚,祥子不还是很年轻么?祥子将要永远年轻,教虎妞死,刘四死,而祥子活着,快活的,要强的,活着①恶人都会遭报,都会死,那抢他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虎妞),欺骗他压迫他的(孙侦探),轻看他的刘四,诈他钱的(杨太太),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②都会死,只有忠诚的祥子活着,永远活着!(1)以上文段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ǔ zhòu ________②诈 ________(3)根据语境,将“——”“……”这两个标点符号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4)文段画线句子中括号里的人物填写混乱,请根据原文内容进行调整。
不给仆人饭吃的(________),欺骗他压迫他的(________),轻看他的刘四,诈他钱的(________)(5)祥子“照旧去努力自强”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2. (7分) (2020七上·邛崃期末) 研读下面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事迹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
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
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
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事迹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
当范伸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咸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启发: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2017·安顺模拟) 古诗词默写。
①李商隐的《无题》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边塞风光常在诗人笔下显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在《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描绘了塞外平旷壮观的独特风光。
④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⑤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⑥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请将你想起的每个名句写在下面横线处。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Ⅰ________ ,________ ;Ⅱ________ ,________ ;Ⅲ________ ,________ ;Ⅳ________ ,________ ;Ⅴ________ 。
________ 。
三、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4. (5分) (2017八下·石门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5.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两首词一首写到“青山遮不住”,一首写到“故山犹自不堪听”,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6七上·宁河月考)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①期日中________②太丘舍去________③下车引之________④入门不顾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7. (2分)(2017·德州) 名著阅读(1)《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鼋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
上文中的甲指________(河名),乙指________ (动物名)。
(2)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思美人》是以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________ (人名)为原型创作的,其代表作有《________》《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的习俗________、吃棕子都是为了纪念他。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 (2020八下·邯郸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书院街道“市民最讨厌不文明行为”统计表(材料二)3月1日,在石家庄南焦客运站一名男子因随地乱扔烟头被处以50元罚款。
这是石家庄市开展“讲文明、改陋习,除顽疾、洁城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来开出的首张“乱扔烟头”罚单。
(摘自2018年3月2日《石家庄日报》)(1)用简洁的文字,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2)你所在社区组织“文明劝导团”,对随地吐痰、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面对一位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老年妇女会怎样说?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9. (11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小题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写出这两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①时间: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③主要人物: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2)在横线上写出文段中插叙的语句。
(3)试分析“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中两个加点字的作用。
(4)选文第一段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两个“终于”反映了 ________。
(5)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
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尊① 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 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
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
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
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
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
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 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
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 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
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
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
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20九上·萧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可能是一段行程的出发点,也可能是一段行程的终点站,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站点组成的生命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