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试范围:1-3单元(不包括《湖心亭看雪》)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6题共27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呼喊。
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
1)给选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妨碍(fáng ài)汤匙(tāng chí)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呼喊(hū hǎn)邻座(lín zuò)3)在选文的括号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①、②、③2.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7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行路难》)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___,稍逊风骚。
(___《水调歌头》)3)登斯楼也,则有心___,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岳阳楼记》)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C.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D.今天,在体育广场公开审判了近几年来持之以恒的盗窃犯。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④③①②⑤B.⑤②③①④C.④⑤②③①D.⑤②①③④①河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
②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涂卡笔正确填涂。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黏.土(nián)悄.然(qiǎo)刹.那(shà)一丝不够.(gǒu)B.翘.首(qiǎo)轻盈.(yéng)丰腴.(yú)络绎.不绝(yì)C.要塞.(sài)篡.改(chuàn)诘.责(jié)弹.精竭虑(dān)D.雕镂.(lòu)怅惘.(wǎng)镌.刻(juān)惨绝人寰.(huán)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春节又称“过大年”,其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西晋文学家。
他的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C.稽首,为“九拜”之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后来,子拜父,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天,拜神,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D.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此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
第II卷(非选择题)二、情景默写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岑参《逢入京使》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部编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03441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部编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
(4)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的矛盾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以人为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答人[唐]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选自《千家诗》)(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
B.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答人》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
(2)请你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隐者?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B.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C.中国文学肩负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D.中国文学对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引导作用。
(2)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篇,第②③④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B.选文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第②段中画线词语“这种人格”指的是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正高尚的人格。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部编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1.(15分)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劝君更尽—杯酒,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
(4)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3.(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放慵[宋]陈与义①②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注]①放慵:疏懒,懒散而不受习惯限制;②应俗:应对仕途俗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了杨柳在和煦阳光的熏陶下,枝条舒展妩媚动人的美景,衬托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醉”字是诗眼,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海棠盛开,花色红颜如醉,花醉人亦醉的景象。
C.颈联中的“从人笑”“午自藏”表明了诗人与人的交往能左右逢源,深谙官场交际之道。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守。
(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两句的妙处。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6331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 (5分)为了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上联,下面同学们对出的下联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上联:冰雪北京,静候体坛盛会下联:()A.苍茫大地,笑容靓丽绽放B.飞天舞袖,笑看跳台健儿C.湖山新厂,喜迎冬奥群英D.首钢跳台,有我追梦身影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2. (5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Chóu(________)划兽tǐng(________)亡群 hè(________)然元勋(________)罗布泊(________)殷红(________)三、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 (5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芳草鲜美,________。
②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
③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
④一口口的美酒千万句话,________。
⑤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了“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的理想生活。
⑥《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写了鱼的大致数量和状态,间接让我们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B.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方法C.且仆于田扑倒D.行者服而退离开(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⑰阿依邓十三岁了。
十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成年人的大部分痕迹,但却还是孩子。
⑱我见过更多的小孩是那种看起来很没意思的小孩。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63334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 (5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绩的《野望》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均为五言律诗。
B.崔颢的《黄鹤楼》、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杜牧的《赤壁》均为七言律诗。
C.李清照的《渔家傲》是词作,其中的“三山”是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D.杜牧《赤壁》中的“周郎”是指周瑜,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2. 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在下面画“________”,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远处的山铃,长漫了青青的小草。
()()(2)榛树叶子红了,红得象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然烧起来。
()()(3)小英在大家的住视下,中于一遥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3.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北方,有许多美丽的山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素有“绿宝石”美誉的兴凯湖。
它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páng)礴(bó)。
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雪墙,鼓动着,喧嚣(xiāo)着,一齐奔涌向前。
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xù)日,或驮(tuó)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
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有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点浪花。
澄澈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dài)色连成一体,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
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天振翅。
蓝天上飘拂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儿,正在云天翱翔。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岩穴.(xuè)B.分.外(fèn)宠辱偕.忘(jié)摇曳.(yè)枉.然(wǎng)C.谪.守(zhé)伛偻..(yǔlǚ)拏.舟(ná)绮.户(qǐ)D.歧.路(qí)投箸.(zhù)怒号.(háo)宫阙.(qü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锤炼焕发高屋建瓴汗流夹背B.汉青荟萃一拍即合蔚然成风C.烙饼镌刻络绎不绝苦心孤诣D.寥廓斓珊更胜一筹含辛茹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110204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默写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默写)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2)请默写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或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阕。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①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20个经典动漫形象中只有1个来自中国。
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往往耳熟能详,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甚少。
可以说,中华民间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已严重失落。
②是因为中华民间故事不够精彩吗?显然不是。
中华民间故事数量众多,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童话、生活故事,这些故事既承载着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又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生产和生活知识,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念。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早就诞生了西方经典童话的原型故事。
比如,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人段成式记载的《叶限》中,就包括后母虐待、神力帮助、集会出彩、以鞋验身、嫁与王公等情节,与《灰姑娘》的故事如出一辙。
而清人黄之隽记载的《虎媪传》,则是典型的“狼外婆”类型故事,它比《小红帽》的情节更复杂,传递的文化信息更丰富,却鲜为人知。
大量散见于古人笔记、野史中的民间故事,运用活泼形象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演绎着感人的故事,讴歌善良、诚信、智慧和勤劳,鞭挞凶残、自私、虚伪和懒惰,不仅会是童年最难忘的回忆,更能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奠定最初的是非善恶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威宁县新发中学:刘维昌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30分)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宛转(wn)钥匙(yuè)懊悔(ào)B. 哽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 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o)D. 诧异(chà)糊涂(t)赚钱(qià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 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 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 谄媚缠绵悱恻大意微言大义3. 下面语句中加横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 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C. 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 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句中划线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
B.“任劳任怨”和“美丽又善良”都是并列短语。
C.“九十年来,嘉兴南湖上那艘船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指引方向”。
D.“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
”一句中“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作定语成分。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抹去你思维上的俗诉说你心中的爱洗去你心灵上的尘拨动你心底的弦A. B.C. D.6.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__,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 喧哗B. 喧嚷C. 喧闹D. 喧吵7.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
(将“获胜”改为“胜负”)B.为搞好校庆,我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
(在“校庆”后加“活动”)C.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去掉“在……中”)D.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把“即使”改成“虽然”或把“但”改为“也”)8.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宋彭城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记录了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B.《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与戏曲的格律有关,秋思是题目,与词的内容与主题有关。
C.现代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主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表现童真、母爱、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主要内容。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与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9.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瀑布景象。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 怎样开头……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
”10. 日常交往中,恰当得体的表达很重要。
某日,一位老人在银行取款,因忘记密码,连续几次输入错误。
按规定,如果再次错误,账户会被锁定。
于是工作人员提醒他:“想好再输,你快差不多了。
”老人听后非常生气。
下列对工作人员话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说话不礼貌,对长辈应该称呼“您”。
B.用词不恰当,“输”引起不好的联想。
C.说话欠考虑,“快差不多了”有歧义。
D.语气较生硬,未顾及老人当时的心情。
二、诗词填空(10分)11. 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4)?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6)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挥毫。
遥望泰山,杜甫高唱:“,一览众山小。
”漫步鲁山,梅尧臣轻吟:“好峰随处改,。
”西子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
”悠悠千年,纵横八极,万水千山总关情。
三、综合性学习(6分)12.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
今年的九月三十日是中秋节,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属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
(2分)A.赏月包粽子B.赏月尝月饼C.踏青尝月饼D.赛龙舟包粽子【2】探究下列诗句内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属于以上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2分)A.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
B.描述民俗节日活动和节日气氛。
C.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D.每个民俗节日一定跟某个特定的名人有关【3】品评民俗节日。
结合第(1)题和第(2)题,下列选项对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民俗节日,仅仅是个“小吃节”!C.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D.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
四、阅读题(3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1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3.将文中划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4分)14.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答:,。
15.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2分)天涯海角涯:日薄西山薄:白头偕老偕:如临大敌临: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17.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共10分)【甲】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加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乙】“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18.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上两个文段就为我们塑造两位经典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
两者主要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手法。
(2分)19.“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为什么“闰土”欲言又止了?想像一下当时他的心理状态,“说”出他当时的心理话。
(2分)20.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段精彩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个性特点。
你认为最出彩的是哪一个方面(语言、情节、修辞等)呢?请作出简述。
(3分)21.结合划线的两组语言,请具体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10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翼然临于泉上者()(2)佳木秀而繁阴()(3)山肴野蔌()(4)觥筹交错()23.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
那么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