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系统

智能小车系统
智能小车系统

智能小车系统

作者: 黎波 罗均元 李中华

赛前辅导:王老师 杨老师

摘要

本设计采用两块单片机(89S52)作为自动控制小车的检测控制、显示计算核心。路面黑线检测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车速和距离检测使用了霍尔传感器,金属检测使用了金属接近开关。电源部分采用了强电流、弱电流分开。数字、模拟独立供电,利用光电耦合器件避免了电动机对控制系统的干扰。同时利用了PWM技术动态的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利用低密度PLD 简化电路提高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这些完备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小车在金属的检测,和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控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设计的主要特色:

~高效的H型PWM电路,提高电源的利用率。

~控制电路电源和电动机电源隔离,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传输。

~红外检测路面,软件纠错,免受路面杂质干扰。

~优化软件算法,智能化的自动控制,反应迅速。

~前置式方向灯,行驶状态一目了然。

一:系统设计及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几个基本模块,如图1-1所示。对各模块的实现,分别有以下一些不同的设计方案:

1-1

1:电机驱动调速模块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短,可靠性差。

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元件价格昂贵,主要问题是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

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三:采用由双极性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晶体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块,稳定性也很高,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选用方案三。

2:路面黑线探测模块

探测路面黑线的大致原理是: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线和白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弱判断是否到达跑道边侧。

方案一: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发射-接收电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其他环境光源会对光敏二极管的工作产生很大干扰,一旦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很可能造成误判和漏判;虽然采取超高亮度发射管可以降低一定的干扰,但这势必会增加额外的功率损耗。

方案二:脉冲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考虑到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可大幅度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采用占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50-100MA),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但电路较复杂且软件工作量加大。

方案三:不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由于采用红外管代替普通可见光管,可以降低环境光源干扰;如果直接用直流电压对管子供电,限于管子的平均功率要求,工作电流在10MA左右。

由于发射接收组件距离路面较近,切组件有外罩防止外界的干扰,所以我们采用了方案三。

3:车轮测速及路程计算模块

方案一:采用霍尔元件,该器件内部由三片霍尔金属板组成,当磁铁正对金属片时,由于霍尔效应,金属板发生横向导通,因此可以在车轮上安装磁铁,而将霍尔器件安装在固定轴上,通过对脉冲的计数进行车速测量。

方案二:受鼠标的工作原理启发,采用断续式光电开关。由于该开关是沟槽结构,可以将其置于固定轴上,再在车轮上均匀的固定多个遮光条,让其恰好通过沟槽,产生一个个脉冲。通过脉冲的计数对速度进行测量。

上述方案二计数精度较高,但安装不便且MCU计数负担过重,影响小车速度的提升。方案一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性能稳定切装配容易,因

此采用方案一。

4:电源选择

方案一:所有器件采用单一电源,这样供电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电动机启动瞬间电流很大,而且PWM驱动的电动机电流波动较大,会造成电压不稳定,有毛刺等干扰,严重时可能造成单片机系统掉电,缺点十分明显。

方案二:双电源供电。将电动机驱动电源与单片机以及其周边电路电源完全隔离,利用光电耦合器传输信号。这样做虽然不如单电源方便灵活,但可以将电动机驱动所造成的干扰彻底消除,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我们认为本设计的稳定性更为重要,故采用方案二。

二 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系统组成及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以下分为硬件和软件具体分析。

1-2

1:系统的硬件设计

(1)电动机PWM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具体电路图见1-3,本电路采用的是基于PWM原理的H型驱动电路。该电路采用D772,

B882大功率管,以保证电动机启动瞬间的4A电流要求。

1-3

我们采用了200HZ的周期信号控制,通过对其占空比的调整,对车速进行调节。最小脉宽为0.2ms速度分为5档,可以满足车速调整的精度要求。同时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向。

(2)路面黑线检测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具体电路见1-4,为了检测路面黑线,在车的前部安装了四个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分成左右两组,由传感器先后通过黑线的顺序可以知道小车现在跑道的位置,以便跑回原跑道。

1-4

(3)单片机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采用了主从结构,主控制器负责黑线检测,金属检测,电机驱动等工作。从控制器负责显示,路程计算,速度计算,运行时间计算等工作。主从之间采用波特率为19200的串行通信。具体电路见1-5。

2:系统的软件设计

(1) 路面检测程序 流程图见1-6。外部四组红外线检测传感器共用一个中断源,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查询具体是哪一路传感器遇到黑线。

1-6

(2) 显示程序 由主控CPU发送开始标志,slave mcu开始打开计数器开始计时间。当master mcu每检测到霍尔元件翻转一次便向slave mcu发送一个标志,slave mcu便累加一次计算之后送去显示。速度检测我们采用单位时间内计算共有多少个脉冲计算后即可得到速度值。

三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1) 测试设备

模拟跑道:总长度7M

卷尺:精度1CM

秒表:精度0.01S

(2) 测试结果

A最高速度测试

将速度开至最大,测量其最高行驶速度,通过软件将最大速度保存并显示,测试长度7M,测试数据见表1-7

次数1234

实测速

度 1.4 1.5 1.4 1.4

1-7

B路程测试

模拟小车运行跑道一周,与实际值比较见1-8表

次数1234

显示距离713721724718

1-8

C运行时间测试

测量运行一次的时间数据见表1-9

实际时

7.47.37.38.2

显示时

7778

1-9

(3)误差分析

A速度、路程误差:由于我们采用的霍尔元件检测速度和路程,轮圈直径太小不方便加装过多的磁铁,这是导致速度路程误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小车运行过程中路程是一随机状态误差再所难免!

B时间误差:我们采用单片机内部计数器检测时间,精度较高但受外部显示位数限制无法完全显示!

四 结束语

从本次设计大赛的汽车自动控制中体会到,要对高速行驶中的汽车实施控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问题,它涉及到了机械学、力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单片机相互配合,利用了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带速度反馈的闭环速度控制系统、智能转向系统、防止车轮打滑等功能。从最终测试结果来看,本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好的完成了题目的要求!

智能停车场系统建设方案(20200530114759)

停车场系统设计方案 广州市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第1章系统综述 第1节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IC卡代替传统的手工抄写入场凭条,在入场、出场时分别记录时间,以计算机软件实现停车自动计费的系统,并引入了财务处理、车辆防盗等多种功能, 将停车场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计算机的管理之下。它是计算机软硬件、自动控制、车辆检测 等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多种先进技术很好的应用平台。示意图如下: “科技是现代管理的工具”,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停车场管理的 弊端,主要表现在: 1、杜绝收费作弊 传统的停车场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尤其是收费过程中一些无法避免的漏洞, 给停车场管理部门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新型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中,由于计费是由计算机管 理的,进场时间、出场时间、车辆牌号、手工放行等都被记录下来,这样,杜绝了收费人员

的作弊可能。 2、提高人员效率 语音提示、LED信息显示、刷卡后放行等技术,使停车场的入口可以实现无人管理;便可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促进停车场工作的效率。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带有财务管理功能。 3、提高通行效率 智能停车场系统使用手段提高进出场通道通行的效率,如高速智能电动道闸、高峰时段应急 模式、劲距离感应式IC卡、控制票箱等,最大限度地保证停车场通道的车辆“多而不杂,快而不乱”。 高效的智能管理带来物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这是对智能停车 场作用的最好说明。 第2节设计原则 1、可行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能性。 2、实用性 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3、经济性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影响着发展商的投资成本及回报,还应考虑住户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经济 负担,因此方案设计和器材选用应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及投资效果,选用适宜方 案及质优、价宜、合适的设备器材。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安全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安全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系:信息工程系学号:2013283307 姓名:许添 摘要:这款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车内烟雾检测控制器和超声波倒车雷达监测报警系统。该控制器采用烟雾传感器、距离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蜂鸣器等与汽车组成车载检测及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报警电路,从而实现智能车载安全控制服务及实时检测汽车尾部与障碍物的距离,并根据设定的距离值由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警报信息反馈给司机,对行车或倒车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和低功耗的功能,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汽车安全、雷达、报警系统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由于故障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汽车自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小型、廉价、实用的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现场温度、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并快速重复检测和延时报警,以判断出是瞬间的异常,还是发生火灾,防止误判。若是发生火灾则启动声光报警,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电路向驾驶员发送无线信号,而驾驶员通过无线接收电路接收报警信号,防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目前频发的汽车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大量关注。这款设计拥有两个安全防范措施,车载烟雾报警及倒车雷达系统组成的汽车安全系统。1、车载烟雾报警是为了早期的发现和通报车内高温和自燃现象,。2、倒车雷达系统是为了 吸烟警示器是能够检测环境中的烟雾,并具有报警功能的仪器,仪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应包括:烟雾信号采集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录音报警电路。烟雾信号采集电路一般由烟雾传感器和模拟放大电路组成,将烟雾信号转化为模拟的电信号。模数转换电路将从烟雾检测电路送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对该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大于或等于某个预设值(也就是报警限),如果大于则启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音,反之则为正常状态,以上是根据报警器应具备的功能,提出的整体设计思路。烟雾传感器及单片机是可燃烟雾检测报警器的两大核心,根据报警器功能的需要,选择合适、精确、经济的烟雾传感器及单片机芯片是至关重要的。 2、汽车安全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传统汽车安全系统系统 防盗门、防盗锁、防火墙等设备是传统的能防盗和阻燃的安防设备,从客观上来说是有一些成效,其可以增加盗贼进门偷盗的难度或减慢火灾向周围蔓延的速度,但不能够及时地

智能自动泊车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一个有效的智能泊车系统,不仅能帮助驾驶者快速、安全地完成泊车操作,从而减轻驾驶员负担,减少交通事故,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增加汽车的附加值,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小车的主控制器,在该控制器基础上,添加了光电避障电路、测速电路、光源引导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从而实现了智能泊车系统设计。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在实验室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能够使小车进入指定的停车位。 0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逐年急剧增多,泊车位、停车场的数量却跟不上其增长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为如何泊车而发愁。日益拥挤的泊车环境要求人们对汽车的泊车技术更加地娴熟,这就更加重了人们工作之外的紧张情绪,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解决泊车过程中的不便利,消除安全隐患,迅速、准确、行车记录仪https://www.360docs.net/doc/0617226891.html,/安全地将汽车停靠到合适的位置,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智能泊车系统可分为控制部分和信号检测部分。 其中信号检测部分包括障碍物检测模块,光源检测模块和速度检测模块;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智能泊车系统基本模块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泊车系统基本框图 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在小车启动之后,通过霍尔传感器A44E进行小车的速度检测,对小车进行智能限速,小车行进过程中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避障,车库系统发送光源指示信号,光敏三极管接收车库指示信息,使小车到达指定车库后,停车。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AT89C52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种,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B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由ATMEL公司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片内有ROM/EPROM,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 1.2 避障电路设计 红外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体积小、安装轻便等诸多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智能小车中获得广泛应用。本设计中采用的光电避障传感器是 HS0038B.红外光电接收电路工作原理为:当接收到载波频率为38kHz的脉冲调制信号时,首先,HS0038B内的红外敏感元件将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后由输出电路进行反向放大并输出低电平;未接收到载波信号时,电路则输出高电平。红外发射电路由555定时电路产生方波,对红外发射管进行调制。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方案

第一章系統總體概述 1.1 前言 傳統停車場管理存在著管理成本高、勞動強度大、服務效率低、資金流失和車輛失竊嚴重等各種弊端,無法保障投資者的收益及停放車輛的安全,因而嚴重制約了停車場事業的發展。 本圖像型感應卡停車場管理系統借鑒了國際上發達國家同行業的先進管理模式,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感應式IC 卡、單片及微型計算機技術,結合本國實際情況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核心技術的停車場管理系統。 該系統采用非接觸式操作,具有方便快捷、收費準確、穩定可靠、適合國情、安全性好、形式靈活、功能強大等眾多優點。 GAGGAGAGGAFFFFAFAF

該系列產品能夠有效地解決人工管理停車場所存在的問題,深受業主、車主雙方好評。幾年來,在國內同行的努力下,已成功地替代了國外紙帶式條碼卡、磁卡、接觸式IC卡等落后的收費系統而成為當今停車場設備的主流,對中國停車場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系統概述 采用感應卡停車場管理系統,在停車場的出入口設置一套出入口管理設備,使停車場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場所,進出車只需將IC卡在讀卡箱前輕晃一下,系統即能瞬時完成檢驗、記錄、核算、收費等工作,擋車道閘自動啟閉,方便快捷地進行著停車場的管理。 進場車主和停車場的管理人員均持有一張具有自己私人密碼的非接觸IC卡,作為個人的身份識別,只有通過系統檢 GAGGAGAGGAFFFFAFAF

驗認可的IC卡才能進行操作(管理卡)或進出(停車卡),充分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有效地防止車輛失竊,免除車主后顧之憂。 管理卡分級發行、確定權限,以杜絕管理人員作弊。任何一張管理卡持有者上機操作前均要憑卡進行操作登記。對出口值班員來講,操作登記完畢后則可進入收費管理,期間該出口所有收費均自動記入該值班員名下并存入電腦數據庫。由于值班員持操作卡受權限限制,不能進入系統中更高的軟件菜單項,所以對電腦所記錄的數據無法干涉;上級管理者可以憑卡隨時查詢,核對或打印一個值班段或任何一段時間乃至整個停車場的工作記錄。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停車費用流失和財務統計的失誤,同時系統自動運行,杜絕了人情車、霸王車造成的經濟損失。 停車卡可根據需求不同,分別發行月租卡(月票卡)、儲 GAGGAGAGGAFFFFAFAF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文章编号:1002O0268 (2007)07O0107O05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作者简介: 王荣本(194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智能车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物流自动化 xx,xx,xx,xx,余天xx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摘要: 论述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进展。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与保持、前方车辆探测及安全车距保持、行人检测、驾驶员行为监测、车辆运动控制与通讯等。分析了各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单一传感器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应结合激光雷达技术解决图像模糊问题,利用红外传感器增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靠性,未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该采取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具有深度测量精确的特点,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安全辅助驾驶;车道偏离预警;行人检测;车间通讯中图分类 号:

U491文献标识 码:AReviewontheResearchofIntelligentVehicleSafetyDrivingAssistantTechnology WANGRongOben,GUOLie,JINLiOsheng,GUBaiOyuan,YUTianOhong (SchoolofTransportation,Jilin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 130025,China) Abstract: Keywords: 引言 智能车辆是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辨识车辆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根据各传感器所得到的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或者给司机发出劝告和报警信息,提请司机注意规避危险;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司机操作车辆(即辅助驾驶),防止事故的发生。 早期智能车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实现车辆全自动化无人驾驶,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着眼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并努力向市场推广智能车辆相关技术的应用。 1998年美国运输部认为日益严重的交通事故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车辆先导IVI(IntelligentVehicleInitiative)计划。该计划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是预防交通事故及其引起的人员伤亡,提高安全性,并以人为因素为基础,防止驾驶员精神分散,促进防撞系统的推广应用。 智能车辆技术研究重点的转移主要是日渐增长的交通事故以及对减少驾驶员操作强度的需求。根据美国运输部IVI计划,仅在美国,每年至少发生680万起交通事故,造成412万人死亡。 在一些发达国家,情况就更严重。如我国在2004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7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319亿元,与2003年相比,死亡人数上升216%。1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 安全辅助驾驶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通过安装在车辆及道路上的各种传感器掌握本车、道路以及周围车辆的状况等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劝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百科名片 在众多的汽车配套产品中,与倒车安全有关的配套产品格外引人注目,配有倒车辅助系统的品牌车型也常常成为高档车配置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录 一、概要 1二、奔驰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设计初衷 1启动条件 1实施步骤 1优点 1缺点 三、斯柯达昊锐PL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四、迈腾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一、概要据统计,由于车后盲区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美国20%,交 管部门建议车主安装多曲率大视野后视镜来减少车后盲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但依旧无法有效降低并控制事故的发生。汽车尾部盲区所潜在的危险,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精神上的严重伤害。对于新手司机或女士而言,每次倒车时更是可以用瞻前顾后,胆战心惊来形容。现有的汽车倒车辅助产品如果从手动与自动的区别来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动类(以传统倒车系统为代表)和一类是自动类(以智能倒车系统为代表)。传统倒车系统主要以倒车雷达和倒车可视为代表,通过发出警示声音或可视后部情况提醒车主车后情况,使其主动闪避,以减少事故伤害。该产品对于驾驶者而言,主动性较差,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车辆对行人的伤害,却无法顺利有效的完成泊车,极易造成刮蹭或碰撞。 二、奔驰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设计初衷官方读法是主动式停车辅助系统,是借助前后保险杠上安装的十组超声波感应器来实现辅助的泊车系统。为了应付欧洲路边停车设计的,增加泊车的便利性,注意是增加,不是从根本性改变泊车习惯,例如你还是要踩刹车,还是要挂挡的。 启动条件(1)车速要低于36km/h (2)打转向灯(以给系统提示要停车在哪个方向)(3)停车区域要长于车身的1.2到1.3米(B级车长4273mm)(4)车辆必须离开障碍物(例如停车区域前后的车)距离在1.5米之内,意思是不能离开太远。(5)停车区域必须是想路边临时停车那种,一排车在一侧,一字排开,象停车场那种每部车竖直并列排放的,不能实现该功能。

汽车行车安全系统的原理分析

汽车行车安全系统的原理分析 石磊 信息与控制学院07自动化系20071336046 摘要 基于高速公路的高事故率这一背景,对汽车的安全行车系统做了原理分析。主要在对汽车行车过程的一般性分析,利用现有的部分现代仪器得到的一些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得到行车状况的判定,利用控制技术做出相应的措施,可以在危险程度较低的情况时做好了应对之策,相信通过这种行车安全自动系统可以有效地减低事故率。 关键词:安全驾驶系统动态预测转向控制锁定跟车模式 The Principle of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Shi Lei Information & Control Institute Automation of 07 20071336046 Abstract Based on high accident rate on highways this background, the car's safety system has made the principle of driving. Mainly in the general process of analysis of automobile driving, use of the existing part of the modern instrument some of the data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cessing of these data were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 driving conditions, the use of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ly, the degree of risk than in the Case of low countermeasures do a good job, I believe that traffic safety through the automatic system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accident rate. Key words: safe driving system ; Dynamic prediction ; Steering Control ; Locked car following model

智能汽车概述

智能汽车 丁和 我国已实现“上天可揽月,下海擒蛟龙”的梦想,这是我们的骄傲,但这个梦想离我们普通人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接触较多的交通工具是汽车。面对汽车,人人都有犯愁的时候:男士们喝了酒,酒后不得驾车:长途旅行,疲劳驾驶,有安全隐患:路况复杂,女士害怕。这时候,人们会想:如果汽车能无人驾驶就好了。 2005年《中国剪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未来的神奇交通工具》,里面介绍到“你跳上汽车,告诉它你的目的地。这时汽车会通过自动公路系统进行操作,传感器十分安全地为你引路,行驶起来时速可达225公里。你坐在驾驶座上,汽车在自动行驶。你可以读报纸、上网、看电视,或是小睡一会儿。1小时40分钟后,你就会轻松到达目的地,准备尽情游玩。”“智能汽车技术能令3倍于平常数量的汽车安全行驶在道路上。这种高速、高性能的驾驶技术将会缓解交通堵塞的压力,降低污染,减少对额外公路的需求,而且在消除事故的同时也就挽救了人的生命。”这些听起来多么令人神往,许多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那么什么是智能汽车? 百度百科里介绍“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2013年12月的产业信息网的一篇《智能汽车基本功能及原理简介》有 以下主要介绍两种主要的功能系统:智能传感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 1、智能传感系统 通过在汽车各部件上安装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把周边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智能计算机,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把执行信号传递给汽车部件,从而使其作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构成了智能传感系统。车辆传感器是智能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车辆装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创传感器,例如:安装在轮胎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安全气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内容及要求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内容及要求 1、技术要求 (1)项目详细技术要求 招标项目要求为车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系统不仅需要实现采用车牌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通过出入口识别车牌号码来判断车辆进出场的权限、判断车辆的停放时间、以及所需缴纳的停车费;还需实现无牌车进出计费管理。该项目可以实现车辆从快速进场、快速缴费、快速出场等全自动化智能停车服务。 (2)技术规格及技术参数要求: 1)系统需采用免介质视频车牌识别技术进行进出场识别。 2)出、入口的车牌识别摄像机需采用高清车牌识别一体化摄像机。 3)出、入口车牌识别需采用高清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进口识别率≥99%(不包含无牌、严重污损因素);出口综合不匹配放行率≤0。5%; 4)出、入口设备及中心机房采用光纤连接; 5)出、入口道闸起落杆速度≤3秒; 2、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系统实现免介质进出场,有牌车采用车牌识别作为车辆进出场凭证;无牌车采用电子小票或扫码方式作为进场凭证。 2) 系统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性。如:防雷击设计、防撞击

设计、防突然断电设计、雨雪天气防护设计等。 3) 系统功能要求全面,软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可根据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同的管理等级。 4)系统软件能够实时的显示停车场车位数量变动情况,场内满位时自动关闭进口道闸,并作相关车位已满的提示。 5) 系统可根据车牌号码对车辆按长期、固定时段、临时停车等进行分类管理,并生产相应报表。 6)可记录所有进出车辆信息;统计进出口流量数据、监控各通道抬杆放行及车场总体收费情况、各个岗亭人员的收费情况及交接班情况、设备状况及故障报警等。 7) 自动道闸要求使用高速道闸,具有无线遥控功能。并且具备防砸车功能,避免误砸尾随车辆。 8)系统需要能生成停车场的日、周、月、季、年等财务报表和异地车辆统计报表,还应具有任何车辆的查询统计以及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分析等功能,并提供了多种功能的数据检索功能。 9) 系统需提供防锁屏及带口令的屏幕保护功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需配置集成补光灯设计,采用闪光拍摄方式的高清高速摄像机自动采集出入库车辆的前部特征图像,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记录车辆的前部全景图像,作为停车管理、停车收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第二章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介绍 设计原则 本工程中所采用的系统以及系统的构成符合以下原则: 规范性: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实用性:系统具备完成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系统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内外有关规范要求,并且实现容易,操作方便。实施后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 先进性:该智能化系统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用户在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运行在其上的应用。 可靠性:系统具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本技术文件规定功能的能力,具备系统长期和稳定工作能力。实施后的智能化系统保证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经济性:系统满足性能价格比在各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 可维护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联接都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联接大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安全性:停车场管理系统本身具备了非常完善的安全功能,包括了图像监控、图像对比、防砸车、通道管制等功能,实现对系统安全的要求。 人性化:让操作人员使用系统更简单,更人性,让有即使没有任何电脑经验的保安也能快速快速上手收费和管理,系统嵌入LED显示屏、语音播报等提示各种信息及操作功能,让驾驶员有舒适的感觉! 收费标准: 我们系统的收费标准是可以提供给客户灵活自主设定的,不像有的公司收费标准设定比较死板. 多样性:我公司系统一块停车场控制器主板可以接比较多的外围设备,兼容多种读卡方式蓝牙卡,高频卡,中频卡,ID卡,IC卡,支持各种功能的组合,可以同时接远距离和近距离读卡系统! 升级性:系统为我公司独立自主开发,相比市场上很多公司是贴牌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我们对产品的升级和维护都掌握着主动权,解除客户对产品要求升级的后顾之忧! 定制性:我公司具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更改软件或者硬件,达到客户的特殊停车场管理要求。

汽车安全系统系统简介

汽车安全系统简介 自从人类有了汽车,汽车的安全问题就一真是人类最想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个涉及生命的重大课题。直到今天,交通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直是人类之痛。这个问题如果今天不在我们手上解决,以后也一定会有人来解决这个安全问题,20年后,或是30年后,也可能是以后更长久的岁月里,人们终会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今天,我们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一定会带来无限商机。、 以下就这个问题我们详细做出说明: 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传感系统(9)、信号处理电路(10)、放大电路(11)和执行电路(12);其中:所述传感系统(9),连接安装于车前、车后以及车两侧的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和速度传感器;所述传感系统(9)顺次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放大电路(11)和执行电路(12);所述传感系统(9)将所述探测信息传送给信号处理电路(10),然后将处理过的信号经放大电路(11)放大到足以推动执行电路(12),然后由执行电路(12)送出的信号或动作自动控制刹车或方向,借刹车或转向以避开与其他物体相撞。 汽车安全系统新科技含量 1、系统主要包括传感系统(9)、信号处理电路(10)、放大电路(11)和执行电路(12);其中: 传感系统(9),与安装于车前、车后以及车两侧的各种传感器相连;并顺次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放大电路(11)和执行电路(12);传感系统(9)将所述探测信息传送给信号处理电路(10),然后将处理过的信号经放大电路(11)放大到足以推动执行电路(12),最

后由执行电路(12)送出的信号或动作自动控制刹车或方向,借刹车或转向以避开与其他物体相撞。 2、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和速度传感器。 3、智能安全刹车系统,执行电路采用多指令控制,包括并联常开(双LD取指令)或串联常闭(双LDI取反指令)。 4、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系统进一步包括刹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刹车踏板(15)、刹车控制杆(16)和制动器(17)。 5、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系统,通过控制该刹车装置的第一控制部位(14)、第二控制部位(14’)实现刹车或控制转向。 6、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之间,还设有滤波电路;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分别由红外振荡电路、红外放大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依次相连组成;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依次分别由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放大电路和红外执行电路相连组成。 7、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超声信号电路和超声接收电路;所述超声信号电路和超声接收电路之间还设有滤波电路;超声信号电路部分,依次由超声振荡电路、超声放大电路和超声发射电路相连组成;所述超声接收电路;依次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以及执行电路相连组成。 8、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电路采用多重输出结构,以保证安全。 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及辅助驾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安全刹车系统。

(完整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各功能详解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 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早期的ADAS 技术主要以被动式报警为主,当车辆检测到潜在危险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道路情况。对于最新的ADAS 技术来说,主动式干预也很常见。ADAS通常包括以下17种用与汽车驾驶辅助的系统: 1、导航:导航是一个研究领域,重点是监测和控制工艺或车辆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导航领域包括四个一般类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 2、时交通系统TMC:TMC是是欧洲的辅助GPS导航的功能系统。它是通过RDS方式发送实时交通信息和天气状况的一种开放式数据应用。借助于具有TMC功能的导航系统,数据信息可以被接收并解码,然后以用户语言或可视化的方式将和当前旅行路线相关的信息展现给。 3、电子警察系统ISA: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电子警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作为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地监控、抓拍、处理交通违章事件,迅速地获取违章证据,提供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为改善城市交

通拥堵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以充分发挥它准确、公正的执法作用。 4、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摄像头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5、自适应巡航ACC(Adaptive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 6、车道偏移预警系统(Lanedeparture warning system):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报警的方式辅助驾驶员减少汽车因车道偏离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由图像处理芯片、控制器、传感器等组成。

丰田自动泊车系统详解与操作技巧

汽车自动泊车系统详解和使用技巧 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介绍,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50万辆,平均每三人就有一辆汽车,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呢,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导致路面上的新手不断增多。大量的新手用上路面不但造成了路面拥堵程度的加剧,在每个住宅小区也造成了停车难。 住宅小区的停车难既有车辆保有量激增的因素,也有新车主停车不当的因素。以编辑做居住的小区为例,每当小编回到家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区中的新手揉库多次不能停车入位的情况。 应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厂家纷纷引进自动泊车系统到国内,目前拥有自动泊车系统的车型主要有奔驰的B200,上海大众的昊锐、途欢、还有雷克萨斯的LS460L。虽然这些厂家的自动泊车系统各有不同,但是原理大同小异。这里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汽车自动泊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工作原理 自动泊车技术大部分用于顺列式驻车情况。顺列式驻车要求汽车沿路边平行停放,与其他停好的汽车排成一条直线。大多数汽车用户需要比车身长出约1米的停车位,才能顺利完成顺列式驻车,尽管有些熟练驾驶员只需要更少的空间。 顺列式驻车,自动泊车系统遵循以下五个基本步骤: 1.驾驶员将汽车开到停车位的前面,停在前面一辆车的旁边,启动自动泊车系统。 2.自动泊车系统向路边转动车轮,以大约45°将车向后切入停车位。 3.当汽车进入车位后,自动泊车系统会拨直前轮,然后继续倒车。 4.当通过后视境确保与后面车辆保持一定距离后。自动泊车系统会向从路边打车轮,这是驾驶员需要将汽车泊入行进档,自动泊车则会将汽车前端回转到停车位中。 5.驾驶员需要在停车位前后移动汽车,直到汽车停在适当的位置。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 引言 (1) 1.1 背景 (1) 1.2 智能停车系统定义 (1) 2. 系统开发设计概述 (2) 3. 智能停车系统分析 (2) 3.1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2) 3.2 可行性分析 (3) 3.3 需求分析 (3) 3.4 发展趋势分析 (4) 4. 智能停车系统设计 (5) 4.1 单片机软件设计 (5) 4.1.1 红外传感器检测 (5) 4.1.2 无线模块软件设计 (7) 4.2 上位机显示程序软件设计 (8) 4.2.1 串行通信函数模块 (8) 4.2.2 图像显示模块 (9) 4.2.3 附加功能模块 (10) 5. 结论 (11) 6. 参考文献 (11)

1.引言 1.1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停车难题。据统计,“全国机动车与停车位之比例约为3:1”。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一比例则更高,停车场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大问题。根据我国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之比,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停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停车难问题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智能停车场管理设备市场。 新型的车位引导系统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了智能化更高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能够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停车,使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并且进一步提高停车场车位利用率。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只有较少大型停车场有类似的车位引导系统,因此本设计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智能停车系统定义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为了对停车场车位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对停车场达到智能管理作用而设计的系统。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大中型停车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1的车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车位,从而判断出车位有无停放车辆,然后将各个车位停车情况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将引导信号传给引导指示器,引导司机快速将汽车驶入空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不但能够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使停车场管理更加便捷,还降低了大中型停车场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一个应用于停车场,通过车位检测模块检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并在引导指示模块显示信息的智能化系统。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应用系统平台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应用 系统平台 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背景 二、系统概述 (一)系统总体架构................................................................................................................. (二)系统组成......................................................................................................................... (三)系统特点......................................................................................................................... 三、系统功能描述 (一)运营计费系统......................................................................................................................... 1、计费系统服务............................................................................................................................... 2、计费系统-开放式停车场 ............................................................................................................. 3、计费系统-封闭式停车场 ............................................................................................................. (二)运营支撑系统......................................................................................................................... 1、运营管理平台............................................................................................................................... 2、卡发行系统................................................................................................................................... (三)智能诱导系统......................................................................................................................... 1、智能诱导系统服务....................................................................................................................... 2、智能诱导系统............................................................................................................................... (四)大数据分析系统..................................................................................................................... 1、静态交通数据分析....................................................................................................................... 2、运营数据分析............................................................................................................................... 3、泊位实时数据分析....................................................................................................................... 一、背景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多地停车场供需失衡越来越严重,加之停车设施相对滞后,造成交通拥挤,车速下降,同时妨碍了行人、非机动车通行。高峰时间, 繁华地段停车占道影响交通则更加明显。 二、系统概述 城市智能停车管理应用系统平台集成了数字视频监控、GIS地理信息、无线射频识别(RFID)、视频车牌识别和CAT5网络传输技术,包括:诱导系统、收费系统、安防系统及附属设施四大部分。实现提升职能部门静态交通管理水平、促进泊位运营者规范化经营管理、满足车辆驾驶者方便出行的需求。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载安全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载安全系统设计 速度对于汽车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畅通车速控制采用软轴驱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车间距提出的时间比较早,固定检查处于被动测量状态,不能及时的反应实时距离,导致事故的发生。现为改进软轴驱动的缺陷,现研究一台单片机微处理系统,对改进测速、测距等方式有效,以便有效实现相对距离等功能,并能最大化减少误差,及时的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动态信息。文章对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载安全系统设计进行探究。 标签:单片机;智能车载安全系统;设计 前言 汽车行驶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速度及相对距离是汽车控制系统中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确保道路安全的因素之一。当汽车处于动态时,驾驶者在了解停车、加速等信息才能更好保证汽车及人身安全。因此本文主要对测速、测距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1 车载车辆安全方案设计分析 汽车速度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参考的参数之一,其测量方式多样,其中采集和模拟是两种比较重要的方式,但是对测量范围的要求有所变化,该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1]。现随着电子技术发展,数字测量应用广泛,比如单片机微处理,对脉冲数字信号能力影响大。现阶段,数字化测量系统开始投入使用。车速测量系统应用到光电式数字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升测量范围及精度,可见图1。 2 速度测量分析 速度测量中主要包括光电传感器、车速测量以及分频处理M/T法三个方面。其一,光电传感器。本设计核心装置主要对车自身速度进行测量,可见图2。其中1、2、3及4分别代表传感器基座、测速码盘遮光部分、二极管、三极管,而阴影部分为遮光板和底座。其二,测速测量。主要有光电传感器、单片机以及信号处理器等组合成为测速部分。而固定测速码盘上分别有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车速测量系统可详见图3。车速测量过程中,码盘有车轴带动,码盘发出直到接受过程中会有光源经过,进而得到光线变化的信号,而电流一定发生改变,就会形成信号脉冲,信号经分频器后,可进入单片机转载计数环节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收发检测系统,这样就可将装抽的转速检测出来[2]。而单片机微处理速度转换成为线速度,实现LCD液晶屏将汽车实施速度显示出来。其三,分频处理M/T法。该方式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单纯的开展内部计数器工作,检测显示需要两个机器周期,计算得到速率是时钟速率的1/2,一共有24个振荡周期,但还是不能达到高频计数的要求,主要使用74LS161开展外部十分频,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达到2MHz。同时还可将精度提升,測量信号频率比较低时,可采取点偏

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统计

汽车辅助驾驶统计 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涵盖的功能有很多,包括:车道辅助、行车辅助、停车与操作辅助、避让辅助、转向与穿行辅助、照明与视野辅助等 博世驾驶员辅助系统涵盖了市场的需求与趋势,在必配功能方面包括自动紧急制动、车辆偏离警告等,标准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智能大灯控制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一些差异化功能如交通拥堵辅助、狭窄道路辅助等。 大陆集团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基于雷达、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紧急制动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警告;智能前大灯控制;交通标志辅助;盲点探测和360度环绕检测(全景图)。 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规定,自2014年起,新车型必须装配相关驾驶员辅助系统才能获得五星安全评定。被列入配备选项的系统包括自动紧急制动、智能速度辅助、车道偏离警告或车道保持支持。

第一章浅析博世驾驶员辅助系统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在道路中自动控制车速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ACC使用雷达传感器发射电波并接收前方物体反射回的电波,根据反射回来的信号,ACC通过计算与相对距离、相对方位和相对速度来探测前方车辆,以作出加速或制动的判断。ACC可在车速约30km/h以上被激活,而停走型ACC可在静止时即可启用。 在ACC系统中,雷达传感器是最核心的部件。博世目前有两种雷达,一种为中距离雷达(MRR),可以探测160米的距离,可支持ACC最高巡航速度为150km/h,目前第七代高尔夫顶配车型上所使用的ACC系统就搭配了这款雷达,

性价比较高;博世长距离雷达(LRR)可以探测250米的距离,可支持ACC最高巡航速度为200km/h,如果该ACC系统搭配了多功能摄像头,最高巡航速度可达250km/h。奥迪A6L的停走型ACC在传统雾灯的位置装配了两部LRR,增加了探测的范围和距离。 ACC系统使用雷达传感器和多功能摄像机作为信息采集和输入端,可以在驾驶员不操作油门和刹车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车距巡航,当前方车辆出现减速时随之刹停,而前方车辆离开时可自动加速至理想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自动驾驶技术。不过,ACC并不能对车辆方向进行调整。 车道辅助系统/紧急制动系统 博世LDW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和LKS车道保持系统使用了一台多功能摄像头(MPC)进行车道线的识别,当系统识别到车道线时,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偏离了车道,且没有打转向灯,首先LDW会输出警告信号,而选择什么样的警告方式(如声音、仪表视觉符号以及方向盘振动等)由整车厂进行设定。如驾驶员没有回应,LKS系统将通过EPS电子转向系统在方向盘上施加大约3牛·米的力矩,以帮助车辆回到正确的车道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打方向灯或者大角度转动方向盘,则系统默认车辆由驾驶员接管而停止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