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6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含答案)(2024年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科研人员担当使命、破解难题,助力我国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制火箭燃料B.确定飞船运行轨道C.制造飞船芯片D.研制火箭外层涂料2.《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A.量筒B.试管C.烧杯D.集气瓶4.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由上述信息可知二氧化硫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无色B.有刺激性气味C.有毒D.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5.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确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6.同学们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做出了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上方,说明石蜡密度大于水B.燃烧的现象主要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D.燃烧时冒出的黑烟是蜡烛蒸气冷凝的固体小颗粒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试剂B.放置滴管C.溶解D.熄灭酒精灯8.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C.实验剩余试剂放入指定容器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9.下列关于煤气燃烧时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中,你认为无意义的是( )A.为什么煤气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的是蓝色的火焰B.点燃煤气灶时可以用电子打火器、火柴或打火机吗C.煤气有很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原来就有的气味吗D.煤气的成分是什么10.趣味实验化学课上老师演示“粉笔蜡烛”的燃烧实验如图。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
B. 铁丝。
C. 红磷。
D. 硫粉。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
5.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 硬水通过煮沸可转化为软水。
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7.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2H.B. 2H₂.C. H₂.D. 2H⁺.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镁MgO₂。
B. 氯化铝AlCl。
C. 氧化铁Fe₂O₃。
D. 高锰酸钾K₂MnO₄。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灰黑色固体B.都有良好的导电性C.硬度都很大D.都由碳原子构成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A.它们都是固体B.它们的密度小C.无定形碳D.它们疏松多孔,表面积大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B.活性炭吸附毒气C.石墨导电D.金刚石切割玻璃4.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①CO、甲烷(CH4)、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①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①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当导管口不再冒气泡时,则反应已经完成了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6.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观察颜色或闻气味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大理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B.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C.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D.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10.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选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B.制取CO2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收集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生成的CO211.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CO2比空气重、CO比空气轻B.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C.它们在水中溶解性不同D.它们的用途不同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主要因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13.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C.闻气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固体可作制冷剂B.用作气体肥料C.可用来冶炼金属D.生产碳酸饮料15.“碳中和”是指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零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1. 化学的探讨成果在人类社会的开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独创或发觉不能..归为化学探讨范畴的是()折服火“神火飞鸦”火箭张衡地动仪远东瓷器A.公元前50万年人类折服了火B.公元800年中国独创火药C.公元132年张衡独创地动仪D.公元前6 500年独创制瓷技术2.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奉献,结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运用,保障了人体安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进步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肥的合理运用进步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D.化石燃料的干脆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开展3.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绘的主要是物理变更的是()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下列有关物质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出热量的变更肯定是化学变更B.有气泡冒出的变更肯定是化学变更C. 有光产生的变更肯定是化学变更D. 物质种类变更的变更肯定是化学变更5. 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为了获得感性相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味味道C.停顿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7.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B.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8. 科学试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可抵挡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作空调和冰箱3制冷剂的“氟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响过程可表示为:M+O3→ MO+O2, MO+O→M+O2,根据所学学问可知氟氯烃在反响中的作用是()A.反响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添加剂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 )A.石油 B.食醋 C.水泥砂浆 D.液态氧10.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视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1.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峻的沙尘暴天气。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1—9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第九单元测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Cl—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生活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冰雪熔化 C.香水挥发 D.糯米酿酒2.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都密切相关。
下列观点或做法正确的是()A.安全方面:可以用水浇灭各种原因造成的火灾B.材料方面:不锈钢比纯铁制作的刀具硬度大C.能源方面:天然气、氢气均属于清洁型可再生能源D.生活方面:面粉、植物油和蔗糖分别与水混合均不能形成溶液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图 1A. 读取液体体积B. 点燃酒精灯C. 闻气味D. 给液体加热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缓解温室效应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鱼类能够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推进剂的燃料5.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如图2所示)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6.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图 2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C.氮气和稀有气体均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铜块和纳米铜的组成不同7. 现将10 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当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8.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
(3)治理汽车尾气时主要发生的是 化学 (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
(4)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对调节心脑血管有重要作用 。
-17-
第一单元练习
14.(6分,每空1分)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
重要保证,请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2)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⑧ 铁架台 。
⑤ (填序号)。
-18-
第一单元练习
(3)需垫上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烧杯 (填名
称)。
(4)若用③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体积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⑥常用作热源,盛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
-19-
第一单元练习
15.(5分,每空1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报警器。下列燃气的性质中,能确定安装报警器位
置的是( B )
A.毒性 B.密度 C.气味 D.溶解性
-6-
第一单元练习
6.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且不能燃烧,下列图标适合
贴在存放浓硫酸药品柜的是( D )
-7-
第一单元练习
7.下列在实验室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用过的药匙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低
-13-
第一单元练习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
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
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A、棉花B、羊毛C、晴纶D、尼龙2、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俗称106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其中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涂层光滑,手感细腻,还可制成各种色彩,但耐水性能差。
因此适宜作为( )A、内墙涂料B、外墙涂料C、屋顶涂料D、地板涂料3、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蚀其他物品4、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是( )A、铜B、铁C、铝D、聚乙烯塑料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6、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不比户外污染轻”。
以上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7、通常用作飞机外壳的合金材料是( )A、生铁B、碳素钢C、黄铜D、硬铝8、下列金属中,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PtB、CuC、ZnD、Hg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羊毛B、棉花C、晴纶D、麻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11、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12、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入太湖以治理污染。
专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靠全社会的重视。
下列措施: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涤粉能改善太湖水质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1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卷 全册

(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快乐化学!相信自己!我会成功!(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姓名:班级:得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
3×16=48 分)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 计算B. 测量C. 实验D. 推理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冰雪融化C. 香水挥发D. 蜡烛燃烧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 C D4.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 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C. 我会生锈D.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5.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苹果腐烂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蔗糖溶解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B. 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 ~2mLC.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7.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8.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C.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10.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班别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2.“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
..确.的是()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3.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
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5.二甲醚(C
2H
6
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
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9.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 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27 C. 44 D. 56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
/g
181232反应后质量
/g
待测26212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4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式的意义:
(1)2个氮原子、5个钠离子;
(2)6SO
4
2-;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2.(4分)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
(2)写出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 所含元素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
13.(4分)“见微知著”,我们常从微观认识宏观化学变化,下图是乙烯(C
2H 4 )
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4.(4分)学完化学方程式后,张强同学写出了以下几个化学方程式,用编号回答:
①C+O 2=====点燃CO 2↑ ②H 2+O 2=====通电
H 2O ③S+O 2↑=====点燃SO 2 ④P 2+O 2=====点燃
P 2O 5 ⑤HgO =====点燃
Hg +O 2↑
(1)化学式书写有错误的有________;
(2)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有________; (3)没有配平的有________;
(4)“↑”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有_________。
三、实验题:(17分)
15. (1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 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实验室加热KMnO 4制O 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室制取H 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已知MnO 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 2),则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3) 有一名同学欲用F 装置收集H 2,则H 2应从导管口 通入。
另一同学欲用G 装置收集氧气,则O 2应从导管口 通入。
G
水
d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500g
成分表:氯化钠≥88% 钙(以Ca 计):(0.5~1.3)%
碘(以I 计):(20-50)
(4)实验室若用B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 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入(选“a”或“b”) 。
检验二氧碳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题:(共7分)
16.(2分)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
炸药三硝酸
甘油酯(C 3H 5N 3O 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C 3H 5N 3O 9 12 CO 2↑+ 10 H 2O
↑+ 6 X ↑+ O 2↑
(1)推断X 的化学式为____ 。
(2)三硝酸甘油酯(C 3H 5N 3O 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7.(5分)右图是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仔细阅读并计算:
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g 这种食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132g 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注:碘化钾不与稀盐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