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题(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题(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

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

无发热。

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

体查:心肺未见异常。

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

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

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病毒性胃肠炎C.急性细菌性胃肠炎D.霍乱E.阿米巴痢疾【正确答案】:D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男,67岁,因腹泻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

有糖尿病史,大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

无发热。

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

体查:心肺未见异常。

皮肤弹性轻度减底,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

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

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包细胞11.4×10/L,中性0.78,淋巴0.20。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

在治疗一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A.急性肺出血B.并发性细菌性肺炎C.急性左心衰竭D.急性肺栓塞E.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正确答案】:C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男性,22岁,水样便1天入院,起病后无发热和里急后重,大便含少量粪质,每日10余次,无腹痛,4小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为连续性。

拟诊为霍乱。

该患者临床病程属何期( )A.休克期B.恢复期C.脱水期D.吐泻期E.潜伏期【正确答案】:D第 4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患者,23岁,有国外旅游史,一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

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肤褶皱恢复较慢。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3题。

第一天的补液量应是:A.1000~2000mlB.4000~8000mlC.8000~10000mlD.2000~3000mlE.12000ml以上【正确答案】:B第 5题:案例分析题(本题2分)男性,34岁,东北籍,高热。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D. 传染源、易感人群、预防措施答案:C解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病原体、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病原体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传染源是携带病原体并能将其传播给其他人的个体或物体,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改善卫生条件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隔离病人、改善卫生条件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

而增加户外活动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并不是直接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解析:并非所有传染病都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传播、虫媒传播等。

2. 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答案:正确解析:隔离病人可以有效地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免疫接种,并说明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答案:免疫接种是指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在预防传染病中,免疫接种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降低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答案: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包括:-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核含有结核杆菌。

- 霍乱: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某学校近期出现了多起水痘病例,学校卫生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请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定义是指:A. 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B. 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C. 由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D.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答案: A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某些动物源性因素。

这类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2. 下列哪种传播途径不属于呼吸道传播?A. 飞沫传播B. 空气气溶胶传播C. 粪口传播D. 直接接触传播答案: C解析: 呼吸道传播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而粪口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一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到病原体。

3.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是:A. 隔离病人B. 接种疫苗C. 药物治疗D. 环境消毒答案: B解析: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解析: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病原体的来源,如病人、携带者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源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解析: 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则是指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甲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答案: 甲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实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的水、食用煮熟的食物;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水源和食物的安全;三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试题

传染病学病例分析试题

(3) 请提出正确治疗意见。 1、答案
(1)该例患者的最可能诊断是:
急性黄疸性肝炎,甲型肝炎可能性大。 依据: ①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食欲减退等前驱期表现; ②有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病程仅 11 天;
③有流行病资料,同学中有类似患者,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④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2) 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抗 HCV 、抗 HDV 、抗 HEV 等。
既往体健,其母 HBsAg(+), 无长期服药史。未到过湖区,同学中有类似病例数人。
体查:体温: 37?С ,脉搏: 70 次 /分,呼吸: 20 次 /分,血压 100/70mmHg ,发育营养
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肝掌及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颈软,心
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 1.5cm 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可及 0.5cm,质软,压痛,胆囊
2)鉴别: 应与流脑、败血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3)治疗原则: ①稳定内环境,须严格控制入水量(前一日尿量及吐泻量再加 证输入糖 200~300g,以减少体内蛋白分解,控制氮质血症;
500~700ml 液体)每日保
②促进利尿,可用速尿 100~300mg/ 次,静脉注射, 1/6 小时,亦可用酚妥拉明 10mg 静
强心: (HR>120 次 /min) 西地兰 0.2mg 加入 10﹪葡萄糖溶液 10ml 中缓慢静推 .
注意:肺弥漫性出血型低血压忌用升压药,以免加重肺出血。
(血压会自行回复 )
5.男 ,20 岁 ,畏寒 ,寒战 ,高热 6 天
隔天发作一次 ,热退后活动正常 ,疑为疟疾 ,服氯喹及伯氨喹啉 2 天后症状控制 ,继续 服用上药 ,5 天后感腰背疼痛 ,小便如酱油样 ,量少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

传染病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伤寒患者用大量氨苄青霉素治疗,已进入恢复期1周,今发现体温为37.6°C ,最大的可能是A、重复感染B、二重感染C、潜伏性感染D、复发E、再燃正确答案:D2、我国目前公布的艾滋病感染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A、异性性途径B、静脉注射毒晶C、同性性途径D、非法卖血E、母婴传播正确答案:B3、患者,女, 30岁。

发热半月,稽留热,腹胀,近两天尿似浓茶。

查体:体温39°C ,巩膜轻度黄染,心率80次/m .in,肝肋下1cm ,脾肋下1cm。

血分析WBC 2.8*109/L ,肥达反应""O"" 1:80(+),“H”1:160(+ ) ,血清胆红素17.1μmol/L, ALT 180U/L, HBsAg( -/)。

最可能的诊断是A、副伤寒B、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C、急性黄痘型病毒性肝炎D、钩端螺旋体病E、肝炎台井胆道感染正确答案:B4、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是A、O抗体效价1 : 80, H抗体效价1:80B、O抗体效价1 : 80 , H抗体效价 1:160C、0抗体效价1 : 320 , H抗体效价1: 320D、O抗体效价 1 : 40, H抗体效价 1: 320E、O抗体效价 1: 160 , H抗体效价1: 180正确答案:B5、慢性肝炎重型确诊依据是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能异常C、肝脏迅速缩小 ,黄疽逐渐加深D、肝穿可见肝组织碎片性坏死E、球蛋白明显增高正确答案:D6、乙脑病毒为A、单股负链RNAB、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C、单股RNAD、双股DNAE、单股DNA正确答案:C7、对于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其感染HBV最有效的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B、丙种球蛋白+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 +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8、霍乱的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侵袭力B、肠毒素C、。

感染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感染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感染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种病原体是引起疟疾的?A. 肺炎链球菌B. 肠杆菌C. 疟原虫D. 乙型肝炎病毒答案:C2. 感染HIV病毒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主要攻击的是哪种细胞?A. 红细胞B. 血小板C. CD4+ T细胞D. 巨噬细胞答案:C3.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血液传播B. 性接触传播C. 母婴传播D. 空气传播答案:D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A. 发热B. 咳嗽C. 腹泻D. 皮疹E. 黄疸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流感?A. 接种流感疫苗B. 勤洗手C.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D. 服用抗生素E. 保持室内通风答案:A、B、C、E三、判断题1. 所有感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

()答案:错误2. 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力;保持环境卫生,如定期清洁和消毒;在流行病高发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 描述一下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答案: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这些病毒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如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乏力、恶心、黄疸等症状就诊。

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300 U/L,AST 200 U/L,总胆红素50 μmol/L,HBsAg阳性,HBV DNA定量 10^7 copies/mL。

1. 该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答案:该患者可能患有乙型肝炎。

2.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答案:针对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核苷类似物;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休息;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遗传性答案:D2. 以下哪种传播途径不是传染病的常见传播方式?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隔离患者B. 消毒环境C. 增强个人卫生D. 避免接种疫苗答案:D4.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病毒性传染病?A. 流感B. 麻疹C. 痢疾D. 风疹答案:C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发病到传染的时间答案:A二、填空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7.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隔离、消毒、免疫8.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

答案:易感人群9.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原则是____、__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0.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____。

答案:生物媒介传播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三要素。

答案: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三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12. 描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治疗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如消毒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四、论述题13. 论述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策略。

答案: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包括季节性、地区性、周期性等。

防控策略应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如在高发季节加强监测和预警,对特定地区进行重点防控,以及在周期性流行期间采取强化措施。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卷1:一.1.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2.①夏季发病,急性病程,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①查体:高热,血压低,神志含糊,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①试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3.①急性阿米巴痢疾;①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①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4.①粪培养+药敏实验;①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①血常规+生化,肠道病毒检测;①特异性核酸检测;①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5.①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匹美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按照药物敏感实验调节;①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退热及物理降温;①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延续两次阴性。

二.1.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①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①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①试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上升,血HBsAg(+);3.①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①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4.①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①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CMV、EBV标志物检查;①甲胚蛋白(AFP)监测;①腹部B超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CT;①须要时肝穿刺活检;5.①注重歇息,清淡饮食,避开应用肝伤害药物;①隔离、降酶、退黄对症治疗;①补充维生素。

卷2:一.1.水痘;2. ①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①发热1天后浮现皮疹;①头颈部及躯干红色斑丘疹及水疱,可见溃破,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可见水疱;①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①麻疹;①风疹;①猩红热;①药物疹或手足口病;4.①疱疹刮片;①病毒分别;①血清学检查;5.①歇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隔离至皮疹所有结痂;①避开皮肤抓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①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①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1:
一.1.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①夏季发病,急性病程,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②查体:高热,血压低,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3.①急性阿米巴痢疾;②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③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4.①粪培养+药敏试验;②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③血常规+生化,肠道病毒检测;④特异性核酸检测;⑤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
5.①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匹美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②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退热及物理降温;④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二.1.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①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②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③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④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血HBsAg(+);
3.①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②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
4.①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②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CMV、EBV标志物检查;③甲胚蛋白(AFP)监测;④腹部B超或
CT;⑤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5.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降酶、
退黄对症治疗;③补充维生素。

卷2:
一.1.水痘;
2. ①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②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③头颈部及
躯干红色斑丘疹及水疱,可见溃破,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可见水疱;
④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①麻疹;②风疹;③猩红热;④药物疹或手足口病;
4.①疱疹刮片;②病毒分离;③血清学检查;
5.①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②避免皮肤
抓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③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
④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二.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
2. ①患者症状: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②查体:巩膜黄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区叩击痛(+);③辅助检查:肝功能异常,EB 病毒(+);
3.①肝炎;②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③伤寒;
4.①肝炎病毒检查;②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性质分析;③血培养;
5. 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抗病
毒、保肝治疗;③加强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