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子的立体构型习题.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第 2 课时分子的空间构造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 1、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要点】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和价层电子对的计算,VSEPR 模型【学习难点】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测课前预习案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课本 P37-38 达成填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是指;价层电子对 =+;( 1)σ键电子对数:可由确立。
比如,H2O的中心原子是______,构造式是 __________,有个σ键,故σ键电子对数是______;(2)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依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此中 a 为,关于主族元向来说,价电子数等于;x 为;b 为;氢为 _____,其余原子等于。
阳离子: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 _______________;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绝对值)。
2-的孤对电子数 =1/2(6+2-2*3 )=13比如: SO【预习检测】1、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达成以下表格,写出C、 H、N、O 的电子式,依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议论C、H、N、 O、F 的成键状况。
原子H C N O F 电子式可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讲堂研究案研究一: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即VSEPR 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对AB 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 价层电子对(包含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因为存在排挤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老是采纳电子对互相排挤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相互之间斥力最小,分子系统能量最低、最稳固。
问题 1:请你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结出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 VSEPR 模型)(利用牙签与橡皮泥模拟)空间构型价电子对数量234VSEPR 模型形形形问题 2: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以下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的σ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及价层电子数。
高二化学导学案:2.2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3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导学案(第3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2、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回顾与思考】为什么CuSO4 •5H2O晶体是蓝色而无水CuSO4是白色??【实验探究】完成教材P41实验2-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配合物并举例说明。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2-2、2-3,看图解释配位键的形成。
【知识拓展】查阅资料,了解“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的命名”等知识。
【典例解悟】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C.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课堂小结】配合物1.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但形成配位键的共用电子是由一方提供而不是由双方共同提供的。
2.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都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对多种配体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3.配合物的电离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内界的配体离子和分子通常不能电离。
如[Co(NH3)5Cl]Cl2===[Co(NH3)5Cl]2++2Cl-,有三分之一的氯不能电离。
【对点练习】1.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A.[Co(NH3)4Cl2]Cl B.[Co(NH3)3Cl3]C.[Co(NH3)6]Cl3D.[Co(NH3)5Cl]Cl22.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B.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 -C.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 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消失3.在配位化合物中,一般作为中心原子的元素是()A.非金属元素B.过渡金属元素C.金属元素D.ⅢB~ⅦB族元素【课后作业】1.对配位体的正确说法是()A.应该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B.应该是中性分子C.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D.应该是多电子原子(或离子),常见的是ⅤA、ⅥA、ⅦA等族原子2.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 分子。
高中化学选修3同步作业:2.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Word版含答案

(093)§2.2.2分子的立体构型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O原子发生sp杂化B.O原子与H、Cl都形成σ键C.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O︰Cl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CO2与SO2B.CH4与NH3C.BeCl2与BF3D.C2H2与C2H43.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D.[Co(NH3)5Cl]Cl2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F- 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5.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C.[Ag (NH3) 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6.对盐类物质可有下列分类: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是一种混盐,硫酸铝钾KAl(SO4)2是一种复盐,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是一种络盐。
对于组成为CaOCl2的盐可归类于A.混盐B.复盐C.络盐D.无法归属于上述类别7.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uCl4]2-+4H2O[Cu(H2O)4]2++4Cl-绿色蓝色A.将CuCl2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得到绿色溶液B.将CuCl2固体溶于大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C.[CuCl4]2-和[Cu(H2O)4]2+都是配离子D.从上述平衡可以看出[Cu(H2O)4]2+比[CuCl4]2-稳定8.下列现象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A.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B.向氯化铜固体中加少量水,溶液呈绿色,再加水稀释后呈蓝色C.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消失9.已知信息:[Cu(NH3)4]SO4的电离方程式:[Cu(NH3)4]SO4=[Cu(NH3)4]2++SO42-。
化学分子的构型和极性练习题

化学分子的构型和极性练习题化学分子的构型和极性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理解分子的构型和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进行以及物质的性质。
下面是一些关于化学分子构型和极性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练习题一:1. H2O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2. CH4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3. NH3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4. CO2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5. SO2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解答:1. H2O的分子构型是倒V形,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H2O是极性分子,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更电负,电子云在氧原子周围更为密集,使得氧原子带有局部负电荷,氢原子带有局部正电荷。
2. CH4的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形状,四个氢原子均位于中心的碳原子的四个顶点上。
CH4是非极性分子,由于碳-氢键的电负性相近,电子云分布均匀,没有局部正负电荷产生。
3. NH3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一个氮原子位于底部,三个氢原子位于底部的三个顶点上。
NH3是极性分子,氮原子带有局部负电荷,氢原子带有局部正电荷。
这是由于氮原子比氢原子更电负,电子云在氮原子周围更为密集。
4. CO2的分子构型是线性形状,一个碳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氧原子位于碳原子的两侧。
CO2是非极性分子,碳-氧键的电负性相等,电子云分布均匀,没有局部正负电荷产生。
5. SO2的分子构型是V形,一个硫原子位于底部,两个氧原子位于底部的两个顶点上。
SO2是极性分子,硫原子带有局部正电荷,氧原子带有局部负电荷。
这是因为硫原子比氧原子更电负,电子云在硫原子周围更为密集。
练习题二:1. HF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2. CO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3. H2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4. HCl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5. O3的分子构型是什么?它的极性如何?解答:1. HF的分子构型是线性形状,一个氟原子位于中心,一个氢原子位于氟原子的一侧。
2.2.2分子的空间结构(第2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习题精练)-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课时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一、单选题 Ⅰ.夯实基础篇1.(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校考期末)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1molSCl 分子中,S 的价层电子对数是A 4N B .常温下,218gH O 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A 2N C .41molP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A 6N D .41molNaHSO 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是A 2N2.(2022春·福建泉州·高二校考期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NH +4为正四面体形 B .BeCl 2为直线形 C .NF 3为V 形D .CO 2为直线形3.(2022春·海南儋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NH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形B .CO 2和CS 2都是直线形C .NCl 3和BCl 3都是三角锥形D .H 2O 和H 2S 都是V 形4.(2018秋·湖北宜昌·高二校考期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 )A .NH 4+ 为正四面体形B .CS 2为直线形C .HCN 为角形(V 形)D .PCl 3为三角锥形5.(2022春·广东惠州·高二统考期中)用VSEPR 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 A .NH 4+为正四面体形B .CS 2为直线形C.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PCl3为三角锥形6.(2017秋·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是A.CH4与CH2Cl2均为正四面体B.BeCl2与SO2为直线形C.BF3与PCl3为三角锥形D.NO3—与CO为平面三角形7.(2022春·广东江门·高二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l3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B.H2O分子中氧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C.CO2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分子D.NH+中氮原子采用sp2杂化,离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Ⅱ.能力提升篇8.(2022春·福建南平·高二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O2、CS2、HI都是直线形分子B.C6H6、OF2、S2Cl2都是平面形分子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分子D.NCl3、NH3、CCl4都是三角锥形分子9.(2020秋·四川遂宁·高二射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是()A.BeCl2为V形B.SO2为直线形-为平面三角形C.PCl3为正四面体形D.CO2310.(2023秋·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市第五中学校考期末)下表中关于各微粒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11.(2023秋·河北·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光谱是由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到激发态时,电子跃迁产生的B .23CO -与23SO -中,OC O --键角大于O S O --键角C .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4s ,则该元素为ⅡA 族元素D .因为2H O 分子间有氢键,所以2H O 的稳定性比2H S 强12.(2023秋·吉林通化·高二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期末)鲍林提出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粒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3.(2023秋·重庆北碚·高二西南大学附中校考阶段练习)用分子结构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CO 、2BeCl 互为等电子体,分子均为直线形B .23Na CO 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3sp C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SO 与2H O 均呈V 形,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相等D .三氧化硫有单分子气体和三聚分子固体()两种存在形式,两种形式中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14.(2022秋·吉林·高二吉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上一定不含孤电子对B .AB n 型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AB n 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 .二氯甲烷(CH 2Cl 2)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 3杂化,分子中键角均为109°28′D .平面三角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15.(2022秋·吉林·高二吉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关于CH 4、+3CH 、-3CH 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原子的杂化类型都相同B .CH 3+是三角锥形C .CH 3-与BCl 3构型相同D .CH 4与NH 4+VSEPR 模型相同16.(2023秋·山东济南·高二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2CS 是空间构型为V 形的极性分子B .3PCl 、2-3CO 和2-3SO 的中心原子均为3sp 杂化C .在基态14C 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其核外电子有4种运动状态D .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17.(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宏、微、符”三重表征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工业合成尿素的反应:()23222CO 2NH H O CO NH +=+中,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97NB .NH 3分子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C .CO(NH 2)2的结构简式:D .NH 3的电子式:18.(2023秋·天津南开·高二天津市天津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的类型相同的是 A .3SO 与2SO B .3BF 与3PClC .2BeCl 与2SClD .2H O 与2CS二、填空题 Ⅰ.夯实基础篇1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芦笋中的天冬酰胺(结构如下图)和微量元素硒、铬、锰等,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高中化学《分子的构型》练习题(含解析)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未发生改变B. 与 的价层电子对数未发生改变
C. 与 的电子总数未发生改变D.H—O—H的键角未发生改变
10.分子结构的了解有利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故选D。
4.C
【详解】A.1s22s22p63s2为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Mg2+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正确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故A错误;
B.氨气中氮原子为sp3杂化,存在一对孤电子对,所以氨气分子的构型为三角锥型,故B错误;
C.硫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硫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硫化钠的电子式为 ,故C正确;
【详解】A. 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离子的VSEPR模型与离子的空间立体构型一致都是正四面体结构,故A正确;
B. 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实际上是V形,故B错误;
C. 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VSEPR模型是四面体结构,实际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C错误;
D.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醛基,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HCHO,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基态铜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失去4s上的1个电子变成Cu+,则 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A错误;
B.CO为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则为极性分子,B错误;
C.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 =4,采取sp3杂化,有1对孤对电子,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正确;
2.2.2 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分子性质 练习(解析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分子性质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答案】A【解析】A项,如O2、H2、N2等是非极性分子,正确;B项,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的立体构型对称,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H4、CO2、CCl4、CS2等,错误;C项,某些共价化合物如C2H4等也是非极性分子,错误;D项,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错误。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 D.NH3、HCl【答案】B【解析】C项,Cl2分子中无极性键,排除C;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排除A、D,故正确答案为B。
3.已知CO2、BF3、CH4、SO3都是非极性分子,NH3、H2S、H2O、SO2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知AB 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B.在AB 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或A原子最外层电子均已成键)C.在AB n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都相等D.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答案】B【解析】CO2、BF3、CH4、SO3中所有电子都参与形成了共价键,都不含孤电子对,分子都是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
H2S、SO2、H2O、NH3都含有孤电子对,分子都是不对称结构,为极性分子。
AB n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否对称,而对称性与分子是否含有孤电子对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①乳酸[CH3CH(OH)COOH] ②2丁醇[CH3CH(OH)CH2CH3]④丙三醇A.只有①B.①和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写出各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①②③中存在手性碳原子(用*标记的),而④中中间的碳原子连有2个相同的—CH2OH,不是手性碳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形成共价键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中的键角一定是109°28′D.CO2和SiO2都是直线形分子1.B [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不一定有共价键,如He;AlCl3中Al与Cl间以共价键结合,但Al为金属元素;P4为正四面体结构,但键角为60°;CO2分子的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为直线形结构,而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2.下列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 )①P4②NH3③CCl4④CH4⑤H2S ⑥CO2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 D.④⑤2.C3.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的是( )A.PCl3 B.BCl3 C.NH3 D.CH2O3.B [PCl3、NH3中的中心原子——P、N原子各有1对孤对电子,跟周围的三个σ键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这两个分子都为三角锥形;CH2O的几何构型虽为平面三角形,但不是正三角形。
]4.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空间结构的几何形状不是三角锥形的是( )A.NF3 B.CH-3 C.CO2 D.H3O+4.C5.对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与NH3相似 B.结构与SO2相似C.结构与BF3相似 D.结构与P4相似5.C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在SO3中,S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但与S原子相连的原子个数为3,因此SO3分子结构呈平面三角形。
]练方法技巧6.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A.NH+4 B.PH3 C.H3O+ D.OF26.D [四个选项中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且空间构型都为四面体形,但只有OF2中心原子结合两个F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不是一回事。
]77.B [当中心原子在ⅤA族时,AB3分子应是三角锥形。
当中心原子在ⅣA族时,AB4分子是正四面体形,当中心原子在ⅣA族时,AB2分子是直线形,当中心原子在ⅥA族时,AB2分子是Ⅴ形。
]8.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成键8.C9.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SO2 B.CH4与NH3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9.B [A项中CO2为sp杂化,SO2为sp2杂化,A项错;B项中均为sp3杂化,B项正确;C项中BeCl2为sp杂化,BF3为sp2杂化,C项错;D项中C2H2为sp杂化,C2H4为sp2杂化,D 项错。
]10.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10.A1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且分子中没有形成π键的是( )A.CH≡CH B.CO2 C.BeCl2 D.BF311.C12.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12.B13.下列关于苯分子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皆为120°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6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以“肩并肩”形式形成一个大π键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D.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13.D14.如图是乙烯分子的模型,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4.A15.甲醛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有4个σ键B.甲醛分子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甲醛分子中的O原子为sp杂化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15.D [从结构式看,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所以中心原子C应为sp2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分别与O原子和两个H原子形成σ键,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O原子形成π键,该π键垂直于杂化轨道的平面,O原子不是中心原子,不发生轨道杂化。
] 16.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A.NH4NO3 B.NaOHC.H2SO4 D.H2O16.A [碱和盐中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酸根之间通过离子键相结合,含氧酸根内有共价键,在我们中学所学的复杂离子中主要有NH+4、H3O+内存在配位键,而配和物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都不含离子键。
]17.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C.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17.A [对于A项,除去Fe粉中的SiO2是利用SiO2可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性质,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对于选项B,AgNO3与氨水反应生成AgOH沉淀,继续反应生成配合物离子[Ag(NH3)2]+;对于C项,Fe3+与KSCN反应生成配合物离子[Fe(SCN)n]3-n;对于D项,CuSO4与氨水反应生成配合物离子[Cu(NH3)4] 2+。
]18.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18.C [在PtCl4·2NH3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经强酸处理无NH3放出,说明Cl-、NH3均处于内界,故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A、D错误,C正确;因为配体在中心原子周围配位时采取对称分布状态以达到能量上的稳定状态,Pt配位数为6,则其空间构型为八面体形,B错误。
]19.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D.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19.B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继续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铜离子浓度减小;加入乙醇后有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析出;在[Cu(NH3)4]2+里,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
]二.简答题20.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 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D、E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并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
试回答:(1)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2的路易斯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VSEPR模型预测C的氢化物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中心原子C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5)C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B、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1s22s22p63s23p2(2)(3)N O N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4)三角锥形sp3杂化(5)2 H2O SiH4解析阅读题干寻找突破口,如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可知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A为碳元素;然后顺藤摸瓜,如A、B、C属于同一周期,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可知B为氧元素;DB2中7M ∶816=1∶2,可知M(D)=28,D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可知D为硅元素,同理可知E为硫元素。
21.(1)写出具有10个电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核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具有18个电子的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2)题涉及的粒子中,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的有____________;为三角锥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OH-NH+4H3O+(2)H2S PH3SiH4HCl (3)NH+4、SiH4H3O+、PH3解析(1)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具有10个电子,其分子结合1个H+或失去1个H+,都不会影响离子的电子数。
同理第三周期元素的氢化物具有18个电子。
22.(1)利用VSEPR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PO3-4______;CS2______;AlBr3(共价分子)______。
(2)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粒子,它们的粒子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