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轴系结构实验报告引言:轴系结构是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轴承的设计、轴线的布置以及轴系的稳定性等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轴系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轴系结构的实验研究,探讨轴系结构的性能特点和优化方法。

实验一:轴承选型与布置在轴系结构中,轴承的选型和布置是关键的一步。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轴承类型: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滚动轴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低的摩擦系数,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系结构。

而滑动轴承则具有较低的噪音和振动特性,适用于要求较高平稳性的轴系结构。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轴承,并进行合理的布置,以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实验二:轴系稳定性研究轴系的稳定性是轴系结构设计和优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轴系的几何参数,研究了轴系的稳定性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轴系的刚度较小时,轴系容易发生振动和共振现象,导致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行不稳定。

而当轴系的刚度较大时,轴系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因此,在轴系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选择轴材料、增加轴系的刚度,以提高轴系的稳定性。

实验三:轴系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轴系结构的性能,我们进行了轴系的优化研究。

通过改变轴系的结构参数,我们探讨了不同优化方法对轴系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合理设计轴系的结构参数,如减小轴系的质量、增加轴系的刚度等,可以显著提高轴系的性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采用轴系的动态平衡技术能够有效减小轴系的振动和噪音,提高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论:通过本次轴系结构的实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的性能特点和优化方法。

轴承的选型和布置、轴系的稳定性研究以及轴系的优化方法都对轴系结构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选择轴承类型、优化轴系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轴系的稳定性和性能。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Ⅰ. 简要说明Ⅱ. 实验指导书Ⅲ. 实验报告Ⅰ. 简要说明技能楼9509实验室在2010年10月间购进了两箱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该实验箱可开设轴系结构设计和轴系结构分析两大实验功能。

实验箱由8类40种120件零件组成,内有齿轮轴、蜗杆轴和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等轴类零件,齿轮、带轮、联轴器、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等轴上零件,轴承、圆螺母、轴端挡圈、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标准件,连接件、支承座类等零件,零件材料为全铝合金,加工精密。

实验零件能方便地组合出数十种轴系结构方案,具有内容多样的特点,每一实验箱可供4-6人使用。

实验箱与实验指导书和折装工具可开设轴系机构创意设计实验,轴系机构模拟设计实验,轴系机构分析实验,轴系零件测绘实验等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将有明显的提高。

以下是使用实验零件组合成的轴系结构示例:Ⅱ.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组合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与其设计,弄懂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能、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熟悉和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要求与常用轴系结构。

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原理任何回转机械都具有轴系结构,因而轴系结构设计是机器设计中最丰富、最需具有创新意识的内容之一,轴系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由于轴承的类型很多,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多样,具体轴系的种类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1)两端单向固定结构;(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结构;(3)两端游动结构(一般用于人字齿轮传动中的一根轴系结构设计)。

如何根据轴的回转转速、轴上零件的受力情况,决定轴承的类型;再根据机器的工作环境决定轴系的总体结构;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周向的固定来设计机器的轴系,是机器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设计出适合于机器的轴系,有必要熟悉常见的轴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正确的轴系结构,为机器的正确设计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

试验轴系结构设计试验

试验轴系结构设计试验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3、掌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①各种轴;②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止退垫圈、轴端挡板、轴用弹性垫圈、孔用弹性垫圈、螺钉、螺母等。

③工具包括活搬手、游标卡尺、胀钳。

④铅笔、三角尺等绘图工具自备。

三、概述轴系结构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械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由于轴系结构设计的问题多、实践性强、灵活性大,因此既是教师讲授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最不易掌握的内容。

本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经过装配、调整、拆卸等全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轴系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达到提高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实验内容1、每组同学根据轴系简图装配轴系部件;2、分析并测绘部件,在简图上标出零、部件尺寸;3、编写实验报告,并画出轴系部件装配草图。

五、实验步骤①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在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②分析轴系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分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a.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b.轴上各零件是否处于指定位置;c.轴上各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合理、可靠,如防松、轴承拆卸等;d.轴系能否实现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e.轴系沿轴线方向的位置是否确定,轴向力能否传到机座上;f.轴系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需要时,如何调整。

③在确认实际装配结构无误时,测绘各零件的实际尺寸(底板不测绘,轴承座只测量轴向宽度);④将实验零件放回箱内,排列整齐,工具放回原处;⑤在实验报告上,按1∶1比例完成轴系结构装配图(只标出各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公差配合及其余尺寸不标注,零件序号、标题栏可省略)。

注意:因实验条件限制,本实验忽略过盈配合的松紧程度、轴肩过渡圆角及润滑等问题。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4、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三、实验总结: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脱离课本实践了解轴的作用,通过课本学到的知识,会考虑轴的选择及其作用。通过描绘轴的结构,深刻意识到轴的固定方式,及其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现场的观察和老师的解答让我印象深刻。加深了对轴结构的理解。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和轴承部件结构。

2.掌握不同转速、载荷、的传动零件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3.加深理解轴上零件的安装固定润滑密封的各种方法。

二、实验设备: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本实验箱内共有传动零件、连接零件、密封件、润滑零件、轴承等8类40 种100多件零件。

具体见下表:三、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指导书上提供的原始条件(如齿轮类型、载荷、转速、结构要求等)、自行选择合适的传动零件。

2.根据轴系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模拟设计及装配。

①确定传动零件的轴上固定方法、支撑方式、润滑方式。

②根据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零件组装成轴系结构。

50③将组装好的轴系结构交指导老师检查。

3.在装配好的基础上绘制出轴系部件装配图。

(至少完成五种组合轴系结构图)四、实验内容、原始条件:* 该实验为考核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实验内容要求,方法步骤自定。

五、实验结果分析讨论1.轴作成阶梯形状的目的主要是和。

2.轴外伸端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方法有、外圈轴向定位方法有,他与轴采用配合。

3.轴承型号7204属于类型,轴承周向定位方法是,它采用作润滑剂,其密封方式是,轴承轴向间隙用调整。

4.齿轮与其配合的轴采用配合,周向用固定。

5.齿轮的轴向定位方法是,而周向的定位方法是,他的轮毂宽度B与配合的轴的长度L要满足条件,齿轮内孔倒角C1与配合轴肩处的圆角R1要满足的条件。

6.轴系部件在箱体上采用定位,用和固定,其位置调整用。

51。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了解基本轴系结构是制造行业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它由轴承、轴承座、套筒、键和螺母等组成,可以用来支撑、支撑和旋转元件,以传输力、动力或输出位置。

有些轴系结构可以承受振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以支撑负载和定位。

此外,它们可以通过传动力学在机械系统中转换和传输能量。

因此,有效的轴系结构设计能够改善这些元件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工作要求。

结构和力学特性是轴系结构设计的关键,而这也是轴系结构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本实验旨在探讨实验轴系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以及用其设计中的力学应用。

实验课程的第一部分将建立基本的轴系结构设计的概念,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螺栓连接设计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轴承。

它将涵盖螺母和螺栓设计,以及如何选择最佳螺栓连接。

实验总数将向学生解释各种轴承阵列、凸轮轴及其属性如位移、轴承力、回转力矩等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每个属性,以便选择最佳轴系结构。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实验课程的第三部分将着重介绍用于检查轴系结构性能的实验。

学生将学习用于衡量摩擦的温湿度、偏心度和储能的持久力的测试设计,以及用于某些应用的FAT、SAT和流体测试方法。

实验总数还将概述应用轴系结构设计的常用分析工具,例如几何建模、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并使用软件来建模并执行这些工具。

本实验将探究轴系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轴承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计算来验证设计结果。

本实验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实用,熟练掌握将对一般工程设计有很大帮助。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轴系结构是现代机械构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及优化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使用相关的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制造,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2. 材料与工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金属材料,如钢、铝等,来设计制造组合轴系结构。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轴系结构的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工艺,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设计理论轴系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轴系的长度、直径、轴承位置和轴向负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轴系的强度、刚度、动态平衡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轴系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构设计根据设计理论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由多个轴段组成的组合轴系结构。

在整个结构中,每个轴段都承受一部分轴向负载,并通过轴承来支撑和滚动。

在轴段之间,使用套筒或键连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轴的整体工作。

此外,还需要设计适当的轴承密封装置和润滑系统,以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5. 制造与装配在轴系结构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轴段和连接件,然后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它们装配在一起。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制造的精度和质量,以保证组合轴系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

6. 实验验证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我们通过在实验台架上进行转速和负载实验来测试组合轴系结构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轴系的转速、振动和轴承温度等参数,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7.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设计的组合轴系结构能够在设计要求的转速和负载下正常工作,并且具有较低的振动和温升。

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故障和失效现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

8.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制造了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性能。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答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答案引言:轴系结构设计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多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轴系结构设计的实验研究,探索轴系结构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以提高轴系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轴系结构的设计和测试,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技术。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2. 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了解轴系结构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轴系结构是由轴、轴承、联轴器和传动装置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

它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传递扭矩和转速的稳定和可靠。

轴系结构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轴的选材和尺寸设计:轴的选材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考虑到轴的重量和成本等因素。

轴的尺寸设计要满足承受扭矩和转速的要求。

2. 轴承的选型和布置:轴承的选型要考虑到轴的转速、负荷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轴承的布置要保证轴的旋转平稳和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3. 联轴器的选择和设计:联轴器的选择要考虑到轴的转速、转矩和轴向位移等因素。

联轴器的设计要满足传递扭矩和转速的要求。

4. 传动装置的设计:传动装置的设计要满足轴的转速和扭矩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传动效率和传动比等因素。

三、实验步骤1. 确定轴的工作条件:根据轴的应用场景和工作要求,确定轴的转速、转矩和工作环境等参数。

2. 选择轴的材料:根据轴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铝合金等。

3. 计算轴的尺寸:根据轴的工作条件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轴的尺寸,如直径、长度等。

4. 选择轴承:根据轴的转速、转矩和工作环境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轴承,如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

5. 设计轴承的布置:根据轴的工作条件和轴承的要求,设计轴承的布置方式,如前后轴承、径向轴承等。

6. 选择联轴器:根据轴的转速、转矩和轴向位移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如弹性联轴器、齿轮联轴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 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为轴系结构设计提供感性认识;
3.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4. 掌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创新轴系结构设计方案。

二、实验设备
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箱。

箱内提供可组成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并进行模块化轴段设计,可组装不同结构的轴系部件。

2. 实验箱按照组合设计法,采用较少的零部件,可以组合出尽可能多的轴系部件,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实验箱内有齿轮类、轴类、套筒类、端盖类、支座类、轴承类及联接件类等8类40种168个零件。

3. 测量及绘图工具:直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稿纸等(除游标卡尺外,其余需自带)。

三、实验原理
1. 轴系的基本组成
轴系是由轴、轴承、传动件、机座及其它辅助零件组成的,以轴为中心的相互关联的结构系统。

传动件是指带轮、链轮、齿轮和其它做回转运动的零件。

辅助零件是指键、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和密封圈等一类零件。

2. 轴系零件的功用
轴用于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轴承用于支承轴,机座用于支承轴承,辅助零件起联接、定位、调整和密封等作用。

3. 轴系结构应满足的要求
(1)定位和固定要求: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可靠的工作位置;
(2)强度要求:轴系零件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3)热胀冷缩要求:轴的支承应能适应轴系的温度变化;
(4)工艺性要求:轴系零件要便于制造、装拆、调整和维护。

四、实验内容
1. 根据教学要求每组学生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等);
2. 熟悉实验箱内的全套零部件,根据提供的轴系装配方案(可参考图1-图6),选择相应的零部件进行轴系结构模型的组装;
3. 分析轴系结构模型的装拆顺序,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方法,轴的类型、支承形式、间隙调整、润滑和密封方式;
4. 通过分析并测绘轴系部件,根据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

五、实验步骤
1. 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复习轴的结构设计及轴承组合设计等内容;
2. 每组学生使用一个实验箱,根据给出的轴系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一,构思轴系结构装配方案;
3. 在实验箱内选取所需要的零部件,进行轴系结构模型的组装;
4. 分析总结轴系结构模型的装拆顺序,传动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方法,轴承的类型、支承形式、间隙调整、润滑和密封方式;
5. 使装配轴系部件恢复原状,整理所用的零部件和工具,放入实验箱内规定位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可以结束实验;
6. 根据实验过程及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份实验报告(含回答思考题),并绘制一份轴系结构装配图。

图1 小圆锥齿轮轴系装配方案(正装)
图2 小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之一图3 小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之二
图4 大圆柱齿轮轴系装配方案
图5 小圆锥齿轮轴系装配方案(反装)
图6 蜗杆轴系装配方案
六、注意事项
1.注意人身安全,严防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砸伤、挤伤、撞伤等意外。

2.每箱零件只能单独装箱存放在原位置,不得与其它箱内零件混杂在一起,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七、问题思考
1、轴为什么做成阶梯形状,哪些部位叫做轴颈、轴头、轴身或轴肩,它们的尺寸是怎样确定的,轴各段的过渡部位结构应注意什么?
2、轴系中是否采用了卡圈、档圈、紧定螺钉、压板、定位套筒等零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结构形状有何特点?
3、轴承采用什么类型,它们的布置和安装方式有什么特点,轴承的锁紧和固定是什么结构,如何调整轴承间隙及轴承轴向位置?
4、轴系采用什么密封装置,为什么?
5、轴上传动件及轴承采用什么润滑方式,是否在轴承内侧采用了挡油环,它的作用是什么?
6、轴系各零件的材料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