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实验

合集下载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者: [姓名]同组者: [姓名]班级: [班级]日期: [日期]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功能及装配关系。

3. 理解轴系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轴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主要由轴、轴承、齿轮等零件组成。

轴系组装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轴的结构设计:轴是轴系中的主要零件,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的直径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

- 轴的长度应满足轴上零件的装配和拆卸要求。

- 轴肩的设计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2. 轴承组合设计:轴承是轴系中的支撑零件,其组合设计主要包括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轴承组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承类型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条件。

- 轴承尺寸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载荷和转速。

- 轴承的安装方式应保证轴承的可靠性和拆卸方便。

-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应保证轴承的长期稳定工作。

3. 轴系组装:轴系组装是将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过程。

轴系组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系组装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设计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

2. 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选择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3. 轴系组装:- 将轴插入轴承座,调整轴承的位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 将齿轮等轴上零件安装在轴上,调整其位置和固定方式。

- 检查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确保轴系组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以及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Ⅰ. 简要说明Ⅱ. 实验指导书Ⅲ. 实验报告Ⅰ. 简要说明技能楼9509实验室在2010年10月间购进了两箱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该实验箱可开设轴系结构设计和轴系结构分析两大实验功能。

实验箱由8类40种120件零件组成,内有齿轮轴、蜗杆轴和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等轴类零件,齿轮、带轮、联轴器、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等轴上零件,轴承、圆螺母、轴端挡圈、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标准件,连接件、支承座类等零件,零件材料为全铝合金,加工精密。

实验零件能方便地组合出数十种轴系结构方案,具有内容多样的特点,每一实验箱可供4-6人使用。

实验箱与实验指导书和折装工具可开设轴系机构创意设计实验,轴系机构模拟设计实验,轴系机构分析实验,轴系零件测绘实验等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将有明显的提高。

以下是使用实验零件组合成的轴系结构示例:Ⅱ.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组合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与其设计,弄懂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能、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熟悉和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要求与常用轴系结构。

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原理任何回转机械都具有轴系结构,因而轴系结构设计是机器设计中最丰富、最需具有创新意识的内容之一,轴系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由于轴承的类型很多,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多样,具体轴系的种类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1)两端单向固定结构;(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结构;(3)两端游动结构(一般用于人字齿轮传动中的一根轴系结构设计)。

如何根据轴的回转转速、轴上零件的受力情况,决定轴承的类型;再根据机器的工作环境决定轴系的总体结构;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周向的固定来设计机器的轴系,是机器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设计出适合于机器的轴系,有必要熟悉常见的轴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正确的轴系结构,为机器的正确设计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

三、轴系组装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三、轴系组装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指导

实验项目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
本方法。

2、拟定轴系方案,并进行轴系结构设计
3、选择轴承类型,确定轴上零件定位、固定轴承安装与调节、润滑及密封
等问题。

4、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二)主要仪器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实验箱(如图4-1)提供能进行减速器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
杆轴系结构设计的全套零件。

图4-1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
2、测量及绘图工具
钢皮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组合轴系结构设计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基本原理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五、实验步骤
六、轴系组合结构图
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八、参考资料。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

实验三轴系设计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功能;(2)掌握轴系结构设计基本要求;二、主要仪器设备(1)轴系实验箱(2)工具:钢板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三、实验原理圈骨架式密封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通常用于旋转轴,是一种旋转轴唇密封。

毛毡式密封富有弹性,可作为防震、密封,组织紧密,孔隙小,可作为良好的过滤材料。

甩油环+密封件用在轴承或齿轮的润滑。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1.选择的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认真分析;2.根据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箱中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部件结构设计。

3.安装完成后检查轴承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结构提出修改方案。

4.完成装配草图。

草图如下:五、轴系部件结构分析(1)轴系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选择、特点及应用场合➢两端单向固定结构适用于温升不高的短轴。

为补偿轴的热伸长,对于深沟球轴承,在一端轴承外圈和端盖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对于角接触轴承,安装时应在轴承内部留有适当轴向游隙。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结构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支点距离较大的长轴。

➢两端游动结构适用于要求轴做双方向的轴向游动,而其轴向工作位置靠轴上传动件本身的限位作用来保证的情况。

(2)轴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原因及组合方式载荷较大时应选用线接触的滚子轴承;承受纯轴向载荷时选用推力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时应选用深沟球抽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时应选择角接触轴承;当轴向载荷比径向绒荷大很多时,常用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组合结构;承受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

转速高时.应采用点接触的球轴承,转速更高时,可采用超轻或特轻系列的轴承。

当轴承的结构尺寸、精度相同时,球轴承比滚子轴承径向间隙小。

在支点跨距大或难以保证两轴承孔的同轴度时,应选抒调心轴承。

具有调心性能的滚动轴承必须在轴的两端成对使用。

如果一端采用调心轴承,另一端使用不能调心的轴承,则不能起调心作用。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的零件结构
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理解和掌握轴系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准备: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如高
强度钢、铜、铝等。

2、设计:根据轴系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轴的应力、变形、
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和运作环境等因素。

3、制造: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加工、装配和调试。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加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避免出现裂纹、划痕等不良情况。

4、测试:采用拉伸、弯曲、扭转、抗疲劳等实验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轴系零件结
构设计的性能。

通过数据实验,得出性能和强度曲线等,可以对轴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通过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轴系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高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培养专业素养
和能力。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了解基本轴系结构是制造行业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它由轴承、轴承座、套筒、键和螺母等组成,可以用来支撑、支撑和旋转元件,以传输力、动力或输出位置。

有些轴系结构可以承受振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以支撑负载和定位。

此外,它们可以通过传动力学在机械系统中转换和传输能量。

因此,有效的轴系结构设计能够改善这些元件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工作要求。

结构和力学特性是轴系结构设计的关键,而这也是轴系结构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本实验旨在探讨实验轴系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以及用其设计中的力学应用。

实验课程的第一部分将建立基本的轴系结构设计的概念,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螺栓连接设计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轴承。

它将涵盖螺母和螺栓设计,以及如何选择最佳螺栓连接。

实验总数将向学生解释各种轴承阵列、凸轮轴及其属性如位移、轴承力、回转力矩等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每个属性,以便选择最佳轴系结构。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实验课程的第三部分将着重介绍用于检查轴系结构性能的实验。

学生将学习用于衡量摩擦的温湿度、偏心度和储能的持久力的测试设计,以及用于某些应用的FAT、SAT和流体测试方法。

实验总数还将概述应用轴系结构设计的常用分析工具,例如几何建模、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并使用软件来建模并执行这些工具。

本实验将探究轴系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轴承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计算来验证设计结果。

本实验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实用,熟练掌握将对一般工程设计有很大帮助。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轴系结构是现代机械构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及优化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使用相关的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制造,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2. 材料与工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金属材料,如钢、铝等,来设计制造组合轴系结构。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轴系结构的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工艺,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设计理论轴系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轴系的长度、直径、轴承位置和轴向负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轴系的强度、刚度、动态平衡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轴系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构设计根据设计理论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由多个轴段组成的组合轴系结构。

在整个结构中,每个轴段都承受一部分轴向负载,并通过轴承来支撑和滚动。

在轴段之间,使用套筒或键连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轴的整体工作。

此外,还需要设计适当的轴承密封装置和润滑系统,以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5. 制造与装配在轴系结构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轴段和连接件,然后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它们装配在一起。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制造的精度和质量,以保证组合轴系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

6. 实验验证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我们通过在实验台架上进行转速和负载实验来测试组合轴系结构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轴系的转速、振动和轴承温度等参数,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7.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设计的组合轴系结构能够在设计要求的转速和负载下正常工作,并且具有较低的振动和温升。

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故障和失效现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

8.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制造了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性能。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实验报告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项目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项目类别:指导项目课题类别:工程与技术科学主持单位:负责人: 专业: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导师: 职称:立项时间:开题时间:结题时间:一、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通过组装测绘为正确设计轴系部件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1)大直齿轮:(2)小斜齿轮:(3)圆锥滚子轴承:(4)轴承:(5)轴承座:(6)轴承闷盖:(7)轴承透盖:(8)套筒:(9)圆螺母:(10)轴端挡板:(11)螺栓、螺母:(12)平垫圈、弹簧垫圈:(13)十字沉头螺钉:(14)挡圈、弹簧挡圈:(15)键:(16):石棉密封垫: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钢板尺。

四、实验前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33-1、表33-2、表33-3)中选择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绘出轴系结构装配草图(参考教材有关章节),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

②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五、实验步骤1)选择fzx.0-30轴2)将键fxz.0-26和键fzx.0-27分别嵌入相应的键槽中,敲紧、固定。

3)将小斜齿轮和大直齿轮的槽孔分别对应轴上的键进行安装,固定。

4)在小斜齿轮左边装上轴套fxz.0-24,再装入fzx.0-29轴承定位圈。

5)将轴承隔套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并将其套在轴承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用调整垫隔开。

6)用fzx.0-31圆螺母将两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上,防止其松动、分离。

7)在大直齿轮的右边装上轴套fzx.0-25。

8)在轴最右端装上圆柱孔调心球轴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场合。

2.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的润滑和密封等知识。

二、主要的实验设备
模块化轴系搭接系统:提供可实现多方案组合的基本轴段,以及轴系常用的零件如轴套、轴承、端盖、密封件、机架等。

2.测量与装拆工具
三、实验题目
1.单级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2.二级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3. 二级齿轮减速器中间轴轴系结构
4.锥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5.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详见“轴系机构明细表”
四、实验要求
每位同学选择设计题目中一个轴系结构,根据该结构简图和搭接零件明细表设计轴系结构装配图(建议采用M=1:1比例,3#坐标纸,手绘)。

2.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

3.分析轴上的零件的用途,定位及固定方式。

4.分析轴承类型,布置和轴承的固定,调整方式。

5.了解润滑及密封装置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6.携带所绘制的完整的装配图在实验室进行轴系搭接实验。

7.按照轴系结构模块的可行方案修改原设计,最终完成一个轴系结构的设计与搭接。

8.课后根据实验修改设计画出正确装配图。

完成实验报告。

(注:装配图采用1:1比例,符合制图标准,标注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


五、思考题
为什么轴通常要做成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梯形状?如何区分轴的轴颈,轴头和轴身各轴段,对轴各段的过渡部分和轴肩结构有何要求?
2.你设计的轴系中轴承采用什么类型?它们的布置和安装方式有何特点?实际当中选择的根据是什么?
3.该轴系固定方式是用“两端固定”还是“一端固定,一端游动”?如何考虑轴的受热伸长问题?
4.传动零件和轴承通常采用何种润滑方式?轴承密封装置如何分类各有何特点?
六、时间安排
1.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轴系的初步设计课下进行,2小时。

2.学生持设计图到现场搭接轴系结构,2小时。

3.画出正确结构装配图完成实验报告,课后进行。

2小时。

注:未注尺寸按实物尺寸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