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雾霾现象引发的思考论文
高中雾霾的议论文800字5篇

高中雾霾的议论文800字5篇高中雾霾的议论文800字(篇1)一天早上,我起床后发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这是怎么回事?我问爸爸:“这是什么自然现象?”他回答道:“这是雾霾,一种有害物质。
出门要戴口罩的,不然会吸入有毒气体,得肺癌,和吸烟差不多。
”原来这是有害气体啊。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学。
在路上,三米内,几乎看不见一个人。
雾越来越大,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雾。
我走之前,顺便在手机上看了一下“天气预报”,今天是“重度污染”,穿衣小助手还提示:出门要带口罩。
雾霾里面有一种毒叫做“pm2。
5”,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如果把口罩拿下来,就会吸入有毒气体,若不拿,就觉得憋着难受,真是两难呀!到了学校,上完了第一节课,本以为会想以前一样出去做早操、跑步,但广播播道:“请各位同学在教室里活动,因雾霾天气影响,暂停跑操、早操等活动。
”教室里面引起了一阵骚动,大家叽叽呱呱地谈论着雾霾,我认为,雾霾太大了,竟然导致一系列的活动不能举行!我们在谈论中度过了大课间。
第二课上完后,迎来了我们最爱的微机课。
微机课是要到微机室上的,但是我们要经过有雾地区,又引起了一阵阵纠结。
没办法,硬拼吧!我在教室里做了深呼吸,准备途中不呼吸一口气,直接冲过去。
我把我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好朋友,她笑道:“你可真行,要跑过两个操场呢!你能憋得了吗?”我无奈地说:“那能怎么办?口罩也不想带,到微机室再装给口袋里,岂不会弄脏了吗?总不能,途中再呼吸几口吧?”“为何不行?只是吸几口,不碍事的`。
”我还是有所担心:“这空气要是像吸烟一样吸上瘾呢?算了吧,我还是最好戴口罩!”她看了看我,哭笑不得。
微机课前大灾难度过了,我们上完了愉快的微机课。
准备去站放学路队。
突然,一声惨叫:“呀!你踩着我了!”我只好抱歉地说:“雾太大了,不好意思啊。
”直到中午,雾霾还未散去,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不愿离开他心爱的玩具,依然逗留在这里。
雾霾,真大!人们在埋怨这霾大得过分,可这会不会是自己未爱护环境而造成的呢?我们是否也该自己反思一下?高中雾霾的议论文800字(篇2)碧海蓝天是我们的梦想,在这个到处是雾霾的城市里,我们对蓝天的渴望显得更为迫切。
《2024年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范文

《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现象愈发严重,其恶劣影响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威胁着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围绕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二、雾霾的成因雾霾,即雾与霾的混合物,主要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组成。
其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来源。
2. 汽车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也对雾霾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气象因素:静稳天气、湿度大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形成雾霾。
4. 城市扬尘: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
三、雾霾的危害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中的颗粒物可吸入人体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2. 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交通隐患: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安全。
4. 环境破坏:雾霾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生长。
四、雾霾治理措施针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主要措施包括:1. 减少工业污染:严格实施环保法规,加大污染企业治理力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2. 绿色出行: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
3.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4. 科学调控气象:利用气象手段,如人工增雨等,促进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
5. 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和应用更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提高污染物治理效果。
6.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雾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参与雾霾治理。
五、总结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2024年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范文

《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交通、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雾霾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雾霾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进行浅谈。
二、雾霾的成因雾霾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首先,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汽车尾气、燃煤等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来源。
此外,城市绿化不足、空气湿度低等因素也会加剧雾霾的形成。
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如静风、逆温等,污染物容易在低空聚集,进一步加剧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影响雾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雾霾天气会降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雾霾天气会影响交通出行,降低道路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此外,雾霾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四、雾霾的治理措施针对雾霾的成因和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是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其次,改善交通结构也是治理雾霾的重要途径。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降低雾霾的生成。
此外,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空气湿度等措施也有助于改善雾霾天气。
五、综合治理策略为了更有效地治理雾霾,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策略。
这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四个层面的努力。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企业应积极采用环保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水平;社会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个人应从小事做起,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能源等。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六、结论总之,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雾霾论文_0

雾霾论文篇一:雾霾论文雾霾摘要:今年我国各地都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很多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主要成分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气、餐饮排放、碳颗粒、可吸入颗粒物、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重金属等很多有害物质。
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对人体和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环境、空气污染正文: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有的地方雾霾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天气笼罩,那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只是都没近段时间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雾霾的成因: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申论作文雾霾

申论作文雾霾雾霾的严重危害与我们息息相关。
然而,在对待雾霾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加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使用夸张的词语来描述。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也要坚信我们有能力解决它。
”因此,我们应该针对雾霾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不是畏缩或者产生过度焦虑。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雾霾形成原因的研究和分析。
雾霾主要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农业燃烧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科学研究的支持,提高解决雾霾问题的科技含量。
其次,我们应该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宣传环保知识以及制定奖励制度等方式,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雾霾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此外,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规章制度。
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避免其丧失环保意识或者违法成本较低而不加改变。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环保监测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确保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
最后,我们应该坚持全球合作,加强国际环境治理。
雾霾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在国际层面上,通过制定共同的环境标准,推动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此协同努力来减缓雾霾问题对全球的影响。
总之,雾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积极有效地应对雾霾问题,而不是过度夸大其危害,产生过度焦虑。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公民意识以及推动全球合作,我们才有可能解决雾霾问题,创造清洁、宜居的环境。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雾霾就是雾及霾的组合,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雾霾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雾霾的学术论文篇一:《雾霾的物理解释》摘要:雾霾的形成,可以说是世界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活动、科学发展以及自然活动的结果。
有专家指出,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
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
文章尝试着从物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雾霾;物理解释;原因;形成雾霾,简单来说就是雾及霾的组合。
多见于城市。
中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将雾并入到霾一起当成是灾害性的天气,并以此来进行预警预报,并称之为雾霾天气。
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中,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物,即PM2.5,如果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承载力之后,这此颗粒浓度会不断持续、积累,这时如果再受到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雾和霾的区别雾、霾有相同的地方,即是都会呈现出视程障碍物。
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条件却十分不同。
霾,也被称之为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灰尘等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可让大气变得混沌,视野模糊前造成能见度恶化,当有见度小于一万米时,把这种非水成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的尺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其与雾、云均不一样,和晴空区间未有明显边界,霾粒子分布均匀且灰霾粒子尺度比较小,由0.001-0.1微米,d在1-2微米左右,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漂浮的颗粒物。
一般来说,因为灰尘、硝酸、硫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比较长的光多,所以霾看起来是呈现橙灰色或是黄色。
雾是浮游在空中大量微小水滴或是冰晶,形成条件是要有比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在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常要接近或是达到百分之百。
并且会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比较常见或加浓,在白天相对减少甚至是消失的现象。
在出现雾时有效水平的能见度小于1km。
关于雾霾的议论文【精彩9篇】

关于雾霾的议论文【精彩9篇】关于雾霾的议论文篇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蓝蓝的天空离我们远去了,原来的沙尘暴也早已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种小事情已经不再被人们关注了,一个更具杀伤力的天气现象,已经悄然的走进了我们的城市中,走到了我们的身边,它的名字叫雾霾。
这个陌生的名字开始不断的出现在我们各种杂志,报纸,网页,新闻等等媒体的头条上,也逐渐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对象。
人们渐渐的发现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在这个本该秋高气爽的的季节里,现在确实灰蒙蒙的景象,原来人们仅仅只用大雾天气来描述这种恶劣的天气,但是现在它不再仅仅雾那么简单了,它吸纳了新的朋友霾。
这样雾霾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心结。
雾霾天气让我们美丽的城市变得黯然失色,我们的城市仿佛笼罩在蒸笼中一般,人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更加看不到蓝蓝的天空,据说人们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对身体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也许这样的雾霾天该给我们敲响警钟了,我们不要等到这样的天气在有了更加可怕的名字的时候再去后悔,我们应该从每一个人做起,切实的去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多做绿色健康的事情,那样蔚蓝的天空才会回到我们的身边。
远离雾霾作文篇二连日的雾霾,让紫金山模糊了身影,颀长的紫峰大厦也不见了踪影,天空像被罩了层纱帐,哪里看起来都朦朦胧胧的。
南京的街头,随处可见戴着各种各样口罩的人群,还有捂着口鼻的,仿佛面临着一场可怕的生化危机。
今天一早又是大雾,打开微信,赫然惊现雾里奥特曼在打怪兽。
我们所期待的“奥特曼”就是那明天才会姗姗而来的“冷空气”。
从没有哪一个冬天,人们这样急切地期盼冷空气的到来!说起雾霾,一直以为那是雾都伦敦、首都北京的专利,却不曾想,持续的温暖的初冬也让我们体会了一次严重污染。
南京是个丘陵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临江,市区就处于一个低洼区,而市区内高楼林立,遇到气压较低的天气时,空气几乎不能流动,这样就造成了“霾”形成的自然因素。
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已经持续了一周,虽然中小学停了两天课,可是各大工地依旧在“轰隆隆”地施工,扬起灰尘;南京每天都有五百多辆汽车上牌,越来越多的汽车不仅排放着大量的尾气(尾气中含有大量细小颗粒物),而且在奔驰中将地表的尘埃搅动起来,弥漫整个城区;化工厂的烟囱,白烟、灰烟从未间断过——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窝在家里,期待“奥特曼”——冷空气将雾霾吹散。
关于雾霾反思

关于雾霾反思雾霾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雾霾的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思考。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健康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环境污染首先,雾霾的形成源于环境污染的加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增长,排放废气、燃烧煤炭等活动逐渐增多,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尤其是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极大地加剧了雾霾的发展。
其次,农业活动也是雾霾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氨气和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大气中与其他污染物混合后,容易形成细颗粒物,从而形成雾霾。
此外,农作物的露天焚烧、秸秆禾草的燃烧等也是雾霾的产生原因之一。
二、健康影响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雾霾中的颗粒物质能够进入呼吸系统,引发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长期暴露在雾霾中,会增加患上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其次,雾霾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严重的危害。
研究表明,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在血液中引起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此外,雾霾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三、应对策略为了应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排放污染物的处罚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的源头。
其次,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也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途径。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提倡使用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也是应对雾霾问题的关键。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环境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促使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雾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雾霾现象引发的思
内容摘要
自2012年起,雾霾天气从京津冀地区辐射到大半个中国,雾霾现象愈演愈烈。
同时,其影响也由其所在的环境领域波及到健康安全、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甚至文化生活等方面,由此产生的雾霾经济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利弊得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为越演越烈的雾霾现象提出一些可行有效的建议使社会发展在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
关键词:雾霾成因;雾霾经济;雾霾文化;雾霾治理
目录
一:引言 (1)
二、雾霾成因 (1)
(一)自然原因: (1)
(二)人为因素: (1)
三、雾霾经济 (2)
(一)雾霾的危害 (2)
(二)雾霾经济的产生 (2)
(三)雾霾经济发展现状 (2)
(四)雾霾经济利弊谈 (3)
四、雾霾的文化现象 (4)
五、治理与对策 (4)
(一)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4)
(二)引进“绿化”税制,促进环境税制改革 (5)
(三)限制机动车数量 (5)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2013年,“雾霾”成为中国民众的一个重要话题。
2014年,民众对雾霾的关切度只增不减,中国约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空所发生的雾霾空气的严重污染事件也引起世界关注。
我国各地雾霾天气愈加频繁,对公众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深。
虽然我国政府及民众都主动队伍霾天气的预防及治理做出了反应,相应的雾霾天气也在相应的缓解,但就目前的天气及环境状况来看,雾霾天气还将持续,所以,雾霾问题仍将是我国政府与国民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这几天正在召开的“两会”中,不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都吧雾霾的治理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两会”亟须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就被雾霾笼罩,并在当时被称为雾都。
当时,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伦敦政府对这一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1980年代后,伦敦政府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二、雾霾成因
(一)自然原因:
从气候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大气层结稳定;稳定的天气空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形成了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条件。
(二)人为因素: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都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并且,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导致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上升;2、汽车尾气污染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激增,直接导致了污染气体的增加;3、房地产的发展,建筑垃圾会产生很多可吸入颗粒物,严重污染大气。
三、雾霾经济
(一)雾霾的危害
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增加事故发生率;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
(二)雾霾经济的产生
随着雾霾天气的持续,“PM2.5”已经成为各大商家的促销热词。
“雾霾经济”成为新的商机。
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口罩、空气净化产品热销,也给监测设备等环保产业带来机遇。
“雾霾经济”由此而生。
“雾霾经济”是由于雾霾天气的出现,公众为了减少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而争相购买抗雾霾产品而最盛的一种经济形式。
(三)雾霾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所以,口罩成为城市民“抢手货”。
眼药水成热门产品绿色植物受市民青睐的抗霾物品需求量不断增长,进而催生的雾霾经济为环保、医疗、保健等产业带来了机遇。
商家针对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寻得商机,纷纷推出“抗霾菜”、“躲霾游”、“无霾房”等产品。
在雾霾天气的影响下,一些疾病呈现出多发趋势,许多抗霾产品需求量增大,这的确给一些产业带来了发展。
并且,出于减少雾霾影响的需要,国家给予相关产业更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多生产抗雾霾产品,这直接刺激了雾霾经济的发展。
以网上抗霾产品销售情况为例:
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3月5日京东商城上的口罩交易量:
京东商城的交易量只是社会口罩需求量的一个缩影。
近期,网上其他大卖家也是各显神通:天猫一家专卖店的“3M口罩”专柜将“北京城区空气严重污染,PM2.5指数达750”作为宣传标语。
亚马逊网上商城将活性炭包、活性炭雕和盐灯都纳入了“空气产品”促销的行列。
淘宝空气净化器成交指数同比增长99%。
易迅网则以“战雾霾,保健康”为口号,以“3M 防尘口罩”作为自动搜索词。
随着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空气净化或过滤的产品市场还将会进一步扩大。
(四)雾霾经济利弊谈
1、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雾霾经济”在短期内可以视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势,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经济形式可以带来GDP的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弥补治理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将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从心理层面上讲,视“雾霾经济”为机遇,就会给人以趁危敛财的感觉,而且会对治理雾霾行动产生消极影响。
相关企业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地方领导尝到雾霾的“甜头”,雾霾所导致的所谓机遇不断兑现成红利,很难说不会有人因此希望雾霾来得更猛烈一些。
3、两相对比,弊远远大于利。
“雾霾经济”蝇头小利的背后折射出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无论哪项对比,空气污染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市场份额。
因此,假如真有“雾霾经济”存在,那么,最大的“雾霾经济”就是治理雾霾,而不能靠雾霾来发展相关产业,更不能把雾霾当作机遇来看待,让相关产业寄生并依赖于雾霾。
四、雾霾的文化现象
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工业革命后世界很多城市都曾经体验过“雾霾之殇”。
刺鼻的浓雾最初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象征,引发了多种奇特文化现象,刺激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大雾之下,莫奈的英国议会系列作品、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纷纷问世。
后来雾霾博物馆也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
例如:多诺拉:为烟雾事件建立雾霾博物馆,博物馆中展示了多诺拉烟雾事件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和戏剧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国,我国是不是也可以向西方学习建立起相似的文化体系,文人作家是否也可以出版一些用以警醒世人的作品流传并继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治理与对策
两会以来,雾霾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向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面对雾霾天气,各相关部门及公民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天津推出雾霾治理应急预案: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按照《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津党发[2013]19号)要求,市人民政府决定。
(二)引进“绿化”税制,促进环境税制改革
绿色税收制度起源于欧美国家,即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总税率确定的前提下,调整税制结构,征收资源税、垃圾税、水污染税等,以及在其他税种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允许将污染控制设备的投资抵扣税款。
环境治理不能完全依赖行政性手段,必须引入市场手段,让企业承担一定的排污成本,才能有效约束企业的排放行为。
(三)限制机动车数量
机动车大量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我国的交通发展模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如果扭转不好这个关键点,对我国的汽车业和城市交通都会造成影响。
另外,机动车剧增使得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而拥堵本身又会产生更多的尾气排放和污染。
同时,建立高效率的道路通行网络,例如: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发展类似日本的密集铁路网;在中部发展类似欧洲密度的铁路网;而在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用公路交通。
这样布局不仅效率会更高,亦会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钱诚,李跃森.“雾霾经济”研究[J].现代商业,2013,12:272.
[2]许亚楠,马广奇.浅谈“雾霾经济”的得与失[J].西部财
会,2013,07:71-73.
[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如何看待“雾霾经济”[N].东方早报,2013-12-20A23.
[4]记者李长灿.PM2.5阴差阳错火了“雾霾经济”[N].杭州日
报,2011-12-23A08.
[5]实习记者伍良琴李成成张璐.雾霾经济侵吞“美丽中国”[N].企业家日报,2013-01-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