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设计
交通信号配时手册

交通信号配时手册交通信号配时手册是交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它旨在确保交通信号灯能够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交通信号配时手册的主要内容:一、概述交通信号配时手册首先应对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概述,包括道路网络、交通流量、主要交通节点等。
此外,还应介绍手册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以及配时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依据。
二、信号配时方案信号配时方案是手册的核心内容,它应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交通状况进行设置。
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信号灯控制方式:介绍该地区的信号灯控制方式,如独立控制、协调控制等。
2. 信号相位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合理设置信号灯的相位,包括左转、直行、右转等。
3. 配时方案:针对不同的相位,制定合理的配时方案,包括绿灯时间、黄灯时间、红灯时间等。
4.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交通高峰期、事故处理等情况,制定特殊的信号配时方案,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三、信号控制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是实现信号配时的重要保障,手册应对该系统进行介绍,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通讯协议等。
此外,还应介绍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与维护安全与维护是交通信号配时手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信号灯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日常检查、定期保养、故障处理等,以确保信号灯的正常运行。
3. 应急预案:针对信号灯故障等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紧急处置措施、人员调配等,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综上所述,交通信号配时手册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指导文件,它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状况、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信号配时,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
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

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交通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是指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通过调整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等参数,以达到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等目标的行动。
下面是一个普通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过程。
首先,交通部门需要了解该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不同时间段的交通峰值、车辆种类、行人过街情况等。
这些数据将为优化信号配时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接下来,根据交通流量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信号配时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固定配时,即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设置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因为可能导致交通堵塞或者交通流量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自适应配时方案。
自适应配时方案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情况,动态地调整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
一种常见的自适应配时方案是基于车辆检测器的方案。
车辆检测器可以感知到车辆的到达情况,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情况来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此外,还可以采用优先级配时方案。
优先级配时方案根据不同的交通参与者,设置不同的信号灯配时方式。
比如,可以给公交车、救护车等紧急情况下的车辆设置优先通行的信号配时。
除了上述方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实现交通信号配时的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交通管理中心的实时监控,收集交通流量数据,并利用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实现动态优化信号配时方案。
综上所述,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是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交通流量情况、采用自适应配时方案、优先级配时方案以及利用现代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城市交通运行和居民出行带来显著的改善。
信号配时设计使用说明

东二环路--六合路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说明书目录1交叉口现状调查与分析 (2)1.1交叉口现状车道分布 (2)1.2交叉口几何尺寸调查 (2)1.3交叉口现状信号相位及配时 (3)1.4各进口道各流向的交通量 (3)1.5交叉口现状的延误 (6)1.6问题分析 (6)1.7解决问题 (7)2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 (7)2.1第一次试算 (7)2.2第二次试算 (13)2.3第三次试算 (20)3方案确定,完成信号配时设计 (25)3.1渠化后的交叉口 (25)3.2相位图 (26)3.3延误与服务水平 (26)1交叉口现状调查与分析 1.1交叉口现状车道分布金鸡路口位于桂林市七星区,路口为东二环路与金鸡路、六合路的十字交叉,设计形状畸形。
其现状车道分布如下图:1.2交叉口几何尺寸调查由实地测量的交叉口现状的几何尺寸得:进口道方向 车道数(单向) 直行车道数 直行车道宽度 (m) 右转车道数 右转车道宽度(m) 左转车道数 左转车道宽度(m)东进口 5 2 3.00 1 3.00 2 3.00 西进口 3 1 3.25 1 3.60 1 3.35 南进口 5 2 3.70 2 3.7 1 3.70 北进口533.4013.4013.40东南西北1.3交叉口现状信号相位及配时由实际测量的交叉口现状的信号相位及其配时方案得:方向转向灯色时间(s)红黄绿东左138 3 28 直118 3 48 右- - -西左138 3 28 直118 3 48 右- - -南左170 3 34 直117 3 48 右- - -北左135 3 32 直120 3 48 右- - -1.4各进口道各流向的交通量由调查的某日交叉口17:00至18:00高峰小时流量,通过车辆换算系数,将各类机动车型换算成标准小汽车,将各类非机动车车型换算成自行车,得到各进口道各流向的机动车高峰小时Qmn以及各进口道自行车交通量,车辆换算系数如下:各类机动车型换算成标准小汽车的系数:各类非机动车换算成自行车的系数:车种换算系数车种自行车 1 电动车1.29三轮车 3 人力板或畜力车5由此得到配时时段中各进口道各流向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min 的流率,由公式:q dnm=4*Q15mn得到各进口道各流向的机动车最高15min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以及各进口道自行车最高15min交通量的平均流率。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设置与优化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设置与优化交通信号灯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起到了引导交通流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
合理的信号灯配时设置与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本文将从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原则、常见配时模型以及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原则1. 车辆流量优先原则:将相对流量较大的方向的绿灯时间适当延长,以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2. 行人安全优先原则:在人行横道信号灯上,要保证行人具有充足的通行时间,确保行人的安全。
3. 道路交叉口协调原则:同一道路上不同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应该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交通阻塞和车辆排队等待的情况。
二、常见的信号灯配时模型1. 固定配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灯的变换,适用于交通拥堵情况较为稳定的路段。
2. 手动控制配时:由交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号灯切换,可以灵活地根据交通状况进行调整,但存在主观性较强和人力成本高的缺点。
3. 基于检测数据的配时模型:通过安装传感器检测车流量、行人流量等数据,根据实时数据进行信号灯配时,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交通状况。
三、交通信号灯的优化方法1. 优化固定配时参数:通过采用实时交通流量监测系统,获取实时的交通状况数据,根据车辆流量、行人流量等数据,对固定配时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交通流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
2. 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交通信号灯控制算法,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使得信号灯更加智能高效。
3. 采用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对具有一定交通量的交叉口,采用协调控制系统,使得不同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相互协调,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4. 考虑多方交通需求:对于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不同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合理设置信号灯配时,保证各方交通需求的平衡。
5. 结合交通信号灯设置和道路规划:在城市道路规划和新建项目中,应提前考虑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优化,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
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设计

7 交通信号配时设计1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内容与程序1.1配时设计内容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通量、初始试算周期时长和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配时绿信比、估评服务水平及绘制信号配时图。
1.2改建、治理交叉口配时设计程序示于图1.2。
1.3新建交叉口,在缺乏交通量数据的情况下,十字交叉口,建议先按表1.3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取初步试用方案;T 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然后根据通车后实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
表1.3 新建十字形交叉口建议试用方案2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时段划分2.1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应按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采用多段式信号配时。
2.2分段视实际情况可从早高峰时段、下午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早、晚低峰时段、中午低峰时段及一般平峰时段等各时段中选取。
2.3各时段信号配时方案,按所定不同时段中的设计交通量分别计算。
3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3.1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须按各配时时段内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分别确定。
3.2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的设计交通量须取:各配时时段中的高峰小时中的最高15分钟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宜用实测数据,按下式计算:mn mn Q q d 154⨯= (3.2-1)式中:mn d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设计交通量(pcu/h)mn Q 15——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分钟的流率(pcu/15min)无最高15分钟流率的实测数据时,可按下式估算:()mnmnd PHF Q q mn =(3.2-2)式中:mn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mn PHF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系数;主要进口道可取0.75,次要进口道可取0.84交通信号相位设定4.1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一、介绍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安全性、便利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一种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交通信号控制,而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的目标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旨在通过合理的信号配时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情况,提高交通效率和行车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 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通过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的配时,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2. 平衡交通流:根据道路的实际交通流量和道路结构,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的时长,平衡各个方向上的车辆流量,避免交通流的不平衡造成的拥堵。
3. 提高行车安全:合理配时可以减少路口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提高行车安全。
4. 考虑特殊情况:信号灯配时应考虑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变化、交通拥堵情况、周边交通环境等因素,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交通需求。
三、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的方法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 传统经验法:基于交通专家经验,结合实际交通情况,制定合理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考虑到复杂的交通流变化和特殊情况。
2. 仿真优化法:通过使用交通仿真软件,模拟不同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下的交通流动情况,根据模拟结果优化信号的配时方案,使交通流最优化。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变化和交通事故风险。
3. 交通数据分析法:通过采集交通数据信息,分析道路上的交通流量、交通拥堵情况等指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信号配时方案。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当前路段的交通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但需要实时的数据支持。
4. 智能优化算法:利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通过优化函数和约束条件,搜索最优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
交通信号灯方案

交通信号灯方案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问题日益凸显。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本方案针对城市交通信号灯系统进行详细规划与设计,以期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二、现状分析
1.交通流量调查:对目标路口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数据,分析高峰期和平峰期的交通状况。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交通信号灯优化方案。
3.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完善方案内容。
4.施工实施:按照优化方案,进行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施工。
5.调试与优化:施工完成后,对信号灯配时进行调试,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6.监测与评估:定期对路口交通状况进行监测,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3.方案评审: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完善方案内容。
4.施工实施:按照优化方案,进行路口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施工。
5.调试优化:施工完成后,对信号灯配时进行调试,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6.监测评估:定期对路口交通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六、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交通事故预防: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6.智能化调控: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信号灯的实时调控,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五、实施步骤
1.调查分析:进行交通流量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现有信号配时方案的优缺点。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交通信号灯优化方案。
5.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八、预期效果
1.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2.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整版)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设计

7 交通信号配时设计1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内容与程序1.1配时设计内容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通量、初始试算周期时长和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配时绿信比、估评服务水平及绘制信号配时图。
1.2改建、治理交叉口配时设计程序示于图1.2。
1.3新建交十图 1.2定时信号配时设计程序字交叉口,建议先按表1.3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取初步试用方案;T 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然后根据通车后实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
2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时段划分2.1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应按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采用多段式信号配时。
2.2分段视实际情况可从早高峰时段、下午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早、晚低峰时段、中午低峰时段及一般平峰时段等各时段中选取。
2.3各时段信号配时方案,按所定不同时段中的设计交通量分别计算。
3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3.1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须按各配时时段内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分别确定。
3.2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的设计交通量须取:各配时时段中的高峰小时中的最高15分钟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宜用实测数据,按下式计算:mn mn Q q d 154⨯= (3.2-1)式中:mn d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设计交通量(pcu/h)mn Q 15——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分钟的流率(pcu/15min)无最高15分钟流率的实测数据时,可按下式估算:()mnmnd PHF Q q mn =(3.2-2)式中:mn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mn PHF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系数;主要进口道可取0.75,次要进口道可取0.84交通信号相位设定4.1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交通信号配时设计1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内容与程序配时设计内容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通量、初始试算周期时长和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信号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配时绿信比、估评服务水平设计程序示于图。
新建交叉口,在缺乏交通量数据的情况下,十字交叉口,建议先按表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取初步试用方案;T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然后根据通车后实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
表新建十字形交叉口建议试用方案2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时段划分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应按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采用多段式信号配时。
分段视实际情况可从早高峰时段、下午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早、晚低峰时段、中午低峰时段及一般平峰时段等各时段中选取。
各时段信号配时方案,按所定不同时段中的设计交通量分别计算。
3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信号配时设计的设计交通量,须按各配时时段内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分别确定。
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流向的设计交通量须取:各配时时段中的高峰小时中的最高15分钟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宜用实测数据,按下式计算:mn mn Q q d 154⨯= ()式中:mnd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设计交通量(pcu/h)mn Q 15——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分钟的流率(pcu/15min)无最高15分钟流率的实测数据时,可按下式估算:()mnmnd PHF Q q mn =()式中:mn Q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 )()mn PHF —— 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 、流向n 的高峰小时系数;主要进口道可取,次要进口道可取4交通信号相位设定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信号相位对应于左右转弯交通量及其专用车道的布置,常用基本方案示于图。
图信号相位常用基本方案注:表示该相位左转车应让直行车先行,即在直行车空挡及末尾时允许左转车通行。
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通量计算的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3辆时,宜用左转专用相位。
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相近时,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宜用单向左转专用相位。
5信号周期时长信号周期时长须选用最佳周期时长,按下式计算:YLC -=10 信号总损失时间,按下式计算:()∑-+=kk s A I L L ()式中:s L —— 起动损失时间,应实测,无实测数据时可取3s A —— 黄灯时长,可定为3s I —— 绿灯间隔时间(s ) k —— ―个周期内的绿灯间隔数 绿灯间隔时间,按下式计算:s at u zI +=() 式中: z ——停车线到冲突点距离(m )a u ——车辆在进口道上的行驶车速(m/s ) s t ——车辆制动时间(s )当计算绿灯间隔时间I<3s 时,配以黄灯时间3s ;I>3s 时,其中3s 配以黄灯,其余时间配以红灯。
流量比总和,按下式计算:[]∑∑==⎥⎥⎦⎤⎢⎢⎣⎡⎪⎪⎭⎫ ⎝⎛⎪⎪⎭⎫ ⎝⎛==jj j dd j ddjj jj S q Sqy y Y 1/1/,,max ,,max ;(Y ≯) () 式中:Y ——组成周期的全部信号相位的各个最大流量比y 值之和。
j —— 一个周期内的相位数 j y ——第j 相的流量比d q ——设计交通量(pcu/h ) d S ——设计饱和流量(pcu/h)计算Y 值大于时,须改进进口道设计或/和信号相位方案,重新设计。
设计饱和流量按附录B 方法确定,现场实测方法见附录C ,可利用附录H 算表计算。
6信号配时及绿信比总有效绿灯时间:每周期的总有效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L C G e -=0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各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 []Yy y G g j j eej',max =各相位的绿信比:各相位的绿信比按下式计算:Cg ej j =λ各相位显示绿灯时间:各相位的实际显示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j j ej j l A g g +-=式中: l j ——第j 相位起动损失时间7最短绿灯时间1最短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I V L g pp -+=7min (1)式中:L——行人过街道长度(m)pV——行人过街步速,取1.2m/spI——绿灯间隔时间(s)2计算的显示绿灯时间小于相应的最短绿灯时间时,应延长计算周期时长(以满足最短绿灯时间为度),重新计算。
可利用附录G算表计算。
8 服务水平评估以平均停车延误作信号交叉口设计与交通信号配时的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平均停车延误按附录D方法利用附录J、K算表计算。
信号交叉口设计与交通信号配时的服务水平,根据计算的平均停车延误,按表确定。
设计服务水平,新建、改建交叉口宜取B级,治理交叉口宜取C级。
服务水平不合格时,须改变各进口道设计或/和信号相位方案,重新设计。
9信号配时图以上信号配时设计结果,可用信号配时图集中表达,如(图)所示:附录A 交叉口设计基本参数汇总表表交叉口设计基本参数调查汇总表表A2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基础道路交通资料项目汇总表附录B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流量道路交通通行能力表征道路交通设施能够处理交通的能力。
其通用定义是:道路交通设施中,在要考察的地点或断面上,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多交通单元。
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等交通工程有关各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此,各交通发达国家都专门订有《道路交通通行能力规程(或指南)》,其中包括道路、高速道路及其入口交织段、各类交叉口等道路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估算方法。
特别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其不但随交叉口几何因素而异,还同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式与到达的交通需求有关,相对比较复杂,有的国家还专门制订《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规程(或指南)》。
我国尚未制订类似规程。
因此有必要为本设计规程编写相应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估算的建议方法。
信号交叉口车辆的通行能力,因其影响因素众多,理论上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不少国家虽已颁布现行规程,但都还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所用方法一般都过于繁杂,现在还在不断研究改进中。
本规程借鉴各国规程,针对信号交叉口设计的需要,根据在上海典型交叉口上的实测数据,按不同设计阶段对通行能力精度的不同要求,提出以下简化的通行能力估算方法。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估算方法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别按交叉口各进口道估算,一般以小车当量单位计;信号交叉口一条进口道的通行能力是此进口道上各条进口车道通行能力之和;一条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是该车道饱和流量及其所属信号相位绿信比的乘积,即进口道通行能力:iie i iii i i c g S S CAP CAP ∑∑∑⎪⎭⎫⎝⎛===λ () 式中:i CAP —— 第i 条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pcu /h )i S —— 第i 条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pcu /h )i λ —— 第i 条进口车道所属信号相位的绿信比e g —— 该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s )C —— 信号周期时长(s )饱和流量 定义饱和流量的定义是: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
饱和流量随交叉口几何因素、渠化方式、信号配时及各流向交通冲突等情况而异,比较复杂。
因此,应尽量采用实测数据,实在无法取得实测数据时,如新建交叉口设计时,才考虑用以下估算方法。
饱和流量用实测平均基本饱和流量乘以各影响因素校正系数的方法估算。
即:进口车道的估算饱和流量:()i bi f F f S S ⨯= ()式中:bi S —— 第i 条进口车道基本饱和流量(pcu/h) ()i F f —— 各类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基本饱和流量各类进口车道各有其专用相位时的基本饱和流量bi S ,建议采用表数值:表 各种进口车道的基本饱和流量(pcu/h)说明:1.上述数据取自上海若干典型无干扰交叉口的观测数据2.进口车道宽度(m )各类车道通用校正系数 (1)车道宽度校正:()⎪⎩⎪⎨⎧>+≤≤--==5.3)5.16(05.00.37.25.04.05.30.31W W W W W f W()式中:W —— 车道宽度(m ) (2)坡度及大车校正:g f =1- (G+HV) ()式中:G —— 道路纵坡,下坡时取0HV —— 大车率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直行车流受同相位绿灯初期左转自行车的影响时,直行车道设计饱和流量除须作通用校正外,尚须作自行车影响校正,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eLb g b f +-=11 ()式中:L b —— 绿初左转自行车数(v /cyc )L b 应用实测数据,无实测数据时,可用下式估算:()Cg C B b e b L -=β ()式中:B —— 自行车流量(v /cyc )b β—— 自行车左转率C —— 周期时长(s ),先用初始周期时长计算 e g —— 有效绿灯时长(s ),无信号配时数据时,按下式粗略确定e g :⎪⎪⎭⎫⎝⎛-=jC G B b e b L 1β直行车道饱和流量:b g W bT T f f f S S ⨯⨯⨯= () 式中:bT S —— 直行车道基本饱和流量(表) 直行车道通行能力:T T S CAP λ= ()左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jG g ee =有左转专用相位:左转专用车道有专用相位时的饱和流量L S : g W bL L f f S S ⨯⨯=式中:bL S ——转专用相位左转专用车道无专用相位时的饱和流量'L S :L g W bL L f f f S S ⨯⨯⨯=' 左转校正系数1.0001.0exp 0:-⎪⎭⎫ ⎝⎛-=λξT L q f 式中:ξ—— 对向直行车道数的影响系数(见表表对向直行车道数的影响系数ξ 0T q —— 对向直行车流量( pcu/h)λ—— 绿信比,缺信号配时数据时,按下式粗略估算λ:左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 λ⨯=L L S CAP () 右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 有右转专用相位右转专用车道有专用相位时的饱和流量:r g W bR R f f f S S ⨯⨯⨯= 式中:bR S —— 右转专用车道基本饱和jCG e=λ流量,见表r f —— 转弯半径校正系数,r —— 转弯半径⎪⎩⎪⎨⎧≤+>=m mr r r r f 15305.0151 无右转专用相位右转专用车道无右转专用相位时的饱和流量pb r g W bR Rf f f f S S ⨯⨯⨯⨯=' 式中:pb f ——行人或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b p pb f f f ,min =行人影响校正系数p f :()()Cg gg p f p Re pfp -+-=1 式中: f p —— 右转绿灯时间中,因过街行人干扰,右转车降低率p g —— 过街行人消耗绿灯时间R e g —— 右转相位有效绿灯时间C —— 信号周期时长按上式估算有困难时,建议按表取p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