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量方法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固定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实训指导书.

固定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实训指导书.

固定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实训指导书目录1. 背景资料调查 (3)1.1.氮氧化物的来源 (3)1.2.氮氧化物的危害 (3)1.3.校园大气氮氧化物污染影响因子识别 (3)2. 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2.1.监测方案的设计 (4)2.2.监测方案的实施 (4)2.2.1. 实验原理 (4)2.2.2. 预备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 (4)2.2.3. 实验步骤 (5)2.2.4. 样品的测定 (6)2.3.监测注意事项 (7)3. 监测数据结果与讨论 (7)3.1.监测期背景情况 (7)3.1.1. 采样期间天气情况 (7)3.1.2. 采样期间车流量情况 (7)3.2.实验数据及分析 (8)3.3.污染评价 (10)3.3.1. 空气中NO2浓度的评价 (10)3.3.2. 3.3.2空气中NOx 浓度的评价 (10)3.4.削减氮氧化物的建议 (11)4. 思考题 (12)4.1.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有什么关系?产生光化学烟雾需要哪些条件? (12)4.2.通过实验测定结果,你认为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如何? (12)4.3.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说明什么? (12)本实验主要是了解环境空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是否符合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绘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并分析其对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1.背景资料调查1.1.氮氧化物的来源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又变成二氧化氮。

因此大气污染化学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其主要来自天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x。

NOx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产和汽车排放的NOx量最多。

实验烟气黑度的测定

实验烟气黑度的测定

环境监测
四、操作步骤
1.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的制作
(1)6张白卡纸分别编上号码a~f,使a号白 纸保持全白,f号白纸涂上黑色,保持全黑。
(2)在另4张编号为b~e的白纸上,画出边长 为1厘米的小方格。用黑笔加粗小方格边线, 使b号纸上的黑线宽0.01厘米,c号纸上的黑线 宽0.23厘米,d号纸上的黑线宽0.37厘米,e号 纸上的黑线宽0.55厘米。保持黑线部分深浅一 致,烟气浓度图就制成了
环境监测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实验目的(1)掌握林格曼图的使用方法和烟气黑度 测定原理;
(2)会用林格曼图测定固定污染源烟气黑 度。
二、实验原理 目前,测定固定污染源烟气黑度的方法主要
是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19世纪末,法国科学 家林格曼将烟气黑度划分为六级,分别由六个 14×21cm不同黑度的长方形小块组成,其中 除白、全黑分别代表烟气黑度的0级和5级外, 其余4个级别是根据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百 分数来确定;黑色条格的面积占20%为1级, 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 据此制作的评价烟气黑度的标准图就是林格曼 烟气黑度浓度图。把用肉眼观测的烟羽黑度与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对比得到的一种评价烟羽黑 度的数值,称作林格曼级数。
囱口0.3~0.45米处的烟气作
对比,定出烟气浓度等级
(见图3-41)。
(3)根据林格曼烟气浓度等级与烟尘含量 的关系,见表3-31,定出观测烟气中的烟尘 含量,填入表3-32。
表3-31 林格曼烟气浓度等级和烟尘浓度关系
林格曼黑度 0 等级 烟尘质量浓 0 度(mg/m3)
1
2
3
4
5
0.25 0.70 1.20 2.30 4.50
煤烟黑度与煤烟中的烟尘含量成正比,把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同烟囱排放的烟气进行 黑度比较,可以确定烟气浓度等级,从而 了解烟囱排放烟气中的烟尘含量。采用林 格曼烟气黑度图观测烟气,方法操作简便 易行,常作为烟气排放的附加控制指标。

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作业指导书

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作业指导书

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1.目的规范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工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操。

2.适用范围适用于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的使用操作等。

3.职责仪器使用人员:负责编写仪器操作规程,按照本规程对仪器进行使用和日常维护并做好各种记录;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建档、校准、维修和状态控制等综合管理工作。

4.操作规范取出仪器,打开目镜盖和物镜盖,然后将仪器对准被监测的烟囱口调节望远镜,使烟囱口冒出的黑烟清晰,即可进行比较测定。

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4.1观测时的照明光(即太阳的直射光或来自天空的照射光)应为侧光,与视线近似地成直角应避免正面光及背光4.2在阴霾情况下,由于天空景物受阴霾影响,读数时应记取稍偏低的级别(霾,雾严重时不能使用)。

4.3观测背景上不要有山、树和建筑物之类暗黑的障碍物4.4观察拍照时应代表烟尘正常散发状态4.5观测不能一次为准,每次间隔可掌握在0.1-1分钟之间,依次记录数据(每次观测瞬时黑度),如烟尘黑度处于二级之间,可估计到1/2 级黑度值,最后将测得的值取平均值,即为该烟尘的黑。

5.主要参数5.1望远镜放大倍率25×5.2望远镜物镜口径75mm5.3林格曼黑度等级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不用时可卸下)。

5.4观测误差不大于0.5级6. 维护保养6.1仪器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并远离酸碱等挥发性或腐蚀性较强的化学药品。

6.2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碰撞,仪器外表及花纹橡胶也应避免接触有机溶剂。

6.3望远镜、相机安装架不要任意拆开。

如有灰尘污垢可用镜头刷或镜头纸掸去。

4、每次用毕,须将物镜盖盖好,目镜摘下装入筒中,最后都装入袋内。

7.文件7.1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7.2 《仪器设备检修记录》7.3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7.4烟气黑度照相测定仪的使用说明书。

烟气黑度标准

烟气黑度标准

烟气黑度标准烟气黑度是指烟气中固体颗粒物的浓度,是衡量燃烧设备燃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指标。

烟气黑度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烟气黑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各行各业了解相关知识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一、烟气黑度的定义。

烟气黑度是指烟气中固体颗粒物的浓度,通常以mg/m³为单位表示。

烟气黑度主要由燃料的燃烧方式、燃料的质量、燃烧设备的性能等因素所影响。

烟气黑度越高,说明燃烧设备的燃烧效率越低,排放的固体颗粒物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严重。

二、烟气黑度标准的制定。

为了控制烟气黑度,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进行监管。

一般来说,烟气黑度标准是根据燃烧设备的类型、使用环境的要求、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进行制定的。

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对于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三、烟气黑度标准的执行。

为了确保烟气排放符合标准要求,各行各业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烟气黑度标准。

首先,燃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烟气排放达标。

其次,对于已有的燃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燃烧效率和排放达标。

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燃烧设备进行整改或淘汰,以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四、烟气黑度标准的意义。

严格执行烟气黑度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其次,可以促进燃烧设备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烟气黑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各行各业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加强燃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希望本文能够对烟气黑度标准有所了解,并加以落实执行,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A60 烟气黑度

A60 烟气黑度

一、目的明确烟气黑度的监测规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为监督与评价提供依据。

二、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测烟望远镜作业指导书三、原理测烟望远镜法是利用在望远镜内安装一个一半是透明玻璃,另一半是0~5级林格曼黑度标准图的圆形光屏板,观察时,透过光屏的透明玻璃部分,观看烟囱出口的烟色。

在同一天空背景下,与光屏另一半的黑度比较对烟气的黑度进行评价。

四、仪器1、测烟望远镜2、秒表五、步骤(1)观测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测烟气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分应没有冷凝水蒸气存在。

观测混有水蒸气的烟气时,应选择在离开烟囱口一段距离没有水蒸气的部位,连续观测时间不小于30min,记录烟气的林格曼级数和这种黑度的烟气持续排放的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可估计0.5或0.25个林格曼级数。

观测时调节目镜的焦距,观察者可在离烟囱50~300m远处进行观测。

(2)记录现场有关情况现场记录应包括工厂名称、排放地点、设备名称、观测者姓名、观测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观测日期、风向、天气状况等。

六、计算1、按黑度级别将观测值分级,分别统计每一黑度级别出现的累计时间。

2、按以下原则确定烟气黑度级别:①林格曼黑度2集:30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min时,延期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②林格曼黑度3级:30min内出现3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min时,烟气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③林格曼黑度4级:30min内出现4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min时,烟气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④林格曼黑度5级:30min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min时,烟气林格曼黑度按5级计。

七、注意事项测量时,要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相关记录:BHJC/JSJL-A57 烟气黑度测量原始记录BHJC/ZY-A60烟气黑度的测定测烟望远镜法作业指导书批准人:发布日期:博山区环境监测站。

检测作业指导书[1]

检测作业指导书[1]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检测作业指导书1、准备工作⑴检查机箱外的水分离器是否装好,并连接固定取样管。

⑵检查前置粉尘过滤器和机箱口过滤器是否清洁。

⑶检查电源电压,排除仪器附近有明显干扰的用电器。

2、检测操作⑴打开废气分析仪的电源开头,预热机器等待屏幕上SF-8111字样消失后,打开抽气泵开头,按一下复位开头。

⑵打开工位计算机,进入检测程序,引导系统的点阵屏上,显示“尾气检测”。

⑶将废气分析仪取样管理插入排气管中不少于30cm。

⑷引导系统上显示“低怠速待数据稳定时采样”时,操纵发动机由高怠速转为低怠速,待废气分析仪数字稳定时,按下废气分析仪发送健盒上的采样键,这时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采集。

⑸工控机将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在引导系统上。

⑹引导系统上显示“取出尾气探头”时,表示检测完毕,这时取出探头,仪表复零。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检测作业指导书(1)每天开机前,检查取样管是否安装固定好。

(2)电源电压,待电压稳定后给仪器送电。

(3)打开电源,预热5min,工作前进行零位校正,并且保证滤纸符合规格,洁白无污,传送滤纸的装置工作良好,保证压缩空气系统和烟度。

检测系统工作正常。

(4)被检车的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并保证取样管能插入排气管不少于30cm,柴油不得添加消烟剂,发动机达到规定的热状态。

(5)检测时,将取样管探头逆气流固定在排气管内,并使其中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

(6)仪器的踏板开头固定与油门踏板上端位置,引导系统指示“烟度检测,探头插入排气管中”,复位烟度计清零按钮,在引导系统上显示“踏油门”时,引车员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当引导系统显示“放油门”时,引车员应迅速放开油门踏板。

(7)约11秒后引导系统重新指示“踏油门”,引车员再一次将油门踏板踏到底,约四秒钟重复上一次的动作。

三次同样的操作完成后,烟度计自动算出三次的平均值。

传给计算机,并在引导系统上显示测量结果。

(8)检测工作完成后,再开机5分钟后再关电源。

烟气作业指导书

烟气作业指导书

第一步
准备工作
第二步
与环保负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触
第四步
现场发现异常在巡检记录表中登记,并通 知企业整改、签字确认,并应按照《报告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上报
第五步
SO2、NOx、烟尘、氧含量、流速、温度 、流量、含湿量的量程、线性设置是否 发生变化,与上次检查、设置的结果是 否相符 检查烟气在线设备运 烟道截面积、皮托管系数、过量空气系 行参数 数是否发生变化,与上次检查、设置的 结果是否相符 检查各种参数传感器的通讯参数设置是 否正常 检查设备联网参数设置是否正常 结合企业提供的排污治理设施运营状态 检查出口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历史数据
发现异常后应立刻在巡检单中记录,并立 刻对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和历史数据进行检 查,查找更改参数的时间,在将所有证据 收集完毕后通知企业解释,并在巡检记录 单中签字确认,并按照《报告作业指导书 》的内容和要求上报
第六步
检查历史数据
结合入口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历史数据检 如果发现数据异常、数据与排污设备运行 查出口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相对应的历史 状态不符的情况、出入口烟气监测数据不 符、烟气数据相互之间不符合逻辑关系、 数据,看流速、流量、氧含量是否相 符,SO2、NOx、烟尘、温度、湿度是否 以及修改历史数据、运行数据的现象,应 在巡检记录单中记录清楚,并收集相关证 符合逻辑关系 检查出口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历史数据中 据进行验证(验证过程需要标注),以上 SO2、NOx、烟尘、氧含量、温度、流速 所有工作完毕后通知企业解释,并在巡检 、流量、截面积、压力、湿度等参数相 记录单中签字确认,并按照《报告作业指 导书》的内容和要求上报 互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并按照标准 中的公式对关键参数进行验证 检查出口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正在运营的 参数与历史数据是否相符 检查在线监测设备仪表是否工作正常, 1、更换过滤器;2;更换采样管或用干燥 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管路中是否有水 的压缩器吹扫管路;3、填写运营维护记录 珠 台账

林格曼黑度作业指导书

林格曼黑度作业指导书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1.原理把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将烟气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相比较,由具有资质的观察者用目视观察来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的黑度。

2.仪器和设备4.1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附录)。

4.2 计时器(秒表或手表),精度1 秒。

4.3 烟气黑度图支架。

4.4 风向、风速测定仪。

3.步骤5.1 观测位置和条件5.1.1 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安置在固定支架上,图片面向观察者,尽可能使图位于观察者至烟囱顶部的连线上,并使图与烟气有相似的天空背景。

图距观察者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图上的线条看起来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每个方块有均匀的黑度,对于绝大多数观察者这一距离约为15m。

5.1.2 观察者的视线应尽量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

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度角,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

5.1.3 观察烟气黑度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

如果在太阳光照射下观察,应尽量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直角,光线不应来自观察者的前方或后方。

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 4.5m/s 时不应进行观察。

5.2 观测方法5.2.1 观察烟气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存在。

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气的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

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0.5 或0.25 林格曼级数。

每分钟观测4 次,观察者不宜一直盯着烟气观测,而应看几秒钟然后停几秒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和间歇时间)约15 秒,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5.2.2 观察混有冷凝水汽的烟气,当烟囱出口处的烟气中有可见的冷凝水汽存在时,应选择在离开烟囱口一段距离,看不到水汽的部位观察。

5.2.3 观察含有水蒸气的烟气,当烟气中的水蒸气在离开烟囱出口的一段距离后,冷凝并且变为可见,这时应选择在烟囱口附近水蒸气尚未形成可见的冷凝水汽的部位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量方法作业指导书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1、林格曼黑度图
标准的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由14cm*21cm的不同黑度的图片组成,除全白与全黑分别代表林格曼黑度0级和5级其余4个级别是根据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百分数来确定的,黑色条格的面积占20%为1级,级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

2、原理
把林格曼烟气图放在适当的位置,将烟气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相比较,由具有资质的观察者用目视观察来测定固定汚染源排放烟气的黑度。

3、仪器和设备
林格曼烟气黑度表、计时器(秒表或手表),精确1s、烟气黑度支架、风向、风速测定仪。

4、林格曼烟气黑度测定操作步骤
4.1、林格曼烟气黑度应在白天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观测,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4.5m/s时不宜进行观察,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4.2、观测者距离大约为15m,观测者的视线应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不应大于45度角。

观测者应将林格曼测烟望远镜里的林格曼浓度图和烟囱出口处的烟色进行比较,记录黑度。

4.3、对于烟气排放十分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2次,每30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对于烟气排放不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4次,每15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

4.4.观察时应将离开烟囱的烟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进行比较,记下烟
气的林格曼级数及这种黑度的烟持续排放时间,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1/2或者1/4林格曼级数
5、判断林格曼黑度级别的方法:
5.1、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小于1级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8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5.2、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1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5.3、林格曼黑度2级:30分钟内出现2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2级计。

5.4、林格曼黑度3级:30分钟内出现3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5.5、林格曼黑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5.6、林格曼黑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5级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