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门体的检查与维护》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培养学生掌握节气门体清洗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保养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2. 节气门体清洗的原因和方法3. 节气门体清洗的工具和材料4. 节气门体清洗的步骤和技巧5. 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教学图片和视频。

2. 准备实际汽车节气门体模型或图片。

3. 准备清洗节气门体的工具和材料。

4. 提前让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讲解知识点:讲解节气门体清洗的原因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清洗的重要性。

3. 演示操作:现场演示清洗节气门体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清洗过程。

4. 学生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节气门体的清洗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讲解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学生能掌握节气门体清洗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正确操作清洗节气门体,遵守安全规范。

4. 学生对汽车维修保养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汽车零部件的清洗方法。

2. 探讨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环保问题,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七、教学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分享经验:邀请汽车维修专业人士分享工作经验,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技巧。

八、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节气门体清洗的操作流程图。

3. 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清洗一辆汽车的节气门体,记录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大众帕萨特B5发动机节气门体故障的检修说课课件

大众帕萨特B5发动机节气门体故障的检修说课课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企业调研、收集资料、能够归纳并整合信息。 2:通过小组讨论理清学习思路并决策计划,能够掌握生产任务实施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相互学习,共同参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做中学、做中思”的习 惯。
说任务
定目标
述策略
1.教学目标 2.重、难点
大众帕萨特B5节气门故障诊断、检测与 更换的过程。
大众帕萨特B5发动机节气门体故障的检修
---共4课时
教 学设计
说任务 定目标 述策略 解过程 谈反思
说任务
定目标
述策略
解过程
谈反思
技能要求:
节气门体具体的检修过程
节气门积碳堵塞;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 节气门驱动电机故障; 。。。
知识要点:
维修标准:
提供了节气门相关的结构 提供了节气门体故障检
质量检验 评价反馈
准备交车 总结拓展

节气门线路及元件检测
节气门发E线动C路U机图
经检查确认 节气门连接线路正常
连接线路线路检查判断节标气准门体数据
点火 开关 档位
T6u/ 1
T6u/ 2
T6u/ 3
T6u/ 4
T6u/ 5
T6u/ 6
ON 0.2~ 电压 4.6V
5V
12V
4.8~ 0.4V
对地 OFF 0~1
运用典型的发动机检测排 故方法,学以致用,提升 专业技能。
过程反思
部分学生生疏了线路检查内 容,引入微视频帮助学生熟 悉过程。
任务反思感谢您ຫໍສະໝຸດ 指导!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课上之时:
教学用时分配
共160分钟,4课时

直动式节气门检修课件 2

直动式节气门检修课件 2

1、直动式节气门的检测步骤
①供电检查 ②直流怠速电机的检测 ③怠速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
④非怠速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
⑤怠速开关的检测
节气门端插头端子
1.供电检查
• 测量节气门控制组件供电电压 即是测量节气门定位电位计和 节气门电位计的电源电压,打 开点火开关,测量节气门控制 组件插头,端子4和7间电压应 约为5V(用20V量程档)。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图
• b、直流电动机(V60)
直流电动机起着控制怠速的作用,能适 当开大或关小节气门,所以直动式没有怠 速控制阀。
• c、怠速开关(F60)
怠速开关用以向发动机ECU提供怠速位 置信号。怠速开关闭合时,由节气门定位 器来决定怠速时节气门的开度。
三、直动式节气门的 检测与维修
4.非怠速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
• 方法:节气门电位计在节
气门全关的状态下5号与7 端子有3.60~4.75V的电 压,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 大电压降低,最低可达 0.3 ~2.05V左右。
• 问题解决:如不正常匹
配或更换节气门体。
5.怠速开关检测
• 方法:在节气门全关闭
的状态下,3号和7号端 子应该导通,踩下油门 踏板触点应断开不导通 为正常。
1)、触点式节气门(早期车用,已淘汰) 2)、线性节气门(较早的电控车普遍采用) 3)、电子节气门(目前主流技术) 4)、直动式节气门(大众、奥迪)
三大科谷教育(机电一体化· 汽车专业)
6
2.1、直动式节气门的特点 直动式节气门怠速控制系统取消了 旁通空气通道,通过控制节气门的开 启角度,调节空气通路的截面积来控 制充气量,实现对怠速的控制。如红 旗、帕萨特、宝来以及奥迪A6 1.8L等 都用这种怠速系统。

气门组检测与维修教案7

气门组检测与维修教案7
引导学生通过查询维修手册和指导书进行气门组的维修
通过查询维修手册进行气门组的维修
锻炼学生查找维修手册的能力,学习气门组的维修
七、任务评价
教学评价
1、小组互评
2、填写教学评价表
收集,记录,整理
小组互评
填写教学评价表
检验教学效果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气门组的拆卸
气门组的拆卸
疑难解答
依据指导书,进行气门组的拆卸
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训练。
气门组的检测
以文字的形式描述气门组的检测方法、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进行气门组的检测,疑难解答。
完成工单气门组的检测
锻炼学生检测能力,学习气门组的检测
气门组的维修
气门组的维修
四、教学策略(方法)
情景再现式学习、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评价法等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体化教室;教材、互联网资源、车辆、实训台、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气门组的结构认识
气门组的结构认识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教学引导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完成工作页中教学引导问题
专业
汽车维修
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
气门组检测与维修
课时
教学对象(班级)
中职
任务地点
设计者
教学审批
上课日期
周次
一、学习目标
1、能对照发动机介绍配气机构气门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能正确选择并使用工具及设备。
二、学习任务分析(难点、重点)
气门间隙的调整;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三、学生分析

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

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

89OCCUPATION2017 03教学探索S KILLS编辑 靳 静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文/李卫峰四、一体化教学实践效果一体化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专项课题任务知识的学习、实践和综合技能培养。

这样不仅使所学理论知识够用、实用,更重要的是让理论知识有所实践,同时更加突出了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一体化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缩短了整体授课的时间。

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有效融为一体,将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融为一体。

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模块课题任务,彻底打破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界限,缩短了整体授课的时间。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结合为一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将理性的知识点变为感性的操作体,将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操作。

第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反思第一,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习操作和实际生产的“双师型”教师是前提。

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一体化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一体化教学中,要具备将理论教学有效地融入实践训练中去的综合授课能力。

所以一体化教师既有理论知识,知其然,又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会其所以然。

第二,理论知识与实习技能内容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是基础。

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和制定至关重要。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2. 学习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技巧;3. 掌握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2. 准备一辆带有节气门体的汽车;3. 准备清洗节气门体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清洁剂等;4. 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2. 提问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了解程度,激发学习兴趣。

二、理论知识(10分钟)1. 讲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结构;2. 介绍节气门体清洗的必要性;3. 讲解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辆汽车和清洗工具;2. 教师示范清洗节气门体的步骤和技巧;3.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注意事项(5分钟)1. 强调清洗节气门体的安全事项;2. 讲解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损坏节气门体、防止清洁剂进入发动机等;3. 学生签写安全承诺书,表示已了解并遵守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2.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3. 学生互评,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注意事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了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对清洗节气门体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的讲解和提醒,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六、清洗节气门体的准备工作(10分钟)1. 教师讲解清洗节气门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 检查汽车的基本状况,确保汽车可以安全操作;b. 准备清洗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清洁剂、抹布等;c. 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掌握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

2. 节气门体清洗设备一套。

3. 操作手册和相关文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节气门体的清洗。

2. 提问学生:请问大家知道节气门体是什么吗?它在汽车中起到什么作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讲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讲解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享一些关于节气门体清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第二课时四、实操演示(20分钟)1. 安排学生在教室外进行实操演示,展示节气门体的清洗过程。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操作细节,掌握清洗方法。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实操演示的内容,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节气门体的清洗。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气门体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程复习(10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作用、位置和清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2. 强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重点:节气门体清洗的注意事项和实操技巧。

七、实操练习(2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每组配备一套节气门体清洗设备。

2. 引导学生按照清洗方法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技术要领。

八、问题解答(15分钟)1. 在实操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新版)汽车整车维护与检修课件:节气门及喷油器的维护

(新版)汽车整车维护与检修课件:节气门及喷油器的维护

引導問題12:拆卸噴油器的操作步 驟?
• 1、燃油系統卸壓。 • 1)、起動發動機,維持怠速運轉; • 2)、在發動機運轉時,拔下油泵繼電器或
電動燃油泵電線接線,使發動機熄火; • 3)、再使發動機起動2~3次,就可完全釋
放燃油系統壓力; • 4)、關閉點火開關,裝上油泵繼電器或電
動燃油泵電源接線。
發動機積碳的預防措施
• 2、不要長時間怠速行駛 • 怠速時間長,發動機達到正常溫度的時間
也就變長,汽油被噴到氣門背面後蒸發的 速度就慢,積碳也由此而生。同時經常怠 速行駛,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流量也就小, 這樣對積碳的沖刷作用變得也很弱,會促 進積碳的沉積。
發動機積碳的預防措施
• 3、多跑高速,儘量提高手擋車的換擋轉速 • 多跑高速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氣流對進氣道
引導問題3:節氣門積碳是如何產生 的?
• 節氣門積碳形成的原因主要來自機油蒸汽,其 次是空氣中的微粒和水分,還有曲軸箱通風管 中的曲軸箱中的廢氣也會加劇節氣門體的積碳。
• 曲軸箱通風管連接到節氣門的原因一方面是環 保要求,另一方面是靠進氣的負壓從曲軸箱抽 出氣體。含油蒸汽到達進氣管時變冷,其中的 油會凝結在進氣道和節氣門上,隨之蒸汽中夾 雜的積炭也會沉積在這些部位,因為節氣門開 啟的縫隙空氣流量最大,空間小,氣體溫度也 底,所以這部分容易凝結。
引導問題6:發動機積碳的預防措施?
• 1、加注高質量的汽油 • 汽油中的蠟和膠質等不純物是形成積碳的
主要成分,所以清潔度高的汽油形成積碳 的趨勢就弱一些。目前我國的汽油品質與 發達國家相比還較低,汽油高標號並不等 於高質量, 97號的油並不一定比93號的雜 質就少,標號只代表油的辛烷值,並不能 代表品質和清潔程度。
• 按噴油口的結構不同,分孔式和軸針式; • 按噴油器的驅動方式不同,分電流驅動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安排(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学生活动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第一课时教案
任务二节气门总成检查与维护
一、节气门总成结构
节气门总成按控制方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

机械节气门
总成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控制装置组成,怠速控制装置主
要由怠速电机、应急弹簧、节气门电位计、怠速节气门电
位计和怠速开关等构成。

二、功用
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检测节气门的位置,并将信号输给
发动机控制单元,为实现怠速控制、喷油控制和点火控制
提供基本参数。

三、重要性
听讲思考
观看课件图
文展示
思考回答问

观看教师操
作演示
听讲思考
学生举例说
明其重要及
危害后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后,会在节气门附近形成油垢,会使
节气门卡死或怠速不稳,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洁维护工
作。

四、维护项目
节气门总成清洁
将节气门总成从发动机上拆下,放在工作台上,用化油器
清洗剂进行清洁,并用压缩空气吹干,装复节气门总成后,
与发动机电控单元进行匹配,并将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
进行节气门总成的自我学习。

第二课时教案
五、任务实施
(一)设备准备
整车、废液回收盆
(二)工具准备
车轮挡块、地板垫、座椅套、转向盘套、翼子板布、前格
栅布、工具盒、化油器清洗剂、鲤鱼钳、气枪、抹布若干。

(三)实施步骤
1.工具准备
听讲思考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思
考分析
学生讨论分
析并回答教
师提问
学生分组练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1)实操所需工具,如图;
(2)工具要齐全,摆放要整齐。

2.车辆防护与预检
(1)安装车轮挡块,安装车内防护;
(2)拉起驻车制动杆,降下驾驶员侧车窗玻璃,拉发动机
舱盖释放杆;
(3)打开发动机舱盖,安装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
(4)进行车辆预检。

3.拆卸节气门总成外部接线及管路
(1)关闭点火开关,拔下节气门总成插头;
(2)拆下进气总管;
思考记忆
讨论分析
填写任务书
反思训练问

为什么要用
抹布遮住进
气口?
听取教师实
训总结分析
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3)拆下曲轴相强制通风管;
(4)拆下节气门总成上的冷却液水管。

4.拆卸节气门总成
(1)拆卸节气门总成固定螺栓,取下节气门总成;
(2)取下节气门衬垫;
(3)用干净的抹布遮住进气口。

5.清洁节气门总成
(1)用化油器清洁剂清洁节气门;
(2)清洁节气门上部腔体;
(3)清洁节气门下部腔体;
(4)用压缩空气吹干。

听讲思考
实物展示
思考回答问

观看教师操
作演示
听讲思考
固定螺栓拆
卸时应注意
哪些问题?
取节气门衬
垫应注意哪
些问题?
学生举例说
明其重要及
危害后果
注意:保护接插件;冷却液应收集,统一处理。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6.清洁节气门衬垫
(1)用化油器清洁剂清洁节气门衬垫;
(2)用压缩空气吹干。

7.安装
(1)取下遮挡的抹布;
(2)安装节气门衬垫;
(3)安装节气门总成固定螺栓;
(4)装复节气门总成外部接线及管路。

听讲思考
思考分析
学生讨论分
析并回答教
师提问
学生练习
思考记忆
讨论分析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8.运行检查
(1)检查冷却液液位;
(2)安装排气烟道;
(3)起动发动机,并运行一段时间;
(4)连接解码仪,查看发动机系统是否正常。

9.车辆、工具复位
(1)发动机熄火,取下排气烟道
(2)取下车内、外防护用品;
(3)车辆复位,清洁车身;
(4)清洁并整理工具。

听取教师实
训总结分析注意:气门衬垫安装的方向及位置。

注意:如冷却液液位偏低应适当补充。

教师演示操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体现5S
六、学生分组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备及工具的准备;每人按照任务
具体步骤进行操作,并及时填写任务书。

2、教师将资讯阶段的相关知识结合实践讲解;操作注意事
项可在操作过程中点拨强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分析。

七、检查评估
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成果,并描述其工作过程,组员
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

【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