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介绍共49页文档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

土地资源管理考研?专业介绍?就业前景专业排名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
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01.土地调查与评价 02.土地利用规划 03.土地经济与管理 04.土地行政管理 05.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06.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 07.土地信息与国土资源遥感等。
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该专业为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学科分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显示地理与资源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掌握空间分析高科技手段的优势和特色。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0高等数学、619土地资源学选一④819土地利用规划学、838土地经济学选一(注:以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相关专业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二级学科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一)国土资源丰富,管理备受关注在现代社会里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也不例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资源丰富,如何管理好我们宝贵的国土资源是目前中央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
土地问题和土地管理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利用它,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土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长期政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及就业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及就业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的基本训练,突出特点是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具有突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技术专长,同时具备遥感和GIS技术等现代专业技术特长。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老而新的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
其专业人才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资源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规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都是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财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土地评价》、《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环境的要求,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在规划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很好地促进规划建设的发展。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已有土地资源管理的成果,以及国家出台的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提出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引言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丘陵为主,实际可利用面积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也在不断地为保护土地资源而调整相关政策。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涉及各个省市,因此,土地资源管理成为一个难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土地税是土地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需求关系渐渐紧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帮助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可以有效减少一定土地资源的污染,帮助城市及农村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掌握信息资源的优势,通过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各项数据管理方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积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制定精准目标,做好对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力度,通过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化利用实现生态建设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效益。
2土地资源管理现状2.1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土地源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是根据国土资源中土地资源的管理特点,在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各部门职能的落实中,由于缺少明确性的管理机制,增加了土地资源信息的管理难度,降低了大数据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
土地资源管理分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分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可以分为以下方向:
1.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用途,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2. 土地调查与评估:通过调查、测量和评估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可利用性,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地管理与监管:包括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土地权属的确权和保护、土地流转管理等,通过管理和监管手段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 土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开展生态评价和生态修复等活动,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5. 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包括土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土地资源信息的采集、整理、管理和提供,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土地政策与法规研究:通过对土地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和规范。
7. 土地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
这些方向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全面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1T14:55:49.3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作者:郑庆典[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新部门新职能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郑庆典山东省郓城县杨庄集镇人民政府山东省郓城县 27470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新部门新职能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感受到责任重大,更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时刻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改革理念,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创新。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技术、自然等在内的多项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综合性以及跨学科、跨领域性。
同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在于管理决策的制定,结合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土地与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土地资源管理依次是由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组合而成的,是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
土地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科中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经设置了管理学以及工学学位。
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很多高效都开始加大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视,结合自身的发展的情况优化和改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
2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针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由各个职责部门共同构建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其中土地资源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内容。
自然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优化和管理,结合当前自然资源的应用状况,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做好自然资源利用以及开发的登记工作,避免出现自然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并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限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同时,自然资源管理部结合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具体情况,统一了现有的土地空间用途的管制,并有了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土地资源管理涉及技术、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生态等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特性,有着极广阔的研究视野,它以管理决策为中心,以土地利用及协调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究内容。
1998年教育部将原经济学科中的“土地管理”和工学中的“土地规划与利用”合并成“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10304,2019年变更为120404),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
从此,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迅速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15年,全国有125所普通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130所高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所高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每年为社会输送近6,000耀8,000名本科生、2,000耀3,000名硕士生、150耀200名博士生。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比较综合,国内各高校的办学背景也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农林类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师范类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理工类院校是在原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基础上成立的。
二、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设立的测量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2007年设立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该专业和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三个专业一并归属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工科特色明显,毕业生授工学学位。
该专业于2013年获批为校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为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该教研室获批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毕业生熟悉测量学、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知识,具备测绘、国土规划、数据库建设等能力;能在规划、城建、测绘、交通、农业、地产等行业部门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不动产登记及评估、土地征收及储备、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字地形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地图制图学、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基础、空间分析、程序设计等。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如今的社会发展极为迅速,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成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这三个方面来讲述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一、理论探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是一个很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问题。
在土地的利用和管理上,一定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首先,必须把握资源的特征和规律。
要善于对土地的资源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对土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其次,要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们要注意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把握土地的数量、品质和使用方式,尽量减少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需要注重区域的整体规划。
在进行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到城市、农村和工业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规划。
二、实践案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下面几个案例就是其中的经典代表。
(一)非洲肯尼亚的耕地保护由于肯尼亚的人口激增,土地被分割成大量小块,难以保护耕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肯尼亚政府推出了“绿地计划”,希望通过将不同农村的土地合并,以此获得更大面积的耕地。
通过提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
(二)新加坡的“天空菜园”新加坡土地极其稀缺,缺乏大片的耕地。
因此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农业,通过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利用城市民居的高层建筑天台,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用最小的空间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种“天空菜园”模式的先例,在其他亚洲城市也得到了推广。
(三)日本的“森林农业”日本国土面积相对较小,难以获得大面积的耕地。
因此,日本创造了“森林农业”模式,以森林作为种植的场地,并采用最科学的种植技术,以获得最好的收益。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研究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研究土地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使得耕地资源短缺和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效益也随之下降。
因此,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的定义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是指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民收入等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性1、有效控制和处理土地荒漠化问题荒漠化是指原本有植被、水源和土壤的地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造成土地退化,失去生产和生存功能,形成荒漠的过程。
荒漠化问题的解决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对于全人类的所有性。
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国在土地荒漠化防治和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提高土地生产力与农民收入土地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的土地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农作物的能力。
有效提高土地生产力,可以增加耕地产量和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可以实现耕地集约化和高效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3、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资源保护土地不能无止境地开发利用,必须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可以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三、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1、农业现代化与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是指将科技、工业、信息化等现代化的管理和生产手段应用于农业中。
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