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混凝土物理力学实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混凝土物理力学实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4.1 仪器设备4.1.1 试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 237的有关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铸铁或铸钢试模成型;2 应定期对试模进行核查,核查周期不宜超过3个月。

4.1.2 振动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JG/T 245的有关规定,振动频率应为50Hz±2Hz,空载时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mm±0.02mm。

4.1.3 捣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8的有关规定,直径应为16mm±0.2mm,长度应为600mm±5mm,端部应呈半球形。

4.1.4 橡皮锤或木槌的锤头质量宜为0.25kg~0.50kg。

4.1.5 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备置成型套模、压重钢板、压重块或其他加压装置。

套模的内轮廓尺寸应与试模内轮廓尺寸相同,高度宜为50mm,不易变形并可固定于试模上;压重钢板边长尺寸或直径应小于试模内轮廓尺寸,两者尺寸之差宜为5mm。

4.2 取样与试样的制备4.2.1 混凝土取样与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有关规定。

4.2.2 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4.2.3 取样或实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尽快成型。

4.2.4 制备混凝土试样时,应采取劳动防护措施。

4.3 试件的制作4.3.1 试件成型前,应检查试模的尺寸并应符合本标准第4.1.1条中的有关规定;应将试模擦拭干净,在其内壁上均匀地涂刷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隔离剂,试模内壁隔离剂应均匀分布,不应有明显沉积。

4.3.2 混凝土拌合物在入模前应保证其匀质性。

4.3.3 宜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或试验目的确定适宜的成型方法,混凝土应充分密实,避免分层离析。

1 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2)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不得过振。

混凝土标准试件养护条件

混凝土标准试件养护条件

混凝土标准试件养护条件
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养护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混凝土试件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要求在20℃以上,不超过30℃。

如果试件在低温条件下养护,
可能会导致试件发生冻害,影响试件的强度发展。

2. 湿度:混凝土试件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被过早蒸发。

通常要求在试件表面覆盖湿润的织物或保湿膜,或者使用湿度控制设备来保持试件表面湿度。

3. 水养护:混凝土试件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一般要求试件在养护前浸泡24小时。

养护期间需要定期给试件浇水,以保持试件内部充足的水分。

4. 养护时间:混凝土试件的养护时间通常根据试件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要素进行确定,一般在试件浇筑后28天为养护结束,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长养护时间。

总的来说,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养护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充足的水分和合理的养护时间。

通过正确的养护条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一、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条文5.2.1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5.2.2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5.2.4 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标准养护的技术要点:1、标准养护室环境条件: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95%2、当采用浸水养护时,应使用Ca(OH)2饱和溶液,且保持水体静止。

3、当采用喷淋方式加湿时,不得直接淋刷试件,水以雾化为宜。

4、试件不应叠放,彼此间隔要求10~20mm。

二、标准养护室的建立配置建议1、养护室的墙体及顶棚均应做保温隔热处理,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且降低运行成本。

2、配置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

3、推荐采用超声雾化的加湿方式。

4、空调系统应具备能在潮湿环境下长期运行的性能。

三、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错误或不规范的做法1、当采用浸水方式时,使用普通自来水。

2、当采用水雾加湿时,配置的雾化装置数量不够,只能形成局部雾汽。

3、保温隔热措施没有或不够完善,造成温、湿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4、环境条件监测点错误或不具代表性,典型的有:浸水养护时,测空气温度不测水温;水雾养护时,湿度传感器置于雾化头喷雾口处等。

5、试件叠放。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仅限于普通混凝土在常温环境中试验时使用,轻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其他特种混凝土的一般性能试验,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但对于它们的特殊性能检验以及因为特殊性能所引起的对试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这些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材料要求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温度与室温相同。

材料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质量计。

称量的精度:集料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为±0.5%。

测试拌和物性质时,应在拌和后5min内进行试验,在浇制试件时,须在拌和之后的15min内装入试模并在45min内成型完毕。

试验步骤一、成型1.将拌和机等在试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擦干净,检验准确。

配备齐全,备齐原料,做好养护。

2.拌和前,用少量水灰比、砂石比与正式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沙浆进行涮膛。

3.按规定称好原料,往拌和机里依次装入石子、砂、水泥。

水在拌和的同时徐徐加入。

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

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和物倾出在铁板上,人工翻拌1-2min。

4.取出试样,进行坍落度或维勃试验,认为合格之后在进行试验或制作试件。

5.一般情况下,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振动结束后抹平,收浆后再抹一次。

表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6.坍落度不小于70mm,用人工成型。

二、养护1.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在室温20±5℃,相对湿度大于50%的情况下,静放1-2昼夜,然后拆模作外观检查。

2.将完好的试件标准养护至试验时止。

3.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并继续保持其湿度不变。

标准养护室校验规程

标准养护室校验规程

标准养护室校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试件及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养生用标准养护室的校准。

2、技术要求2.1标准养护室应洁净,试件放置架应整齐有序,标养室应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和防水照明灯具,加湿装置必须采用雾化方式。

2.2标养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大于95%,室内各点温湿度应均匀分布。

3、校准项目3.1外观检查。

3.2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显示器。

3.3标准养护室温湿度。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校准环境:应在标准养护室正常运行状态下校准。

4.2校准器具:4.2.1标准温度计:测量范围为0-50℃,分度值为0.1℃。

4.2.2标准湿度计。

5、校验规程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条要求进行检查。

5.2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显示器校准:5.2.1控制器灵敏度检查:温湿度控制器能够有效运行,温度升到22℃应能控制降温,到20℃时能停止;温度降到18℃时应能控制升温,到20℃时能停止。

湿度低于95%时能控制加湿,达到设定值时能停止。

5.2.2控制器传感器校准:将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置于测控传感器附近,每1h记录1次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读数,同时记录温湿度控制器上的数值,连续监测2d,做出标准温湿度计读数与控制器显示值的对比曲线或建立二者的数据对照表,依此设定控制器数值。

5.3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校准:预先在养护室内大致设定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测点,养护室温湿度稳定后开始校准。

校准时把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置于同一测点上,放置高度离地面约1米,放置时间不少于1h ,读取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的温度、湿度并记录。

然后换1个测点,如此反复至5个测点全部校准完毕为1轮,每个测量值均为养护室的温度及湿度测定值。

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为12个月。

7、参考文件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记录表格《校验记录表》标准养护室校准记录表。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20140505)申明:本讨论版仅作参考,供大家共同学习与参考,不代表质监部门意见!讨论版未尽事宜请参考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规章制度。

一、混凝土标养试块:1、养护条件:由现场建立标养室进行标准养护,标养温度为20摄氏度±2℃,相对湿度95%以上(依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第5.2.2条)。

标养室内需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冷暖两用空调、温湿度计等。

2、养护天数:28-35天(少于28天或多于35天需监督抽检)3、留置数量:①每次浇筑都留(含主体结构、二次构件)②每100m³1组,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7.4.1条:问题:如何理解“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解释:比如连续浇筑1170m³则需留置6组,而不是连续浇筑1000m ³后余下部分每200m³1组,即11组。

问题:假如连续浇筑跨过晚上12点,如何留置?解释:根据规范的理解,应当是正常留置,与时间跨度无关,但根据本区特点以及方便监理及相关单位检查,最好以晚上12点为界线相应留置,同时按照连续浇筑时间连续留置,而不能在同一天内开始浇筑时把一天内试块全部留置好。

4、需要留置的部位:①基础、主体结构(含楼梯)②二次构件(含后浇带)③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等问题: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锚杆注浆试块如何留置?解释:①垫层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若有地库,且面积大适当多留置。

②管桩填芯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同时留置1组同养试块在承台浇筑前提前试压,若桩数较多,适当多留置。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是指在试件模具中浇筑完成后,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发展和持久性能。

标准养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湿养护:在试件浇筑完成后的24小时内,将试件包覆在湿
润的布料或塑料薄膜中,以保持试件表面的湿润程度,防止水分的快速蒸发。

2. 恒温养护:在湿养护结束后,将试件放置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中,一般为20±2摄氏度。

恒温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天。

3. 加湿养护:在恒温养护结束后,如果环境相对湿度较低,需要对试件进行加湿养护。

可以使用湿度箱等设备将试件所处的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以保证试件的完全饱和状态。

4. 防止早期干缩:为了避免试件在早期过早干缩,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在湿浸养护时要保持试件表面湿润,避免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过大。

标准的养护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保证试件达到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养护的方法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
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养护可
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首先,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应在模具拆除后立即开始。

试件应在养护室内或
遮阳处进行养护,避免直接日光照射和风吹雨淋。

养护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稳定,湿度适宜。

其次,养护过程中应保持试件表面的湿润。

常用的养护方式包括水养护、湿布
养护和膜养护。

水养护是指用喷水器或水管定期给试件表面喷水,保持试件表面湿润。

湿布养护是在试件表面铺设湿润的棉布或麻布,保持试件表面湿润。

膜养护是在试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保持试件表面湿润。

另外,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试件的养护情况,及时补充水分或更换湿布、薄膜。

养护期间还应注意控制养护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极端的温度变化和湿度波动。

最后,养护的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试件尺寸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混
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时间为7天或28天。

在养护期间,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
范进行操作,确保养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正确的
养护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
一、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技术要求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条文
5.2.1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5.2.2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5.2.4 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标准养护的技术要点:
1、标准养护室环境条件: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95%
2、当采用浸水养护时,应使用Ca(OH)2饱和溶液,且保持水体静止。

3、当采用喷淋方式加湿时,不得直接淋刷试件,水以雾化为宜。

4、试件不应叠放,彼此间隔要求10~20mm。

二、标准养护室的建立
配置建议
1、养护室的墙体及顶棚均应做保温隔热处理,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且降低运行成本。

2、配置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

3、推荐采用超声雾化的加湿方式。

4、空调系统应具备能在潮湿环境下长期运行的性能。

三、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错误或不规范的做法
1、当采用浸水方式时,使用普通自来水。

2、当采用水雾加湿时,配置的雾化装置数量不够,只能形成局部雾汽。

3、保温隔热措施没有或不够完善,造成温、湿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4、环境条件监测点错误或不具代表性,典型的有:浸水养护时,测空气温度不测水温;水雾养护时,湿度传感器置于雾化头喷雾口处等。

5、试件叠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