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合集下载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六篇【篇一】年毕业于xx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拥有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的专业知识特长为我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但在科技辅导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职应聘到浙江001电子集团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革新工作。

两年的产品研发工作培养了我较为敏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较为成熟的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观。

1997年回到学校教育工作岗位后,不畏农村中学设备、器材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利因素,结合物理教学,采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xx年在小路口中学任教,辅导学生xx的《潜水泵无水断电自锁装置》作品参加xx省第一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

大赛中我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展现,主动交流,一路高歌,进入20强、10强,最后杀入总决赛。

在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

(该次大赛只设两个一等奖,青年组、少儿组各一个,总分不分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选手的现场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决赛实况在xx电视台的金点子栏目现场录制并播出)本人同时被评为xx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xx年辅导学生参加“xx杯”全国少年儿童创新大赛,历经两个多月的“海选”,获“xx”科技希望奖(三等奖)并获奖金1000元。

(央视一台报道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八万余件,三等奖共200人)xx—xx年本人先后数次被评为祁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xx年本人调到祁门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少许成绩:xx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多元资金,由我牵头创建了学校首个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并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日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政治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政治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政治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政治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政治科技工作者是指在政治和科技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他们不仅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新的前沿技术,同时也在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以下是一些优秀政治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1. 王小云,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院士曾先后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高压成像系统,以及世界上首个直径400mm穆勒镜激光类星体观测系统。

在政治方面,他曾多
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和顶层设计,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

2. 李军,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院士在石墨烯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领导团队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政治方面,他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建议。

3. 张林,国家级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张委员是一位资深的科技工作者,曾在多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他在政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关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科技工作者在政治决策中的发言权争取利益。

以上是一些优秀政治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他们凭借自己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同时在政治领域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希望更多的政治科
技工作者能够在两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4篇)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4篇)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4篇)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4篇)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第一篇:姬庆军,2003年任鲁桥镇科协办公室主任。

两年来,该同志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措施,全镇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2003、2004年,全镇共引进有关人才56人,组织科技培训15期、83个班,参训人数近万人。

人才的引进与科技培训成果显著:全镇形成1.8万亩乌鳢养殖基地,3000亩湖蟹养殖基地,1000亩泥鳅养殖基地,6000亩芦笋种植基地,3500亩杞柳种植基地,50亩番鸭育种基地,100亩双孢菇种植基地。

1998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科普工作由虚向实转化的重要载体。

为此,姬庆军同志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科技工作全面推广的基石。

首先,审时度势把握市场走向,强化政策引导。

该同志每年两次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调研分析,面向市场,提出对策。

2003年年底,通过考察,引进了双孢菇等食用菌种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赁100亩土地包费租给群众发展双孢菇种植。

镇农技站、农经站、水利站等部门的同志在姬庆军同志的带领下发展双孢菇种植。

目前,全镇共发展大棚86个。

2003年年初,在渔业养殖效益走低的形势下,姬庆军同志协调人员与韩国客商合资,引进优质泥鳅,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占地600亩的泥鳅养殖场。

其次,多层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导。

一是建立科技示范与周围农户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二是成立技术顾问组。

姬庆军聘请山农大动科院的教授、江苏双孢菇种植大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顾问组,以专家为依托,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服务,所以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项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六次,受训人员1600余人。

第三是引进人才,多渠道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强化市场引导。

两年来,姬庆军同志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人才56人,不断充实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

昆山市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昆山市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昆山市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昆山市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
昆山市作为江苏省的一颗明珠,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科技产业,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加入。

他们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科技时代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昆山市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常常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研究和实验。

在昆山市的科技企业和研究院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顶着高温和寒冷,日夜兼程地进行科研工作。

他们可能会连续几天不回家,只是为了一个科研项目的突破;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是为了一个新技术的探索。

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为昆山市的科技事业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

这些科技工作者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也不容忽视。

他们曾细心研究,成功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曾通过创新设计,研发出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产品,为昆山市的科技产业增加了新的亮点。

他们的付出和成就,为昆山市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还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倡导创新创业,助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他们鼓励年轻人积极投身科技事业,促进了昆山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在昆山市,科技工作者们无愧是科技创新的先锋,他们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为昆山市的科技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昆山市的科技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

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

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推荐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材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材料篇1科学是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简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学,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我县属边疆少数民族县,位于云南省南端,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3′之间,东接景洪市,东北接思茅市相接,西北与与澜沧县毗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6公里。

东西最长横距7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

全县国地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

全县有11个乡(镇),85个村委会,864个自然村,农作物种植面积86万亩,粮豆种植面积4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0.5万亩,年产粮食1.3亿公斤。

属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糖、茶是我县的主导产业,因此以农为主,称之为农业大县。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否直接关系到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县实施解“五难”惠民工程项目,就把学农业科技难作为重点培训项目来抓,全县选派了一批各学科专业技术员深入基层农村开展各项科技培和指导工作。

我以20xx年被勐海县科技局聘为勐海县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科技特派员分配到我县最大坝子(勐遮镇),勐遮镇是县最大的一个镇距县城21公里,全镇有13个村委会169个自然10333户50442人,主要以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有耕地面积123247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5143亩,主要农作物有粮、糖、茶及冬季农业,是我县的主要商品粮基地。

由于本镇属少数民族乡镇,农民文化素质底科学意识差科学技术利用底,各项产业发展慢,是制约本镇经济发展因素。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XXX,一个年轻的科技人才,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她从小就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

XXX毕业于国内知名的大学,获得了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多次获得奖项。

毕业后,她加入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负责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和开发。

在工作中,XXX展现出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她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前景的人工智能产品,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她还积极推动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和技能提升,帮助团队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了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XXX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她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科技服务和支持。

她还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普及活动,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做出了贡献。

XXX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不仅要在专业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还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

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勇于创新和实践,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目录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正文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杨建庄杨建庄,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

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

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

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事迹材料一、背景介绍科技工作者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人才群体,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位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创新事迹,以展示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二、事迹介绍某位科技工作者,姓氏王,是一位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工程师。

他凭借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了一套能够模拟人类行为的智能机器人。

首先,王工程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使得机器人能够通过自我学习,模仿人类的动作和行为。

这一创新突破了传统机器人的局限性,使得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更加灵活、自然。

其次,王工程师在智能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和物体。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执行能力大大提升。

此外,王工程师还在机器人的语音交互系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研发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交互界面,使得机器人能够和人类进行流畅而准确的对话。

这项技术的运用,在机器人的家庭助理、服务员等实际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三、影响与贡献王工程师的技术创新事迹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的创新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还为科技工作者们在机器人领域发展出更多可能性。

首先,王工程师的技术为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企业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王工程师的技术也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跟踪患者健康情况等,为医疗行业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最后,王工程师的技术对于社会福利事业也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结语通过介绍王工程师的技术创新事迹,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工作者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 同志1983 年从南京建工学院毕业分配到江苏邗建集团(前身为江苏省邗江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他二十五年如一日,为建筑业科技进步和集团经济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尤其是他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以来,在集团科技工作上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和理念,从产业发展到企业管理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集团经济年增幅在25%左右,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建筑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先后跻身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 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省文明单位标兵、省建筑业最佳企业之列。

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省市建筑业优秀企业经理、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扬州市首届当代儒商、中华百佳儒商称号。

他的先进事迹主要有: 一是在产业发展上加大科技含量。

提高集团产业科技含量,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加速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的转变,提升集团整体竞争优势和运行质态,近年来集团先后拓展了钢结构、新型建材、太阳能节能产品、环保、园林、绿化等相关专业,在全市同行业企业中率先打通了建筑业产业链。

多元经济规模占集团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二是扎实推进集团科技工作全面进步。

加快建立集团科技进步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质量、安全与科技”三项基金管理制度,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三大贯标体系合并管理,促进规范化管理。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先后主持了建设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系统”、“动态成本控制系统”等八项软件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取得了七项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

近年来扬大教学楼和深圳百仕达工程获得国优工程奖,36 项工程获得省优“扬子杯”工程奖。

三是坚持科技为经济服务,促进成果转化。

全面推行集团办公自动化与网络化管理。

以集团科协为载体,积极开展qc攻关活动。

每年召开一次qc成果发布会,对重点项目、典型工程加大指导力度,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新技术应用步伐。

泰州梅兰芳剧院等一批工程获得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

集团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通过了省级工法鉴定,并在润扬森林公园、市体育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系统”三年已在集团几十个、总造价近10 亿元的工程项目中使用,降低工程成本5000 多万元。

近年来由** 同志率领完成的“建设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系统获得第十届全国建设企业管理现代现成果二等奖、XX-XX年度江苏省“厂会协作”优秀项目一等奖、扬
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苏邗江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文档管理”系统获十七届(XX 全国建筑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二等奖;《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开发与应用》、《建设工程资料及综合文档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建设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部级论文奖。

2011年9月, 江苏省科协授予** 同志"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