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以便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1. 运动和力- 匀速直线运动:了解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标志性图像和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非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加速度、始末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加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动力和牛顿第二定律: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 重力:了解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重力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惯性和摩擦力:了解物体保持静止或恒定速度的原因;能够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机械能和能量转换- 动能和势能: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转换的关系;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了解机械能在封闭系统中守恒的原理;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 功和功率:了解力所做的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损失;能够分析能量转换和损失的原因。

3. 声音- 声音的产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媒质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声源的特点。

- 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性质和声波的特点;能够解释声音传播的现象。

- 声音的接收:了解声音的接收原理和听力保护;能够分析声音的接收和听力保护的措施。

4. 光学- 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能够解释光的传播现象。

- 反射和折射: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能够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性质和应用;能够分析透镜的成像特点。

-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组成;能够解释光的色散原理和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除了理论知识,同学们还应该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1.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一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大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2.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二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3.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学问点篇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事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肯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肯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打算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初二物理期中下册考点

初二物理期中下册考点

初二物理期中下册考点1.初二物理期中下册考点篇一一、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 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4.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大气压强很大。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大家准备了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欢迎阅读与选择!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包括:
1. 镜子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实物像和虚物像的判断、实物像的放大
和缩小。

2. 火焰和火焰现象:火的燃烧条件、不同燃料的燃烧特点、火焰的结构和形态。

3. 热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的热传递机制、热传递的途径和条件。

4. 电路:电流的强度和方向、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
和功率定律的应用。

5. 电磁铁:电磁铁的结构和原理、制作电磁铁的条件和方法、电磁铁在实际中的应用。

6. 波的传播: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特点、机械波和电磁波传播的方式和特点、波的反射
和折射现象。

7.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物质状态变化的条件和形态、物质的
密度和浮力的关系。

8.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原理和条件、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电磁感应在实
际中的应用。

9. 波的特性:波的频率和周期、波的波长和传播速度、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以上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
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八年级期中物理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期中物理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期中物理下册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物理下册将如何为我们呈现这一切呢?本文将围绕八年级期中物理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探讨。

1.电学知识在八年级下册的物理中,电学知识是比较难的一部分,但却是比较实用的内容。

学习电学知识,我们能够了解电的产生、传输、使用等相关内容。

学习电的产生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静电和电流的原理。

同时,掌握电的传输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器,维护电器设备。

2.光学知识在八年级的物理下册中,光学知识是必修的内容之一。

通过光学知识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相关知识。

对于物理中光学的理解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万物皆可看”,同时也会循序渐进地了解光学实际应用。

3.运动学知识八年级的物理下册,运动学知识作为基础柱石之一,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在学习运动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关知识,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将学会如何做运动学实验,来探究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

4.力学知识八年级的物理下册,力学知识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力、如何度量力的大小等相关知识。

同时,学习力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重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原理,进而实现跟物体互动的目的。

总之,八年级物理下册是一个基础的物理课本,但却探究了在生活中最基本的物理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有许多的好处,比如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所有的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同时也会开阔我们自己的知识视野,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

张寨中学一一级六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回顾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__,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____________,但是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②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____________边靠近被测物体,要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__________。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的下一位。

3.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____________。

4.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新课标互动同步P3页)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③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____________。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可能不一样,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产生条件:(1)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要有相互作用。

2.单位:牛顿(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画在重心位置)4.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意: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因此只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中,一项或两项改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了。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同生同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注意施力物体就是形变的物体。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4.常见弹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5.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1)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易错点弹簧的伸长不是指弹簧被拉后的长度,而是弹簧被拉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长。

如图所示,弹簧的伸长不是L1,应该是L2=L1一Lo(2)正确使用:①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③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易错点物体所受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2.施力物体:地球3.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可用G=mg来求。

注意同一物体在同一地区所受重力跟运动状态无关,但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重力会减小;所在纬度增加,重力会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1. 力的定义(什么是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举例说明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描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力能否脱离物体单独存在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5. 力的产生是否需要接触,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力用字母______表示。

力的单位:_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_;8.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9. 简述什么是弹性形变和塑形形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0. 弹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弹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13. 什么是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重力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重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16. 重心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低的物体比较稳。

17. 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_________。

19.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惯性的大小仅与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的物体惯性大。

20. 受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的说法都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1. 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状态时,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2. 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_状态或者__________________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的平衡就叫做_________。

23.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_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最大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在_________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__物体上。

25. 二力平衡的应用: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由运动状态判断受力。

26.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___。

27.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9. 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30. 当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受到的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拉力或推力的大小相等。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力。

(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3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3.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_________。

_________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4. 压强的定义式_________;单位:_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35. 如何减小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如何增大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_________。

2)同一液体,深度_________,压强_________。

3)不同的液体在相同的深度,密度_________;压强_________。

39.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_________。

40.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压强只与ρ、h有关)41. p=_________;ρ=_________;h=_________;f=_________;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43. 同种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两端液面_________。

44. 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求_________,然后通过公式_________求压力。

45. 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46. 第一次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大小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47. 一标准大气压是_________pa;等于_________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约等于_________m水柱产生的压强。

48. 吸盘估测大气压强需要的器材除了吸盘和光滑水平板,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高度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晴天比阴天_________,夏天比冬天_________。

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_________。

50. 活塞式抽水机只能抽水深不超过_________m的水。

51.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压强_________。

重点1:会判断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点2:会画力的示意图,注意看题中要求,要求画哪些力,不要多画和少画(易错)重点3:相互作用力的判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重点4: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不能超过量程。

重点5: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是定值,计算题中没有标明g=10n/kg时,取g=9.8n/kg计算。

重点6:出现“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的选项必错。

重点7:判断二力平衡最主要一点是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重点8:如果一个受到力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定是受到平衡力。

重点9:水平面上的物体,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拿在手中的物体,重力和手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重点10:注意判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重点11: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重点12:注意判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重点13:液体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计算高度时从能接触到空气的液面开始计算高度。

重点14:注意联通起的原理和特征。

重点15:大气压强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与玻璃管形状无关;高度是水银槽页面到玻璃管内液面的垂直高度。

重点16:流速慢的一边压力比较大。

重点强调注意填空题的单位换算;计算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前必须将所有物理量全部转换为国际单位制单位之后,再进行计算。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答案 1.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4. 不能。

5. 不需要磁铁吸铁球。

6. 大小、方向、作用点。

7. f、牛顿、牛、n。

8. 相互。

9. 物体受力之后,可以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无法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

10. 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11. 垂直于接触面,与形变方向相反。

12. 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13.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14. 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

15. 重量竖直向下重心 g=mg。

16. 不一定。

17.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8. 惯性 19. 质量质量大。

20.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

22.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23. 同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上。

24. 同一个不同的。

26. 摩擦力。

27. 物体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与相对运动(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28 (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增大压力。

(2)压力相同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9. (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减小压力。

(2)压力相同时,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3)分离接触面。

31. 垂直作用(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32. 物体所受压力,接触面积。

33. 压强压强。

34. p= 帕斯卡帕 pa。

35. (1)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3)条件允许时,可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6. (1)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条件允许时,可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37. 液体本身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38. (1)相等(2)越大越大(3)越大越大 39. p=ρgh。

40.g/s=mg/s=ρvg/s=ρghs/s=ρgh。

41. ρgh p/gh p/ρg ps 。

42.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43. 相平。

44. 压强 f=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