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感觉、知觉与视知觉共52页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那么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穿插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置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响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那么,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承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 A 。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历E投射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设计心理学

感觉和直知觉特性
一、感觉
①感觉的重要性 ②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③感觉的基本特性
二、知觉
①知觉的基本概念 ②知觉的基本特性 ③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 ④视知觉
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来源
1.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研究 2.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3.拓扑心理学——“心理环境”理论 4.人机工程学——工业心理学 5.消费心理学
设计中的环境艺术心理
环境与心理环境 1.环境 2.心理环境 3.设计心理学中的环境 社会环境 1.群体、参照群体与家庭 2.阶层 3.时尚心理 4.文化差异与艺术设计
4.物理环境 1.环境心理与设计 2.人际关系与空间设计 3.拥挤与空间设计 4.物理环境设计 5.氛围设计
环境
·۰•✿ 心得与体会๑ ♬♪♩ ﹋
从我们学习的专业——展示设计来讲,其外观样式及文 化内涵只有符合人们的要求,才可获得人们的认同和良好的 效应。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 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 设计来调整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取及运用有 效的设计参数。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主要从 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技能和创造潜能。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从研究取向上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设计心理学研究应系统考察“人——机——环境”所形成 的整体情境,着重于研究设计主体或设计使用(传达) 主体、设计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界相关因素对于这 一组关系的影响。
二、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心理测量法 4. 投射法 5. 仪器测量法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看完后,大体理解了这门课的学习 目的,简单来说,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 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 如意的产品。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 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9
第二、内部分析器:内部分析器在人体内部器 官和组织中分布着各种末梢感受器,接受有机 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信号。同内部分析器相联系 的有机体觉。
第三、运动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处于中间地位 。它的末梢感受器在肌肉和韧带内,能提供身 体各器官运动和位置的情况。同运动分析器相 联系的有运动感觉、身体及其各部分在空间移 动和姿势的感觉。痛觉能发出对有机体伤害强 度的信号,它分布在有机体的所有分析器中。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7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 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过程 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在过,但 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立存在。在成 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来不及看清物体 、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 纯的感觉。
当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兴创作 ,自己产生刺激。
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7
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认识。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 的意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8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 同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 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 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以 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形成对 世界的完整认识。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 加工和组织,感觉信 息是知觉的原材料。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外界信息,进而形成对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个体的行为反 应。
个体能够觉察到的刺激的微小变化量。
差别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02
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 组织、解释、构建和整合 的过程。
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需要人的大脑参与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引发个体的情感体 验和情绪反应。
04
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是引起感觉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光、声、气味等。它们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被接 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受器
感受器是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殊结构,如眼睛对光线的感受、耳朵对声音的感受等。 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解释。
质量控制
在工业和工程领域中,感觉与知觉原 理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进行快速 、准确的判断,保证产品质量。
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
通过感觉与知觉的干预手段,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 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康复。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利用感觉与知觉原理,了解患者的认 知和情感状态,采用相应的咨询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信息获取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 的主要途径,通过感觉和知觉, 人们能够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和
变化。
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通 过感觉和知觉,人们能够对外界事 物进行识别、记忆、思人类的行为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人们能够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 应。
知觉系统将多个感官通道的信 息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 行编码和识别。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神经元联合 起来对刺激进行加工和解释。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感觉刺 激开始的加工过程,强调刺激 本身的特点;自上而下的加工 是指从大脑的预期和知识开始 的加工过程,强调大脑对刺激 的解释和组织。
0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整体的认 识。
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感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知觉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而知觉的组织和解释也会影响感觉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比较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方法 上有相似之处,如控制变量、
观察和测量等。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 究对象上有差异,前者关注 刺激的物理属性,后者关注
刺激的意义和结构。
感觉与知觉的实验研究在研究 目的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 生理机制的研究,后者更注重
认知过程的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个体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 位等空间属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
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电子教案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两者呈反比。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称为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为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知觉过程。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因为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这使得观察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的特点:
(1)精确知觉。精确知觉是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清晰的反映。
(2)模糊知觉。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映像不清晰,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模糊知觉。
(3)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体所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错觉包括物体错觉和对人的错觉。物体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② 温度觉。温度觉是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
③ 痛觉。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2. 内部感觉
(1)动觉。动觉也就是运动觉。它是主体辨别自身姿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的内部感觉。
(2)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称为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
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讲稿

设计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讲稿第一篇:设计心理学感觉与知觉讲稿第二讲感觉与知觉(4学时)第一节感觉教学内容:提问导入:1、人的感觉有哪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2、能否把五感感觉同时运用到设计当中?2.1、感觉举例说明感觉是人对外界刺激即时、直接的反映。
区别于知觉。
2.2、阈限1、什么是感觉阈限?感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感受性,引起人们感受性的不仅要有外界的刺激,而且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程度。
比如我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看不到远处微弱的灯光,听不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阈限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举个例子,在座的同学对辣的感受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同学来说,一滴辣椒油就能感觉到辣这个感觉,而对于另外一些同学来说,一勺辣椒油才能感觉到辣。
一滴辣椒油与一勺辣椒油就叫绝对阈限。
一滴就能感觉出来,说明你的感受性很强,感觉的阈限就很低,因为他的感觉很敏感。
一勺才能感觉出来,说明感觉性很差,感觉阈限就高。
如果变化刺激程度,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
只有刺激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一个差别感觉。
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感觉变化的事物属性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2、阈限的基本规律——韦伯定律: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
实验实验的结果是,在A实验中大约68%的人会换一家商店去购买,B实验中大约29%人会愿意换一家商店去购买。
同样都是5元的差价,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原因很简单,虽然两种实验中购物者实际节省的都是5元,但是在A中,5元相对于价格总额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在B中,5元相对于价格微不足道。
这就是营销学中著名的韦伯定律: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与基础价格的水平有关,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知社会关系
通过感知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人 们能够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如亲密关系、权力关系等。
感知自我
通过感知自己的身体反应、情绪 状态等,人们能够认识和了解自
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5
总结
总结内容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它们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第一 步。
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状 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旋转错觉、倾斜 错觉等。
颜色错觉
运动错觉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颜色 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色盲错觉、颜色 对比错觉等。
指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运动 状态产生错误的感知。例如,动景运动错 觉、自主运动错觉等。
04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在医疗、心理咨询等领域中,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原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 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02
感觉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分类
根据刺激来源,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 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包 括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等。
感觉和知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刺 激物的特性、个体差异以及认知过程等 。
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 大小等。
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对信息 进行加工整合而形成的。
学习建议
深入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掌握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