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讲座稿
练字小老师讲课稿范文

练字小老师讲课稿范文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练字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练字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写字漂亮,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所以,大家在练字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下面我将就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一下。
第一,正确握笔的方法。
正确的握笔方法对字迹的流畅和书写速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在练字的时候要注意,拇指和食指与笔杆的接触要紧密,中指稍微贴近食指,这样可以保持笔的稳定性。
同时,要保持手臂和手腕的放松,这样才能写出流畅自然的字体。
第二,字体的规范性。
练字的目的是为了写出规范漂亮的字,所以大家在练字的时候要注重字的笔画结构和字形的规范性。
可以选择一些规范且简单的字体进行练习,比如楷书。
而且,切记要慢慢来,不要一次性写很多字,要把每一个字练好再进行下一个字的练习。
第三,字体的变化和锻炼。
文字的美不仅仅在于规范,还在于变化。
所以,在练字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文字的变化练习,比如笔画的粗细、字体的大小等。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字体更加有层次感和美感。
第四,练字的时机和地点。
练字最好选择在安静、宽敞的地方进行。
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专门的写字台或者书桌,保持桌面整洁,以便专心致志地练习。
此外,时间上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前或者休息时间进行,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放松地去练习。
最后,请大家要坚持练字,不要急于求成。
练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才能取得进步。
每天坚持一点点,慢慢地我们的字体就会慢慢变好,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练字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
书法讲座发言稿

书法讲座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同仁、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在此为大家举办这次书法讲座,特别欢迎各位能够出席。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一。
在这次讲座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书法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够对书法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一些指导性的分享。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书法的历史和发展。
书法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艺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这些字体通过书法家们的创作和演化,形成了一种美学和哲学的表达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法一直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
传统的书法观念认为,练字需要反复的临摹和积淀,以达到字形和笔调的高度统一。
而这种练习的过程,也是磨炼一个人性格和修养的过程。
书法家们常常要求自己净心、静心、专心,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境界和书写水平。
因此,书法被视为中国文人的修身之道,也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段。
书法的学习也需要充分理解其技法和基本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每一种字体的特点和构造规律,以此来掌握其中的奥妙。
其次,培养良好的笔墨功底非常重要,只有不断练字,才能够提高我们的笔触和线条表达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临摹名家作品,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经验。
最后,多和书法家们交流,参加书法比赛和展览,以此来提高我们的见识和交流能力。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电子化的社会,但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拥有着广泛的受众和市场。
许多人都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追求和一种情感的宣泄,通过练字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而且,书法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很多名家作品现在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书法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大家更多地注重字体的规矩和形式,很少关注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情感。
而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的自由性和创新性更受到人们的追求。
书法讲座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书法讲座学生发言稿。
首先,请允许我向举办本次讲座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同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瑰宝。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师为我们授课,这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此,我要谈谈自己对书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书法的起源与发展书法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二、书法的艺术价值1. 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书法作品讲究笔法、墨法、章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转折等变化,展现出丰富的艺术形象。
书法作品的美感,来源于书法家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2. 书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书法不仅是艺术,也是一门实用技能。
在古代,书法是文人的必备技能,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重要标准。
如今,书法依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书法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耐心、细心、毅力等品质,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书法教育还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书法的学习方法1. 选择合适的书法教材。
学习书法,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
教材内容要全面,包括书法基础知识、技法、作品欣赏等。
2. 重视基本功训练。
书法基本功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 勤于练习。
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4. 汲取名家作品。
学习书法,要广泛阅读名家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书法技艺。
5. 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书法学习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小学写字教学讲座

*
(二)指导生正确使用、保管书写工具:
一是使用后及时盖上笔帽。
01
二是运用正确的握笔姿势。
02
*
(三)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
(四)抓好转折点,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
*
*
*
*
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持之以恒 进行训练。
每一课有重点指导的生字,每一天有重点指导的笔画。 每周坚持小结,树榜样。 作业布置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 每月搞一次作品展示。
*
(六)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激发 学生练字热情。
自我评价——回头看
01
小组评价——悟写法
02
教师评价——促发展
03
多种形式——促提高
04
*
(七)笔画指导:
书写运笔三步骤: 下笔——行笔——收笔
*
横:要写平稳,不是水平 书写,而是看着平稳 。
长横: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
折:折处要顿笔,不能写成“尖角”, 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
*
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
*
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 :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 点、捺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捺都出尖。 所有笔画一笔写成,不能重描。
点 :如同人的眼睛,体现精神。要有行笔过程,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稍按后即收笔。
*
左点:同右点,行笔方向往下
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书法课讲座

书法课讲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一场关于书法的精彩讲座。
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化艺术,既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首先,让我们一同品味书法的魅力。
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书法家的情感和思想。
墨香弥漫之间,境界由心生,每一行字都如同艺术品一般,传达着深邃的内涵。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练习字形,更是在培养自己的心灵和审美情趣。
通过挥毫泼墨,我们能够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创作乐趣,体验到汉字之美的无穷魅力。
同时,书法也是一门涵养情操的艺术。
通过描绘横竖撇捺,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性格、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每一笔都是一种心灵的表达,每一字都是一段心路的历程。
在书法的世界里,还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楷、行、草、隶等不同体裁,各有千秋,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
从古至今,书法一直是文人墨客推崇的雅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
最后,让我们一同感受书法的神奇力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书法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线条的舞动,字意的表达,将我们带入一片纯净的墨海,让心灵得到沉潜与升华。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通过挥毫泼墨,感受文字的力量,领略艺术的魅力。
谢谢大家!。
识字与写字讲课逐字稿

识字与写字讲课逐字稿### 识字与写字讲课逐字稿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识字与写字。
在古代,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是知识的传承。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识字和写字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更是我们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汉字的奥秘,学习如何正确地书写汉字。
新课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最早的汉字形式是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 我们可以一起欣赏一些不同时期的汉字,感受它们的变化。
2. 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等。
这些笔画组合成不同的部首,部首再组成完整的汉字。
-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简单汉字的结构,来理解汉字的构成。
3. 识字的方法- 识字不仅仅是记住汉字的形状,更重要的是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我们可以通过形声字、会意字等方法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 例如,“休”字,左边是“人”字旁,表示与人有关,右边是“木”字,表示树木,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的意思。
4. 写字的技巧- 写字要遵循一定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来提高写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5. 实践练习- 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我们一起来练习写几个汉字。
比如“山”、“水”、“人”等。
- 在写的过程中,注意笔顺和笔画的力度,力求做到规范、清晰、美观。
6. 互动环节-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游戏,比如“汉字接龙”,每个人说出一个汉字,下一个同学要说出以这个字为部首的另一个字。
- 这个游戏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汉字。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和识字写字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
书法讲座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全体书法讲座的学生,发表一下我的感想。
首先,请允许我向为我们带来这场精彩讲座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从甲骨文、金文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此次讲座,我们有幸聆听了多位书法大师的精彩授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书写,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通过书法,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的优美形态、线条的流畅优美、结构的和谐统一,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
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书法则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通过书法,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注重线条的流畅、结构的稳定、墨色的和谐,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
同时,书法艺术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讲座内容回顾此次讲座,我们聆听了多位书法大师的精彩授课。
以下是我对讲座内容的简要回顾:1. 书法的历史与发展讲座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书法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
从甲骨文、金文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书法的技法与理论讲座中,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书法的技法与理论。
包括笔法、墨法、章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老师们还结合实际作品,分析了书法技法的运用和审美价值。
3. 书法作品的鉴赏与收藏讲座中,老师们分享了如何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从书法作品的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方面进行鉴赏。
写字教学发言稿

写字教学发言稿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发言人,我很荣幸能够在这座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我对写字教学的看法和经验。
写字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写字技能的培养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轻视,导致许多学生在写作时表达能力不足,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准确表达出来。
因此,我觉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提高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给予它更多的关注。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写字技巧的培养。
写字技巧是写字的基础,是写字能力的基石。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写字技巧,就很难写出美观的字体,更不用说传达清晰的信息了。
因此,我们应该在写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技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指导正确的笔画顺序、教授标准的字形和笔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字技巧。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写字基本技能,提高写字水平。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坚持的任务,如果学生对写字没有兴趣,就很难坚持下去。
因此,我们应该在写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写字练习,例如写字游戏、写字比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写字。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写字的美,让他们意识到写字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对写字产生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写字。
最后,我们应该关注写字的实践和应用。
写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实践和应用的方式。
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写字作业、组织写字展览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写字实践。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将写字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例如在语文作文中运用到写字技巧,使学生能够通过写字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写字技能,还可以发展实践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给予它更多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识字教学夯实语文基础识字、写字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3-4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第三学段(5-6年级)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
因此课程标准规定首先是喜欢汉字,然后到第二学段的时候提出对学习孩子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情感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从识字量上来看,知识目标上来看,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第一学段的识字两加大,强调多识字,是为了让孩子尽早进入阅读,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对发展孩子的情感和思维大有益处。
从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看: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当前,由于有的教师手里没有课标,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组织识字、拼音、写字的教学。
即脱离语言环境孤立识字、学拼音和写字。
具体表现:(1)对只认不写的字,有的只让学生读一下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有的除了不要求写之外,其它与会写的字要求一样。
举例:(2)对会写的字的音、形、义,未能“针对字的特点,各有侧重”。
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举例:(3)处理“字”意思,一般是采用组词的方式解决字的意思,也有以词解“词”的现象。
不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
(4)教师的指导书写着重点不鲜明,学生的描写、仿写之后,未能得到学生与教师的及时评价和反馈。
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不正确。
一个字让学生组三个词,一个字写一行或半行的现象仍然存在。
举例:前面的字写得可以到后面越写越糟糕,以致有些错的。
(5)识记字方法不科学,认识的字不能得到及时的巩固。
要上好识字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求(会认的字)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多认少写。
”即由“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这无论以学生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课程,对于视野的开阔和智力的开发,都有不可低估的好处。
考虑到识字量提高不至于给学生增加过重负担,强调少写字,则是考虑到孩子的手指肌肉还没有长好,过度写字对正常发育不利。
写得少,便容易写,写得认真,写得好。
识字教学分‘会认’与‘会写’两类。
两类字分轨进行,分进合击.‘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读准字音),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
会认’的字一般不必逐个分析字形,但不排除抓住有特点的字,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太高。
有的老师认为,对要求认识的字,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能提高认字质量。
其实不然,这样花费的时间很多,而且又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效果却不会很好。
我认为,认字和认人是一个道理。
认人,不必记住五官特征、穿着打扮,记住大体样子就可以了,会认得字通常安排在前面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等见面次数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的认识了。
所以建议检查认字环节最好放到一节课的最后,再单个认读,前面环节如认字可放在句子中,词语中,即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要取得认写效果,使学生对要认的字第一印象强烈。
努力做到当堂认识,及时巩固。
例如:可以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可以利用猜谜的方法识字记字,如“攀”,本来是个形声字,可由于声旁“樊”学生没有学过,他们在识字时就把它当成了会意字来分析:双木林中两把叉,大手抓住望上爬。
“春”字时,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三人同日去看戏”,学生猜:“众”,“晶”,“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识字,还有利于记字;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话的方法识字记字。
要采取多种方式复现,多次与生字见面,“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
为了让孩子认读时,认真看,一位老师在认字环节让学生找少了哪个字,学生兴趣高涨,注意里集中,效果较好。
根据儿童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刚认识的字要在以后的两三天及时复习。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巩固识字的办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生活中记字、识字、巩固字。
每天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不能一次认识一劳永逸。
3、注意字的读音,发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如有些易出现错误的读音要注意强调,学生读错时及时纠正。
如:下载氛围班级炽热因为强劲劲敌窗明几净嫉妒(忌妒)(会写的字)要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写得正确规范。
(会读,会默,会用)写字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同音字的区分不好。
很多学生对字义掌握不清。
如蓝天的“蓝”写成篮球的“篮”,将留下的“留”写成流动的“流”,将托起的“托”写成脱衣的“脱”,“劣”写成“列”,“永”写成“勇”,“纪”写成“记”,将皇宫的“宫”写成“工”、“公”、“共”等等,举不胜举。
可见在教学中对同音字的区分还不到位。
2、形近字区分不好将“哪”写成“那”;有的学生由于对字型记忆不够准确,将“甜”左右两部分写颠倒,将“假”写成双人旁,将“朗”的左边写成“良”……缺点少横的,添撇加点的大有人在。
3、写字指导要到位,书写不够规范。
虽然我们不要求小学生的字写得多少漂亮,多少艺术,但做到正确、端正、整洁,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测试中有一部分同学书写很不规范。
如:雨字头的第三笔是横钩,一部分同学写成了横折钩;马匹的“匹”的第三笔是竖弯钩,有部分同学写成竖弯;周里面的上边是“土”,很多同学写成“士”。
还有的同学将“分”的上边写成“人”,“唇”写成上下结构,该写出头的不出头,该封口的不封口,捺点不分……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看写字图片三、写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
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坚毅的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
所以,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思想上重视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我们可以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
从入学教育课开始,就要结合课本中写字姿势图,边示范边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执笔要领。
而后在每次写字练习中,还应继续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此外,要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卫生、爱护和保管文具。
与此同时,还要留心纠正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
譬如,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是说一笔的位置,再写一笔,致使学生也搬字过纸。
学生习惯于看一下书上的字,然后添加一笔,这种写字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字形的整体把握,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2、加强生字的指导,及时纠正错字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字,教师一定要通过板书示范,详细指导容易写错的笔画,尤其是容易出错的典型字更要加强指导。
如易多撇的字“腻”、“试”,易少横的字“具”、“真”,易多点的字“染”“琴“等子易多点。
“熙熙攘攘”的攘等要突出强调,让学生掌握扎实,书写准确。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要写的字也越来越多,形近字、同音字也大量出现,为了使学生避免写白字、错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字音、字形、字义,提醒学生在平时的书写活动中注意字的书写,并及时纠正错字。
A、运用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进行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的主要形式基本字带字就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提出来的(不受形声字限制、非形声字简化汉字也可)。
如教一个“分”字,就可以带出“芬、纷、粉、氛”,教一个“包”字,就可以带出“跑、炮、泡、抱”。
这样既可以抓声旁帮学生记字音、字形,又可以抓形旁帮学生进一步记字义、分析字形。
如“跑、泡、炮、抱”都与“包”音近,“包”是声旁,“跑”跑步用足(脚),“炮”放炮用火,“泡”泡东西用水,“抱”抱东西用手,因此左边字形不同。
这样学生掌握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就学会了识字方法。
B、抓形声字读音与声旁的联系,辨析声旁相近的形声字。
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字形相近,学生极易记混写错,我们可以抓发音上的区别进行辨析。
如“稻”字声旁为“舀”,“陷”字声旁是“刍”,因声旁相近,学生往往写错。
我们可以从声旁的发音不同让学生记住字形。
凡“舀”作声旁的形声字韵目是“ao”,如稻、蹈、滔、韬;凡“刍”作声旁的形声字韵母是“ian”或“an”,如陷、馅、谄、焰。
再如“琴”字声旁为“今”,“铃”字声旁为“令”,也因声旁形近,学生往往写成“琴”、“钤”(ling),也可抓声旁的发音特点订正,记往凡是韵母是“in”的声旁是“今”如:“琴、妗、矜、衿、吟”,凡韵母是“ing”的声旁是“令”如“铃、伶、岭、翎”。
我们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决一连串问题。
如“段与假”、“肖与贞”、“艮与良”等声旁形近的形声字,这样不仅记住了字音,同时也掌握了字形。
C、抓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的联系,辨析形旁形近的形声字。
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字形相近,学生也易记混写错。
我们可以抓形旁的表意特点记住字形。
我们可以从形旁的表意不同,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凡与“衣”有关的字用“衣”字旁,如“衫、裤、袄、襟、袖”等,凡与鬼、神有关的用“示”字旁,如“祖、神、祝、祥、福、禄”等。
我们利用这一规律也可以解决一连串问题。
如:“冫与氵”、“日与目”、“火与光”、“扌与木”等形旁相近的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