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复习过程
稽查补税的账务处理

稽查补税的账务处理一、补征税款账务调整1.稽查发现将自产产品对外赠送未进行账务处理,未缴纳增值税(1)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2)结转增值税税金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缴纳增值税税金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4)补提附加税费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5)缴纳附加税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2.稽查发现以自产产品对外捐赠、对外销售未确认收入,未缴纳增值税(1)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借:应收账款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库存商品(2)结转增值税税金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缴纳增值税税金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4)补提附加税费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5)缴纳附加税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二、税收滞纳金缴纳税收滞纳金借:营业外支出-税收滞纳金贷:银行存款三、税务罚款账务处理缴纳税收检查罚款借:营业外支出-行政性罚款贷:银行存款四、补提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五、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以前年度收益调整)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参考“税务通2020”,小颖言税二次整理。
谈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

为 了真 实 反 映 企 业 财 务 状 况 和 经 营 成 果 , 防 止 新 的 、 重复 的错 误发 生 ,必 须 做 好补 退 税后 的 账 务调 整 工作 , 调 整 时 应 尽 量 合 并 为 一 笔 会 计 业 务 。对 记 录 经 济 活 动
会计科 目。对错账 的调整 ,应根据错账事项 的所属时 首 先 ,账 务 调 整 应 与 现行 法 律 规 范 相 一 致 。现 行 期 、问题 性 质 以 及 会 计 科 目处 理 的 要 求 进 行 确 定 。现 税收 法律 、法规和 国家统 一的财务会 计制度是企 业进 行 会 计 制 度 对 有 关 企 业 日后 调 账 所 运 用 的 会 计 科 目做 行会 计核算的法律规范 。只有按 照有关 法律 .法规要 了规定 ,在税 务稽查后调账应依据执 行 。但 是纳税检 求进行调整 ,才能 纠正其错误的核 算 ,反映企 业真实 查调账 中涉及的一些具体 问题 ,应 灵活掌握。 ( )本期检查的本期纳税差错调账内容的确定 。 一 的 财 务 状 况 , 保 证 国 家税 法 的 贯 彻 执 行 。 其次 ,账务调整应 与会计核算原 则相 符合。会计 本期 检 查的 本期 的纳税差错 应 按照会计核算 程序的 基 本要 求 ,调整本期相关账户。 核算方法是 一 个严密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运用科 目 ( )本期 检查的以前年 度的纳 税差错调 账内容 二 编制分录都 有具 体规则 , 仅 日常的核算要按 照其基 本原理进行 ,而且在纠正错 误 ,作 出新 的账 务处理时 的 确定。根据现行会 计制度规定 ,企业 本年度发生的 以前年 度损益调整 ” 也必须符 合会 计核算原理 。只有这样 ,才使账 户之 间 以前 年度的损益事项 ,应通过 “
【税会实务】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
税务稽查后的纳税人账务调整是巩固稽查成果、确保国家税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明补暗抵、少缴企业所得税等,然而不少企业却没意识到纳税调整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对企业在税务稽查后未按规定调整账务的情况简要的举例说明:一、将查补的税费直接冲减已经计提的检查年度的税金,造成明补暗抵税款。
【例】某县地税稽查局2008年6月在对该辖区某企业2007年度的纳税检查中,查补营业税10000元,企业将查补的税款直接做如下缴税分录: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表面上看,企业已按规定缴纳了税务稽查查补的税款,而实际企业未按规定做提取税款的分录,造成了“明补暗抵”税款的现象。
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二、将查补的以前年度的流转税、财产行为税等计入检查年度,造成少缴企业所得税。
【例】某县地税稽查局2008年6月在对该辖区某企业2007年度的纳税检查中,查补房产税10000元,企业所得税50000元(查补房产税。
【会计实操经验】税务稽查后跨年度账务调整技巧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税务稽查后跨年度账务调整技巧
如果税务稽查查出的是上年或以前年度的错误账务处理问题,那么纳税人就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应选择“综合调整法”进行调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上年度财务决算已经编报,成本费用账户已经结平,没有余额,纳税人不可能再去调整原来的损益类科目,只有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账。
1、涉及的会计科目和调账方法如果税务稽查查出的是上年或以前年度的错误账务处理问题,那么纳税人就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应选择“综合调整法”进行调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上年度财务决算已经编报,成本费用账户已经结平,没有余额,纳税人不可能再去调整原来的损益类科目,只有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账。
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

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检查结果,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把存在错误的账务处理调整为正确的账务处理,使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正确、及时地调整账务,既可以防止明补暗退,又可避免重复征税,能使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资料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保持一致。
如果只查补税款而不调整账务,除影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外,还可能为今后的征收管理造成混乱,下次查账时还可能会出现重复劳动。
第一节账务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一、账务调整原则:1、应符合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2、应坚持保证税基的原则,在做补税分录时,同时做增加税基的分录,以防止明补暗退问题发生;3、应坚持账实一致的原则;4、应坚持从简账务调整的原则。
二、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税务检查人员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主要有:1、冲销调整法:就是先用红字编制与原分录相同的会计分录,冲销原有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冲销调整法适用于错用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一般在发现错误且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冲销调整法。
2、补充调整法:按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补充遗漏事项或少记金额的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以更正错账,它适用于漏记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
3、综合调整法:对收入、费用错记影响本年利润的,在补税的同时,均应调整损益处理。
二是一笔错误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的,如超计税工资标准列支的工资支出,超标准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等。
从计算会计利润的角度无可非议,但按税法的要求,不允许税前扣除。
对此类错误额无需调整损益,只需作补税处理,以免因调账而歪曲企业的会计利润。
二、查获额的分配:查获额是指税务检查中查出的使税基减少的差错额。
查获额的分配是在对纳税人进行所得税各环节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查获额入库的时间和有关的账务调整。
企业如何根据税务稽查结果进行调账

企业如何根据税务稽查结果进行调账税务稽查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审核和核实的一项重要措施。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按法律规定缴纳税款,维护税收秩序。
在税务稽查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被要求进行调账的情况,以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调整流程、纳税申报变更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企业如何根据税务稽查结果进行调账。
一、准备工作和调整流程在税务稽查结果出来之前,企业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准备好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和税务相关文件,包括凭证、账簿、合同等;2. 对企业的账务进行自查,确保财务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3.与财务团队和税务专业人士沟通,明确税务稽查结果的影响,并了解如何调整。
一旦税务稽查结果出来,企业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调整流程:1.分析税务稽查结果:仔细分析税务稽查报告的内容,了解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2.制定调整方案:根据税务稽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
这涉及到修改会计凭证、调整账簿和财务报表的记录等。
3.调整数据:根据调整方案,对税务稽查结果中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调整,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4.重新核算税务申报表:根据调整后的数据进行重新核算,确保纳税申报表的准确填报。
5.内部审查和复核:在进行纳税申报前,进行内部审查和复核,确保调整结果正确无误。
二、纳税申报变更根据税务稽查结果进行调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纳税申报的变更。
企业需要根据调整后的数据和财务状况重新核算并填报纳税申报表。
在进行纳税申报变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按照税务稽查结果进行变更:根据税务稽查结果,进行必要的纳税申报变更,确保将调整后的数据正确地体现在纳税申报表中。
2.确保报表准确填报:在填报纳税申报表时,要认真对照纳税申报变更前后的数据和调整内容,确保报表准确填报,不出现漏报、错报等问题。
企业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技巧

企业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技巧在税务稽查实践中,税务稽查稽查机关稽查的账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对本年度的账务进行稽查;另一种是对过去以往年度的账务进行稽查。
因此,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涉及到本年度的账务调整和跨年度的账务调整。
如果税务稽查机关稽查出的本年度的账务有错误,则企业只要按照红字更正法、补充调整法和综合调整法进行处理,有关红字更正法、补充调整法和综合调整法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本章第三节第二部分年度结账前账务自查,及时账务调整规避纳税盲点的内容。
以下主要介绍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思路、跨年度账务调整技巧和增值税的账务调整技巧。
(一)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总思路
笔者认为,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总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账务处理正确,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而补税的,不需要对原账务处理进行调整。
例如:A 企业2013 年应纳税所得额100 万元,所得税率25%,经税务稽查后,查出业务招待费超限额10 万元、列支赞助支出5 万元,未作纳税调整,假设其他方面均无问题。
企业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等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企业列支赞助支出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按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这样的处理是正确,但是税法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有限额规定,对赞助支出是不允许税前列支的,那么对于调。
勿忘税务稽查后跨年度的账务调整【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7500(750000×25%) 2014年补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36000 应交所得税 187500 贷:银行存款 323500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00(800000-2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000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1、涉及的会计科目和调账方法 如果税务稽查查出的是上年或以前年度的错误账务处理问题,那么纳 税人就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应选择“综 合调整法”进行调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上年度财务决算已经编 报,成本费用账户已经结平,没有余额,纳税人不可能再去调整原来的 损益类科目,只有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账。 2、“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 本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 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 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 也可以通过本科目核算。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 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 会计分录。 (2)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 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2014年 4 月,某税务机关在对 2013年所得税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一项 非正常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经查证为该企业出 售下脚料的业务,共计 936000元,税务机关责令该企业补缴增值税、企 业所得税等。假设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滞纳金和罚 款等。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率 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 所得税会计处理。请问该企业应如何进行账务调整? (2)账务调整分析 2014年调整补缴的增值税并结转下脚料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936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36000〔936000÷(1+17%)×17%〕 因该企业下脚料没有单独核算,均已计入产品成本,因此不需要结转 成本。税务机关要求该企业以后单独核算下脚料的成本,并在出售时与 收入同时结转。假设该企业 2013年销售收入为 1500万元,发生广告费 和业务宣传费 230万元,适用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比例为 15%,企 业当年纳税调增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5 万元(230-1500×15%) 。 2014年 稽查以上下脚料,增加当年销售收入 80万元,2013年可扣除的广告费和 业务宣传费为(1500+80)×15%=237(万元),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 传费 230万元可全额扣除。则该企业 2013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为 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税务稽查调账的必要性税务稽查后的账务调整,它是税收稽查的最后一个环节,税务稽查之后,纳税人除了必须按照税务稽查结论和处理决定书等税务文书补交有关税款之外,还必须对税务稽查中发现的有关错误账务进行更正和调整。
如果纳税人不进行账务调整,那么,不仅可能造成重复征税问题,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且会出现明补暗退、前补后退等问题,使税务稽查前功尽弃,进而使国家税收遭致流失。
例:一户亏损的企业,税务稽查在检查以后,调增了它的应纳税所得额,它的亏损数额就应该相应的减少,企业接收到《税务处理决定书》以后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等到第二年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时候,企业的这个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数额还是原来的数额。
……(二)税务稽查调账的依据纳税人调账时是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呢,还是按财务会计制度及公认的会计核算原则进行账务处理呢?在税收稽查工作中我们发现,纳税人普遍按照税务人员的要求,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亦即将税法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不仅如此,很多的税务干部都认为,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稽查调账时,应该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有些涉及税务稽查调账问题的文章,也都地认为,纳税人进行税务稽查调账时,应当将税法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然而税务稽查调账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会计核算活动,属于会计核算的范畴,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依据的就是公认的会计核算原则和国家颁布施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所以,能够作为税务稽查调账依据的只能是那些公认的会计核算原则和财务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税法所规定的“当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不一致时,纳税人应当按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税款”,但在账务处理上则仍可以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
(三)调账的总体思路..什么样的问题才需要调账呢?分三种情况说明:1、账务处理正确,补税是因为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不需要对原账务处理进行调整。
例1:A企业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所得税率33%,经税务稽查后,查出业务招待费超限额10万元、列支赞助支出5万元,未作纳税调整,假设其他方面均无问题。
列支的业务招待费,企业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100万贷:银行存款100万赞助支出,企业的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5万贷:银行存款5万按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这样的处理是正确,但是税法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有限额规定,对赞助支出是不允许税前列支的,那么对于调整的部分,是不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的,企业在补缴税款的时候,只需按规定做账务处理:借:所得税(5+10)*33%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4.95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4.95贷:银行存款 4.95例2:比如非货币性交易,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在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对于换出资产在账务处理上不确认收入,但税法则规定要按市场价格来确认收入,那么对于所得税的调整只能是账外调整,补记应交所得税,对企业的账务处理也不需要调整。
2、账务处理错误造成的补缴税款。
按会计的记账原则对原账务处理进行调整。
例3:某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的办公楼修建,产品成本为20万元,同类不含税销售价格为30万元,企业的会计处理:借:在建工程200,000贷:产成品200,000像这种情况,增值税上是视同销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视同销售,企业正确的账务处理应是:借:在建工程251,000贷:产成品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30万*17%)调账:借:在建工程51,000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51,0003、对于一些不需要账务调整,但是涉税数据有变化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亏损数额的调整就以上3个方面,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1)稽查后的账务调整范围不仅包括对会计分录的调整,还包括对一些涉税数据的调整。
(2)并非所有稽查查出的问题都需要对原有账务进行调整。
(3)账务调整是基于会计的记账原则,要根据会计的要求来进行调账。
(四)税务稽查调账的方法1、本年度内税务稽查调账方法。
当税务机关检查的纳税期是本会计年度,并且纳税人尚未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时,纳税人可以采取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等方法,直接调整被查年度,亦即本会计年度的有关会计分录,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
这种方法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或会计科目虽未用错,但实际记账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错误账款。
例:税务检查发现,某商场销售白酒一批,价款46800元(含税),收妥货款存入银行,该批白酒成本31000元,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46800贷:产成品31000应收账款15800该账务处理,把两个本来不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硬纠在一起,偷逃增值税、消费税等,同时减少企业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
应按照税收法规和财务制度将企业对外销售取得的收入按正常销售业务处理。
用红字冲销法调账如下:首先用红字冲销原账错误分录:借:银行存款46800(红字)贷:产成品31000(红字)应收账款15800(红字)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46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6800同时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1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1000贷:产成品31000是补充调整法。
它是指如果应调整的账目属于遗漏经济事项或错记金额,按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一套补充会计分录而进行调整的方法。
例:某商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一批,货款31200元,购货方尚未支付货款,经税务检查发现,商品已经发出,但该商店未做销售处理,可采用补充调整法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31200贷:商品销售收入30000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200三是综合调整法。
综合调整法是补充调整法和红字调整法的综合运用。
一般说来,税务稽查后,需要纠正的错误很多,如果一项一项地进行调整,显然很费精力和时间,因而需将各种错误通盘进行考虑,进行综合调整。
运用综合调整法的要点是:用蓝字补充登记应记未记或虽已记但少记科目,同时,仍用蓝字反方向冲记不应记却已记的会计科目,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分录。
采取综合调整方法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将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系搞得清清楚楚,否则就会出错。
总结出几句口诀:方向记反的,反方向再记;金额多记的,反方向冲记;金额少记的,正方向增记;不该记而记的,反方向减记;应记未记的,正方向补记。
例:某企业将生产车间工人的应付福利费4000元记入“管理费用”,企业原账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4000贷:应付福利费4000上述账务处理的错误在于错用了“管理费用”科目。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生产车间工人的应付福利费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运用综合调整法时,一方面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同时,反向登记“管理费用”予以冲销,即:借:制造费用4000 应记未记的正方向补记贷:管理费用4000 不应记的反方向减记2、跨年度的账务调整。
如果税务稽查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编制以后进行的,即税务稽查查出的是上年或以前年度的错误账务处理问题,那么纳税人就必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账户,选择综合调整法进行调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上年度财务决算已经编报,成本费用账户已经结平,没有余额,纳税人不可能再去调整原来的损益类科目,(在制度上也是不允许的),……只有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账。
相应地,在调账方法上也只能选择综合调整法进行账务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属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的损益事项。
该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的收益,少计的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
期末,企业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说明:对以前年度损益这个科目的使用,只适用于损益类科目,比如说,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对于跨年度的非损益类科目,如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不变。
例:税务机关在对某纳税人2000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上年将基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30000元计入管理费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已经转出)。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基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应记入“在建工程”,该企业将其列入管理费用,等于虚增了成本,减少了当年利润,应调增在建工程成本,调增上年利润,补交企业所得税,其调账分录如下:1.调整上年利润借:在建工程3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2.补交企业所得税9900元(30000×3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9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9003.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003、对增值税检查的账务调整。
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核算应补(退)的增值税。
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作和上述相反分录。
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转出本账户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进行处理。
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其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
(1)如“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借方余额1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万元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0万元2、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2)如“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方余额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0万元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万元“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款余额表示当月应缴纳税款10万元。
3、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3) 如“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方余额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为借方11万元。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0万元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万元先冲减留抵税额10万元。
4、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4) 如“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贷方余额1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为借方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