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翻译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的《醉花阴》原文为:
《醉花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翻译:
红色柔软的手,黄色瑞酒,满整个城市绿色柳树把城墙围住。
东
风变得恶劣,爱情渐渐稀薄,思念在心里萦绕,离别已然几年。
错过,错过,错过。
春天像往常一样,人们变得萎缩瘦弱,泪水染红丝绸薄纱,桃花掉落尘土,闲置的池塘和阁楼,山岳原本有信书今日无法寄托。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词作,以其婉约浪漫的风格和深情绵绵的意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下面将对《醉花阴》的原文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醉花阴》原文如下:铅华洗尽,溶尽鹅黄。
凭欄悒寄,应苦惚中啼酸。
不管春风犹细雨,只疑烟柳晚妆悔,回眉应笑丹。
残花无语,中庭月色,到晓还醉,真个无人省问。
惟有长情未老,留得记取,偏有味于人微茫。
《醉花阴》以醉花阴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对阴暗中醉花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的纠葛中所感受到的情绪。
作品开篇就采用了铅华洗尽、溶尽鹅黄的形容词来描绘花朵的颜色,给人一种苍白、凄凉的感觉。
接着描述凭栏郁闷地寄情思,犹豫不决地苦苦纠结。
这种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风细雨、烟柳晚妆等,这些景物不仅为整个词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温柔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她的情感。
在描写时光流转的同时,李清照也将其与情感的变迁相结合,通过残花无语、中庭月色等景物描写,将主人公在感情失落之后的孤独和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即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这种失望和无助的心境,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词中也表达了主人公对长情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人微茫的沉思。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篇词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经过对《醉花阴》的原文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以婉约浪漫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在爱情悲欢离合中的矛盾与纠结。
通过描绘醉花阴以及自然景物,她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迁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词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1早晨,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被子上。
我起了床,揉了揉眼睛,觉得今天好像比往常安静了许多。
我疑惑地自言自语:“咦?今天妈妈怎么没叫我起床呢?”我穿好了衣服,向爸爸妈妈卧室走去。
到了爸爸妈妈的卧室,我看见妈妈还迷迷糊糊在床上躺着。
我好生奇怪:妈妈每天都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今天怎么了?我连忙上前摸了摸妈妈的额头“哎呀!好烫啊!”我着急地叫道。
我连忙打电话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爸爸在电话里急忙吩咐:“马上叫邻居王阿姨,快把妈妈送医院去。
”我立即找到了王阿姨,两人一起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我们回到家,已经是9点了,妈妈还是很虚弱的样子。
我先把妈妈扶到床上,然后去张罗早饭。
其实,我哪儿会烧早饭啊!无奈之下,我泡了两包方便面,和弟弟一起匆匆忙忙吃过,就算早餐了。
然后,我叫了外卖,买了碗粥来给妈妈吃。
妈妈吃完粥,我就把药泡给妈妈喝了。
过了一会儿,已经快11点了,我又叫了三份外卖来吃。
我们吃完了,我走进客厅,惊叫了一声:“呀!”,原来有一大堆脏衣服还放在地上,地上也乱七八糟的。
回来看看厨房,还有一些碗还没洗呢!我的天啊!怎么办呢?我站在那里,心想:往日都是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的,今天妈妈病了,我应该挑起这个担子,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
于是,我就开始张罗了。
扫地对我来说还算是小菜一碟,不一会儿,客厅就打扫好了。
可是洗碗对我来说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我有点紧张。
“呯”!地一声,一不小心,一只碗突然从我手中滑了下去,四分五裂了。
我连忙捡起碎片,扔进了垃圾箱。
于是,我洗碗更细心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洗完了碗。
接下来就是洗衣服了。
我走到阳台上,看着一堆脏衣服不知怎么办好。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了妈妈平时洗衣服的时候的动作,我就试着按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洗。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衣服洗完了,虽然洗得有点不太干净,但总算完成了我第一次洗衣服的使命……晚上,爸爸出差回来了,看见我第一次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十分高兴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女儿你长大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赏析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

醉花阴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橱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销一作:消)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
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4、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5、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6、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9、西风:秋风。
10、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
《醉花阴》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醉花阴》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上片咏节令,写别愁。
开篇描绘了一幅阴沉的画面:“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佳节又重阳”,点明节令,也暗示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进一步描写了室内的凄凉景象,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下片写赏菊情景,抒相思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描述了词人在东篱边饮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悠闲、高雅的氛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以菊花的瘦暗示了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整首词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了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上片写白天的愁绪,下片写夜晚的寂寞,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风格婉约,感情细腻,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情感。
她的词作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感慨。
她的词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醉花阴》是一首充满了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词作,它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
未来的向往。
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醉花阴》李清照宋词赏析

《醉花阴》李清照宋词赏析【作品介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原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①愁永昼,瑞脑②消③金兽。
佳节又重阳④,玉枕纱厨⑤,半夜凉⑥初透。
东篱⑦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⑧黄花⑨瘦。
【注释】①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②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详见《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注。
③消:《花草粹编》等作“喷”。
④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⑤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厨,《彤管遗篇》等作“窗”⑥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⑦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⑧比:《花草粹编》等作“似”⑨黄花:指菊花。
《札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白话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李清照翻译赏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
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
又
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别说不忧愁,
西风卷起珠帘,闺中***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
“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薄雾浓云”不
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
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
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
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
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
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更何况,玉枕、纱厨
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
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
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
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赏析
诗句:【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此词调首见于北宋一毛一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等句。
因据其意,取作调名。
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②永昼:悠长的白天。
③瑞脑:即龙脑,香料名。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④玉枕:瓷枕的美称。
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⑤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⑥暗香:幽香。
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⑧黄花:指菊花。
【品评】
【诗词赏析一】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一团一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一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
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
这天亲友一团一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
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
“遍插茱萸少一人”,怎
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
的感一情一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
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
精神“东篱把酒”来了。
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
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
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
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她
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
“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
联想到刚
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
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
含蕴丰富。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
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一情一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
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
“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
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
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诗词赏析二】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
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
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
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
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
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
重阳对酒赏菊。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人比黄花瘦”
的“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
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一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
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字并且是词眼。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