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醉花阴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醉花阴》原文及译文

《醉花阴》原文及译文

《醉花阴》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醉花阴》原文及译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译文《醉花阴》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的《醉花阴》原文为:
《醉花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翻译:
红色柔软的手,黄色瑞酒,满整个城市绿色柳树把城墙围住。


风变得恶劣,爱情渐渐稀薄,思念在心里萦绕,离别已然几年。

错过,错过,错过。

春天像往常一样,人们变得萎缩瘦弱,泪水染红丝绸薄纱,桃花掉落尘土,闲置的池塘和阁楼,山岳原本有信书今日无法寄托。

李清照《醉花阴》 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 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赏析醉花阴原文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

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醉花阴的原文及翻译

醉花阴的原文及翻译

醉花阴的原文及翻译醉花阴的原文及翻译《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醉花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延伸阅读——醉花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知识导入)宋词单元,四位词人,两种风格。

婉约:柳永、李清照;豪放:苏轼、辛弃疾。

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

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

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

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
李清照这个名字,相比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介绍的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笼罩,浓云难消,秋天的白昼显得十分漫长。

香炉里的熏香也快要燃尽了。

又是一年重阳节,躺在玉枕纱帐的床上,直至半夜也难以入睡,秋日的凉气浸满全身。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重阳佳节,夜半微凉,薄雾愁云,黄昏把酒,西风卷帘,人若黄花,独自一人,心上人在哪儿呢?
《醉花阴》是李清照在婚后前期的怀人之作品,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深闺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丈夫的归来。

全词明白如花,没有任何一点冷瑟难懂之初。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及,若不堪忧。

”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每次仔细寻味,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深刻的思念。

李清照度日如年的生活,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夜晚独自一人更加苦楚,难以入眠。

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通过一些细节,”半夜凉初透“来表明自己深夜因思念而难以入睡。

李清照总你能把词写的那么细腻,融入读者的内心并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是我们喜欢李清照的原因吧。

《醉花阴》解读

《醉花阴》解读

醉花阴
李清照(南宋)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参考译文】
清晨薄雾缭绕,久久不散,继而天空乌云密布,这白天啊,怎么这么漫长。

在金兽炉,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

四周寂寥,悄无声息。

又到了美好的节日重阳,恍恍惚惚难以入眠,睡在碧纱橱里,头枕着洁白的瓷枕,夜半时分感觉分外寒冷。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千万别说忧愁不会消损神魂,当秋风掀起帘子时,你看,那闺中少妇比东篱边的黄花还要瘦啊。

【易错字】
初佳节纱厨销魂
【名句积累】
《醉花阴》中写秋夜清冷,以表现自己孤寂难耐的句子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

词人以花写人,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精妙、妥帖,堪称妙笔。

“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辛弃疾《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原文及翻译赏析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原文:
黄花谩说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

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翻译及注释
翻译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

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桃树结了多少桃子啊,长满了我家所住的三山岛。

什么时候才能跨上回归家乡的鸾凤,人世间沧海浮沉就如一粒微尘一般,都随缘起缘灭最终了结。

注释1此处原有小题作「为人寿」。

2「斗」:此处有「玩乐、受用」之意。

「尊」,酒杯。

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

苏轼《沁园春》有「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句。

3山岛:指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

4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

诗词作品: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诗词作者:【宋代】辛弃疾诗词归类:【菊花】、【思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醉花阴原文及译文
1.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

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XX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XX比黄花更加消瘦。

3.注释
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华”。

鞠,本用菊。

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4.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5.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6.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了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和《如梦令》,均属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即便是写惜花、写离愁,仍格调清新,笔法自然,毫无矫饰。

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婉约词宗”的大家风范。

《醉花阴》讲述的是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期外出做官之时,独自把酒赏菊过重阳的事。

词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画面把自己对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是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含蓄,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重点放在赏读诗句上,通过赏读分析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梦令》写惜花之情,此词篇幅短小,但意趣横生,主要以对话形式加以表现,很有生活情趣。

全词犹如一场独幕剧,环境氛围、人物的对白、动作、神态、心里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限于课堂时间限制,在教材处理时不能兼顾,只能一主一次——重点赏析《醉花阴》,而将《如梦令》作为当堂检测,点到为止。

二、教学目标设定:
因为该两首诗编入选修课本,而且之前学过李清照的几首词,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基础知识和常识,而在于通过比较、分析、阅读,对李清照对李清照其人、其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鉴于此,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赏读《醉花阴》,体会词中婉约蕴藉的情感,充分感受主人公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人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

2、涵咏体味李清照词自然巧妙的艺术手法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三、教学方法:强调诵读、引导赏析、比较阅读
四、课前准备:
1、搜集李清照的相关图片和照片,制作PPT。

2、准备好《醉花阴》MP3音频材料。

3、印发学案,指导学生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