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神奇的摩擦力及其启示
摩擦力实验研究及启示

摩擦力实验研究及启示摩擦力是物理世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它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既可以使物体静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
因此,人们常常需要研究摩擦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物理现象。
摩擦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摩擦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另一种是通过实验来观察摩擦力的性质。
以第一种方法为例,我们可以使用弹簧秤表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摩擦力计。
首先将一个光滑的水平面固定在台板上,然后将一个滑动装置(可以是一个小木块等)放在水平面上。
在滑动装置上面挂上一个小砝码,使滑动装置开始运动,并且通过弹簧秤表测量产生的摩擦力。
通过不断增加砝码的质量,我们可以观察到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同时,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材质有关,同一接触面积下,不同材质的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此外,摩擦力还与物体的表面粗糙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除了使用摩擦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摩擦力的性质。
以摩擦力和运动学相关的实验为例,我们可以将一个小车放在一个光滑的轨道上,并给它一个初速度。
在轨道的另一端放置一个水平面,并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停下来。
通过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和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摩擦力既可以使物体静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
当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与施加给物体的力相等,物体不会发生移动;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它使物体减速或停止。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大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总结起来,摩擦力实验的研究对我们的物理学习和应用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来深入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大小,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提供帮助。
同时,摩擦力实验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减少机器设备的摩擦损失、如何设计更有效的制动系统等。
不可思议的摩擦力

不可思议的摩擦力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种力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它就是摩擦力。
有时候,摩擦力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知道吗?当我们走路时,是摩擦力在帮助我们。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脚就无法在地面上站稳,更别说走路了。
摩擦力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助手,默默地支撑着我们前进。
再来说说骑自行车。
当我们用力蹬脚踏板时,摩擦力也在发挥作用。
它帮助车轮与地面产生接触,让自行车能够稳定地前进。
如果没有摩擦力,自行车就会像溜冰一样,滑来滑去,无法控制方向。
更神奇的是,摩擦力还能帮助我们抓住东西。
比如,当我们拿起一个杯子时,是摩擦力让手与杯子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防止杯子从手中滑落。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手会变得非常“滑”,就像鱼儿在水中一样,抓不住任何东西。
不过,有时候摩擦力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
比如,当我们推一个沉重的箱子时,摩擦力会阻碍我们的前进,让我们感到费力。
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摩擦力,它就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比如,我们可以在箱子下面垫上一些布或者纸,减少摩擦力,让箱子更容易推动。
摩擦力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它虽然微小,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就能发现摩擦力带给我们的惊喜和便利。
所以,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神奇的摩擦力吧!。
“神奇的摩擦力”:小学物理中的隐藏力量

“神奇的摩擦力”:小学物理中的隐藏力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
它是一个看似普通,但又极其重要的物理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摩擦力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如何在小学物理中隐藏着强大的力量。
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力。
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当物体静止时,仍然有一种力阻止它开始移动。
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一旦物体开始滑动,它受到的摩擦力就叫做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帮助我们行走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在地面上走动时就会滑倒。
摩擦力帮助我们在地面上保持稳定,让我们的脚能够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使物体停止当我们停止滑动的物体,比如一个滑冰者,摩擦力会帮助它慢下来并最终停住。
没有摩擦力,物体会一直移动,不会停止。
影响物体的运动不同的表面会产生不同的摩擦力。
例如,粗糙的地面与光滑的地面摩擦力不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的表面上行走感受会有差异。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刹车系统:汽车的刹车就是依靠摩擦力来减缓速度并停止车辆。
抓取物体:当我们用手抓住一个物品时,摩擦力使我们能够牢牢抓住它,而不会掉落。
滑梯与坡道:滑梯的表面设计会影响小朋友滑下来的速度,摩擦力的大小能够让孩子们在玩耍时更加安全。
课堂实验:摩擦力的探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摩擦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实验材料:不同材质的表面(如沙纸、塑料膜、绒布等)小车或者滑块力计实验步骤: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上让小车滑动。
使用力计测量小车滑动开始的摩擦力。
记录下每种表面的摩擦力,并讨论它们的区别。
预期结果:通过实验,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表面摩擦力的差异,更直观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结语摩擦力是一个神奇而又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和实验,能够进一步理解摩擦力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奥秘。
神奇的摩擦力

神奇的摩擦力神奇的摩擦力神奇的摩擦力1奇怪奇怪真奇怪,两本书交叉在一起居然拉不开!今天,方老师带来的两本书真让同学们伤透了脑筋。
但在一番争论之后,大家还是决定与这两本书决一高下。
“观众朋友们,现在我们是在403班为大家现场直播激烈的拉书比赛。
”在主持人的话语中,四位小壮士已经来到台上。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脸上充满了自信,有的已经摆好了马步,卷起袖子,第一个同学拉住书的一边,后面的同学拉住前面同学的衣服,就像四颗已经上膛的子弹,随时准备发射。
“这两本小小的书,在四位大力士的面前真是太渺小了。
这场比赛究竟谁赢谁输?让我们拭目以待。
”只听主持人一声令下,激烈的拉手活动正式开始了。
四位大力士有的咬紧牙关,有的张大嘴巴,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拉书。
尽管他们一个个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满手都是汗水,可两本书却丝毫没有动静。
台下的同学个个目瞪口呆,被眼前的事实吓住了。
大力士们为了不让大家失望,又重新上阵。
只见他们擦了擦手,调整了战术,又继续用力,可是结果太出人意料了。
四位身强力壮的大力士居然输给了小小的两本书,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仍然不服气,可事实就是事实,最后只得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走下台去。
后来仍然有勇士继续上台拉书,但仍然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方老师向大家说明了其中的奥秘:“同学们,虽然两本书的书页很光滑,可是当两本书的书页紧紧重叠在一起之后,书页之间就产生了强大的摩擦力,所以怎么拉也拉不开。
如果我们往这本书中间吹一口气,把书页吹松了,书页之间就会出现空隙,这样摩擦力就大大减小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把它们分开。
不过这中间的原理除了摩擦力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再去研究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听后才恍然大悟:“这摩擦力真是太神奇了!”神奇的摩擦力2人为什么能在地上走?车为什么能在地上跑?这其中除了地心引力,还有什么奥秘吗?妈妈告诉我,这要靠摩擦力。
妈妈为了让我了解摩擦力,教我做了一个实验:准备一些大米,一个漏斗,一根木筷子,还有一个空的干燥的矿泉水瓶。
神奇的摩擦力这个实验的作文

神奇的摩擦力这个实验的作文今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学校里做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实验,名字叫做“神奇的摩擦力”!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因为我想象中的摩擦力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能做出很多神奇的事情。
一开始,老师告诉我们摩擦力是什么。
她说摩擦力就是两个东西碰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阻力,这种阻力会让东西变慢,或者让东西不动。
哇,听起来好复杂啊,不过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张图,图里有两个小轮子在摩擦,还有一个小人推着小轮子。
老师说:“摩擦力就像那个小人一样,会帮你推东西,但同时也会给你一点阻力。
”接着,我们开始了实验。
老师给我们每组发了一块平板和一些不同的材料,比如沙纸、布料、橡皮和塑料袋。
我们还拿到了一个小车,哦对了,小车是那种小小的玩具车,像是用来做赛车的那种。
老师说:“我们要用这些不同的材料来测试摩擦力,看看哪种材料能让小车跑得最快。
”我和小明、李华一起组队。
我们先把小车放在沙纸上,然后用力推了一下。
小车竟然慢慢地移动了。
小明嚷嚷道:“哇,沙纸上的小车好像被沙纸抓住了一样,动不了太快!”李华也惊讶地说:“对呀,沙纸的摩擦力好强啊!”接着,我们换成了布料。
小车在布料上也慢慢移动,但比沙纸上快了一点。
李华说:“布料的摩擦力比沙纸小一点,所以小车能跑得快一点。
”我们继续换成了橡皮和塑料袋。
橡皮的摩擦力也挺强的,小车在上面还是跑得不快。
而塑料袋的摩擦力最小,小车在上面跑得飞快!小明突然冒出一个主意:“我们可以用塑料袋做一个摩擦力小车比赛!看谁的车跑得最快!”我们立刻决定试试,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
于是,我们把塑料袋放在桌子上,小车在上面飞驰。
比赛开始了,小车像箭一样飞出去,大家都在一旁大喊:“快啊,快啊!”实验做完了,我们整理好材料,老师问我们:“通过这个实验,你们觉得摩擦力有什么特点?”我举起手回答:“摩擦力会让东西变慢,而且不同的材料摩擦力不同,像塑料袋的摩擦力最小,小车跑得最快。
”小明和李华也点头同意。
老师笑了,说:“非常好,你们学到了摩擦力的特点和应用,也知道了为什么有些材料能让小车跑得更快。
神奇的摩擦力这个实验的作文

神奇的摩擦力这个实验的作文我们今天要讲一个超级好玩的实验,名字叫“神奇的摩擦力”!这个实验就像魔法一样神奇,我迫不及待要跟你们分享了!早上,老师笑得特别神秘,她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叫‘神奇的摩擦力’!”我们全班的小朋友们都睁大了眼睛,个个都想知道这个实验到底有多神奇。
“老师,摩擦力是什么?”小明迫不及待地问。
老师笑着说:“摩擦力就是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产生的阻力。
比如你滑下滑梯时,就有摩擦力在阻止你滑得太快!”“哇,原来是这样啊!”小红感叹道。
然后,老师拿出了一个小滑板和一块光滑的桌子。
她先把滑板放在桌子上,慢慢地推了一下,滑板在桌子上滑动了一会儿就停下了。
老师说:“看看,滑板滑了一段距离,但最后停了下来,这就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实验来看看摩擦力吗?”小明问。
老师点了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是比较不同材料的摩擦力。
我们会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纸、布和塑料,来看哪种材料摩擦力最大。
”接下来,老师拿出了几张不同的材料:纸、布和塑料。
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个小滑板,并在上面贴上不同的材料。
“好啦,现在每个人都来试试,看看哪个材料的摩擦力最大。
”老师说。
我们开始一个一个地试验。
小红先用纸滑板,她把滑板放在桌子上,推了一下。
纸的摩擦力比较小,滑板滑得很远。
然后是布,小明试了一下。
布的摩擦力比纸大,滑板滑得没那么远。
最后,轮到塑料了。
我兴奋地把滑板放在塑料上,推了一下。
塑料的摩擦力最大,滑板几乎没滑动就停了下来。
“哇,塑料的摩擦力真的好强!”小明惊讶地说。
“对呀,摩擦力最大的材料就是塑料。
”老师笑着点头。
“所以,摩擦力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滑动,对吧?”我问。
“没错!”老师赞同地说,“这就是摩擦力的神奇之处。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你走路时,鞋底的摩擦力让你不容易滑倒。
”实验结束后,大家都觉得特别有趣。
老师说:“今天的实验让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作用,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多观察摩擦力的现象!”“谢谢老师!”我们齐声回答。
【六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_700字

【六年级作文】神奇的摩擦力_700字神奇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神奇的力量。
它就像一个小魔术师,时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想象一下,当我们骑自行车时,不管是在平地还是上坡,我们都需要用脚踩踏板,这是为了克服摩擦力。
平地上骑车时,踩踏板时会感觉轻松,这是因为地面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如果轮胎和地面之间有一些沙子或者泥巴,那么摩擦力就会增大,我们骑车就会感觉更费劲。
除了骑车,我们还可以利用摩擦力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放一本书,然后用手轻轻推它。
书会因为摩擦力而停下来,这是因为手和书本之间发生了摩擦。
摩擦力很大时,书很容易停下来;摩擦力很小时,书就会滑动得很远。
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摩擦力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穿衣服时,摩擦力使得我们的衣物紧贴在我们的身体上而不会滑落;我们走路时,鞋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我们不会滑倒;我们用钥匙开门时,摩擦力使得钥匙能够顺利进入锁孔。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摩擦力还可以用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摆放一个玻璃杯,然后用一只纸杯轻轻推,玻璃杯会被推动。
这是因为纸杯和桌子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纸杯和玻璃杯之间的摩擦力,所以玻璃杯会被推动。
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是,我们可以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用一根绳子绕过书的上边缘,然后在两端拉紧绳子。
当我们用力拉动绳子时,书会因为摩擦力而不会被拉开,这是因为绳子和书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绳子和桌子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魔术师,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摩擦力的原理,发明了许多实用的物品,比如轮胎、刹车、滑轮等等。
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也利用摩擦力来提高他们的表现。
所以,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摩擦力是一种神奇而又常见的力量,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用来进行有趣的实验。
所以,让我们善于观察和利用摩擦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快乐!。
摩擦力实验研究及启示

摩擦力实验研究及启示摩擦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研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者相对静止的力,它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摩擦力实验主要包括平面摩擦实验和斜面摩擦实验。
平面摩擦实验是将一个物体放在平坦的台面上,给予它一个平行于台面的推力,观察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逐渐增加推力的大小,观察物体开始运动的临界点和物体在运动时的摩擦力。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与推力之间存在一个比例关系,称为摩擦因数。
摩擦因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可以用来描述物体间的摩擦程度。
摩擦因数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实验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摩擦力是一种存在于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这说明摩擦力是一种微观力学现象,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摩擦力不仅与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也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摩擦力的存在是由于接触面间的微小不规则形状,当物体施加压力时,这些不规则形状相互嵌入,使物体受到一个抗拒运动的力,从而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者静止有关。
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通过摩擦力实验可以确定摩擦因数,进而研究物体的运动特性。
摩擦因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体间的摩擦程度。
研究物体的摩擦因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进一步推演物体的运动规律。
摩擦力实验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研究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
摩擦力实验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摩擦力的产生机制和作用特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神奇的摩擦力及其启示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里牌子,养成科学习惯-观察、思考、提问和动手尝试)
对摩擦力感兴趣要从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时学轮滑说起。
那时儿子刚学轮滑,经常兴致勃勃地在家里滑来滑去。
为了和他一起玩,我们也买了一双轮滑鞋。
以前没学过轮滑,必须小心翼翼才能不滑倒,所以很好奇老师是怎么教小朋友?看到经验丰富的老师让小朋友站在轮滑包上,瞬间明白老师充分利用了摩擦力。
2016年8月在喜玛拉雅《物理源自生活》专辑里录了《为什么刚学轮滑时容易摔倒?-神奇的摩擦力》。
(4岁小朋友们在院子塑胶地面学轮滑)
摩擦力起源于什么呢?它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它有什么效果呢?摩擦力不易察觉,但突然消失的摩擦力让我们大跌一跤才猛然醒悟到它的作用。
摩擦力现象对家庭和亲子关系有什么启示呢?
摩擦力的效果、利与弊
最近去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玩。
第一层有很多演示运动的装置,大部分用的是高尔夫球。
与摩擦力密切相关的演示装置有2个。
一个是高尔夫球在半圆形的轨道上来回摆动,可以看到球能达到的高度越来越低,为什么呢?高尔夫运动时会受到轨道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与此相对比的是,单摆在空间只受到空气阻力,衰减慢多了)。
还有一个是从高处投放高尔夫球,它将幸运地可以越过一个高顶,这个顶的高度小于投放球的高度。
并且之后的一系列高顶越来越矮,否则就如前面那个装置一样,高尔夫球只能在第一个谷底附近来回摆动并最终停止。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日积月累却有着惊人的效果。
比如,鞋子鞋底经过一段时间就磨损了,就是因为我们走路时鞋底和地面之间产生了摩擦,而慢慢地损耗掉一小部分。
虽然摩擦力磨掉鞋底的效果很显著,那为什么平时我们却不容易察觉它的存在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往前走路,身体不是绝对的直立向上而是稍稍往前倾斜,运动员终点冲刺时前倾更厉害。
我们前倾时,一方面是人体的重心还在平衡范围呢,另一个方面是摩擦力帮助了我们维持身体平衡。
受力平衡的效果与整体不受力一样,所以很难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
怎样才能明显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呢?最好是让摩擦力明显减小甚至消失。
冰面行走、轮滑、溜冰,雨雪天气路面打滑,就是因为接触面光滑而摩擦力大大减小。
摩擦力减小,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或者开车打滑,此时速度不宜过快。
比如有时踩到西瓜皮、香蕉皮而没注意到,打滑得吓出一身冷汗。
人体也非常智慧,经过练习、慢慢调整,摩擦力减少时身体可以保持平衡。
刚学溜冰时可以张开双臂、滑行速度不要那么快。
熟练以后再慢慢加快速度并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摩擦力与运动或趋势、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的起源是物体与所支撑平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决定的。
摩擦力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相反,阻止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 。
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支撑平面不光滑时就会产生摩擦力,此时被称为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摩擦系数的乘积决定。
当物体在支撑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但与支撑面有运动趋势时也会存在摩擦力,此时摩擦力被称为静摩擦力。
这个运动趋势从哪而来?
要么在平衡状态下外界突然施加了力,要么它受到的外力之和造成物体有个运动趋势,或者外界造成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中学物理中,动摩擦力相对简单,令人琢磨不透的是静摩擦力了。
在运动趋势下,静摩擦力有个最大值,即支撑面能给予的最大摩擦力。
当运动趋势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将会发生运动;否则物体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中学物理中,受力分析很重要,因为力是运动的起源。
因地球引力,物体重力可以确定,我们称之为主动力。
重力G或重力垂直于支撑面的分量G1为压力,平面或斜面对重物的支撑力N是反作用力(为被动力)。
如图1所示,50斤重的孩子和一百多斤重的大人站立时,地面的支撑力他们的重力,只要地面承受得起。
当重物在斜面时,斜面的支撑力N垂直向上,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量G1平衡。
重力沿斜面的分量G2产生下滑的趋势,如果斜面光滑物体就下滑。
一般情况下,斜面比较粗糙从而产生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由N(=G1)和斜面摩擦系数决定。
当fmax大于或等于G2时,物体保持静止,否则物体滑动。
当斜面角度变大,N越小、G2越大,因此最大静摩擦力越来越小,很难抗衡G2。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很容易摔跤。
还有爬树很费力,除非手抓住树枝用上力气。
孩子因为体重轻、比大人容易爬上树,与重力保持平衡所需的静摩擦力小。
走路过程中摩擦力有利有弊。
弊的是磨损鞋底,利的是可以帮助保持身体平衡,不易摔倒。
生活中我们尽量利用摩擦力的好处。
登山或攀岩时,需要尽量增大摩擦力以确保不掉下来或摔下来。
尤其是陡峭的山路,身体尽量贴近坡面,手用劲抓住旁边的石头或者树,脚也
尽量使劲踩住地面。
因为增加压力可以相应地增加摩擦力,登山时我总是有意地这么做以加大安全性。
还有滑滑梯时,我们也可以有意地增加滑梯侧面的摩擦力,减慢下滑速度,从而保证不摔倒。
还有手上有水很难拧开瓶盖,擦干水或者拿毛巾衣服捂在瓶口处,增大摩擦力就很容易拧开盖子。
(超长超陡的滑滑梯,孩子们的最爱,很多人第一次滑都摔跤了)
摩擦力的启示-家庭和亲子
不小心踩到西瓜皮、香蕉皮,脚底一滑吓出一身冷汗。
这时才意识到平常摩擦力帮助我们维持平衡。
家庭或者亲子关系中也是这样,处于困境或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不妨扮演一下那个突然减小或者消
失的摩擦力。
当我们施加作用力减小,对方要保持平衡的反作用力也要减少。
如果对方反作用力保持原样,明显可以感觉到异常(类似“脚下一滑”)。
像学溜冰时从开始的张牙舞爪到熟练后优美的动作。
因为外界干扰(像摩擦力)减少,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自身并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因此在家庭和亲子教育中,偶尔放放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家长们看别人家娃很优秀,忍不住也想在家推娃。
要不要推娃?可以拿斜面上的静摩擦力来说,如果孩子有潜力、不排斥被推的话,可以适当推一下。
当我们推力很小时,孩子的反抗可能不是那么大;但是当推力过大,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像最大静摩擦力)时,于是就沿斜面下滑。
自家孩子学习,我采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方法。
后续我还会讨论物理相变现象对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