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黄氏族谱

合集下载

黄氏宗祠倡议书

黄氏宗祠倡议书

黄氏宗祠倡议书清朝同治五年修建的丹山黄氏宗祠,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原资阳县)丹山镇附近。

全国解放后,宗祠先后被征用为五龙乡政府驻地、粮站仓库、福利院居所、小学校园等,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2001年小学外迁,经反复协商、调解,黄氏家族收回了祖产并进行有效管理。

同时,当地族贤成立了宗祠维修管理委员会,多次动员宗亲捐款捐物对宗祠进行维修保护,恢复了部分文物。

充分利用宗祠这个思想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新春祭祖、清明扫墓、重阳敬老、宗亲联谊、文化研究、续修谱牒、救济支助特困老人及特困在校大学生活动。

在敬祖收族、教化育才、联宗续谱、弘法扬德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其它姓氏团体纷纷派人到此参观、学习。

尤其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宗祠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祖宗留下的文物遗产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并于今年12月11日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揭牌庆典;国内黄氏家族各大网站、资阳市各大网站、资阳日报等进行了宣传报道,为黄氏家族增添了荣誉和光彩!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目前宗祠的外部环境却差强人意,与省保单位的硬件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为方便广大宗亲回乡参加各种活动,为今后开展寻根文化旅游奠定良好基础,经丹山黄氏宗祠维修保护管理委员会反复研究并征求当地政府、市文管部门及部分宗贤的意见,决定在三年内从雁城到丹山的大公路接路,铺设一条小公路直达宗祠,购田结合铺设两个地坝。

经工程测算,小公路长330米、宽米、厚20公分,需资金22万元;将宗祠右前方草坝及右侧草坝铺成水泥硬化地面,需资金3万元;与当地村社协商,购宗祠左前方7分水田作地坝,与右前方地坝连成一个整体。

购田费及水田填方、铺设地面等需资金5万元。

30万元建设费用,基本由三部分组成:当地政府及市文管部门各出资一部分,动员黄氏宗亲捐资一部分。

为此,我们呼吁各地宗亲伸出援助之后,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奉献爱心,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携手搞好宗祠环境建设,弘扬祖业,丕振家声!尤其是黄氏的企业家、商人及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更应积极带头,大力襄赞,为祖宗尽一份孝心,为自己尽一份责任;共同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将宝贵的精神物质文化财富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黄氏家族分支世系册

黄氏家族分支世系册

十四世之二:黄乃学 配隗成秀
一子:国龙
-9-
简介:生于 1944.7 月,务农,为人老实,诚实守信,现住肖 王黄堂村大黄元村民组。
十四世之三:黄乃颂 配曹世霞
二女:
晓娟 婿:刘志军 秀娟 婿:王冬冬
简介:生于 1966.6 月,现举家弃农在外打工,为人文明守信。
十四世之四:黄锦成 配王秀英
二子: 二女:
国平 国明 黄丽 婿:李文刚
黄艳 婿:魏永
简介:1932.02~1984.01,享年五十三岁,为人诚实守信,在 社会有较高威望,在自家有较强的说和水平,坟葬大黄元村民 组南四斗地,向东南。
十四世之五:黄乃香 配张氏
一子:国严
简介:1925.04~1959.10,享年三十五岁,英年早逝,坟葬红 门路村民组北,向东南。
十三世之八:黄东花 配李自珍
二子:
锦明 锦同
简介:1931~1999,享年六十九岁,务农,为人老实,诚实守 信,坟葬龙井乡梁桥南三斗地,向东北。
世系十四世
十四世之一:黄锦才 配吴氏
二女:
国莲 婿:董良先 国清 婿:张安文
简介:1918~1988,享年七十一岁,务农,为人和善,文明守 信,坟葬于大黄元村民组南三斗地,向东南。
- 20 -
十五世之十一:黄守忠 配张自英 续熊天珍
二子:正兵 正军
简介:生于 1936.06 月,务农,为人老实,诚实守信。
世系十六世
十六世之一:黄文涛 配朱倩倩
一子:昌盛(2009.05.01)
- 15 -
简介:生于 1984.04 月,为人正派,文明守信,现举家弃农经 商,经营汽配件,定居平桥。
十六世之二:黄文海 配蔡霞
- 16 -

黄姓字辈大全查询

黄姓字辈大全查询

黄姓字辈大全查询
黄姓是中国姓氏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姓氏,而黄姓的字辈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辈是非常重要的家族称谓系统,它不仅可以反映出家族的世系和血统,还能够体现出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念。

因此,了解黄姓字辈的情况对于黄姓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黄姓字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姓家族的传统。

黄姓字辈大全:
1. 乙辛,乙辛是黄姓的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二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二代。

2. 丙壬,丙壬是黄姓的另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三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三代。

3. 丁癸,丁癸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四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四代。

4. 戊甲,戊甲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五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五代。

5. 己乙,己乙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六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六代。

6. 庚丙,庚丙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七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七代。

7. 辛丁,辛丁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八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八代。

8. 壬丙,壬丙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九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九代。

9. 癸丁,癸丁是黄姓的又一个字辈,它通常用于排行老十的人,表示家族中的第十代。

以上就是一些黄姓字辈的内容,每个字辈都代表着家族中的一代人,它们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文化,是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黄姓字辈的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黄姓家族的世系和血统,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传统文化。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黄姓字辈的情况,也希望黄姓家族能够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黄氏族谱字辈大全集

黄氏族谱字辈大全集

黄氏族谱字辈大全集黄氏族谱是中国传统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黄氏宗族的世系沿革、家族成员的姓名、字辈排行等重要信息。

作为黄氏宗族的后人,了解族谱的字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了解,也是对先辈的尊重和传承。

在黄氏族谱中,字辈是一种重要的称谓方式,它既有纪念意义,也有血统传承的作用。

字辈的设立,既可以用来区分同辈不同支系的人,也可以用来表示辈分的高低。

在黄氏族谱中,字辈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按照“上世字辈+本世字辈”的方式来命名。

黄氏族谱字辈的设立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字辈的设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尊卑有序,即辈分要有明确的顺序,不能混乱无章;二是字辈要有纪念意义,通常是取自经典或者是某种美好寓意的词语;三是字辈要有传承性,即要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延续。

在黄氏族谱中,常见的字辈有“仲、季、叔、世、庶、忠、孝”等,每一个字辈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

比如,“仲”一般用来命名长子的后代,“季”一般用来命名次子的后代,“叔”一般用来命名三子的后代,“世”一般用来命名第四子的后代,“庶”一般用来命名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孙,“忠”、“孝”等一般用来表达对先辈的敬仰和纪念。

除了这些常见的字辈外,黄氏族谱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字辈,比如“慈、仁、孝、忠、信、礼、义、廉”等,这些字辈通常是用来表达对先辈美德的赞美和传承。

这些特殊的字辈,不仅仅是对先辈的一种纪念,更是对后人的一种教诲,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德,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了解黄氏族谱字辈的含义和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因此,作为黄氏宗族的后人,我们应该重视族谱字辈的传承和研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家族文化遗产,传承发扬下去。

综上所述,黄氏族谱字辈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纪念和传承的作用,也是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一种重要记录。

通过了解族谱字辈的含义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黄氏家族分支世系册(黄国民一支)

黄氏家族分支世系册(黄国民一支)

黄氏家族分支世系册(由肖王中心学校黄国明收集整理)世系十一世十一世之一:黄心树配不详四子:善珠善初善书善奎简介:生卒不详,为人正派,在家族和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有很强的说和能力、调解水平,坟葬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一世之二:黄心安配不详简介:生卒不详,务农,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坟葬在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一世之三:黄永银配裴氏一子:钱义简介:生卒不详,务农,为人正派,坟葬在大黄元村民组之间,向东南。

世系十二世十二世之一:黄善珠配张氏一子:训凯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心树之子,为人正派,能言善辩,有超强的协调、说和能力,在家族、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威望,坟葬在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二世之二:黄善初配不详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心树之子,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坟葬在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二世之三:黄善书配张氏四子:训谋训奇训元训告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心树之子,务农,口才善辩,有较强的说和能力,有较高的威望,坟葬于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二世之四:黄善奎配张氏一子:训宽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心树之子,务农,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坟葬在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二世之五:黄钱义配白中娥四子:训普训能训同训炳简介: 1920.12.8-1991.9.27,享年71岁,系黄永银之子,务农,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坟葬于红门路村民组南,向东南。

十二世之六:黄钱寿配饶氏一子:训地简介:生卒不详,务农,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坟葬于大黄元村民组,向东南。

世系十三世十三世之一:黄训凯配孙氏二子:乃文乃宽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善珠之子,务农,为人正派,诚实守信,有较中的说和水平,坟葬于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十三世之二:黄训谋配刘氏一子:乃年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善书之子,早年参加革命,系农民讲习所学员,革命中被捕,幸存下来后与组织失去联系,解放后定居信南柳林乡,得到党和政府的优抚,去世后葬于柳林乡。

十三世之三:黄训奇配罗氏二子:养民乃全简介:生卒不详,系黄善书之子,为人正派,有户族观念,守信、守义,坟葬于马寨北五斗地向西南。

黄姓家谱介绍

黄姓家谱介绍

1.介绍:黄氏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传说早在商朝,便有陆终第四十四代孙黄成德,创修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

黄成德的第十一世孙黄飞虎,因逃避商纣王迫害而改从母姓"王”氏。

后黄飞虎曾孙黄爱辅、黄爱弼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复姓“黄”氏。

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小邦,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氏谱牒。

传说战国末年楚相春申君黄歇也曾删改增修黄氏族谱,并将谱系上呈御览,又亲自制定了黄氏最早的字派。

汉魏之始,门第始兴。

谱牒学也于此时开始发达起来。

江夏黄氏,这时才开始了确实可信的家史族谱在民间流传。

六朝隋唐是中国谱牒之学始盛时期,但因为当时黄氏的衰落,黄氏族谱也就不见于《魏书》和《新唐书》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间流行。

直到宋朝,随着黄氏的兴旺,也出现了黄氏谱牒的繁荣。

各地黄氏纷纷立祠修谱,家传、谱序,多见于当时名人文集中。

明清以来,黄氏谱牒之学更加发达,长盛不衰。

这一时期的许多族谱,至今仍被流传和保存下来。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期,大陆中断修谱,许多谱牒也遭焚毁,而港台、南洋则未曾中断,许多家谱还被公开出版发行。

如台湾即于1961年、1964年、1965年曾有黄氏族谱公开出版。

近年来,在大陆内地兴起了修谱和寻根之热。

目前,有较大价值的黄氏族谱,一是《竹桥黄氏族谱》二十册,民国十五年浙江余姚“悼伦堂”第五次重修。

该谱修撰极精,卷首有大理学家王阳明的序,又载有自汉丞相黄霸以后历代名人画像计八十幅。

族谱体例,“寓纪事于《编年》,以《世表》为伦次”。

编年、世表之外,又另立《列传》一门,入传者有八十一人之多。

此谱现存浙江余姚市梨洲文献馆。

二是《经铿黄氏家谱》,该谱为清光绪“敦睦堂”第七次修谱计三十卷,现存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

三是《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四卷,清光绪十五年版,是研究邵武黄氏的重要史料,现存当地黄峭山裔孙处。

四是《渠阳黄氏世谱》十八卷,1989年湖南靖州黄氏总祠“江夏堂”第八次重修,是研究南宋大臣黄龟年家族的重要史料,主要流传于湘黔地区。

黄姓家谱全部字辈排行

黄姓家谱全部字辈排行

黄姓家谱全部字辈排行黄姓字辈排行表1、箭楼一支黄氏家谱字派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本,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2、东石一支黄氏家谱字派昭、穆、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慎、行、修、身,忠、信、为、主,承、先、启、后,孝、友、当、遵。

3、诏安秀篆坝里炽堂一支黄氏家谱字派元、钦、万、国、定、封、强,亿、庶、超、郡、奕、世、昌,重、义、兴、仁、崇、政、教,荣、华、富、贵、耀、宗、坊,昭、明、日、月、乾、坤、春,珠、玉、田、财、大、发、芳,为、官、拜、相、朝,天、子、金、榜、标、名、永、代、扬。

4、明初黄子澄后裔入川字派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5、江西吉安到贵州修文再到四川自贡一支黄氏家谱字派卒、仕、登、天,荣、华、富、贵,世、锡、昌、明,一、经、大、沛,道、学、相、传,焕、文、庆、蔚,首、先、书、培,君、将、永、惠。

6、江夏一支黄氏家谱字派昌、忠、孝、允、若,业、纪、崇、伦;典、兆、孝、允、若,业、纪、崇、伦;植、忠、孝、允、若,业、纪、崇、伦,景、行、先、达、仰,慕、贤、哲、伦;兴、朝、治、理、茂,修、纪、立、伦;昌、吉、可、徽、诗,礼、克、继、善;明、昌、毓、风、文,发、祥、支、友、本;道、讲、德、必、友,仁、世、文、章;正、宗、秉、国、钧,谨、言、超、齐、家;明、久、道、化、城,诗、书、联、甲。

7、贵州毕节一支黄氏家谱字派正、中、大、文、明,英、贤、定、嗣、生。

传、家、唯、有、道,主、德、永、华、新。

8、湖北慎明堂一支黄氏家谱字派源、远、流、长、世、绪、昌,本、深、枝、茂、振、纲、常,文、章、道、德、天、心、佑,继、述、从、先、永、庆、康。

四川黄姓辈分口诀

四川黄姓辈分口诀

四川黄姓辈分口诀在四川啊,黄姓可是大姓呢。

他们的辈分口诀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

这辈分口诀就像是家族的一个密码,把整个家族的长幼秩序分得明明白白的。

就说我认识的一个黄姓家族吧。

他们的辈分口诀那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

老人们可重视这个了,就像守护着宝贝一样。

那些口诀啊,听起来就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什么“光宗耀祖德,世代永兴隆”,你听听,这一听就有一种家族荣誉感在里面。

每一个字都代表着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呢。

而且啊,这辈分口诀在家族聚会的时候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小娃娃们一听这口诀,就知道该怎么称呼长辈。

那一声声带着辈分的称呼啊,喊得老人们心里乐开了花。

这可不是简单的几个字,那是家族亲情的一种纽带。

要是有哪个调皮的小家伙叫错了,那大家就会笑着打趣,说这孩子啊,得好好学学家族的口诀啦。

黄姓家族的人对这个辈分口诀还特别有感情。

不管走得多远,只要一提到这个口诀,就感觉和家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就像有个在外地打拼的黄姓大哥,他说每次听到家乡的人说起这辈分口诀,就特别想家,想念家里的老老少少。

这辈分口诀还有个神奇的地方呢。

它能让家族的人更团结。

大家都知道自己在家族里的位置,就会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家族里的大事小事,只要一按照辈分来,事情就办得井井有条。

而且大家也会因为这个口诀,把家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下去,什么尊老爱幼啊,什么勤奋努力啊,都包含在这口诀的传承之中了。

你要是深入到四川的黄姓家族里,就会发现这辈分口诀就像一首温暖的家族之歌,在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心中回荡,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是家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黄氏族谱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黄氏族谱
基本内容: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黄氏族谱续时间为2008年元月至2013年3月。

新谱内容来源于1870年和1990年的两部旧谱再加作者历时5年的走访、收集、整理。

此谱较为齐全,全书分四篇,自黄姓起源到入四川始祖至今,共146页,字符数110342个,字数91454个。

书内简介:第一篇:发刊词
包括:前言、引言、说明、凡列、续修黄氏家谱序
第二篇:黄氏源流及主要入川支派
包括:黄姓起源、黄氏族源、本支黄氏入川考证、雁江区入川主要支派、黄氏属中国第八大姓依据。

第三篇:宗支及辈份排序
包括:明朝列祖宗派、黄氏明朝列祖式图、黄氏清朝列祖式图、雁江各支入川黄氏辈份排序、载岳公后裔辈份排序、历代黄氏世系谱序、黄氏入川后世代排序及简历
第四篇:载岳公后裔各支分支图。

包括:载岳公后裔十四世(永字辈)各支组图、各支分支图式。

新谱班辈排序:
新谱明列祖式图新谱清列祖式图
新谱第九世后祖式图新谱第九世后祖式图2
参阅旧谱:
我族入四川一世:黄载岳
载岳公:祖居湖广黄洲府麻成县孝感乡五股岔分枝等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入川,承宣使布政司,所属成都府资阳县善中乡(现石岭镇金带铺一带),居住地名土桥口滥泥沟筛子树塆,后因人丁渐繁分为三处,一居黄家坝、一居土桥口、一居筛子树塆,于万历年间合族载粮一拾陆石玖斗五升,
令世代云遥凡公之生殁处。

(摘自清光绪元年[1889年4月下旬]岁次乙亥孟夏月下浣日资阳县儒周庆官前辈所筹“栗林镇”黄氏族谱)。

1、我族自载岳公入川后较为清晰,而载岳公入川前及以上之长辈情况不明?只知道是湖广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五股岔分枝等处人氏,到1369年(明朝洪武2年)进入四川。

不是张献忠血洗辐后进入的四川,是在其之前。

其再往上就无法考证,究竟是楚公第几代后裔,从楚公到载岳公这其中有近20代无法考证。

楚公生于公元909年到载岳公入四川1369年算约460年,如果按照年限和30岁一代人算,约22代,也就是说,从楚公到载岳公入四川约经历了22代之多。

当然这其中有楚公到什么时间结婚生子,如算25年左右,也就是934年算起;还有载岳公入四川是多少岁,有无结婚,有无子女等,如果有,就是我支入四川第二世万春公,那时载岳公应是30岁左右,如果说这样算,从楚公到载岳公入四川约经历了20代。

这样子就很明显了,自楚公119代到我支一世载岳公也就是139代。

2、载岳公入川后到成都府资阳县善中乡(现石岭镇金带铺一带),居住地名土桥口滥泥沟筛子树塆。

后因人丁渐繁分为三处,一居黄家坝、一居土桥口、一居筛子树塆?
作者于2010年6月到资阳市雁江区堪嘉镇蒲角村4社查访,结果:此地为土桥口滥泥沟筛子树塆。

由于时代的发展,本族现居全国各地都有,如有寻根问祖的、查找班辈、认祖归宗,自愿支持本族发展的请与我联系,黄勇。

QQ:605567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