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能活几天,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湖北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湖北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1、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有关部门对2020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过预测,预测结果为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比如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重流行风险。
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实际,推行达标用药应急控害。
2、防治时间(1)稻飞虱:该害虫是水稻虫害的主要类型,可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中褐飞虱危害最大,一般可以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
(2)二化螟:该害虫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和破口抽穗2个时期,水稻分蘖期发生危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等,穗期发生危害会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3)三化螟:该害虫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一般可以在秧田期、分蘖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开始防治。
(4)纹枯病:该病害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以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
(5)稻瘟病:该病害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
(6)稻曲病、穗腐病:这两种病害一般可以在破口前7-10天(10%的水稻剑叶的叶枕与倒二叶的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7)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施药预防。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1、稻飞虱:当虫量大于500头/百丛时,可选用吡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
2、二化螟:枯心病要在丛枯鞘率超过10%时及时喷洒药剂,虫伤株要在卵盛孵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1次,具体用药时间为螟卵孵化高峰后5-7天。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危害叶片,繁殖能力强,一般一年可爆发2~3代,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死亡。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一、发生特点1. 发生特点水稻稻飞虱具有口器锐利、吸食力强、繁殖快、冬季不死、寿命短、易迁移、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发生期多在水稻分蘖期,虫口刺激,导致植株叶片发生黄化、枯黄、叶片干枯、形成条纹等症状而影响稻株的正常生长。
损失严重的田地,叶片会变成紫黑色。
2. 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气温、湿度、营养等因素有关,若发生时气温在20℃以上、空气湿度低、水稻生长条件差,尤其是缺乏氮素时极易发生严重的爆发。
此外,水稻稻飞虱的传播也极为迅速,不仅可以沿着风向传播,也可以通过水路、偷渡作物等方式扩散。
二、防治措施1. 机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间,可以采用人工拍打、高压水冲击等方式,将稻飞虱冲洗掉或拍打致死,同时要及时清场,清除稻飞虱产卵的地方,减少稻飞虱危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有一些昆虫对稻飞虱有天然的控制作用,例如:蝗虎、蚂蚁、潜蝇、蜻蜓等昆虫不仅可食稻飞虱,还可将它们的卵、幼虫和成虫作为食物进行侵蚀,有效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3. 化学防治针对大面积爆发的稻飞虱,可以使用特效杀虫剂如多菌灵、嘧菌酯、吡虫啉等进行保护性喷雾。
不过,应注意控制剂量,遵循严格的安全使用标准。
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利用白僵菌,肺形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进行稻飞虱的防治。
4. 种植抗性品种要想控制稻飞虱,选用抗性品种是另一种有效的途径。
个别米种如AROZ系、新龙系等被认为在抗性方面表现较好,尽管它们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叶片黄化和干枯,但危害率仍远远低于其他品种。
总的来说,针对水稻稻飞虱,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使我们舒适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危害带来的损失。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水稻稻飞虱属于半翅目昆虫,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稻谷汲吸植物汁液为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苗期和拔节期发生较为严重,这两个时期是水稻稻飞虱的危害高峰期。
水稻稻飞虱喜欢在植株的下部或者中部汲吸植物汁液,导致水稻生长不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水稻死亡。
水稻稻飞虱还会分泌一种叫做“稻飞虱素”的物质,会诱导水稻产生褐飞虱素,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卷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水稻减产。
水稻稻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来为生,造成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
特别是在水稻的苗期和拔节期,水稻植株生长迅速,如果受到稻飞虱的危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的生长不良,长势减弱。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水稻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病毒病害,使得水稻遭受病毒病害的风险增加。
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几种方式。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在水稻生产中,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放入水稻田中,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一些寄生性昆虫对水稻稻飞虱的幼虫和蛹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一些对水稻稻飞虱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水稻稻飞虱。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水稻稻飞虱防治的农药,可以通过喷洒或者灌溉的方式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具有吸汁口器,对水稻植株的吸食会导致茎秆、叶片变黄、萎缩,严重时会死亡。
此外,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1. 稻飞虱的生活习性稻飞虱的寿命大约为25天左右,可每天产卵2~3千个。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和幼虫都以水稻植株的汁液为食,主要聚集在水稻植株的叶背面和叶鞘内,钻进叶鞘内发育和繁殖。
幼虫和成虫对阴湿环境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水稻田中间或稍阴处。
2. 稻飞虱的危害特点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会导致叶片、茎秆变黄、萎缩,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2)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会给水稻产生更大的危害。
(3)稻飞虱密度过多,会对吸收光照、养分分配、水分平衡,甚至影响水稻的花药发育、授粉和结实等产生影响。
(4)稻飞虱种群的爆发,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3.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方法(1)建立有机体系加强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栽培的整体环境。
选择纯露种、优质种子;在种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减轻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2)建立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引入昆虫、红蜘蛛等天敌,对稻飞虱进行有效压制。
(3)加强田间管理和监测增加稻飞虱的监测,学会辨认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提高田间施肥技术、科学灌溉,减少腐殖质流失与物质代谢不足的情况。
(4)杀虫剂防治为有效防治稻飞虱,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使用杀虫剂也会造成其他敌害生物的死亡,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为了控制稻飞虱的危害,采用综合防治的全面治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并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对于稻飞虱的早期发现和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田间氨氮、硬度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灌砂、灌水、施肥等过多的农业操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断株、死穗和减产等方面。
稻飞虱寄生于稻根部位,吸食水稻体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稻飞虱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断株:稻飞虱大量寄生在水稻体内,会破坏水稻的根系,导致水稻根系薄弱,植株容易折断。
2. 死穗:稻飞虱吸食水稻体液后,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易发生死穗现象,影响水稻的粒重和产量。
3. 减产:稻飞虱寄生在水稻体内,会导致叶片萎缩、黄化,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天敌金花虫、红蜘蛛和寄生蜂等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 环境调控:合理调控水田的水位和气温,创建适宜生长和繁殖稻飞虱的环境。
水稻的田间管理要做到及时除草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稻飞虱的孳生地。
3.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稻飞虱的优质稻种进行种植,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
抗虫品种能够减少稻飞虱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农药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和使用剂量,注意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使用规定。
要注意农药的数量和频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 种植间套灌溉:利用间套灌溉技术,将水稻田相邻的水田灌溉水轮流循环利用,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和传播。
利用间套灌溉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危害范围很广,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及早发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1.1 环境条件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以湿润的环境为宜。
高温、高湿、强光、肥力较低的水稻田特别容易滋生稻飞虱。
一年中,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的6月至9月。
1.2 危害方式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
它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卷曲、枯黄;二是分泌蜜露,导致叶片被覆盖并发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三是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黄矮病病毒,给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1.3 繁殖能力水稻稻飞虱的繁殖速度极快,雌虫寿命约20-25天,能产卵约200粒。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飞虱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严重危害水稻田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瓢虫、蚜虫食蚜瓢虫、蚜蚁等。
在水稻田中合理配置这些天敌,促使它们自然捕食稻飞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2物理防治在水稻田里栽种辣椒、葱、大蒜等辛辣植物,可以驱避稻飞虱的入侵。
也可以在水稻田四周植栽乌蓼、芦苇等植物,制造天敌栖息地,促进天敌捕食稻飞虱。
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洒杀虫剂。
及时发现稻飞虱危害后,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控制。
常用的有氧化乐果、噻虫胺、多菌灵等,要注意按照厂家说明使用,小心使用剂量,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2)化学混剂。
可以将杀虫剂与粘附剂、增效剂相混合,在使用时会更加均匀和持久,提高农药的防效。
(3)化学调制释放剂。
可以将杀虫剂和释放剂配制成气雾剂、颗粒剂等形式,通过化学媒介安全、有针对性地释放杀虫剂。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1. 气候因素:水稻稻飞虱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30℃,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水稻稻飞虱的发生较为严重。
2. 环境因素:水稻稻飞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多数分布在水稻的上部,例如叶片的背面、叶柄等位置。
而生长期较长的水稻,特别是秧米,则是水稻稻飞虱幼虫的主要食物源,这也是水稻稻飞虱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3. 水稻种植结构:在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地区,水稻稻飞虱易于发生大规模的爆发,因为连片种植容易形成虫源。
二、水稻稻飞虱的危害特点1. 吸食植物汁液:水稻稻飞虱以水稻的嫩叶、嫩茎等为食,吸食植物汁液,使水稻叶片出现黄斑、枯折、叶片卷曲等现象。
2. 传播病毒: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的还常常携带稻瘟病毒、黄矮病毒等病毒,通过叮咬传播给植株,造成水稻病毒病的流行。
3. 形成“虫害三重底”: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过程中,还会分泌一种称为“透明质酸”的高分子物质,使水稻叶片上的露珠不易蒸发,为黑胃蜂等其他有益昆虫提供生存条件。
1. 春季发生规律:在春季,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天气逐渐转暖,水稻稻飞虱开始大规模孵化,成虫飞行能力增强,易形成大规模的迁飞和散布。
2. 夏季发生规律:在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水稻生长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卵和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由于水稻叶面积增大,又会加强水稻稻飞虱的繁殖能力。
3. 秋季发生规律: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水稻生长逐渐减缓,水稻稻飞虱也会相应减少繁殖和迁飞,但是已经大规模爆发的水稻稻飞虱在秋季还会持续危害水稻田地。
四、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自然天敌或培育有益昆虫等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在水稻田地中种植苏丹草、薹草等能够为黑胃蜂等天敌提供生存栖息地的植物,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稻飞虱能活几天,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稻飞虱能活3-6天左右。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为我国三种常见
的危害水稻的飞虱,以褐飞虱发生和危害最严峻,白背飞虱次之。
褐飞
虱的食性单一,成虫对生长嫩绿的水稻有明显趋性,在自然状况下只取
食水稻、一般野生稻,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在孕穗期植株上吸食量
最大。
一、稻飞虱能活几天
1、稻飞虱能活3-6天左右。
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
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其中以褐飞虱发生和危害最严峻,白背飞虱次之。
2、褐飞虱食性单一,在自然状况下只取食水稻和一般野生稻;白背
飞虱主要为害水稻,兼食野生稻、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早熟
禾、高粱等;灰飞虱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等禾本
科植物。
3、褐飞虱成虫对生长嫩绿的水稻有明显趋性,长翅成虫有明显趋光
性。
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在孕穗期植株上吸食量最大。
在生长季节20多天就可繁殖1代,正常条件下每雌平均产卵200-700粒。
二、稻飞虱主要危害水稻哪个部位
1、稻飞虱一般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为害。
稻
飞虱有刺吸式口器,可以通过口器吸食水稻的汁液,从而干扰植株光
合产物的安排,导致其根部猎取养分较小,还加速了叶片的年轻。
稻
株下部还有可能消失变黑、腐烂发臭、倒伏、枯死等现象。
2、对于稻飞虱,可以在若虫发生高峰期可以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
粉剂1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也可以使用5%氟虫腈胶悬剂30-4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
留
意施药时田间要有5厘米左右的水层,同时避开在高温天气正午时施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