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_4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期第三次月考高2020级语文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试总分:150分3.试卷页数:8页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
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
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
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
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
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
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山东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山东省九校2019年12月高三检测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文风特点的句子是“,”(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的。
(3)《伶官传序》中,“,”两句话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意思表达上异曲同工。
16.(1)其文约其辞微(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每空1分,共6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已经准备好武器,要一起战斗的高昂激情。
(2)《陈情表》中,作者在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白己的忠贞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这两句话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
18.⑴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⑵臣生当结草,死当陨首⑶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1月山东全省统考模拟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玄宗和贵妃誓言的句子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评分参考:每答对-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语文及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试卷讲评稿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①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②以全国 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③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
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莫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
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
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
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美术学院象②③《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④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界是 80 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 50 米高的高层建筑。
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⑦《新周刊》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韵。
⑧王澍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上特别发达,过来,⑨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B.“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D.“再次装裱”【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能力。
【答案】 D【解析】“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建筑家王澍和《分)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人文基因、促成C.“-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上分认可。
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2018年我国约有194万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青年已成为脑卒中发病的罹患人群。
数据显示,发生脑卒中的人群中,35岁以下人群人数占总数的9.77%,45岁以下人群已超过10%,也就是说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年轻人。
而这群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病,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脑卒中的“青睐”,青年人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预防?一旦发现,如何才能将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我们先看看青年人受到脑卒中“青睐”的因素。
这要从青年人自我认知的现状,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
青年人总以为自己很年轻,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自觉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注重定期体检。
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青年人无疑担负着重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于是他们大多数像陀螺一样在职场不停地旋转。
在烟雾缭绕中,手端着奶茶,嚼着高热量、高盐的快餐,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工位上,手指快速敲击着键盘,点灯熬油到深夜是常态。
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得赶紧躺平刷“某音”“某手”,体能活动时间被挤占,在忙忙碌碌中,殊不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正在悄然走近……上述不良生活习惯,让青年人体重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夜里呼噜声越来越响,打呼噜间断还会被憋醒,而到了白天总感觉昏昏欲睡,周身疲惫。
久而久之,身体内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体液信号传导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但在外表没有任何表现;加之青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过分自信,不会常规去医院检查身体,因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就悄悄地隐匿在我们的身体里,伺机而动。
2020届徐州市科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徐州市科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供销社钱红丽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2020届太原市五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太原市五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
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
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
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一切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
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
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
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
乡土建筑是乡居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建筑中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材料二: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
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
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
2020届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梅雨张波①江南的梅雨季节来了。
淅淅沥沥的雨水纷沓而至,铺满了整个江南。
大地的潮气一天比一天重,屋里的温度计上,湿度指针定格在80以上。
雨多潮气重,气温也不低,形成高温高湿叠加,人身上的汗总是黏答答的,连厕所的瓷板墙和地上也会冒出水珠来。
连绵的阴雨天,江南人称之为“霉雨天”,这个时候它会让橱柜里的衣物长“白毛”。
六月正好是梅子熟了的时候,所以人们又把它叫作黄梅天。
梅雨天里,江南人头上顶的不是天,而是伞,映入眼帘的也都是朦胧一片。
②雨天里,听着那哔哩啪啦的雨点敲打在房顶的声音,时不时会有一种隐隐的心动感,特别是看着那蒙蒙细雨从高空飘下,瓦檐上的水珠落下被摔的粉碎粉碎地化成一缕水雾时,会忍不住有种喉结颤抖的冲动。
思绪随这漫天丝雨纷飞,借这漫天风雨来填充已经很久的了无百事的心神,每有雨滴飘落之时,像是一场灵魂涤污之日,雨落在眼眸,落进心间,慢慢将心浸润,我好像感悟着苍穹寰宇间,至柔至善润物无声之情。
填满了一腔凉薄,打湿了漫天情怀,荡涤尘埃,去除污浊,还自己心中一片碧海晴天。
③霏霏雨丝倾斜姿,飘飘洒洒织云烟。
此时,我很喜欢把手伸出窗外,或撑起一把伞行,走在那条熟悉的林荫小道上,感受着雨滴落在掌心上的味道。
微风习习,雨水落下,那痒酥酥的冰凉感,像极了初恋的感觉,让人自心底泛出一种情深深意濛濛之感,不由会眉展眸含情,神昏思绪有点乱。
特别是看见雨中撑着伞的热恋情侣,你情我侬的姿态,尽情在这林荫小道上斜姿横影的缠绵飞舞,尽现激情的原本真像时,心中顿生羡慕之情,感叹:岁月易老,年轻真好,真幸福呀。
④走到一片竹林前,风吹过传来沙沙声响,老竹健壮,新竹吐翠,经过梅雨的洗礼,越发显得青翠挺拔了。
不远处响起阵阵蛙鸣,此时的蛙叫,听上去好像带着几份亢奋的情绪,是微风细雨驱走了刚刚还很闷热的天气?还是水塘中蛙儿找到了伴侣?不知。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精选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精选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2)我決起而飞,▲,时则不至。
(庄子《逍遥游》)(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4)酾酒临江,▲。
(苏轼《赤壁赋》)(5)▲,攘除奸凶。
(诸葛亮《出师表》)(6)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7)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论语》)(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诗经•邶风》)四、名句名篇默写11.(1)驽马十驾(2)抢榆枋(3)官盛则近谀(4)横槊赋诗(5)庶竭驽钝(6)山岛竦峙。
(7)其身不正(8)与子偕老。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2)▲,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3)不过数仞而下,▲。
(《庄子·逍遥游》)(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5)▲,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6)▲,隔离天日。
(杜牧《阿房宫赋》)(7)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连说》)(8)▲,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三军可夺帅也(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翱翔蓬蒿之间(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小学而大遗(6)覆压三百余里(7)不蔓不枝(8)忧劳可以兴国扬州中学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2),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4)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约我以礼。
(《论语•子罕》)(8),自知者明。
(《老子》)11. (1)朝搴阰之木兰兮(2)黄发垂髫(3)官盛则近谀(4)玉盘珍羞直万钱(5)舞榭歌台(6)矗不知乎几千万落(7)博我以文(8)知人者智南通市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不管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
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
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
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
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
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
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
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
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
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
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
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
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
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
B. 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题材,而在于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民族心声,促进民族交流。
C.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D. 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
C. 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
D. 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 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 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味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D. 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但直到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慧眼识珠,出版了这部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与微软小冰智能对话、看AI(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播报新闻、用智能医生“沃森”治疗肿瘤癌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变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
这无疑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与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落地开花,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3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新技术正改变未来》)材料二:材料三:2013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
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
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
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重要主题。
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其中《中国制造2025》处于人工智能政策引用网络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能政策过程中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
通过政策发布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材料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安全防护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但与众多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更可能受到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用。
由于人工智能推动设备智能向场景智能演进,主动调动各种场景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就让安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机器人黑客”来发动精确的漏洞攻击。
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联网设备大量增加,在家里和办公室,所有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连的情况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一设备、单一领域和单一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哪怕再强,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
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化安全防护方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构建安全防护墙至关重要。
(摘编自科技世界网2019年3月《用人工智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连续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它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B. 2012-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持续高速增长,说明相关行业已经看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C.2012-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出现快速增长趋势,频次已从27次增长至352次。
D.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六个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活跃的发展区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多了些安全方面的忧虑。
B.不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差异较大,而同一国家不同阶段也会因国情的变化调整策略。
C.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壮大中国经济,使我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有着重要的作用。
D.使用人工智能让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会让“机器人黑客”的漏洞攻击更加精确。
6.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害羞陈忠实(1)小学校大门口的四方水泥门柱内侧,并排支着两只长凳,白色的冰棍儿箱子架在长凳上,王老师习惯了在讲台上的一边讲课一边自信而又优雅踱步。
可是现在他不是面对男女学生的眼睛,而是面对一只装满冰棍儿的木箱,踱步的姿势怎么也优雅不起来自信不起来。
(2)入夏之前,学校买回来一套冰棍儿生产机器,这是春节后开始新学期一直吵吵嚷嚷的结果。
教师们共同强烈的感觉是在本校教书最可怜了。
张老师说他弟弟所在的工厂除了发年终奖金还发了过年所需的一切,连卫生纸也发了一大捆。
胡老师说他姐所在的公司还发了电热毯、电热杯、气压热水瓶……(3)冰棍机器买回来了。
当晚召开全体教师会,专题研究如何卖冰棍的问题。
讨论的场面异常活跃,直到子夜一时,终于讨论出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来:教师轮流卖冰棍儿。
(4)“王老师卖冰棍儿!”不断地有人和他打招呼。
打招呼的人认识他而他却一时认不出人家,看去面熟听来耳熟偏偏想不出人家的名字,凭感觉他们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是学生的父亲或是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