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6

合集下载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 参考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 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 )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

A.是相互一致的B.是有一定差别的C.是可以相互替代的D.是不相关的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包括(A )。

A.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B.经营管理费用C.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D.产品生产成本4.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 B )。

A.成本分析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B )。

A.废品损失B.工资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6.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 C )。

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原材料7.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 C )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 )。

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9.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B )。

A.定额成本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10.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 )之间进行的。

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BE )。

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C.三包损失D.非常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CD )。

A.营业收入的实现B.盈余公积的提取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CDE )。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任务六〔元〕制造费用方案数=10×5=50〔元〕 〔1〕第一次替代:11×5=55 〔2〕第二次替代:11×4.5=49.5 〔3〕〔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55-50=5〔元〕〔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49.5-55=-5.5〔元〕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5+〔-5.5〕=-0.5〔元〕2.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方案1500元,实际1512元。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方案30公斤,实际36公斤。

原材料单价:方案50元,实际42元。

要求:分别采纳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采纳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12(2)量差影响: (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 (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 〔1〕 方案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 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 价差影响—288 3.〔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1〕甲产品单位本钱变动情况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本钱比上年实际单位本钱升高2420- 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方案单位本钱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本钱950×1.96=1862元本年方案单位本钱900×3.1=1890元本期实际单位本钱890×2.3=2047元原材料费用实际比方案升高157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890-900〕×2.1=-21元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2.3-2.1) ×890=178元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6.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本钱(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本钱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本钱计算的累计总本钱:250000元;按本年方案单位本钱计算的累计总本钱:243000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本钱:245000元;本年可比产品本钱方案降低额为4800元,方案降低率为1.8%。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6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6

任务六参考答案: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分析法(1)计划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价差影响—288 3.(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 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950×1.96=1862元本年计划单位成本900×3.1=1890元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890-900)×2.1=-21元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2.3-2.1) ×890=178元合计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6.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参考答案: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

电大年电大会计志《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年电大会计志《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年电大会计志《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关建字摘要:辅助生产,费用,成本,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废品,步骤,定额,完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22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B5.B6.C7.C8.C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E2.CD3.CDE4.ABCDE5.ACDE6.BC7.AD8.ABCDE9.BCD 10.A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简答题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需正确划分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答:⑴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⑵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⑶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2.请简要回答对辅助生产费用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

该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户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发生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进行归集.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

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核算。

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作业及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作业及答案

电⼤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作业及答案成本会计任务⼀1.某企业本⽉⽣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甲材料2000千克。

本⽉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 产品100件。

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

本⽉耗⽤甲材料资料如下表:(1)采⽤先进先出法计算本⽉⽣产领⽤材料的实际成本;(2)采⽤定额消耗量⽐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分配率保留两位⼩数);(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材料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1)领⽤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2)分配材料费⽤:材料定额耗⽤量:A产品:5×200=1000(千克)B产品:8×100=800(千克)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应分配的材料费⽤:A产品=35.56×1000=35560(元)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3)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贷:原材料640002.某⼯业企业9⽉26⽇通过银⾏⽀付外购动⼒费⽤24000元。

9⽉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电5000度;辅助⽣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

该⽉应付外购电⼒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费⽤,A、B产品按⽣产⼯时分配电费。

A产品⽣产⼯时为36000⼩时,B产品⽣产⼯时为24000⼩时。

(2)编制该⽉⽀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成本项⽬;辅助⽣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成本项⽬,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明细帐;所编分录列⽰到成本项⽬)。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形考任务1-6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

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

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 产品8千克。

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1)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100×32)+(400×32+200×35)+(100×35)+(300×35+700×30)=64000(元)(2)分配材料费用: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B产品:8×100=800(千克)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1000=35560(元)B产品=64000-35560=28440(元)(3)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5560——B产品28440贷:原材料640002.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

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

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

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2020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6答案

2020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6答案

2020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6答案题目1、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的影响程度。

题目2、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

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题目3、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题目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1)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题目5、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题目1、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50=-0.5(元)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第一次替代:11*5=55 (2)第二次替代:11*4.5=49.5 (3)(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55-50=5(无)(3)-(2)第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49.5-55=-5.5(元)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5+(-5.5)=-0.5(元)题目2、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科《成本会计》形考六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科《成本会计》形考六答案

题目1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答: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0—50=—0.5(元)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第一次替代:11×5=55(2)第二次替代:11×4.5=49.5(3)(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55-50=5元)(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49.5-55=-5.5(元)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5+(-5.5)=-0.5(元)题目2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

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答: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计划降低率3.75%。

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1)填表:(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3)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题目3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答:(1)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58650-58450=+200(超支)200×100%/58450=+0.34%(超支)(3)产值成本率计划数为60元/百元实际数为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产值也大,从产值成本率分析来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而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成本却比计划和上年度实际降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六
参考答案: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 (36—30)×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 (42—50)×36=—288(节约)
连环替代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2)—(1)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价差影响—288 3.
(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 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950×1.96=1862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900×3.1=1890元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
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900)×2.1=-21元
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2.3-2.1) ×890=178元
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
6.
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
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
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
(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参考答案:
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
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
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