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电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爱护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学习水资源污染及防治。
(2)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爱护水资源、热爱生活,注意环保的强烈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节水意识和爱护水资源的强烈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水资源的现状、分布;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突破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课:情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两张清澈美丽的水资源风景照片,一幅是我们美丽的汉江河,一幅是谷城的田河,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生命之源泉。
教师抓住时机说:清清汉江河,岸边柳絮飞,同学们看到这清澈美丽的水资源,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出示课题-------爱护水资源老师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同时播放课题《爱护水资源》,课题的背景是青山绿水美景衬托。
本课题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播放视频------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视频内容是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大气、生物体等中都含有水,可以说地球是水球,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淡水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到1% 且分布不均。
现在我们来看看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2、图片展示------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3、走向社会联系实际教育学生问题:党和政府是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我国政府目前正在新建的解决北方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工程,大家知道是什么工程吗?教师检查评讲: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我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非常关心我们国家大事,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为有你们这样的有志青少年而骄傲自豪。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及情况报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但我们看这样一段话: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到了现在实在无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如何应对这样的状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视频播放:水的存在从视频中我们可知水的分布。
请大家谈一下,水主要分布于哪些地方?[海洋、冰山和冰川、湖泊、河流、土壤和地下岩石、大气层、生物体等。
]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读表格: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化学元素有80多种,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视频:生命现象离不开水,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从视频中我们可知: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还有水力发电、水运和风景等都离不开水,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水是生命之源。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

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精选五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爱护水资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爱护水资源》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用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2、假如没有水,你想世界将是什么样?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水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P70页,并完成测试内容。
[交流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请谈谈有关海水的成分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知识?2、你如何看待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不久将出现水危机?3、阅读课本第70页图4-4、图4-5及水资源紧缺指标说一说你获得哪些信息?[归纳板书]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68-7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世界水资源概况:(1)地球上的水总储量约为 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
(2)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 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冰川和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可见,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0.77%。
2.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048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于世界第八十几位,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讨论交流】能否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获得淡水?海洋有无利用价值?【温馨点拨】不能。
海水含盐量很高,淡化海水的成本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但海洋有利用价值。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一个聚宝盆。
据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洋中不仅含有陆地上没有的一些元素,如溴、碘,同时还含有一些贵重的金属,如金、银、钛等。
【名师归纳】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并且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储量为 2.7×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 m3。
【反馈练习】1.我国宇航员从“神州”九号飞船上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地球上的海水是无色无味的B.蔚蓝色主要是海洋的体现C.大气层中有淡蓝色的液氧D.蔚蓝色主要是森林的体现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6. 鼓励学生参加水资源保护的比赛或竞赛,如节水创意大赛、水质检测竞赛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能力。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水资源保护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资源保护知识。
在实验环节,学生将动手进行水质检测等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讨论和探究环节,学生将围绕水资源保护和环保主题展开深入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学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核心素养目标。
再次,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图表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展示关于水资源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我注重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的运用。通过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当堂检测则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首先,我意识到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深入理解水污染的原因,并学会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例如,在讲解水污染原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水质检测实验,让他们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水污染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材解读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爱护水资源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爱护水资源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
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情景导入【播放从太空中看地球的视频】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
多水的地球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地球生命,试想,如果缺了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思考。
以视频资料引入对水资源的爱护,易激起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水有哪些作用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活动设计一、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播放水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作用的科教片。
【归纳】1.水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3.水力发电利用水。
4.水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学生归纳、交流。
学生利用课下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文字信息、图表、视频等)展开辩论。
以水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水的关注。
培养了学生通过多种境。
二、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资源状况分析) 【设问】水的作用如此之大,可是当今世界上却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这是怎么回事?组织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反方观点:水资源短缺。
【归纳】地球上总储水量丰富,但淡水资源缺乏,且很多还遭受到严重的污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 爱护水资源-教案(1)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较直观,言简意赅。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以图代文。
弥补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染力、震撼力极强。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了解常用节水方法和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3)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数据、网上搜索、交流合作、转换角色演讲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信息能力,和交流合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5)能具体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例子,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及关心社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由于淡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所以我把让学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我把如何激发学生爱水情感,重视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生活在北方城市中的中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有感性认识。
但对水的污染缺少理性认识,没看见过被严重污染的河水或湖水。
另外,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其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爱水情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本节课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习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水资源?”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随后,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接下来,我会呈现一组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数据,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的紧缺性和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护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的紧缺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2.掌握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方法,能够从化学角度分析水污染问题。
3.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约措施。
4.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水资源保护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环保话题较为敏感,容易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长期稳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2.增强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认识,激发他们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
3.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课堂上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新闻、调查等实践活动获取信息。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节约用水和水污染的防治。
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水景图》(如图甲),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同学们感受到水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山水,引出课题。
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如图乙),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这个是我们国家的节水标志,象征着要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对待每一滴水。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护水资源。
Ⅰ.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过渡]进入本课题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看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估计有1.39×1018 m3,其中有96.5%是海水,2.15%是冰山和冰川,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约为1.07×1016m3。
土壤和地下岩石中也含有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和云。
在动植物机体中也饱含着水分,大多数细胞原生质中含水分约80%,如人的体重的2/3是水分,鱼体含水70%~80%,黄瓜的重量中水分竟占95%。
[讲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
另外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追问]水的储量是丰富的,那淡水资源的情况如何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 m3。
[总结]可见,地球上尽管储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从资料上查到,淡水总量只占总水量的2.53%,而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还不足总水量的1%,现状真是不容乐观。
[展示]展示课本P70图4-4(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
[过渡]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
[引导学生看课本P70图4-5(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 048 m3,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请看我国的淡水现状……我国也是一个贫水国家,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048 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水危机。
北京人均水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7。
早在1977年,我国就已发现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
水资源缺乏和水域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报道,我国有2/3的河流和1 000万顷农田被污染。
[过渡]种种的表格、数字、资料都向我们诉说着淡水资源的短缺,21世纪,水资源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目前的状况也时刻在提醒人们要爱护水资源。
Ⅱ.爱护水资源[讲解]我们都知道,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方面——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介绍]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提问]生活用水节约和浪费相比较有什么样的差距呢?请大家看下面表格。
生活用水浪费与节约方式用水量的比较[小结]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讲述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过渡]爱护水资源的另一有力措施是防治水体污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防治水体污染[讲解]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提问]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回答]①水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可引发各种疾病,如痢疾、腹泻、肝炎等。
②水污染可导致人体畸形、癌症、器官病等,如水俣病、痛痛病等。
③水污染给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则鱼类及各种水生动物、野生动物无法生存。
[总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业、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转折]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治水污染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回答]①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
②工业上的废水、废物必须经过处理使其达到标准再排放。
③农业上的农药、化肥必须合理使用。
……[小结]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
如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1.水资源现状: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节约用水: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等。
3.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等。
本课题内容难度不大,但课题内容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应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轻松。
类型一水资源现状例1(2015·湖南益阳)根据如图4-1-2所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解析: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类型二节约用水例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C)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类型三水污染的防治例3我国是极度缺水的国家之一,因此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下列举的防治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①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全方面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一般情况下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三个方面:①工业“三废”的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
一、当堂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海水是蓝色透明的纯净物B.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节约用水C.陆地淡水大部分可被直接利用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2.减少木兰溪水质污染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B)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③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④拆除溪流两岸乱搭盖的养殖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C)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的危机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4.用直线把下列水污染的来源和它的实例连接起来。
二、课后练习1.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B)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服或刷牙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C.地球上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解析:水资源是有限的,应节约用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
2.下列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不合理的是(C)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C.将对污水的处理后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3.我国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为此,苏州市已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建设卫生城市,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是(A)A.在太湖渔洋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监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C.将停建燃煤电厂和陆续关停30万千瓦以下的小电厂,如关闭拆除苏州热电厂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建设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4.2014年5月中旬一场暴雨过后,某城镇边的一条河中惊现红色河水,被称为“红色多瑙河”,原来是某印染厂将积存的印染污水趁大雨倒入河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后果是影响生产(或生活)、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等(答一点即可)。
(2)为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应采取的措施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污染物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