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人物细节描写》导学案

《记叙文的人物细节描写》导学案
《记叙文的人物细节描写》导学案

编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第16周

班级:小组名:使用者:你的学号:

《有血肉,才丰满——记叙文的人物细节描写》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2.学习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

【学习难点】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四种基本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学法指导】片段比较

【资料链接】1、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2、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3、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活泼,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4、人物细节描写的主要方法: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要领:抓住特征绘肖像;锤炼动词绘造型;吻合个性绘语言;启动感官绘心理。5、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语言要精炼细致。细节描写并不是越详细越好,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认真比较哪一段作文写得精彩并说明理由,思考记叙和描写有怎样的区别?

她是一个漂亮姑娘。(记叙)

她身材苗条,长得亭亭玉立,美得像一朵带露珠的玫瑰。(描写)

2、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作家笔下的人物细节描写,比较作家笔下的人物和自己笔下的人物有哪些差距?

二、方法解析

1、肖像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神情、姿态等进行的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的方法一:抓特征;注意观察,抓住人物典型的外在特征,突显出人物的个性。例一: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肖像细节描写的方法二:步步追问,在细微处驻足。例二: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细化: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冰心《小橘灯》)

2、动作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例三: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动作描写的方法二: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纪、感情和性格。

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书中写他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

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鲁迅《孔乙己》)

语言描写的方法: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

想一想,下列语言表达哪一句是合情合理的?

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4、小花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的小狗不见了,我会开心的。”

6、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范进中举》)

害怕、高兴、惭愧、伤心等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心理细节描写的方法:应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进行细节描写。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

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第二课时

三、片段操练

认真比较哪一段作文写得精彩,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我觉得()写得精彩,主要运用了()描写。

A.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B.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慌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老英”两只严肃的眼睛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那位同学,干什么!”只听得“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了。

第二组我觉得()写得精彩,主要运用了()描写。

A.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爬下床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B.天啦,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

第三组我觉得()写得精彩,主要运用了()描写。

A.记得我上小学时,班里组织捐款,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灾区的生活,说到那些可怜的人们,师生都流下热泪,老师倡议大家为灾区捐款,同学们很积极踊跃,连生活贫困的范晓云也捐了款,表现出我们对社会担负的责任感。

B.讲台上放着一个捐款箱,我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同学们一个个开始走上讲台,突然,范晓云也站了起来,她慢慢走到老师的面前,用很小的声音说,“老师,我的钱很少,能捐吗?”同学们开始小声地议论,因为大家知道,范晓云的父亲出了车祸,卧病在床,母亲收入微薄,老师关切地对晓云说:“晓云,你的钱来之不易,不捐也可以的。”

“老师,灾区的孩子比我更需要帮助啊”,范晓云热切地望着老师。

老师的眼里溢出了泪花,他重重点了点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我觉得()写得精彩,主要运用了()描写。

A.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他长的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B.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四、学以致用

请你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并请同学们猜猜描述的是谁,200字左右。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附:佳作欣赏

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夫妻之爱“空气中的温暖不会很遥远,冬天也仿佛不再留恋,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题记一个蝉鸣稀薄的夏日,窗外阳光正好,从指缝间看去依旧灿烂如昔。远处街道上空飘来的细尘气息,记录着这个小镇特有的味道。

我随手关掉音响,刚才还飘荡在房内的歌声顿时消散。正准备出门,却遇上行色匆匆的父亲。让我诧异的是,他并没有系鞋带,显然是忘了。

母亲迎面走来,拦住了他。

俯身、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纤细却不白皙的手在鞋带间飞快地穿梭。母亲唇角微抿,一缕长发调皮地从耳际落下。她眼神专注,仿佛在编制心爱的丝织品。蓦的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便回旋着淡淡的香樟树的味道。我的心底也蓦然一动,仿佛有什么要破土而出。

平日里一向威严的父亲在此时微低着头,像一个犯错的孩子,午后的阳光扫过他的脸庞,在脸侧投映出一个光影明灭的圆圈。他的目光带着深邃的微阳,仿佛跨过千年,亘古不变地穿过空气中氤氲着的阳光和浮尘,温柔地凝望着母亲。四目相对的一刻,没有任何的文字和语言,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

我倚在门边,噙笑望着眼前的一幕,一首熟悉的歌从心底唱起: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

眼前,父亲抬手,将母亲耳旁的一缕发丝归到耳后。一缕红晕泛上母亲的脸庞,宛如初恋中的少女。

此时,夕阳如酡红微醉的芳颜,点点晕染,随之散开,两人并肩离去,逐渐消失在夕阳深处。

我仍伫立在原处,心底的歌儿越唱越响,一直以为父亲是个内敛的男人,不善表达。可刚才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出对母亲炽热的爱意。是啊,爱不一定要说出来,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心底的爱最感人,平淡的生活更能给人安全感,发出心底的歌声才最美。

学会生活,学会感受,学会爱,让歌从心底唱起,让爱从歌中飘扬!

评卷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亮点有三。一是以小见大。本文的选材角度很特别,可以说没有多少“故事情节”,只有细节。写父母亲临出门的一个细节:母亲为父亲系鞋带,父亲给母亲理头发。表现父母之间的爱情。从心底唱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之歌。看来,写作文,不一定要什么大事件,其实小细节一样可以表现深刻主题。

二是善于调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人物的描写,神态、动作,细腻而传神。又如景物的描写,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午后的阳光扫过他的脸庞,在脸侧投映出一个光影明灭的圆圈,他的目光带着深邃的微阳,仿佛跨过千年,亘古不变地穿过空气中氤氲着的阳光和浮尘”。还有联想、想象等手法,也是俯拾皆是,运用自如。

三是语言表达功力深厚。文章写父母亲临出门的细节,作者把这一细节演绎得摇曳生姿,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暗暗叫绝。语言表达功不可没。文章的语言细腻、优美,表现力强。可以说,小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都用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看来,锤炼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